四象陣已破,縫合屍伏誅,道觀已再無威脅。

可想到曾經在地牢裡見過的平民慘狀,林書航還是讓關羽麾下將整座道觀都給點了,絕不給那宮崇留下再回來的機會。

同時,也是想取個巧。

宮崇既然已經逃走,眼下無又無任何線索,當真是無從找起,真要這樣耗,那可不知得在這個場景裡耗上多久了。

於是點燃道觀,看看能否滿足模擬器要求的‘解救荊州百姓於苦難’之說。

結果顯而易見……四象道觀火光沖天,所幸與周圍的榆林之間有著一截空地,並不至於點燃森林。

只是這熊熊火光,又是盛夏,即便是眾人隔著數百米外,也感覺有陣陣熱浪不停的襲來。

沒抓到宮崇,關羽和趙雲都覺有些遺憾,此時只說道:“那宮崇既在道觀中佈置下如此厲害的陣法,必然是對此有所不捨,說不定還會回來,我可派人潛伏於附近等候,軍師不若暫且先跟我們回新野,在新野先養著傷,等我們抓到了宮崇,給軍師報了這大仇,再回益州也不遲.”

兩人話音未落,旁邊的諸葛亮已經笑了起來:“那宮崇是不會再回來了,別說回來,大概連看都不會來看一眼吧.”

關羽眉頭微微一皺,他生性何等高傲,說話時,居然會被一個年輕人打斷,若不是看軍師的面子,立刻便要呵斥回去。

卻不知軍師是在何處認識此人的,是早就認識的舊友?還是剛剛認識的新人?卻見林書航眼中微微一亮:“孔明這話有何說法?”

這年頭,只有相互關係十分親近之人,才會用彼此的表字相稱,否則一般都是直呼其名。

林書航知道這一點,但對這種語法並不是特別習慣,反倒是三國演義看多了,習慣性的就稱孔明,當面喊諸葛亮總覺得拗口。

卻讓關羽和趙雲小有誤會,此時暗暗點頭,連帶著愛屋及烏,對本不怎麼看重的諸葛亮,臉色也稍稍合緩:看來軍師與此人的交情非同一般。

諸葛亮本也不是俗人,自不會在意林書航的稱呼是否合乎禮儀,只笑著說道:“亮喜好鑽研六甲遁術,昨日被困地牢中時無所事事,便以龜策占卜,恰得出一卦……”他‘天干地火’的術語說了一通,聽得關趙二人頭暈,連林書航這通曉六十四卦的所謂‘專家’也是聽得一知半解,最後才解釋道:“此妖道應該已經去了益州,藏於深山之中,具體的位置我現在無法細說,但既有大概的方位,此間去益州又只有一條路,加上他道觀家大業大、人也夠多,光是要搬運他煉製的那些魔屍,便不知需要多少輛大車,即便有意分散開,也照樣明顯……因此只需沿途細心查探,以兄臺的智慧,必可發現其蛛絲馬跡.”

益州?那便是去了四川。

林書航心中有譜了,緊跟著腦瓜子也是一轉,心生一策,衝諸葛亮拱手道:“多謝孔明告之,只是適才救命之恩,孔明可也莫要相忘.”

諸葛亮一怔:“兄臺莫非想讓我隨行,替你一路追蹤,抓那妖道去?”

林書航哈哈一笑,毫不客氣:“適才孔明說我舉一反三,我看舉一反三的是孔明才對啊,古人常言有恩必報,孔明莫要推辭!”

“……”諸葛亮被他拿話將軍,也只能哭笑不得的說道:“冤冤相報,你還得倒是挺快.”

稍作感慨,這才又笑了起來:“也好,這妖道確是罪大惡極,死不足惜,我最喜雲遊,慣看各地風土人情、見遍人生百態,便當去雲遊了.”

拉了諸葛亮上船,林書航心裡頓時穩了一大截,衝關羽和趙雲拱手道:“關將軍,子龍,新野初勝,要防曹賊來犯,兩位乃主公身邊重將,不可遠離,這便告辭吧,他日若有機會,我等尚可在益州相會.”

關羽皺了皺眉頭,趙雲則是說道:“軍師若只是去益州,雲自然恭送,可若說是去追捕妖道……便看今日他這幾尊縫合傀儡,也非尋常武者可匹敵,軍師還有傷在身,怎能輕易以身涉險?不若暫且先回新野,待稟明主公,或可令雲領精兵陪軍師入蜀……”林書航想的本就是要離開劉備,真要這樣,那可就離不開了。

再說了,諸葛亮現在就在身邊,倘若引去劉備那裡,這倆乾柴烈火、如魚得水的,那還走得脫?而且現在的諸葛亮,看起來與五年後那個溫文爾雅的臥龍先生可是大相徑庭,幾年的經歷足以造就一個人,但若提前出山、改變人生軌跡,那也可能毀了一個人,林書航還是更願意歷史沿著原本的軌跡行走。

至於說私心……私心也是有的,他是真喜歡這位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智者之一,甚至曾經崇拜過,如今能在千餘年前與之相交,共赴四川、相互交流,那可也真算是人生快事了。

林書航想及此,忍不住大笑起來,突然拔出大橫刀:“子龍何以如此小瞧我矣,若不放心,肯接我三刀,若我三刀劈不退你,便聽你的如何?”

趙雲和關羽都是一怔。

雖說兩人都看得出林軍師氣血不俗,應該是有不錯的武藝在身,但說實話,要說與趙雲較量,想把趙雲逼退……那真不是瞧不起軍師,實在是軍師可能不太看得懂……這中間的差距太大了,只有到了他們這樣的層次才明白!畢竟拋開武道不提,單看其氣血而言的話,軍師頂多就是李典的水平,甚至可能還稍有不如。

莫非是以為趙雲剛才一番大戰已經力竭?那軍師可就太小瞧武聖的恢復能力了,只這一會兒功夫,趙雲的氣力早已經恢復了個八八九九。

關羽面帶笑意,撫須不語,他可是深知子龍之能,便連自己和三弟都要忌憚三分,就當是在等著看好戲了。

趙雲則是忍不住一笑,但心下也覺得如此最好。

他可是劉備正兒八經的貼身心腹,對劉備的心思,趙雲可比關羽張飛、甚至比日後的孔明可能都還更瞭解得多,屬於劉備隨便哪個腳趾頭動一下,他都能猜出其心意的地步,當真是一輩子都沒幹過半件讓劉備不順心的事兒……倘若真能就此把軍師哄回去,那真不知道主公得有多高興呢。

此時腳下馬步一立,長槍往身前一擺,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既是軍師有令,敢不相從?君子一言,便如軍師所說,來吧!”

說笑歸說笑,但既是打定了可以憑此將軍師哄回去的主意,趙雲該認真的還是認真。

擺槍之際,身上的氣血已然一放,在林書航的陰陽眼中,只見此時趙雲的渾身氣血已然如烈焰般熊熊燃燒起來,雖不似此前戰四神獸時那般沖霄而起四五米高,卻也是環繞趙雲身周,凝而不發,少說也已經用上了五成實力。

在旁人眼中,雖然看不到那形若火焰般的氣血之力,但卻也能看到趙雲身周彷彿有氣流蕩漾,卷得地上的塵土都微微旋轉起來。

長槍斜拖,趙雲不動,可卻是不動如山,哪怕什麼都不做,一股浩然之氣也自然生起,令人不由自主的望而生畏。

林書航則是右腿微微往後拉開,左肘抬刀。

他身上的氣血之力比起趙雲要遠遠不如,若是開啟陰陽眼或許還能看到他身上有些許氣血之力在淡淡燃燒。

但肉眼凡胎卻就什麼都看不到了,更別說像趙雲那樣直接影響現實,連身周的灰塵都打起旋來。

林書航屏氣凝神,眼睛、刀尖,在這剎那間與前方的趙雲連成了一線。

自己此前也是戰過許多所謂的高手了,但與此時此刻對面那不動如山的男子相比,盡皆都是不值一提。

可那又怎麼樣?兩人彼此對峙不動,趙雲自是不會動,他只守,林書航也不動,可一股非比尋常的刀氣則正在大橫刀上凝聚。

關、趙二人立刻感覺到了林書航這大橫刀上的刀氣。

很厚重,相當厚重。

這種厚重感,與那看起來不過十斤左右的輕刀完全不匹配,可卻又偏偏就是如此矛盾的存在著。

此時兩人背景處的道觀烈焰熊熊,燒得木殿劈啪作響,陣陣熱浪不斷湧來,卻無法影響此時的兩人分毫。

趙雲的眸子微微眯起,似也是感受到了林書航這一刀的不同尋常。

他手中拖地的長槍此時也稍稍擰轉了數度,強盛的氣血提前順著他擰轉的手腕傳遞到長槍上。

嗡嗡~~長槍接受氣血,霎時間變得嗡嗡作響,彷彿微微震顫起來。

而下一秒,林書航手中的大橫刀上則是刀芒微微一閃,晃向趙雲的眼睛。

與此同時,一道電芒自林書航的眸子中射出。

搬血境二階?是的,肉身是隻有這點實力,只怕都不夠給趙雲提鞋的,可自己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武者啊……紫府氣海在這剎那間完全開啟,瘋湧的靈元在這頃刻間灌注入林書航的身體中,將他的爆發瞬間提升了兩個檔次!腳下一蹬,並非迷蹤步,而是蓄勢之後強盛至極的爆發。

這一腳後蹬,竟將伸手的地皮都給掀飛了一小塊兒,下一秒身體已如炮彈般朝趙雲轟射出去。

轟!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廚神:人在修仙界,遍地都是債主

柏嬌嬌

覆海傳

破海

系統:機緣送不出,我就得被送走

江水

待我登頂

叮咚那個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