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家,李善第一時間去了後院,今天早上妻子胃口不錯,也沒孕吐,不知道中午怎麼樣。

“吃了條清蒸魚。”張氏笑吟吟的說,隨即嗔道:“還想著吃魚薈呢!”

“絕對不準!”李善大驚失色,這個時代的生魚片,鬼知道有什麼寄生蟲。

萬一中招了,自己可沒轍,雖然中醫也有屍蟲的理論,但成功率非常低。

“不吃就不吃。”崔十一娘鼓著小嘴,兩隻手捧著個梨子在小口小口啃著。

“神色倒是大有好轉。”李善觀察了下,“晚上燉一隻老母雞?”

“滿肚子的黃油,湯上厚厚一層,一定很好喝!”

崔十一娘柳眉倒豎,雙目圓瞪,明知道我最近因為孕吐吃不了那些油油膩膩的,你居然……

剛剛趕到的崔信鬍子都要吹起來了,李懷仁,你這是在找罵啊!

現在關於崔十一娘為悍婦的小道訊息漫天亂飛,沒辦法啊,據說魏嗣王都親口承認夜夜給妻子洗腳了。

呃,唐初最著名的悍婦房玄齡之妻範氏那是空穴來風,但這一世,崔十一娘之名當流傳後世……但這種名聲,崔信不想要啊。

就在崔信要破口大罵的時候,張氏拉著女兒低語了幾聲。

“咦?”

“真的不想吐!”

捂著胸口的崔十一娘驚喜的發現已經居然不噁心了。

李善徹底輕鬆下來了,一般來說,孕婦的孕吐只會持續那麼一段時間,而且很集中,一旦過去就很少會反覆。

張氏聽女婿解釋了幾句,拉著丈夫低聲笑道:“都說懷仁精通兵法,果不其然。”

崔信老臉一紅,這時候他自然也看得出來女婿剛才是在刻意試探呢。

“晚上就做碗菜羹吧。”李善回頭笑道:“如今暑氣已散,但寒氣未至,正是時候。”

於是,當天晚上,李善親自下廚,不僅是妻子,岳父和丈母孃都吃的非常滿意。

所謂的菜羹是用豆腐,醃肉,幹筍,香菇,幹蝦仁等原料切碎加水,熬成一鍋濃湯,最後再用藕粉調汁進行勾芡。

李善有些惋惜,原本應該還有一道程式的,用西紅柿熬汁,這會使菜羹略為有一點酸味,非常開胃。

這輩子估摸著是沒機會再見西紅柿、辣椒、玉米、土豆、紅薯了。

李善曾經仔仔細細的琢磨過,如果自己是穿越在歐洲,說不定有希望,畢竟那些海盜對財富的渴望是無休止的。

但中國就不行了,千年來,這片土地的人的視線始終在腳下的土地上。

所以,自己這輩子都吃不上西紅柿炒雞蛋,拔絲土豆,烤紅薯,最痛惜的是辣椒。

前世的李善能吃辣,但算不上喜歡吃辣,但失去了才發現……自己居然這麼喜歡辣椒君。

不過母親朱氏似乎沒什麼胃口,就連張氏都發現了……崔信也若有所思,似乎自從自己暫時遷居日月潭,朱娘子就時常愁眉不展。

其他人不知道,但李善是心裡有數的,等崔十一娘睏倦入睡後,他端著一個木盤去了後院正屋,母親果然還沒有入睡。

“不陪著十一娘,來這做甚?”

“怕母親飢餓,做點些夜宵。”李善笑著說:“一碗綠豆赤豆粥,以小菜佐之,飢餓立止,也不至於飽腹。”

朱氏有些意外,也有些欣慰,端著碗慢慢用餐。

其實李善哪裡不知道現在母親擔心什麼,又是為何心情不好。

這兩個問題看似是一個問題,但答案其實是不一致的,朱氏心情不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兒子對兒媳如此無微不至的關懷。

坊間的傳聞,就連崔信都提醒了好幾次,剛開始兒子充耳不聞,到最後乾脆放話了,我就是給老婆洗腳了!

怎麼著吧?!

對其他人而言是笑談,對很多男人而言,這是恥辱,但落入朱氏耳中,卻讓她的情緒產生了強烈的波動。

沒辦法,對比太強烈了。

做父親的拋妻棄子,做兒子的無微不至的。

雖然朱氏和崔十一娘很對脾氣,但畢竟是婆媳啊,天然就站在對立面。

雖然沒有對兒媳有什麼意見,但朱氏總覺得兒子被搶走了……特別是李善隨駕回長安返回日月潭之後,先趕去看老婆。

雖然朱氏嘴上沒說什麼,心中也沒什麼,甚至崔十一娘私下還委婉的致歉……但朱氏心裡難免不是滋味。

所以,李善送來了這份夜宵……哎,其實李善剛開始還真沒注意到,但奈何家有賢妻啊。

而朱氏擔心的……李善輕聲道:“母親放心,孩兒今日與舅父見了一面。”

朱氏精神一振,丟下湯勺,抓住李善的胳膊,“大兄如何了?”

“還不錯。”李善緩緩道:“太子倍加信任……”

那當然了,如果沒有魏徵急奔仁智宮,沒有太子趕赴鳳凰谷,就算李淵不想,就算李世民都覺得倉促,只怕楊文幹謀逆案都會讓太子脫身不了。

而這一切,都源自於爾朱煥向太子的舉告……太子能不信任嗎?

但朱氏擔心的不是這個,“秦王殿下……”

“糊弄過去了。”李善嘆了口氣,“暫時無虞,日後孩兒會想個兩相便宜的法子。”

朱氏另一隻手揉著眉心,張了張嘴巴,想說些什麼但還是什麼都沒說出口。

朱氏心裡清楚,想讓兄長安然無恙,兒子是能幫的上忙的,但幫忙的同時,兒子與兄長之間的關係很可能就會暴露?

這些道理,朱氏是想不到的,是凌敬登門,和李善一起,一五一十剖析給朱氏聽的。

李善一邊隨口安慰著母親,一邊在心裡想著今日舅舅說的那些話。

爾朱煥已然下了決心,自己就找個機會遁走,隱居江南,只要將爾朱姓氏改掉,應該是安全的。

爾朱煥和李善心裡都有數,用齊王與封倫暗中勾結為理由糊弄過去只是暫時的,背叛雖然不是爾朱煥的本意,甚至是李善力挽狂瀾的關鍵,但在秦王那邊,汙點是永遠洗不乾淨的。

李善對這個方案既不贊同,也沒有反對,但提出等太子敗北之後。

李善希望能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西進

竹間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