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殿內安靜了片刻,李世民昨日就有這樣的猜測,現在果然驗證了,還真得有伏兵截殺信使,而且還真得是在沮原橋。

“從京兆去坊州宜君縣,其實應該走三原縣,沮原橋是通往宜君縣西南側,也就是玉華山鳳凰谷一帶。”李善解釋道:“所以知曉親衛在沮原橋被截殺,必是有人試圖截斷仁智宮與京兆,臣唯恐有變,所以才帶著親衛和莊內的青壯趕來……還好,還好……”

李淵也覺得慶幸不已,想想現在後腦勺都發涼了,要不是李善遣派親衛來仁智宮,要不是親衛連夜趕回日月潭報信,要不是李善當機立斷……最後關頭,叛軍距離攻破翠微殿不過是一步之遙。

陳叔達喃喃道:“三股信使,適才見了寧州刺史韋雲起,懷仁是在哪兒遇見的?”

“鳳凰谷外數十里處,自稱是陛下傳召,只帶了數十隨從,當時穿著官服,未有攜帶軍械。”李善呃了聲,“所以,臣使其為先鋒破陣。”

“韋雲起未附逆。”李淵先是定下這個基調,冷笑道:“太子真是好手段,好手段,硬生生的死裡求活,朕真是生了個好兒子!”

除了在太極殿的正式場合之外,李淵一般都稱呼李建成為大郎,現在卻稱呼太子,最後那句話……眾人都聽得出其中的森森寒意。

其實如果叛軍攻破了翠微殿,相當一部分人都能活下來,即使是杜如晦、房玄齡這樣的秦王左膀右臂估摸著也死不了,畢竟是京兆杜氏、清河房氏的子弟,如楊恭仁、陳叔達這樣的也能活下來。

就算是秦瓊、尉遲恭、段志玄這樣的策府大將估摸著都不會掉腦袋,但李淵、李世民父子一定會死。

這讓李淵如何不恨,如何不咬牙切齒呢。

看李淵面無表情的神色,陳叔達開口問道:“懷仁,長安可有異動?”

“啟程的時候未打聽,只留了兩個親衛入城告知平陽公主。”李善應道:“今晨從華原縣啟程的時候,親衛趕來告知,平陽公主已然節制北衙禁軍,護衛皇城。”

的隱晦,但在場的人都心裡有數,這是平陽公主控制住了長安的兵力,甚至控制住了皇城……雖然東宮並不在太極宮內,但也是在皇城內的。

陳叔達在心裡盤算著,要不要勸陛下回長安……太子謀反,證據確鑿,陛下回京,名正言順的廢太子,秦王也能名正言順的入主東宮。

李世民本就軍功蓋世,這兩年處理政務也得心應手,去年臺山,今年仁智宮,兩度親自上陣……至少忠、孝是明晃晃的擺出來了。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都在考慮這個問題,而凌敬突然問道:“適才可生擒宇文穎?”

李善呆了呆,“宇文穎?”

李淵眼中冷意更濃三分,“前日宇文穎往宜君縣,詔坊州刺史楊文幹覲見,昨日凌晨,楊文幹率叛軍來襲,後見宇文穎與楊文幹並肩立於旗下。”

陳叔達一點一點的解釋,將從橋公山舉告太子謀反開始到昨日凌晨楊文幹攻打鳳凰谷的諸事了一遍,李善嘴巴都要裂開了。

橋公山的舉告,李善是心裡有數的,是封倫指使,只是自己扣住了爾朱煥,但沒想到導致了魏徵跑到仁智宮來為太子表明心跡……這貨真是好倒黴啊。

齊王李元吉帶走了一半的禁軍兵力,李善是透過沮原橋的俘虜知道的,但沒想到李淵居然派遣了宇文穎去詔令楊文幹……李元吉這貨好倒黴啊。

這種變化讓李善一時有些愕然,但……反正在場的人中,只有凌敬可以確定,李善現在估摸著是欣喜若狂。

李善的謀劃,凌敬從頭到尾都知道,只是不知道爾朱煥而已……但有一點凌敬是確定的,李善希望透過這件事將封倫給逼出來。

所以,凌敬才會適時的提起了宇文穎這個人,將話題轉到了齊王身上……只是原本李善是希望,現在因為爾朱煥,所以是必須。

凌敬的猜測沒錯,現在李善的確是欣喜若狂,沒想到宇文穎居然跳了出來……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反正都能與齊王扯上干係。

你李元吉率兵平定民亂的,七月十四日走的,今日已經七月十七日了,幾十裡的路程而已,你到現在都沒回來……更別,你是去宜君縣,而楊文幹就是從宜君縣殺過來的!

要宇文穎不是受你指使的,或許會有人相信……但這種傻子,整個長安有沒有不知道,但至少鳳凰谷內,是絕對沒有的。

李善舔了舔發乾的嘴唇,看向蘇定方,“還請定方兄去問問阿黑。”

蘇定方點頭出去後,李善用力揉著鼻子,壓低了聲音,“陛下,臣於沮原橋……擊潰了伏兵,其實只有四五十人,生擒首領。”

“是誰?”李淵暗咬牙關。

“宇文寶。”

“宇文寶?”李淵一時間想不起這個人,第一反應是,又是個姓宇文的!

一旁的李世民低聲提醒道:“宇文寶,早年父親為太原留守,此人為軍頭,晉陽起兵後,留守太原,後為齊王府護軍。”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李淵的笑聲從微不可聞到響徹殿內,笑聲中夾雜著透骨的寒意,又被吵醒聊李元嘉又一次縮排了李善的懷鄭

宇文寶加上宇文穎,兩個宇文……反正死死的鎖住了齊王李元吉,這貨是絕對跑不聊!

接下來的關鍵就是,如何從李元吉這兒,將封倫那個老貨給帶出來……李善瞥了眼李世民,只要這件事能成,估摸著爾朱煥那邊也好了,找理由總是找得到的。

這時候,蘇定方大步走來,稟告道:“陛下,王君昊率百騎追擊,生擒宇文穎,已然歸來。”

李淵點點頭,冷著臉發號施令,“二郎負創多處,安心養傷,兵力均由魏嗣王李懷仁統率。”

其實這是句廢話,現在鳳凰谷內的兵力全都是李善的親衛,原本的守軍能站著的都不多了。

不過李淵繼續道:“崔卿擬詔,道玄攜詔令兵符,調撥京兆上番府兵。”

“另遣派使者,傳召涇州刺史錢九隴、隴州總管李孟嘗、岐州總管常達,均率兵至坊州、京兆邊界駐足,均由李懷仁節制。”

“殿中監蘇制,稍後啟程回長安,令平陽節制留守的北衙禁軍,另傳召太子來仁智宮覲見。”

“再遣派使者去宜君縣,傳召齊王覲見。”

一連串的命令,顯示了這位大唐開國皇帝心裡的怒意已經臻於頂點,李善心想,雖然有一系列的意外,但這次太子是絕對爬不起來了,廢太子應該很快,倒要看看裴世矩還能有什麼樣的手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蜀山掌門的雙重使命

鐵牛妹妹

惡魔的遺產

23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