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六月十七日。

正午時分,聽親衛來報,隴州長史楊則已經率兵趕至,李善還有些心不在焉,在盤算著將來如何向其他人解釋,如何處理與裴世鉅之間的關係。

在去年李善奪軍,三破突厥,名揚天下之後,他和裴世鉅都心裡有數,彼此的勝負將會和太子、秦王奪嫡的勝負掛鉤。

所以,今年這幾個月,李善和裴世鉅之間大抵保持了平靜的態勢,但李善真怕裴世鉅有點撐不住啊,倒不是怕這老頭悲傷欲絕而一命嗚呼……那是好事,李善怕的是裴世鉅要發飆啊!但,這次真的不是我的鍋啊!實話實說,李善對裴宣機的觀感還不錯,對東宮嫡系裴龍虔的印象也挺好,其他的不說,自己在汧源縣多得前者襄助,後者也幾次送來關於靈州道相關的軍報。

不管裴世鉅怎麼想,李善本人未必有趕盡殺絕、斬草除根的想法,其他的不說,光是聞喜裴氏西眷房,至少自己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也不能殺了啊。

甚至李善都琢磨,說不定還能與裴宣機交個朋友,以後回京看看裴世鉅那老頭有什麼樣的臉色呢。

誰想得到,這貨居然死在了華亭!這就是李善為什麼要懷柔常達的原因了,喂喂喂,你要給我作證啊!張文瓘跟我的關係好,他和張文禧不可信,但我和常達是不對付的啊……他的話,你裴世鉅總該信吧!明明就是我率親衛殺入重圍,將你兒子和侄子搶出來的,誰讓他們不跟著我,卻要自作主張往南城門跑呢。

這可真的不怪我!說起來你們聞喜裴氏還應該欠我人情呢,你別恩將仇報,反而覺得是我坑死他們的!當然了,關於李善是讓裴龍虔、裴宣機自己選是跟著還是去南城門逃命,李善是忘記了,關於南城門那邊留守的張仲堅率領的數百親衛已經接到訊息往西而去,李善更是忘的一乾二淨了。

呃,大抵就是張仲堅向西,梁軍偏師繞道來襲,結果一陣大砍大殺之下,倒黴的裴宣機、裴龍虔慘死刀下。

外面親衛來報,常達、楊則、張文禧登門來訪,李善隨口應了聲,心裡還在盤算,微微搖了搖頭,估摸著裴世鉅十有八九還是不會信的。

人家裴世鉅唯一的兒子死在了隴州,死在了華亭縣,還是死在了你李善趕來之後。

張文禧、張文瓘甚至常達都被撈了出來,你李善還伏擊敗敵,收復華亭,而我的獨子卻死了,連派去保護獨子的侄兒都沒能逃過這一劫!這讓裴世鉅怎麼想?難道真的是意外?裴世鉅就算老糊塗了都不肯信啊!裴世鉅與李善無冤無仇,為什麼要沿襲李德武那條路一直走下去,非要把李善弄死才算完……無非就是為了子嗣後人考慮。

現在獨子死了,而且還是死在了李善手中……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裴世鉅肯定是信的,這老頭髮飆的可能性真的非常非常高啊。

李善是真的頭痛欲裂啊,如果裴世鉅發飆,可能會做什麼?裴世鉅很可能直接將雖然沒有任何證據,甚至找不到蛛絲馬跡的事實揭露出來,捅出李善已然投入秦王麾下這件事。

李淵未必會信,李建成也未必會信,但裴世鉅還有後招啊,將李善的身世捅出來……估摸著所有人都會信上大半,難怪裴世鉅突然依附東宮啊!李德武投入東宮門下,裴世鉅也投入東宮門下,如此看來,李善投向秦王的可能性真的非常高啊。

這樣的局面,對李善、李世民來說將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對李世民來說,李淵會認為這個兒子太陰了,甚至會懷疑平陽公主夫婦也投向了次子,因為正是平陽公主舉薦蘇定方節制北衙禁軍的。

對於李善來說,再也不可能得到如今李淵對自己這樣的信任了,甚至平陽公主都有可能疏遠自己,這幾乎是在動搖李善的根基。

這如何不讓李善頭痛欲裂啊!“拜見殿下.”

楊則一見面就用佩服的口吻說:“伏擊敗敵,生擒大將,虛張聲勢,奇襲破敵,果為當世名將!”

李善嘴角抽抽,勉強笑道:“諸位需知,皆為三郎之功,孤不應貪之.”

平日裡沉默寡言的張仲堅突然道:“此言差矣,穿城而過轉向西,伏擊梁軍,後收攏士卒,北上應敵,逼退梁軍,皆郎君定計.”

李善笑罵道:“定方兄與君昊都得以封爵,你不眼熱?”

張仲堅平靜道:“他日願隨郎君出塞,縱橫漠北,建功立業.”

眾人一陣讚歎,李善心想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領軍出塞的可能,這個難度實在有點高啊。

諸人坐定後,李善問起汧源縣那邊的情況,楊則皺起了眉頭,說起至今長安那邊還沒有什麼訊息過來,既沒有援軍也沒有指派大將總領戰事,不過昨日已經派人往岐州去了。

對此,李善也覺得奇怪,梁師都破靈州都六日了,攻打隴州都三日了,李淵在仁壽宮幹嘛呢?還在猶豫讓誰領軍?不至於吧,怎麼說李淵也是開國帝王,雖然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因為客觀因素而顯的優柔寡斷,但在這方面向來果決。

楊則抵達華亭縣之後就仔細詢問了昨日戰事,對李善極為佩服,而且也與常達有著一致的思路,以目前的局勢來看,邯鄲王總領大軍是理所應當的,也不知道朝中為何至今還沒有下詔。

不過楊則也隱隱猜到了可能發生了什麼,不管是他本人還是弘農楊氏都向來不參與奪嫡事,轉而問道:“戰後部署,還請邯鄲王示下.”

“孤可能會迴轉汧源縣.”

李善昨夜已經想了很久這方面的問題,被迫接手隴州戰事,實在是迫不得已,誰讓常達這麼廢,誰讓張家兄弟陷於華亭呢。

這一戰雖然有裴龍虔、裴宣機戰死這樣的紕漏,但如果自己脫身而去,那明面上來說就是完美的落幕,接下來的戰事……梁師都連破三州,李神符、段德操兩人大敗,李淵很可能會重新啟用秦王。

自己還是別擋住李世民的路的好。

面對李善的回答,常達、楊則對視了眼,都有點詫異。

常達遲疑道:“若是梁軍復來……”“去歲顧集鎮內,太子心腹薛萬徹、秦王愛將張士貴,雖各為其主,但卻攜手,終敗突厥.”

李善長身而起,左手握住常達,右手握住楊則,“孤無甚指派,亦不指望兩位前嫌盡棄,化敵為友,但大敵當前,孤望兩位攜手抗敵.”

常達、楊則拜倒在地,“謹尊殿下之命.”

李善笑著挽起,“不過樑師都連吞三州,此次只是試探一二,當不會即刻大舉南犯隴州、涇州,只需嚴守門戶即可.”

這句話才剛剛說完,急促的腳步聲就在外間響起,範十一帶著一個士卒疾奔而來。

“郎君!”

範十一面色驚惶,“涇州軍報,數千梁軍三日前攻入涇州,前日於安定縣外大敗唐軍,涇州刺史宇文歆僅以身免!”

廳內安靜了片刻,李善臉有點黑,其他的不說,這份軍報來的可真及時,簡直就是等著自己把臉湊上去,才給了一記大耳瓜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成太子,你都退婚了還哭啥?

墨染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