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的大廳內,十餘支巨燭照亮了所有的角落,李善端坐在上首,視線陸續掃過面容明暗不一的諸位將領。

這其中有自己前世就印象深刻的名將,比如段志玄,也有自己前世完全沒有印象而此生交好的大將,比如李道玄、李客師。

李善很清楚這場戰事的勝負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更清楚這場戰事已經與奪嫡緊密的聯絡在一起,但他並不緊張,也不興奮,似乎去年在驅馬衝出顧集鎮之後,他在臨陣時就會保持這樣的心境。

“隴州總管郭孝鉻已率五千偏師北上華亭,務必不使突厥攻入隴州.”

李善沒有心情說什麼廢話,開門見山道:“各地府兵大都已然彙集涇州,加上寧州刺史胡演、涇州刺史錢九隴麾下,兵力接近五萬,另有民夫逾萬.”

“軍械、糧草不缺,當源源不斷,此事由西河郡公主理.”

“遵殿下命.”

溫彥博起身行禮,“當使大軍無後顧之憂.”

“彥博公盯著點玉壺春.”

李善神情清冷,“若是不夠,孤當上書陛下,請治太長卿竇光大之罪.”

“是.”

溫彥博嘴角抽了抽,他在去年初與李善同去代州,結下了一份交情,更因為侄兒溫邦與李善交好,回朝後特地打聽過……聽說過玉壺春一事。

很顯然,人家邯鄲王是順水推舟,借這次的機會要找京兆杜氏的麻煩呢,徵用也就罷了,一文錢都不肯出……問題是關鍵是這些酒是軍用,從無先例。

所以,不管是供應軍械的武器監、少府,還是民部都不肯出這筆錢,溫彥博聽說杜淹被氣得跳腳,還與侄兒杜如晦大吵了一場。

“孤已令親衛提前北上建傷兵營,以收攏傷兵.”

李善看向李乾佑,“但此外修建營寨,由長安令主持,涇州、寧州兩地屬官佐之.”

李乾佑起身領命,這也是他所擅長的,丹陽房這一代兄弟五人,長兄李藥王早逝,其餘四人,就屬李乾佑善文而不擅武。

“五六萬人,此事不可輕忽.”

李善叮囑道:“已過重陽,氣候轉冷,當迅速建寨,至少要打定地基.”

李乾佑點頭道:“殿下放心,下官已從將作監呼叫工匠百餘,必能完工.”

李善深吸了口氣,繼續道:“大軍當直驅原州、涇州邊界,此戰首在鎖之,不可使突厥騎兵迂迴.”

“故孤有意分為五軍,大體並列.”

竇軌微微頷首,這是正確的策略,突厥騎兵強就強在能進行大範圍的穿插,封鎖空間是最有效的應對手段。

如果是在草原上或者是在朔州、雲州這種地勢平坦的地方那是沒用的,但在如今的地勢環境中卻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畢竟兩州邊界處道路崎嶇,如果唐軍以並列的陣勢前壓,突厥騎兵很有可能出現一旦穿插就難以回軍的窘狀,除非能一舉攻破唐軍的防線……而這種可能性基本上不可能存在。

“突厥以騎兵稱雄草原,來去如風,迅如閃電霹靂,而大唐騎兵重在衝陣犀利,一舉破陣,各有優劣.”

李善揚聲道:“騎兵總管由趙國公蘇定方出任,副總管由左武衛將軍段志玄、左監門將軍馮立出任.”

大唐軍制,向來在軍中單設騎兵,由主將控之,設騎兵總管一人,副總管兩人,當年洛陽大戰,出任騎兵總管的就是張士貴。

去年李善在代州,大力推行騎兵取代車兵,是以蘇定方為主,段志玄、常何為副手……不過後兩位都被驅逐,之後李善換上了馬三寶與薛萬徹。

蘇定方已經領兵北上,段志玄、馮立出列接令……李客師有些羨慕,騎兵是最容易建功的兵種,不過沒轍,自己雖然也擅騎戰,但比不過段志玄,而且懷仁也不可能讓秦王一脈佔據兩個副總管的位置。

“段志玄,你乃秦王愛將,馮立,你為太子心腹.”

李善肆無忌憚的說:“孤不管這些,此戰若行陰詭手段,別怪孤不給太子、秦王顏面!”

段志玄、馮立都是臉色一變,前者是想起了前年被驅逐的舊事,後者也差不多,想起了常何。

“若馮立被困於亂軍之中,你段志玄若敢頓足,即使立下大功,孤也必斬你首級,反之亦然!”

李善語氣加重,言語間帶著森森寒意,“原國公史萬寶,可為爾等前車之鑑!”

自請出徵以來,李善在眾將面前始終是溫文形象,此刻卻銳氣逼人,在場諸將無不是沙場搏殺餘生,但也不禁閉氣凝神……面前這位郡王手中可是屍山血海。

屋內一片寂靜,好些人的視線都投向了左側第二位的淮陽王李道玄,當年就是這位郡王斬下了史萬寶的頭顱。

都已經好些年了,當年館陶城內的很多事都不再是隱秘,至少在場的諸將都心裡有數,就是邯鄲王從阿史那·社爾手裡救回了李道玄,而後者入城第一件事就是殺了史萬寶。

甚至身為太子心腹的馮立還知道,曾與李善結怨的崔昊私下提及是李懷仁慫恿李道玄斬殺史萬寶的,但太子也不傻,魏徵、王珪等幕僚更是異口同聲,人家早就斷定下博之敗,之後被追殺的那麼慘,難不成還要坐以待斃?似乎察覺到了什麼,李道玄略一思索,揚聲道:“張武安、薛萬徹各為其主,但在邯鄲麾下,攜手抗敵,可為楷模.”

段志玄、馮立對視了眼,一起拜倒在地,前者高聲道:“此為國戰,願攜手抗敵.”

有一點是公認的,李善統軍,從不看重麾下將領的立場,敢用被滿朝官員懷疑的劉世讓,敢用秦王心腹張士貴,也敢用太子愛將薛萬徹,而這些人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這三人都一躍而進爵郡公。

一旁的竇軌、溫彥博心裡都有一致的判斷,這位青年郡王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下博一戰,史萬寶頓足不前,顧集鎮一戰,李靖坐視突厥圍攻……這使得李懷仁最為痛恨,也極為忌憚類似的事,所以才會提前言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盜墓:我與妹妹一同穿越

寞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