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兒是李善的福地,當年他就是在這兒發現了玉壺春的原版,也是在這兒第一次與李世民相見,還與秦王府諸多子弟毆鬥。

那些秦王府子弟,除了李楷之外,大都還沒有出仕,後來因為段志玄被驅逐一度斷了來往,雖然在天台山一戰後關係有所恢復,但畢竟現在李善的身份地位大不同前,再也沒了當年嬉戲的場景。

不過這一次,秦王府只派出了李客師、段志玄兩員將領,但程咬金的長子十六歲的程處默、尉遲恭的長子十七歲的尉遲寶林都隨軍北上,被安排在段志玄的麾下。

數千精銳騎兵陣勢森嚴的在平野上列陣,大隊的兵馬都會從各地向涇州進發,並不會都從長安城出發,出任靈州行軍總管的李善正在與來相送的眾人敘話。

昨日李淵明言令秦王、中書令楊恭仁在長樂坡為李善送行,所以太子李建成並沒有出現,不過東宮最重要的幾人王珪、魏徵、鄭善果都到場了。

李善正拉著魏徵小聲說:“還請玄成兄關注一二.”

“懷仁放心.”

魏徵與王珪對視了眼,“太子殿下昨日就去信燕郡王,必然無恙.”

李善點點頭,他昨日曾經想過要不要將如今在長林軍的羅陽帶上做人質……不過想想還是算了,如果太子要起兵,很可能會讓羅藝率兵南下京兆,但隨著郭孝鉻出任隴州總管,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懷仁!”

李善轉頭看去,忍不住乾笑了幾聲,“三姐夫……”柴紹似笑非笑,扯著李善走開幾步,低聲罵道:“倒是好手段!”

“三姐原本就節制北衙禁軍,如今小弟與定方兄都離京,非三姐夫不能擔當如此重任.”

“狗屁!”

柴紹臉黑的都不能看了,原本執掌宮禁的平陽公主是陛下最寵愛的子女,沒有之一,底氣足的很,而自己這個駙馬都尉就差遠了。

“不怕!”

李善摟著柴紹的肩膀,“恪盡職守罷了,護衛陛下,也是三姐之願.”

柴紹眯著眼打量著李善,“此言似有他意?”

一般來說,執掌宮禁那是護衛皇城,這包括了皇帝、太子、親王、嬪妃……而李善卻單單點出了陛下,柴紹不得不多想一些。

“三姐夫想多了……再說了,上次是三姐舉薦定方兄,現在轉回去了,禮尚往來嘛.”

李善不等柴紹反駁,衝著來送行的竇誕招呼道:“光大兄,都準備好了?”

“正在徵召藥材、醫者.”

太常卿竇誕苦著臉,“護兵今日都已經帶來了,但器皿實在一時半會兒打製不完.”

李善兩眼一翻,“傷兵營沒有玉壺春用,那就上書陛下,都是光大兄之責!”

現在李善也懶得保密了,實際上也沒辦法保密,乾脆就在長安這邊打製器皿,讓太常寺的人手提純玉壺春,然後將成品送到涇州去。

竇誕臉都綠了,小聲罵道:“懷仁好不厚道,那杜執禮可是天策府屬官……”“那小弟不管.”

李善嗤笑道:“他杜執禮要錢,讓他去找少府、民部去,但少了玉壺春,小弟只管找光大兄的麻煩.”

走過來的竇軌皺著眉頭,開口道:“自古以來,軍中不攜酒,此事無先例,既然陛下許之,光大不可推卻.”

“叔父……”竇誕瞪了眼李善。

“光大!”

竇誕悻悻的應下,又拱手道:“還望懷仁此戰奮勇,復三州之地.”

“放心吧,陛下欽點酇國公襄助,必能破敵.”

竇軌出任左千牛衛大將軍,向來倨傲,蘇定方奉命節制北衙禁軍,竇軌從不上衙,不過對李善態度倒是不錯,指了指不遠處道:“此戰除卻五萬士卒之外,陛下命長安令召集民夫,隨軍北上.”

李善遙遙望了眼正走近的幾人,神色似笑非笑,為首的長安令李乾佑身後,正是縣尉李德武。

“拜見邯鄲王……”李善疾走幾步,一把扶起正要行禮的李乾佑,笑道:“叔父這是作甚,當年若非叔父,小侄何有今日?”

身後幾個正在行禮的官員中,李德武臉色難看的緊,嘴角都在抽抽,說起來邯鄲王初出茅廬,于山東立功,實際上李乾佑的作用並不大……還是自己這個長安縣尉起到了關鍵作用。

“當年德謀兄、十六郎不嫌粗鄙,折節下交……”李善笑吟吟道:“可惜十六郎年紀尚幼,不然也隨軍北上,必能建功.”

李乾佑也有點惋惜今年沒讓兒子參加科考,不然這次說不定還真能撈一筆戰功,看看同時與李善結交的李楷,如今在代州手掌霞市,爵封縣公。

正敘話間,南側有煙塵瀰漫,親衛來報,秦王終於到了。

李乾佑看著李善離開的背影,搖頭低聲道:“三兄,當年想得到今日嗎?”

李乾佑與李客師一樣,幾乎是親眼看著李善如何一步一步又速度極快的攀爬到如今地位的,當年他出仕長安令,人家是個名聲不顯的少年郎,如今自己還是長安令,對方已經冊封郡王,統率大軍出征了。

“人生際遇之奇,莫過於此.”

李客師哈哈一笑,“若此戰得勝,五弟也能動動了.”

斜眼瞥了瞥李乾佑,李客師心想,估計自己這位弟弟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出任長安令,也有懷仁插手呢……這是後來李客師知曉李善身世,在一次李乾佑提及李德武曾有意長安令才恍然醒悟的。

三刻鐘後,李世民手持酒盞,面色嚴峻,“陛下以重任託付,此戰不容有失,還望邯鄲王弟奮勇擊賊,為國建功.”

身披軟甲的李善神色如常,接過酒盞,只簡短答道:“必不負所托.”

李世民點頭道:“陛下與孤,在長安等捷報傳來.”

李善舉杯一飲而盡,回首看去,左側是行軍副總管竇軌,右側是長史溫彥博,身後站著的有蘇定方、李道玄、張仲堅、馬三寶、段志玄、郭孝鉻,其中七成以上都是青史留名的唐初名將。

不多時,滾滾黃沙彌漫空中,數千騎兵經過長樂坡轉而北上,李善開始了在山東、代州、仁壽宮之後的第四個副本。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下長安

藍家三少

明末:歷代大將陸續將臨

烏蒙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