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已非一日,李善引眾人繞到山丘背面,一堆堆的紅磚整整齊齊的堆放在那兒,早在年初,李善就讓週二郎那邊開始儲磚,這段時日用貨車一批批拉到這兒來,不過這也只夠首批的,接下來週二郎、齊老三等人還要在這兒建窯燒磚……之前是沒辦法,地點一直到最近才最終確定下來。

千餘民夫正忙的熱火朝天,他們先需要搭建起能讓民夫住宿的屋子和堆放糧食的糧倉。

“可依山而建.”

張仲堅小聲說:“居高臨下看的清楚,而且若是騎兵出鎮,一衝而下,數倍敵軍亦難當鋒芒.”

張士貴點點頭,“不僅依山,還可靠水……”“不錯.”

李道宗指著不遠處的山丘旁的河水,“突厥人難以渡河,只需遣派士卒護佑,取水便捷,關鍵時刻,還能渡河襲敵.”

這些細節李善就不懂了,他也沒摻和進去,只抓住張士貴……我可是把老底都交給你了!選了一塊草地,親衛們搬來一堆石頭,李善隨意挑了一塊略為平整的坐下,想了想遲疑問:“紅磚泥漿建城牆既快且固,但畢竟不是以條石搭建,只怕難以登高……”面對突厥人,城牆不僅僅能保護士卒,更重要的是能居高臨下拋灑箭雨壓制對方……李善原本還想弄點拋石器之類的守城器械,但想想還是算了。

雖然也上過戰場,但李善在這方面不能和他們想比,在張士貴、李道宗等人看來,這都不是問題,本就是依山而建,居高臨下,實在不行還能修建箭塔。

李善也不以為意,只提醒了要留下出兵的通道,最好是用泥漿鋪就,此外要設定甕城……他沒想到,李道宗、張士貴、蘇定方對所謂的甕城非常感興趣。

其實在唐軍與突厥的戰鬥中,除非兵力相差太過懸殊,一般情況下,唐軍是不會主動龜縮起來死守城池的,反而會主動尋求野戰殲敵的機會,比如高滿政孤守馬邑月餘,其實前半段還幾度擊敗苑君璋……只不過很快突厥騎兵覆滅李高遷後就趕來圍城了。

所以,在守城方面,唐朝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系……這和時代有關,也和唐朝歷代君王更願意開疆拓土的意願有關。

事實上,歷史上的甕城是北宋年間才形成的……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的北宋很難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權,所以往往會選擇依城而戰。

所謂的甕城,與城牆相連,呈半圓形,敵人攻入甕城時,主城門和甕城門會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正好北宋是歷史上弓箭工藝最強的一個朝代。

李道宗兩眼放光,“若是側面留出一道門,以泥漿鋪路,五百騎兵側擊,必能血洗!”

“殺上幾場,只怕城門大開,突厥也未必敢入內了!”

“懷仁奇思妙想.”

溫彥博饒有興致的看了又看,“兩個月……來得及嗎?”

張士貴抬頭看向李善,這也是他的疑問,需要大量的紅磚、泥漿,需要大量的民夫,還需要大量糧食……簡而言之,需要很多資源。

李道宗摸著下巴,“難怪懷仁遷居雲州百姓,莫不是用在這兒?”

“遷居百姓都已然落戶授田,免三年稅賦.”

李善輕笑道:“自然不能出爾反爾.”

一旁的溫彥博臉色有些古怪,忍不住喃喃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恰巧,恰巧……”李善乾笑幾聲。

張仲堅和蘇定方還沒明白過來,但張士貴已經想起來了,突厥使臣入朝請贖回欲谷設……好像就是邯鄲王提出放還三萬漢家男女的條件吧?好像還將這些人都扣在手中,不惜放棄了另外敲詐來的駿馬、耕牛……那時候就做好準備了啊。

溫彥博好笑道:“那糧草夠嗎?”

“即使三萬之眾,糧草也足夠,從霞市大倉調劑糧草.”

李善乾笑著說:“彥博公不是去看過嘛.”

“武安兄,顧集鎮本就要囤積糧草,選址之後,先建大倉以儲糧草.”

李善哀嘆了聲,“不過畢竟三萬之眾啊,頂多再撐兩個月,還望武安兄勿讓某失望.”

其實這話李善說的有點虛,商路一直還在運營,霞市那邊的馬引、玉壺春一直很熱鬧,堆積的糧食如山,雖然這次因為遷居民眾,又要負責三萬農奴,肯定會大批次耗用,但也不是沒有進賬的……更何況,如果代州不受侵襲,到五月下旬,就有一次收割了。

“器具、工匠都已經給你準備好了.”

李善揮手叫來週二郎、齊老三,“紅磚、泥漿肯定是不夠用的,就在附近設窯,他們倆是主事者.”

這時候,外圍有親衛傳稟,“郎君,宜陽縣公、朔州別駕到了.”

“劉公、席公.”

李善讓人領來,打了個招呼笑道:“席公,如願以償否?”

席多恭恭敬敬行了一禮,他已經得吏部公文,出任朔州別駕,與劉世讓、秦武通共掌朔州。

“便是選在此地?”

劉世讓看了看周圍,“快馬賓士兩個時辰,不遠不近,剛剛好.”

李善介紹道:“這位是左武衛中郎將武安兄,便是由他籌建並駐守顧集鎮.”

“早年舊識.”

張士貴笑了笑和劉世讓寒暄了幾句,他當年隨李世民攻滅劉武周的時候與劉世讓有過來往。

眾人坐定之後,李善將前事略略說了一遍,其實劉世讓是知情的,只有席多不知道……聽著聽著,席多臉色有些許複雜。

難怪要清洗苑君璋舊部……如果不能同心協力,互相信任,馬邑、顧集鎮、雁門關三地掎角之勢其實是起不到什麼效果的。

但與此同時,席多也確定了李善沒有拋棄朔州的意願……他最怕的是李善和去年李神符、李高遷那樣,嚴守雁門關,坐視馬邑被突厥圍城。

略略停頓,李善笑著問:“已經來了?”

“是.”

劉世讓點點頭。

“誰領頭?”

“阿史那·社爾.”

“哈哈哈,老熟人了.”

李善大笑,“明日還請劉公壓陣,某再會社爾兄.”

溫彥博在下面解釋道:“應該是三萬農奴已然押送入境.”

張士貴猛地反應過來了,霍然起身,“邯鄲王,三萬人……下官沒那麼多人手……”“那是你的事.”

李善眼皮子都沒抬,“人手、糧草、磚石、工匠……什麼都齊備!”

“若是誰都做得到,何必讓你這個文武雙全的英傑接手呢?”

張士貴只覺得頭有點暈,三萬人啊……自己手下也就幾十個親衛,還不一定派的上用場,而且李善只給了自己兩個月的時間!難怪之前一直那麼恭維我呢,這個坑……張士貴咬著牙在心裡想,提防了這麼久,還是栽進去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向右看齊

徐貴祥

大秦記

徐三千03

俠之大義為國為民

跟屁蟲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