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府。

不大的屋內,李世民端坐在上首侃侃而談。

下首左邊坐著房玄齡、長孫無忌,右邊坐著杜如晦、凌敬,均在聚精會神的聽著。

長時間後,房玄齡嘆道:“臣自幼讀史,爛熟於心,殿下卻能溯其本源,縱論大勢,臣遠不及也.”

長孫無忌臉上略顯興奮神色,他也知道妹夫奪嫡心切,但如果有這樣大義的名義在,接下來很多事情就有脈絡可尋……至少將來登基之後,施政就不會有太多的阻力。

只要太子意欲遷都的訊息散開,本身威望不足,倚重世家門閥的太子的威望會下降到冰點……除了滎陽鄭氏之外,其他門閥都會心生猶疑。

特別是剛剛向東宮靠攏的范陽盧氏……幽州和突厥是接壤的,一旦李唐遷都,范陽盧氏未必會遭受滅頂之災,但也必然元氣大傷。

“此為明志之策.”

杜如晦突然轉頭看了眼凌敬,“不知是何人所獻?”

房玄齡也反應過來了,秦王幕僚中,就數自己和杜如晦、長孫無忌最為心腹,雖凌敬如今執掌天策府大權,但之前密謀諸事,秦王並沒有召凌敬參與,今日卻在此,顯然不是恰巧。

房玄齡不禁嘆道:“眼光遠及秦漢,非常人所能論之,凌公真乃奇才.”

凌敬老臉抽了抽,看向李世民,“臣亦是初次聽聞此論.”

李世民有些意外,隨即笑了笑,“懷仁倒是有些心思.”

凌敬雖暗暗腹誹,但也能理解……第一次正式會面,李善總要拿些有分量的東西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房玄齡、杜如晦對視了眼,心裡都有些許震驚……這樣的言談,從一個尚未加冠的少年郎嘴裡說出,實在有些匪夷所思,這個年紀,又長於嶺南那等荒地,只怕史書都沒讀完呢。

房玄齡拱手笑道:“恭喜陛下,得此英傑賢才.”

李世民指了指房玄齡,大笑道:“玄齡、克明均數度舉薦,孤自當納之.”

長孫無忌突然說:“懷仁是今日啟程吧?”

“不錯.”

李世民嗤笑了聲,“東宮遣太子洗馬魏玄成送別.”

眾人都知道李世民為什麼如此嗤笑……獻上如此明志策,早就將李善攬入麾下,太子居然還巴巴的遣心腹幕僚相送。

還是房玄齡厚道,笑道:“去歲懷仁隨軍,對魏玄成有相救之恩,後清河事變,魏玄成又得懷仁襄助,倒是理應相送.”

長孫無忌看了看對面的凌敬,“早知如此,殿下當使凌公……”凌敬忍不住反駁道:“小兒輩外放,難道還要長輩送至灞橋?”

此刻灞橋邊,人頭聳動,皆是來送別之人……其實灞橋送別,也就是李善起的頭。

今日來送別的人相當的多,除卻走的近的王仁表、張文瓘、房遺直等人外,長孫無忌、尉遲寶琳等秦王府子弟也到了,就連李昭德今日也被放了出來。

還有不少同科進士也來相送,惋惜李善沒能去解縣的楊思誼,以及太子舍人盧承基等等,甚至還有些慕名而來的……李善苦笑拱手,“驟然外放,尚無時日推敲……”送別詩是詩文的一大分類,但一般來說都有明確的指向,李善昨晚想了又想也沒找到合適的……反正他也不指望真的以詩才留名。

嗯,總要給老李老杜小李小杜他們留點機會啊。

看不少人面露失望之色,李善在心裡提醒自己……要小心啊,以後還是得儘量削除自己在這方面的聲望。

要知道,如今坊間傳言……東山李懷仁,非傳世名篇不出。

李善知道後啼笑皆非,要自己做些非傳世名篇……可能更困難點。

隨手摺斷橋邊折柳,李善輕聲道:“《詩經》有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今日攜折柳北上,依稀可憶故人.”

李善身後的馬周嘴唇動了動,可能是想罵身前的裝逼犯……他看見對面兩人都有意動之色。

對面眾人中,站在前頭的兩位身份不凡,魏徵此來,已明言代太子相送,他身側是一直賦閒在家的淮陽王李道玄。

魏徵是太子洗馬,李道玄之前雖在李世民麾下,但在奪嫡中並無明顯立場……當然了,在下博一戰之後,他已經站在了東宮的對立面。

兩人身後都是小輩子弟,房遺直輕聲道:“如此風儀,必為銘傳.”

盧承基笑道:“今日懷仁灞橋折柳,他日當為慣例.”

哎,灞橋相送雖然起源於唐,但其實是貞觀年間才盛行的,因為灞橋為關中交通要衝,但凡東行都要路過,所以在橋邊設驛站,之後送別才固定在灞橋。

現在好了,李善提前弄出了灞橋送別,就連灞橋折柳的署名權都搶走了。

不過,柳喻離別之意,古書有之,倒不是李善賦予的。

一一再行禮後,李善翻身上馬,縱馳過橋,身後是穿戴鎧甲,手持馬槊,揹負弓箭的親衛。

長途跋涉,不可能一直穿戴鎧甲,只是今日臨行,親衛頭領王君昊特地交代,意為振士氣……這是他叔父名將王伏寶的慣例。

勒住韁繩,李善回頭望去,共計一百親衛,八十護兵,平陽公主還送來二十親衛,人數已經過了兩百。

雖然如今代州看似安穩,但不管是李世民還是魏徵都提醒過,突厥不會坐視馬邑投唐,必會大舉來犯,這個代縣令的下場是很難說的。

高政滿雖然決意投唐,但本人的政治立場卻很難說,李高遷是東宮嫡系,劉世讓性情跋扈,又與幷州總管李神符有仇……一團亂麻,李善能不能獨善其身,也很難說。

李善面無表情的轉過頭看向去路,心中突起豪情。

當日于山東,那般困境,我也能殺出一條血路,史萬寶、劉黑闥,都是史書上銘刻的名字,不都倒在我的腳下嗎?突厥看似勢大,但幾年之後就轟然倒塌,如今到底有多少分量呢?裴世矩,你將我送到這個位置上,我如何能讓你失望呢?此去河東,必讓你舉薦賢才之名響徹天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朕即帝國

小奮鬥

炎太祖道武帝的憂鬱

季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