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本說他是無價,一點也沒錯,但要是身處長安,那價值肯定大跌。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進碑林,但有功名的讀書人定是直接去碑林自己模仿、借鑑才是最好的辦法。

於同甫肯定的點點頭,“為兄從不說假話,也從不說大話.”

石仲魁點點頭,示意於同甫可以出題了。

等他一字一字的倒背某一段時,正堂內外就只剩下背書聲。

就連於洪高回來了,小丫鬟和小廝們都沒發現。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連續讓石仲魁背了十幾段的於同甫驚歎一聲,“為兄今日方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說完站起來,抱拳對石仲魁行禮道,“賢弟聰慧如此,來日定然科舉傳臚、金殿唱名,為兄先在這恭喜賢弟了.”

“這個”,石仲魁忙站起來回禮道,“兄長莫再誇了,小弟不過是會背書而已,要是連秀才都考不中,傳出去只會被人笑話.”

“沒志氣.”

眾人一驚,回頭就見於洪高一身綠色官服走了進來。

ps:鞭子的官服應該沒幾個人喜歡,明代是紅青綠。

一到四品為紅,五到七品為青,七品以下為綠。

但大周既然是幹掉前陳朝廷,用明代服飾的機率就很小了。

所以本書中七品以下用青色,五品以下用綠色,三品以下用硃色,三品以上用紫色。

於洪高剛才站在院子裡,確實也被石仲魁驚到了,但他比於同甫要更瞭解石仲魁。

稍微一想就知道這小子是故意為自己揚名。

這種做法有好有壞,但只要謙遜、有禮,不惹人嫌,出名還是好處更多的。

“思成和伯謙跟我去書房,其他人都散了.”

一句話,頓時把下人們嚇的四散而逃。

跟著於洪高父子去書房的路中,石仲魁不由暗自想著,自己是不是太刻意了。

但他卻不後悔搞出今日之事。

古代道路不暢的情況下,名聲往往由親朋好友嘴裡傳出去。

與其讓別人來形容自己,還不如主動,並且有計劃的營造自己的形象。

而且,古代士林和官場上,名聲太重要了。

官場先不提,科舉考試時,名聲有時候雖然會是負擔。

但絕大多數時候,才子之類的形象,肯定會給主考官和其他士子先入為主的印象。

主考官石仲魁沒那個資格和關係去影響他。

但要是士林認可某個人,不僅獲得一層金身外,今後你考了第一,議論的人就會少很多。

而且自己越出色,越出名,於洪高也就越有動力幫自己。

好老師非常重要,但好學生對老師來說,同樣難得。

而且等入了官場時,一些人會慕名上門結交。

這等於給了石仲魁一個接觸更多年輕官員的機會。

有句話不是說,多個朋友多條路。

還有政治的目的就是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嘛。

還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書呆子你就和他講道義、講理念。

追逐名利者,你就幫他達成目的,即便不行,也能認清這個人,先儘量不得罪。

必要時,下手也不會有心理負擔。

三人進入書房,就有小廝送上茶水和糕點。

看著精緻的糕點,讓石仲魁明白,於家的家境應該不錯。

而且那麼多小廝和丫鬟,可不是一般家庭養的起的。

但石仲魁沒想到的是,於洪高並沒說學問上的事。

而是嘆息一聲對於同甫說道,“思成,你外祖剛讓人送了一封書信給我,你先看看,再給伯謙看看.”

於同甫和石仲魁同時一愣,這家書即便是親傳弟子,也沒看的道理。

然後於同甫和石仲魁都誤以為,家書裡應該是提到石仲魁。

石仲魁皺眉思索是什麼事時,於同甫則想到親孃說的,要不是自己沒有嫡親姐妹,親爹說不定就想招石伯謙當女婿的話。

但此時於同甫心裡卻沒多歲排斥的心理,可惜於家和繕國公府別說嫡親小姐了,就是庶出的女兒都有沒。

要是把,分支的女兒嫁給石仲魁,那又是看不起他。

之前他以為石仲魁只是個聰明點,運氣好點的新師弟。

可經過剛才的事情後,他就覺得石仲魁只要運氣不差,鐵定能中進士。

不是說會背書就能當進士,而是說記憶力強,本身就是說你比常人更聰明。

有的人一學就會,有的人今天背住了,明天就忘了,這還怎麼比?當然,從古至今聰明人太多,也有太多聰明人連舉人都考不上。

接過信,快速看了一邊,於同甫就露出驚訝表情道,“父親,外祖父這不是為難您嗎?”

於洪高嘆息一聲,“你沒主意的話,就讓伯謙看看吧.”

“這、、”。

考慮了好一會,於同甫並沒把書信交給石仲魁,而是乾脆有選擇的口述。

這也讓石仲魁大大鬆了口氣,畢竟書信裡說不好,就有些不好讓外人知道的私話。

當然,這機率肯定不大,或者說在於洪高眼裡,岳丈交代的事並不需要保密。

於同甫的舉動,讓石仲魁暗自謝他的同時,也讓於洪高臉色雖然帶著些許不滿,心裡卻在點頭。

自己30歲之前,志得意滿雖沒得罪太多人,卻也不知變通,以至於到現在還只是從六品。

本來按照計劃,在大興縣過度兩年,就可以去科道當個言官。

一路朝著督查院御史的路子走,卻沒想到岳父居然不肯吃虧。

自己求了他,他立馬就給自己一個難題。

而這事又不好告訴夫人,免得夫人回家一鬧,好事變壞事。

同時也顯得自己沒本事。

石仲魁聽完之後,有些詫異的看著於洪高問道,“恩師,兩家當年說好了用溝渠做界河?”

“沒錯”,見石仲魁一聽就抓住了重點,於洪高不由期待了起來。

事情很簡單,8年前於洪高岳父家在大興的農莊,和鄰居一起出錢把用來當界河的溝渠,從當初的半丈寬,加寬到一丈寬的溝渠。

這事一開始算是合則兩利,修渠的事情也很順利。

甚至兩家說好了以兩家受益田畝的比例,也就是用水多寡以六四比例出錢。

於洪高岳父家6層,鄰居出4層。

至於加寬多需要耗費的土地,則一家一半,誰也不佔誰便宜。

要是到此結束,這事還能算是一時佳話,可事情往往就是不盡人意。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爆彈真君

大寫的惆悵

末世:最強獨狼求生之路

阿牛哥哥嘿嘿

來到異世當大能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