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趙俊臣與監軍太監姚讓之間究竟談了些什麼事情,又究竟達成了怎樣的協議,外人根本無從得知。

而趙俊臣送走姚讓之後,就再次召來彭紀,表示自己已經順利收買了姚讓,讓彭紀不必再有顧忌、放手去做。

聞言之後,彭紀頓時是大為振奮,完全沒有起疑。

在彭紀看來,像是趙俊臣這樣的大人物,必然是極為重視自身信譽,又是關係到這般關鍵機密的事情,涉及了上萬斤黃金的好處,又怎麼可能說謊?絕對不會有假!所以,彭紀當即就相信了趙俊臣的說辭,認為自己接下來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大展拳腳了!但實際上,趙俊臣還真就撒謊了。

經過一場密談之後,趙俊臣與姚讓二人確實是達成了許多秘密約定,但這些約定之中,並不包含欺瞞德慶皇帝這一項。

正所謂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被姚讓親手帶大的太子朱和堉乃是一個堅守綱常、天真固執之輩,僅憑這一點就可以大致推斷出姚讓的真實秉性。

姚讓只是一個內廷宦官,自然是沒有天真固執的資本,他更善於隱忍與變通,但對於三綱五常的堅守不移,則是絲毫不遜於曾經的太子朱和堉。

一言概之,用“忠僕”二字形容姚讓,最是恰當不過。

他忠心於太子朱和堉,即使朱和堉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經趕走了他;他也同樣忠心於德慶皇帝,即使德慶皇帝根本就不在意他。

所以,幫著趙俊臣欺瞞德慶皇帝,無疑是逾越了姚讓的底線。

與姚讓密談之際,趙俊臣只是稍稍試探了幾句,很快就放棄了這般想法,轉而是主動表態,同意姚讓把所有事情皆是如實稟報於德慶皇帝。

這樣一來,姚太監就可以趁機立功、引起德慶皇帝的注意,說不定就有機會重返太子朱和堉的身邊。

與此同時,趙俊臣也建議姚讓延後幾天再把相關訊息傳回京城中樞,先是假意自己已經同流合汙,以此來降低彭紀的戒心。

這般做法並沒有違背姚讓的原則,所以他只是稍稍猶豫片刻,就同意了趙俊臣的提議。

總而言之,趙俊臣說自己已經成功收買了姚讓,完全就是信口雌黃。

趙俊臣自然是很重視自身信譽,所以他每次背信棄義之後,就一定會趕盡殺絕、讓受騙之人再也無法開口,然後就可以繼續維持自己言而有信的形象;趙俊臣也確實不會輕易放棄上萬斤黃金的好處,但戶部衙門對於趙俊臣而言就是自家花園,這批黃金究竟是存於國庫還是放進私囊,也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區別。

*當趙俊臣的佈局結束之後,隨後幾天時間,錦州大營的局勢很快就出現了失控跡象。

首先是遼東鐵騎千戶閆震的離開。

在趙俊臣的支援之下,錦州守備彭紀很痛快就把錦州大營的三千名駐軍轉交給了閆震,而閆震擁有了這部分兵權之後,也很快就帶著自己麾下的遼東鐵騎以及這三千名駐軍,興沖沖離開了錦州大營,趕往錦州大營以北的平原之上練兵整合了。

趙俊臣向閆震承諾,一旦是前線戰場向錦州大營傳來求援訊息,他就會第一時間安排閆震率軍出征。

閆震一心想著建功立業,聞言之後自然是愈發興奮激動。

所以,閆震也就沒有注意到,彭紀交給他的那三千駐軍,皆是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這些駐軍在錦州大營之中一向是秉持著中立態度,從來都不會直接參與任何派系之爭,乃是錦州大營之中極為重要的緩衝與維穩力量。

等到閆震率軍離開之後,錦州大營內部就只剩下了鄔霽雲麾下的一隊遼東鐵騎,其餘駐軍也皆是派系分明,或者是完全忠於錦州守備彭紀,又或者是依然忠心於何宇。

再然後,彭紀就把劉雄轉交給了鄔霽雲,也刻意洩露了訊息。

正如趙俊臣的預想一般,何仁勝聽到相關訊息之後,當即就察覺到了危險之處,頓時是大吃一驚,很快就聯合了那些依然忠於何宇的錦州大營駐軍武官,共同出面向鄔霽雲施壓要人。

然而,劉雄乃是鄔霽雲探尋自己父親當年陣亡真相的唯一希望,自然是絕不答應。

於是,雙方很快就爆發了衝突。

錦州大營這個時候已經失去了老將閆震的坐鎮,也沒有任何態度中立的勢力緩衝與維穩局勢,再加上趙俊臣、彭紀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所以鄔霽雲與何仁勝之間的衝突自然是愈演愈烈。

鄔霽雲麾下的遼東鐵騎無疑是戰力更強,但何仁勝則是擁有更多實權武官支援,雙方實力相差不大。

與此同時,雙方也是各有隱憂。

對於鄔霽雲而言,他麾下的遼東鐵騎從前皆是何宇的私兵,即使何宇現在已是死於非命,也依然有大量遼東鐵騎忠於何宇,鄔霽雲雖然是他們的領兵千戶,卻也無法鼓動所有遼東鐵騎皆是毫無保留的支援自己、與那些依然忠於何宇的勢力為敵。

對於何仁勝而言,隨著何宇的遇害身亡,那些看似是依然忠於何宇的錦州大營駐軍武官,究竟還可以保持多長時間、多大程度的忠心也很難講,而且何仁勝本身也是理虧,因為他無法解釋自己為何要與鄔霽雲爭奪劉雄的看管之權。

事實上,何仁勝也不知道何宇當年究竟有沒有暗算背刺鄔山琦,他只是與趙俊臣一樣,認為以何宇的梟雄性格,做出這種事情完全不值得奇怪,所以他絕對不敢承擔這個風險!就這樣,因為實力相當、各有顧忌的緣故,鄔霽雲與何仁勝這兩方勢力一邊是小規模衝突不斷,一邊也皆是不敢徹底翻臉掀桌子。

何仁勝一向是有謀無斷、遲遲無法下定決心破釜沉舟,而鄔霽雲則是刻意拖延時間、爭分奪秒的嚴刑審問劉雄,局勢也就逐漸趨於僵持。

與此同時,趁著兩方勢力矛盾激化之際,錦州守備彭紀也是忙個不停,一邊是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暗中操控雙方的衝突節奏,一邊是肆無忌憚的指揮親信從錦州大營的軍庫之中搬走了大量黃金與各類珍品。

就這樣,又過了兩天時間之後,彭紀再次向趙俊臣傳信,表示錦州大營軍庫之中的全部黃金與各類珍品,皆已是被他搬空裝車了。

只要趙俊臣一聲令下,裝載著大量黃金與珍品的車隊就可以立刻出發,盡數運往京城方向。

然而,就在彭紀極度興奮於自己即將要收入囊中的龐大好處之際,趙俊臣則是再一次秘密約見了鄔山琦。

接下來,兩人之間就發生瞭如下對話。

“知曉真相了?”

“知道了!劉雄也不是鐵打的,連續兩天的嚴刑逼供之後,他終究還是扛不住,向卑職供述了當年真相!”

“真相究竟如何?”

“一切事情正如卑職多年以來所懷疑的那般,家父他當年死的很冤枉!”

“想要報仇嗎?”

“想!”

“願意付出多大代價?”

“……家破人亡之後,卑職已是家中獨苗,尚未有後,不敢去死!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前提之下,卑職願意做任何事情!”

“你麾下的遼東鐵騎,有多少人願意堅定不移的追隨於你?”

“大約只有六百人左右!”

“很好!只要依計行事,本閣保證會讓你得償所願!”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至尊魔君廢材妃

九千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