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正的建議,歸納起來共有五點。

其一,明確劃分幕僚們的地位級別,幕僚們的地位級別越高,情報許可權、薪資待遇、自主權力等等也就越高,今後除非是受到趙俊臣的特許,否則不可越權行事;其二,明確規定所有幕僚的各自職責範圍,讓幕僚們各司其職、各專其責,相互間不允許洩露各自職責範圍的任何訊息。

其三,為幾位核心幕僚提供專屬的馬車、車伕、以及護衛等等,不僅是為了確保他們的外出安全與行動機密性,也可以隨時掌控他們的行蹤與表現。

其四,則是進一步權責細分,也就是限制單獨某位幕僚擁有過大許可權。

以趙府財務為例,就要進一步細分為收入、開支、核對三項,分別交由不同幕僚負責,蘇西卿將來還是總管財務,但只需要負責“賬目核對”這一項工作即可,而趙府的各項收入究竟是來自何處、各項開銷又究竟是用於何處,即使是蘇西卿也不能知曉全部。

再以牛輔德所負責的軍務事宜為例,也要進一步細分為情報收集、秘密聯絡、具體評估三項,而牛輔德將來只需要負責“具體評估”這一項工作就好,但趙俊臣的各項情報究竟是來源於何處、又究竟是與哪些人進行了秘密聯絡,也同樣要儘量保密。

這樣一來,就算是將來有某位幕僚背叛了趙俊臣,所洩露的機密與證據也無法對趙俊臣構成太大威脅。

其五,則是利用提升地位與薪資的手段,強化幕僚團隊的活力與忠心。

在江正看來,趙俊臣的幕僚團隊過於死氣沉沉了,核心幕僚與非核心幕僚之間地位相差懸殊,核心幕僚們皆是地位穩固,但也沒有更多盼頭,非核心幕僚們則是缺乏機會擔當重任,無法證明自己的能力,也就無法更進一步、提升地位,這般情況若是一直持續下去,未來遲早會出現人心思變的情況。

所以,為幕僚們劃分地位級別之後,就應該根據幕僚們的資歷、功績、能力等等,制定一個提升地位與增漲薪酬的明確渠道。

這樣一來,幾位核心幕僚每年都能見到薪酬增漲,其餘的幕僚們也都看到了提升地位的努力方向,所有人皆是有了盼頭,不僅是愈發努力做事,也不會輕易背叛。

*看完這些內容之後,趙俊臣不由是若有所思,看向江正的目光也是意味深長。

江正所提到的這些建議,對於後世之人而言,並無任何稀奇之處,但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卻絕對是堪稱遠見卓識了。

最重要的是,這些建議也確實為趙俊臣解決了一項難題——即是趙俊臣對於幕僚團隊總是不夠信任的問題。

畢竟,眾位幕僚輔佐趙俊臣的時間只有一年左右,他們的忠心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證明與考驗。

更何況,趙俊臣本身也是一個心性多疑之輩,對於任何人都要暗中防著一手。

時至今日,隨著趙俊臣的野心與企圖越來越大,他所制定的許多機密計劃,已是嚴重違背了這個時代的道德倫理觀念。

所以,這些計劃在實際執行之際,趙俊臣並不敢全權交由自己的幕僚團隊負責,擔心他們無法接受、滋生異心,然後就是背叛與告密等等嚴重後果。

這段時間以來,趙俊臣讓牛輔德負責一部分滲透軍權的計劃,就已經是他目前對於幕僚團隊的信任極限了,而且還是因為牛輔德曾與他一同前往陝甘三邊出生入死的緣故。

所以,許多最為核心的計劃,趙俊臣只能交給許慶彥、張玉兒、方茹這三位身邊人具體負責。

然而,受限於人手與能力的不足,這些計劃自然是推進緩慢、收效不顯,幕僚團隊的作用也受到了極大限制。

而江正的這些建議,可謂是恰逢其時,尤其是進一步的權責細分、以及保護與監視那兩項建議,讓趙俊臣頗受啟發。

若是依照江正的建議而行,趙俊臣的許多核心計劃就可以安心交由幕僚團隊負責執行,不僅是成效更為顯著,也不必再擔心幕僚們滋生異心與抗拒情緒,背叛與洩密的風險也就大為降低。

所以,趙俊臣看過了這份冊子裡的內容之後,很快就決定要依計而行!但與此同時,趙俊臣也已經看出了江正的真實意圖。

江正的這些建議,不僅是為了出謀劃策、證明能力,更主要還是為了解決他自己目前不受趙俊臣所信任的尷尬處境。

一旦是趙俊臣採納了江正的這些提議,幕僚團隊將會變得愈發嚴密可靠之餘,江正本人也可以利用這些規則,逐漸消除趙俊臣的戒備與防範,迅速成為幕僚團隊的核心人物之一!*“善於總結規則、善於制定規則、而且還善於利用規則嗎……”暗思之際,趙俊臣已經合上了江正的冊子、看似漫不經心的放在手邊。

然後,趙俊臣抬頭環視了眾位幕僚一眼,見到眾位幕僚皆是靜靜觀察著自己的反應。

眾人注目之下,趙俊臣則是不動神色,拿起筷子夾菜放入自己的盤子裡,然後就笑道:“大家只顧著看我幹什麼?咱們今天不談正事,大家也不必在意我,繼續吃菜吧.”

說完,趙俊臣已是率先夾菜放入口中,不再是繼續追問與試探江正,對於這份冊子的內容也是避而不談,就好似剛才的一切完全沒有發生過。

見到趙俊臣的這般表態,各位幕僚也很快就恢復了隨性姿態,依然是該吃吃、該喝喝、相互交談。

但實際上,所有人皆是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偶爾會迅速瞥一眼趙俊臣手邊的那份冊子,暗暗猜測其中內容。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這場酒宴就在看似輕鬆隨意的氛圍之中結束了,也算是賓主盡歡、酒足飯飽。

隨後,趙俊臣就與眾位幕僚相互告別,各自返回房間休息。

然而,又過了半個時辰之後,在趙府的大書房之中,趙俊臣秘密召來了江正相見。

*“學生見過趙閣臣,卻不知趙閣臣突然傳喚學生有何事?”

見到趙俊臣之後,江正依然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模樣,但態度語氣還算恭敬。

趙俊臣靜靜打量了江正片刻後,見到江正的表情依然是沒有任何變化,只是默默等待著趙俊臣表態,不由是搖頭失笑,道:“你這是明知故問了!從昨天搬來趙府之後,你就一直是反客為主、逼迫我儘快表明態度、今後究竟要不要重用於你……你的手段很高明,我又如何還能無動於衷?……有些事情,還是越早說明白就越好!說說吧,你的真實想法.”

這一次,江正直接點頭,態度坦然道:“趙閣臣收下學生作為幕僚之後,學生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接下來所面臨的困局!在趙閣臣看來,學生乃是大儒楊洵的親傳弟子,當然是立場存疑,說不定就是老師安排在趙閣臣身邊的眼線,必然是無法放心重用。

所以,學生的今後處境,可謂是極為尷尬,因為趙閣臣並不信任學生,也就不會重用學生,而學生不受重用之後,也就沒有機會爭取趙閣臣的信任,可謂是一個死迴圈。

這般情況下,學生似乎只剩下了兩條路可選——或者是耐心苦熬,但永遠也熬不出頭;又或者是無法忍受自己的尷尬地位,主動離開趙閣臣的門下……但這兩條路……學生都不想選,所以就為自己尋到了第三條路!”

趙俊臣面現讚賞,點頭道:“是啊,你硬是尋到了第三條路,也就是逼著我不得不重用你!所以從昨天晚上開始,你就刻意的鋒芒畢露,只是透過一些蛛絲馬跡,就陸續推斷出了許多機密,更還直接挑明瞭這一切……與此同時,你所推斷的諸般結論,終究只是推論罷了,並沒有切實證據,也無法對我造成直接威脅,更何況你還是楊大儒的親傳弟子,可謂是背景深厚,所以我也不敢隨意處置於你。

而你的這般做法,就是想要讓我明白,那些防範與隱瞞的手段,對你而言皆是作用不大,這樣一來,我也就必須要儘快做出選擇,究竟是要立刻把你趕走、眼不見為淨,還是硬著頭皮用人不疑、給你一次證明自己立場的機會,但無論如何,只是一味把你邊緣化是不可能的。

然而,這兩條路對我而言都不是最佳選擇,前者只會說明我心虛了,而且我接下來針對‘周黨’的計劃思路,乃是緣於你的提議啟發,若是直接把你趕走,這項計劃也許就會曝光出去,我也就無法與‘周黨’緩和關係了;而後者又會讓我心中不安,不符合我這個人的多疑秉性……”說到這裡,趙俊臣從手邊拿起了江正的那本冊子,愈發是表情讚歎,繼續說道:“於是……你同樣為我尋到了第三條路,那就是既用既防、有限度的重用!所以,你才會建議我改變幕僚團隊的運作方式,而你也就可以趁機扭轉自身所面臨的尷尬局面。

你的那些提議,簡直就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嘿,一旦是要明確劃分幕僚們的地位級別與許可權範圍,那麼我也就必須要明確你的地位與許可權,然後你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參與到幕僚工作之中,最終也就可以打破無法受到重用與信任的死迴圈。

若是要對幕僚們安排保護與監視,又要進一步細分幕僚們的權責範圍,那麼你自己將來做事之際,也同樣會受到監督與限權,然後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打消我的心中疑慮。

就更別說,若是要讓幕僚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資歷、功績提升地位級別,以你的能力與智慧,必然是要迅速冒頭,遲早都會晉升成為幕僚團隊的核心人物。

好謀劃、好心思!說實話,像是你這般驚才豔豔的年輕人,我近年以來還是第二次見到!”

連連讚歎之際,趙俊臣已是徹底揭穿了江正的所有想法。

然而,江正依然是沒有表情變化,也沒有回應趙俊臣的讚歎,只是安靜等待著趙俊臣的最終答覆,甚至沒有好奇趙俊臣所提到的另一個能與自己相提並論的年輕人究竟是誰。

見到江正的這般表現,趙俊臣似乎是覺得有些無趣,不由是輕輕搖頭。

然後,趙俊臣又詢問了一個看似毫不相干的問題,問道:“這些年以來,你一直都跟在楊大儒身邊研習律學,那麼在你看來,律學的最大作用為何?是穩固江山?還是造福百姓?”

江正目光一閃,思索片刻後,答道:“朝廷律令的最大作用,乃是規範朝野各方的行為,本身並無穩固江山或是造福百姓的作用,但朝廷法令又有‘善法’與‘惡法’之分,所謂‘惡法’,就是確保少數權貴的利益,所謂‘善法’,則是確保天下間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依學生的看法,‘善法’是可以穩固江山、造福百姓的.”

以江正的聰慧,自然是聽明白了趙俊臣的言下之意。

所謂“穩固江山”,就是忠於大明,也就是忠於皇帝;所謂“造福百姓”,則是忠於天下、忠於民心;這兩者之間的差別,自是不必多提。

而趙俊臣的這般詢問,其實就是想要試探江正的真正態度——若是趙俊臣將來要比德慶皇帝更多造福百姓,也代表了更多天下人的利益,那麼江正本人究竟是忠於德慶皇帝?還是忠於趙俊臣?江正的回答看似是模凌兩可,只是表示他從楊洵那裡所學到的理念之中,並沒有刻意強調“忠君”這一點,至於他將來究竟要不要完全忠於趙俊臣,則是要看趙俊臣本人究竟是代表“善法”還是代表“惡法”了。

聽到江正的這般回答之後,趙俊臣竟是認真思索了片刻。

然後,趙俊臣發現——自己雖然一直都在竭力顧全大局、保護百姓周全,但他的那些朝野支持者,卻盡是一些貪官、劣紳、奸商之流,簡直就是天下百姓的對立面。

在此之前,趙俊臣的做法一直都是儘量做大蛋糕、創造更多利益,讓所有人皆是分到更多好處,然後趙俊臣就可以兼顧各方所求,一邊是儘量造福百姓,一邊又讓貪官奸商們賺得缽滿盆滿。

但若是未來有一天,他已經無法進一步做大蛋糕,利益好處也已經不夠分了,那麼趙俊臣自己究竟要選擇站在哪一邊?究竟是要顧全大局、犧牲支持者的利益、繼續造福百姓?還是為了確保自身權勢穩固、犧牲百姓利益、把更多好處優先分配給自己的支持者?捫心自問之際,趙俊臣的心底深處,竟是遲遲也無法浮現出明確答案。

發現了這一點之後,趙俊臣不由是自嘲一笑。

“良心”、“道義”這類東西,果然是難以經受自身利益的考驗,至少在趙俊臣這裡是這樣的。

所以,趙俊臣也沒有回應江正的反向試探,而是繼續問道:“說起來,楊大儒目前才剛剛接手大理寺衙門,正值用人之際,你就這樣直接搬來趙府為我做事,是不是有些不妥當?依我看來,你應該首先協助楊大儒處理完畢大理寺衙門的事情,然後再搬來趙府為我做事.”

江正見到趙俊臣沒有回應自己的反向試探,眼中似乎是閃過了一絲失望,但還是答道:“學生既然已經成為了趙閣臣的幕僚,自然是要公私分明、優先為趙閣臣效力,老師他也同意這一點……事實上,學生昨天向老師告辭之際,老師就已是向學生說過,說他接手大理寺衙門之後,接下來必然是公務繁重,所以就要求學生今後最好不要主動打擾他……老師一向是言而有信,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學生若是想要與老師見面,除非是跟在趙閣臣身邊,否則恐怕會吃閉門羹.”

江正的這一番話,無疑是為了讓趙俊臣安心,表示自己未來一段時間內並不會與楊洵隨意見面、頻繁接觸,所以趙俊臣也不必擔心他今後會向楊洵洩露機密。

趙俊臣眼中閃過了一絲滿意,但表面上則是搖頭一嘆,道:“楊大儒有時候也太過於死板了,為了公私分明這四個字,竟然就連師徒之情也顧不得了!”

然後,趙俊臣好似已經完全信任了江正,又笑道:“我仔細想過了,你的那些提議很有道理,我也會依照你的建議、逐漸改變幕僚團隊的運作方式……但這件事情急不來,你的各項提議只能是逐一實行,若是急於求成、想要在短時間內盡數落實,各位幕僚必然就會胡思亂想、揣測紛紛。

所以,我打算率先為幕僚們劃分明確的地位級別,根據甲、乙、丙、丁四等進行排位,同時制定一套明確的規矩,規定不同級別幕僚的許可權範圍,以及提升地位與增漲薪資的具體辦法……你乃是楊大儒的親傳弟子,還擁有進士功名,無論身份還是能力在眾位幕僚之中皆是出類拔萃,但你畢竟是剛來我這裡,資歷尚淺,就先是位列乙等吧,與肖文軒、李倫二人並列,僅次於李傳文、牛輔德、蘇西卿、歐陽博四人。

接下來這段時間,你的任務就是協助我逐一落實你的那些提議,逐漸改變幕僚團隊的運作方式,等到這件事情告一段落之後,我再給你安排下一個任務.”

“既如此,學生自當是全力以赴.”

接下來,眼看到時間不早,趙俊臣與江正稍稍談了幾句閒話之後,江正就告辭離開了。

離開之際,江正依然是沒有太多的表情變化,並沒有因為自己終於受到趙俊臣的重用而感到激動,彷彿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看著江正的離去背影,一直安靜站在趙俊臣身後的許慶彥忍不住問道:“少爺,你真要信任與重用他?我總覺得,這個人心機太深!”

趙俊臣輕輕搖頭,道:“這種事情,不僅要聽其言,也要觀其行……也許他是真心想要為我效力、在我這裡施展抱負,也許他只是想要騙取我的信任之後,趁機收集一些確鑿證據交給楊洵,但無論如何,我眼下也只能嘗試著用一用他,他的才華能力也值得我承擔一些風險……當然,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派人暗中盯緊他,一旦是有任何異動,就立刻向我稟報.”

“明白了!”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許慶彥長長出了一口氣。

無論趙俊臣究竟是何想法,但許慶彥見到江正的一系列手段之後,心中對於此人的真實立場充滿了懷疑。

另一邊,江正離開了趙俊臣的書房之後,暗暗回想著剛才的書房談話,然後就再次想起了楊洵對於趙俊臣的評價。

“這就是老師所說的‘治世之賢臣、亂世之奸雄’嗎?究竟是賢是奸,還需要進一步確認,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位趙閣臣絕對是圖謀甚大,我這兩天所推斷的那些事情,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想到這裡,江正一向很少出現變化的面部表情,竟是浮現出了一絲令人難以描述的情緒。

似乎是戒備,似乎是忌憚,又似乎是興奮與期待。

就像是楊洵所評價的那樣,江正本質上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一樣的崇禎

妖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