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的晚上,趙俊臣設宴擺下了一桌酒席。

這場酒宴很是簡單低調,除了趙俊臣之外,被邀請的賓客只有山西巡撫李勳一人,作陪也只有許慶彥與莫小林兩人。

酒宴開場之後,趙俊臣就直入主題,提出了自己想讓許慶彥與莫小林二人拜認李勳為義父的事情。

李勳也是一個聰明人,很快就猜出了趙俊臣的意圖,自然是痛快答應了趙俊臣的提議。

事到如今,李勳也算是看出來了,趙俊臣很想要與安南伯鄭家搭上關係,若不是因為自己與安南伯鄭家有些故舊關係,趙俊臣也不會承諾出手相助、保全李家族人的性命。

最開始的時候,趙俊臣想要招納一名李家族人收為己用,成為趙俊臣與安南伯鄭家之間的搭線聯絡之人。

只可惜,李家的後輩族人所表現出來的性格與能力,皆是不符合趙俊臣的要求,或是不善於接人待物,或是性格不討喜、又或是欠缺了一些機變與口才。

於是,趙俊臣就索性從自己的親信之中挑選了兩名合適人選,讓他們拜認李勳為義父,也算是勉強與鄭家有了一些關係,然後就可以利用這層關係與鄭家進行接觸了。

想明白了趙俊臣的想法之後,李勳的心中也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李勳固然不是一名好官,但他畢竟是科舉出身,腦子裡依舊是忠君愛國、朝廷大義那一套,認為安南伯鄭家與朝廷的隔閡太深,遲早是下場不妙,到時候必然是牽連甚廣,所以他一直都不敢讓自己的家族與安南伯鄭家的關係太過緊密。

所以,趙俊臣的這般決定,李勳也是正中下懷。

*“孩兒拜見義父!”

在趙俊臣的示意之下,許慶彥與莫小林二人一同行禮、端茶奉上。

李勳則是笑容可掬,表情間滿是欣慰,就好似自己的兩位義子皆是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

飲盡了兩人奉來的茶水之後,李勳就掏出了一塊上等玉佩、以及一塊翡翠佛像掛墜,分別送給許慶彥與莫小林二人。

“從今往後,兩位小兄弟就是老夫的義子了!你們皆是趙大人的親信,今後必將是前途無量……只可惜老夫的情況有些不妙,已是自身難保,也給不了你們太多東西!但這兩件飾物卻是伴隨老夫多年,倒也值一些銀子,如今就送給兩位小兄弟作為見面禮!兩位小兄弟今後若是飛黃騰達了,還望是稍稍照顧一下老夫的後輩族人.”

說話間,李勳就已是把兩件禮物分別塞進了許慶彥與莫小林的手中。

聽到李勳的請求之後,莫小林向來是重視情義,他認為自己拜認李勳作為義父之後,也就有了一段香火情,照拂李家族人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所以他沒有任何猶豫,很快就表情鄭重的答應了下來;許慶彥則是有些不情願,只覺得這個責任太過麻煩,但他看了一眼自己手裡的翡翠掛墜,心中暗暗估算了一下這塊掛墜的成色與價位之後,也是勉為其難的點頭同意了。

見到許慶彥與莫小林二人皆是同意了自己的請求之後,李勳的老臉上也就多了一絲寬心。

李勳很清楚,自己眼看著就要垮臺了,就算是趙俊臣信守承諾、出手庇護,保全了李家族人,但失去了李勳這樣一位頂樑柱之後,李家就必然是無依無靠、迅速沒落。

而許慶彥與莫小林二人看似只是白丁之身,但他們身為趙俊臣的心腹,即使是朝廷中層官員見了他們也要小心翼翼、不敢怠慢。

更何況,這兩人即將要代表趙俊臣與安南伯鄭家進行接觸,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獨當一面、成為舉世矚目的大人物了。

到了那個時候,只要是他們二人依然還記得這段香火情,稍稍是出手照拂一二,就足以是庇護李家的周全了。

一番禮節與流程之後,眾人的關係也拉近了一些,相互客套恭維了幾句之後,就開始了下一個話題。

趙俊臣的目光轉向了李勳,說道:“我明天就會離開山西府城,但許慶彥與莫小林二人則是留在這裡,他們將會一路護送李巡撫的族人們返回福建老家,然後再去臺灣拜訪鄭芝龍……本閣的計劃很緊,還望是李巡撫儘快安排好族人們的行程,不要耽擱時間太久!此外,本閣還希望李巡撫準備一封書信,向鄭芝龍鄭重引見一下他們兩人,以防是鄭芝龍避而不見.”

聽到趙俊臣的吩咐之後,李勳連連點頭道:“還請趙閣臣放心,這段時間以來,下官已是遍賣了家產,族人們也早就有了準備,最多隻需要一兩日的時間,下官的族人們就可以跟隨這兩位小兄弟一同趕往福建了……至於下官寫給鄭芝龍的書信,今天晚上就會準備妥當,很快就可以交給趙閣臣親自過目審閱.”

趙俊臣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就把目光轉向了莫小林,又在莫小林臉頰傷疤處稍稍停留了一下。

此時,莫小林的表情有些茫然,顯然是還不明白趙俊臣的這般安排,會把自己的命運導向何處。

當初的小川河戰事期間,莫小林假扮成趙俊臣的模樣,奔赴於戰場之中、親手擊殺了好些敵人,這件事情已經成為了趙俊臣的傳奇事蹟之一,許多禁軍官兵與邊軍將士皆是親眼所見,到處宣揚趙俊臣的武力驚人、作戰勇猛,卻是深藏不露。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莫小林顯然是不能返回禁軍了,也不能留在陝甘邊軍之中,否則趙俊臣當初使用替身的事情就有洩露的風險,這件事情一旦洩露了出去,就會極大的打擊趙俊臣的軍中聲望。

所以,莫小林表面上已是戰死沙場了,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是隱藏於趙俊臣的護衛之中,沒有任何拋頭露面的機會。

莫小林的相貌形象,與趙俊臣頗有相似之處,稱得上是容貌俊秀,甚至還有一些小白臉的嫌疑,但他的臉頰上多了這麼一道猙獰傷疤之後,整個人的氣質也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會給人一種果敢與堅韌的印象。

這樣的形象氣質,顯然是很符合趙俊臣的要求,於是趙俊臣滿意的點了點頭,問道:“你臉上的傷勢可是痊癒了?”

莫小林連忙點頭道:“已經完全復原了!”

自從參軍入伍之後,莫小林就因為自己過於“娘炮”的形象而吃盡了苦頭,時常還會引來龍陽君的覬覦,所以他絲毫不在意自己的相貌被毀,答覆趙俊臣的詢問之際,表情間甚至還有一些得償所願的意思。

趙俊臣再次點頭,說道:“本閣很清楚你的志向,你想要出人頭地、萬眾矚目,本閣曾經答應過你,要給你一份前程,至少也會讓你成為一名千戶……然而,是本閣終究是文臣出身,除了京城禁軍與陝甘邊軍之外,軍隊之中也沒有多少人脈,但你的情況有些特殊,顯然是不適合留在京城禁軍與陝甘邊軍之中,所以本閣一時間還真不好安排你!”

頓了頓後,趙俊臣又說道:“但這一次,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想要出人頭地,也不是隻有當兵這一條路可走!安南伯鄭芝龍最是喜歡像你這樣武勇堅毅的年輕人,只要你設法促成了本閣與安南伯鄭家的合作,你就會成為本閣與安南伯之間不可或缺的樞紐!本閣的地位與聲望如何?安南伯鄭家又擁有怎樣的權勢?我想你皆是心裡明白!一旦是你成為了雙方之樞紐,就算是你不想要出人頭地、萬眾矚目,只怕也是一件難事了!到了那個時候,不論你是想當官、還是想經商,又或是還想要當兵,皆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聽到趙俊臣的分析之後,莫小林沉思了片刻,終於是明白了自己的未來方向。

就像是趙俊臣的說法,他只想要出人頭地、萬眾矚目,但也並非是必須要選擇當兵的道路。

實際上,在這個時代,軍伍之人相較於官員與商賈,天生就要低人一等,也算不上是一條好出路。

於是,莫小林的表情間的迷茫之態很快就一掃而空,鄭重點頭道:“多謝趙大人的提點,小人明白了!一定是用心辦事,不敢怠慢!”

趙俊臣再次點了點頭,然後又轉頭向許慶彥吩咐道:“等到李家族人收拾妥當之後,你與莫小林二人一定要盡心照拂、護送他們安全返回福建老家,切不可心生怠慢!鄭芝龍並不僅僅是臺灣王,同時也是福建總兵與督撫同知,他的船隊每天都會出入福建港口,他的眼線遍佈於福建各地,我讓你們二人親自護送李家族人返回福建老鄉,就是想要讓鄭芝龍看到你們二人的誠心,李家族人也是鄭芝龍義父李旦的後人,這般訊息傳到了鄭芝龍的耳中之後,他也會高看你們一眼,對你們多一分信任!”

頓了頓後,趙俊臣又說道:“等到你們抵達臺灣、見到鄭芝龍之後,倒也不必刻意隱瞞我與你們的關係,但也不能太早提出我想要與鄭芝龍合作之事,一定要等到你們初步贏得了鄭芝龍的信任與歡心之後,再與鄭芝龍談及此事!與此同時,我這裡也準備了一封書信、以及一批禮物,等到鄭芝龍初步信任了你們之後,就把我的書信與禮物交給他……還有,我回到京城之後,就會暗中開辦一家商行……恩,名字就叫做‘四海商行’,這家商行將是專門負責遠洋生意,今後也主要是在福建境內活動,若是鄭芝龍答應了合作之事,你們就前往廈門、尋找這家商行的掌櫃,他會接手後續的事情.”

說話之際,趙俊臣心中已是暗暗想好了這家“四海商行”的掌櫃人選。

許慶彥與莫小林二人見到趙俊臣鄭重其事的吩咐之後,皆是連忙點頭答應。

然後,許慶彥忍不住問道:“若是鄭芝龍不答應合作的事情,那又該怎麼辦?”

趙俊臣表情淡然的說道:“那你們就留在鄭芝龍的身邊,一直纏著他、設法討好他,一直等到他答應為止!”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許慶彥頓時是面色一苦。

趙俊臣看到許慶彥的表情之後,卻是搖頭失笑道:“放心吧,只要是鄭芝龍還沒有老糊塗,就一定會答應合作的!我安排你們二人去見鄭芝龍,只是為了減少前期的麻煩罷了!……我給了鄭芝龍一個很優厚的條件!”

另一邊,李勳有些坐立不安,他不知道趙俊臣為何要在自己面前談論這些機密事情。

趙俊臣並沒有洩露太多東西,但李勳依然是不敢多聽,認為這些事情自己還是少知道為好。

於是,李勳故意岔開了話題,問道:“趙閣臣,朝廷對於安南伯鄭家的忌憚與防範,你也是心中清楚的,你若是與安南伯鄭家達成了合作,難道就不怕引來朝廷的猜忌?”

趙俊臣看了李勳一眼,卻是反問道:“你以為,朝廷對我的猜忌與防範就少了?也正是因為我與鄭芝龍皆是遭到了朝廷的猜忌與防範,所以才應該攜手合作,正所謂‘合則兩利’嘛……李巡撫,也不是我說你,你與安南伯鄭家之間,一直都是若即若離,唯恐是兩家關係走得太近會引來朝廷的猜忌,但實際上,若是你們兩家的關係更加緊密一些,朝廷就會顧慮到安南伯鄭家的態度,你也就不會淪落到今天這般地步……當然,若是你與鄭芝龍的關係太過於緊密的話,你這些年的仕途發展,就會受到朝廷中樞的暗中打壓,更不可能成為朝廷的封疆大吏,但你很快就不再是朝廷官員了,這種顧慮也就無所謂了.”

聽到趙俊臣的這一番話之後,李勳頓時是面色一變。

朝廷一向是把安南伯鄭家視為大敵、暗中防範,而趙俊臣的這般表態,總結起來就是“挾寇自重”的意思。

但漸漸的,李勳的表情變得若有所思,認為趙俊臣的說法未必是沒有道理。

再等到這場宴席結束之後,李勳已是下定了決心、暗暗做出了一項決定。

*趙俊臣這天晚上宴請李勳的事情頗是低調,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在山西官員與商賈鄉紳的恭送之下,趙俊臣再次離開了太原城,繼續向著京城方向趕去。

經過了這一天時間的休息之後,趙俊臣的隊伍眾人皆是恢復了一些體力,行路速度也是加快了一些。

一路急行之下,又過了三天時間之後,趙俊臣終於是趕到了京城十里之外。

在那裡,因為快馬的提前通報之下,代表朝廷中樞迎接趙俊臣的七皇子朱和堅,則已是恭候多時了。

……最近這幾天,蟲子正在梳理後續劇情,章節字數有些少,情節進度也有些慢。

到了本月十一號,就可以恢復正常更新,請大家稍稍耐心等待。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者榮耀之樂坊

花因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