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臣即將要離開南關村的訊息傳出去之後,南關村的百姓們紛紛主動聚集在村子裡的道路兩旁相送。

甚至還有許多百姓拿出了他們在家中所供奉的趙俊臣的長生牌位,擺在各自的院子裡為趙俊臣燒香祈福。

當趙俊臣等人離開南關村的時候,眾人一路上所見到的就是這般場景。

見到這一幕,鮑文傑對於趙俊臣在潞安府的民望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悟——百姓們主動供奉朝廷官員的長生牌位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沒有幾例,雖然這種情況僅限於潞安府,但也足以說明趙俊臣確實為這裡的百姓辦了好事。

於是,鮑文傑回想起這兩天的經歷,又想起趙俊臣一貫以來的表現似乎也沒有那麼不堪,就愈加覺得趙俊臣還是屬於“可以拯救”的範圍,心中暗暗決定自己這段時間要向趙俊臣多多講訴一些為國為民的大道理,期望趙俊臣有一天可以“幡然悔悟”。

不談鮑文傑的心中想法,卻說趙俊臣帶領著眾人出了南關村之後,發現趙大力正跪在南關村外。

趙俊臣停馬在趙大力的旁邊,皺眉問道:“趙大力,你這是何意?”

趙大力沉聲說道:“欽差大人,小民想要追隨大人一同前往太原府解救同伴,還望欽差大人恩准!”

頓了頓後,趙大力為了加大自己的說服力,又說道:“欽差大人,小民絕不會為大人添亂,一切都會聽從欽差大人的吩咐,並且小民非常熟悉山西北部的情況,一定會幫到大人的.”

趙俊臣又問道:“你還有三名災民同伴留在南關村,其中還有一人是你的姐姐,你不是一直想要把她們從南關村裡解救出去嗎?如今就撒手不管了?”

趙大力答道:“她們三人已經……與南關村的村民有了夫妻之實,已經算是南關村的婦人了,再說南關村裡不愁溫飽衣食,讓她們留在南關村也不是一件壞事,小民當初想要帶著她們闖離這裡,乃是因為她們的骨肉至親被南關村趕走了,不忍心她們遭受分離之苦,但如今她們的親人已經被官府抓走,小民也只好讓她們留在南關村了.”

趙俊臣沉吟片刻後,點頭道:“希望你當真會有些用處.”

說完,趙俊臣向身後的毛家棟吩咐道:“給他一匹馬,讓他一同隨行,這個人由你來負責,別讓他闖出什麼亂子.”

聽到趙俊臣的決定之後,一向是性子沉穩、不見喜怒的毛家棟,表情間竟是閃過了一些歡喜,馬上就為趙大力安排了一匹快馬,並且還私作主張的交給了趙大力一柄馬刀與一壺弓箭。

趙大力這兩天不辭辛勞搭救同伴的表現,皆是表明了此人的重情重義、堅韌不拔的性格,看上去又是本領高強之輩,毛家棟難免是有些欣賞之意。

事實上,趙俊臣同樣欣賞趙大力的秉性作風,雖然有逃兵的汙點,但也是情有可原、瑕不掩瑜,只是趙俊臣並沒有表現出來,反倒是刻意有些冷淡。

趙俊臣可以表現出自己對毛家棟的重視,因為毛家棟乃是絕大多數錦衣衛的上司,趙俊臣也可以表現出自己對南關村百姓的親切,因為南關村的百姓們只是過客罷了,但趙俊臣若是表現出了自己對趙大力的欣賞,甚至還表現出了提拔重用之意,就必然會有許多心胸狹隘的錦衣衛心生嫉妒,並且是刻意的進行刁難,讓趙大力在這支隊伍裡寸步難行。

所以,趙俊臣雖然也欣賞趙大力,心中也有將他收為己用的想法,但考慮到錦衣衛的立場,這種事情還要慢慢來。

身為上位者,趙俊臣必須要顧及到方方面面的想法,尤其是自己尚不能隨意控制手下這批錦衣衛的時候,許多事情就需要更加的考慮周全了。

解決了趙大力的事情之後,趙俊臣告辭了南關村的百姓,然後就帶領隊伍往北而去。

潞安知府孫淼則是與趙俊臣一同離開了南關村,他親自把趙俊臣的隊伍送到了潞安府城以北之後,才返回了潞安府城。

身為周尚景的得意門生,孫淼還是非常忠心的,回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京城裡的周尚景送去了一封密信,解釋了西北局勢的詭異之後,又表示趙俊臣的出現必然會引起西北數省的官場震盪,希望周尚景及早準備云云。

給周尚景送去了密信之後,孫淼想起了趙俊臣與王老丈之間的談話,又關心起了潞安府種植玉米的事情,馬上是召集幕僚商議此事,督促潞安府的各縣各村一定要堅定執行朝廷的命令,並且把趙俊臣的那番言論到處宣揚了一番。

最終,到了第二年,潞安府成為了明朝農改計劃的成功典範,孫淼也因為這般功績升了官職。

但這些都是後話了,暫且不必多提。

*卻說,離開了南關村之後,在趙俊臣的催促之下,眾人馬沒有任何耽擱,一路上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僅僅是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就離開了潞安府的邊境,進入了太原府境內。

進入太原府之後,趙俊臣就讓手下眾人換上了潞安府官差與逃荒災民的裝扮。

至於趙俊臣則是換上了一身書生長衫,裝扮成了潞安知府孫淼的師爺幕僚。

此時的太原府的範圍極大,包含了後世的太原、晉中、陽泉三地,乃是明朝地域最廣闊的州府之一,足足有潞安府的兩倍有餘。

所以,趙俊臣雖然是進入了太原府境內,但想要抵達太原府城、見到山西巡撫李勳,卻還需要一兩天的時間,一路上更是要經過許多村縣。

進入太原府之後,因為是更加靠近北方戰區的緣故,明顯是戒備森嚴了起來,每經一縣都會遇到關卡,途經的各個村莊也明顯要比潞安府的村莊戒備心更強,對於外鄉人更是敵意十足,所以趙俊臣一行人在路上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所有人都在強撐著,錦衣衛們更是叫苦連天。

一路上,若是沒有遇到官府關卡的話,眾人就會騎馬奔行,若是遠遠的見到了地方官府的關卡,眾人能繞過就繞過,若是繞不過就偽裝成潞安府官差押送逃荒災民的隊伍,眾人的馬匹則是潞安府支援給大同軍鎮的馬匹。

其實,錦衣衛們偽裝成官差也就罷了,但讓他們偽裝成逃荒災民卻不是十分妥當,別看錦衣衛們大都是嬌貴的少爺兵,但也是禁軍裡精挑細選的健壯之士,哪怕是穿上了破破爛爛的災民衣服,還刻意在身上抹了許多灰土,也完全沒有任何災民的樣子。

所以,趙俊臣的隊伍一路上自然是遭到了不少懷疑。

幸好是潞安知府孫淼思慮周詳,安排了一位名叫馬佳的潞安府差役,此人經常負責潞安府與太原府的公文往來,與途經各縣的官差皆是相熟,再加上些許銀錢的收買,所以一路上也沒有暴露行蹤。

最終,日夜兼程了三天時間之後,趙俊臣一行人終於是遠遠見到了太原府城。

……第二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洞房當天,我代替新娘從軍

鄰居家的女孩

大唐:國師威武

小小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