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俊臣所頒佈的一系列賞罰條規之後,大堂內所有人都是滿臉驚歎,認為趙俊臣當真是大手筆!但趙俊臣並不這麼認為。

按照趙俊臣的賞罰標準,哪怕是今年有十萬蒙古大軍入侵進犯,並且被邊軍們殺得乾乾淨淨,也只是一百萬兩的賞銀罷了!再加上撫卹銀、養傷銀、翻倍兵餉等等,最終也不會超過三百萬兩銀子!今年僅僅是黃有容在江南境內的一系列抄家行動就收穫了多少銀子?德慶皇帝計劃中的皇家園林又需要多少銀子?前些日子,趙俊臣大婚,僅僅是賓客們的賀禮就總計價值百萬兩銀子之多!相較之下,三百萬兩銀子絕不算多!用三百萬兩銀子換取十萬蒙古精兵的性命,這筆買賣怎麼算都很划算!若不是趙俊臣的權力有限,又擔心德慶皇帝事後會吝嗇賴賬,他甚至還打算讓賞銀標準再提高一倍!當然,這裡面存在一個認知差異的問題,西北諸省地處邊遠,繁華程度遠遠比不上京城與江南,在京城權臣與江南巨賈的眼中,十兩銀子的酒席不過是稍上檔次罷了,但對於西北百姓而言,農戶們一整年的產出也不過是二十兩銀子,再拋去地主大戶的剝削、交給官府的稅糧、以及他們自己的生活用度,一年幸苦下來能存下二三兩銀子就算是很不錯了,而十兩銀子就意味著一家農戶三五年的積蓄!再舉個例子,每當災荒之年,又或者是戰亂之年,西北數省經常會有百姓賣妻賣女,一個相貌中等的年輕女子,往往只能賣出二三兩銀子!所以,趙俊臣所制定的賞銀標準絕對不算低了!但趙俊臣依然是認為自己所制定的賞賜標準太低了,固然會讓邊軍們心動,但還不足以讓邊軍們拼命!幸好,趙俊臣另有途徑可以提高邊軍們的戰功賞銀。

*宣佈了賞罰條規之後,趙俊臣依然是表情嚴肅,緩緩說道:“當然,這般賞罰標準,本欽差認為依然是有些低了……”聽趙俊臣這麼說,大堂內的所有人皆是目瞪口呆——這個標準還低?趙俊臣難道還想要讓西北邊軍依靠殺敵致富不成?趙俊臣沒有理會眾人的目瞪口呆,只是繼續說道:“幸好,剛才晉商們已經明確表明了他們對於朝廷邊防大計的全力支援之意,他們皆是富可敵國之輩,想必也會拿出銀子進行資助,至於晉商們究竟要資助多少,還需要你們這些山西官員親自與他們商議,但依照本欽差的想法,將殺敵斬首的賞銀從十兩提高到二十兩以上比較合適!”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大堂內的眾人愈加是目瞪口呆!若是殺敵斬首一名蒙古敵人就可以得到二十兩賞銀、甚至是更多銀子,那些窮瘋了的邊軍們豈不是一個個都要拼命?再加上趙俊臣所制定的撫卹標準也是極高,不僅有五十兩銀子之多,並且還可以讓家中免除稅糧五年,這般撫卹之豐厚,以及朝廷負責養傷的承諾,就足以讓將士們捨生忘死了!無論如何,頒佈了這般賞賜標準之後,邊軍們計程車氣是可以保證了!山西境內的太原、大同兩處軍鎮,原本就要比陝甘的幾處軍鎮更加的精銳驍勇,裝備與後勤更是要遠遠強過陝甘三邊,在火篩入寇之際,陝甘三邊乃是首當其衝、分擔了大部分壓力,所以只要是山西邊軍們計程車氣高漲、勇於奮戰,就算是那個準噶爾汗國如同傳聞一般可怕,山西的邊防也未必就會輕易被攻破!所以,震驚之餘,所有人皆是感到安心,信心也增強了許多。

見到眾人的神情變化之後,趙俊臣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叮囑道:“再有了晉商們的資助,賞銀也算是豐厚了,足以保證邊軍之士氣,但各位依然是不能疏忽,有三件事必須要辦到!首先是全力宣傳今年的賞罰規定,務必要讓每一位邊軍都知曉朝廷的賞賜之豐厚、懲罰之嚴酷;其次是儘快的樹立典範,若是有邊軍殺敵立功,就要及時給予賞賜!若是有將領怯戰而退,也要及時給予嚴懲,唯有如此才能讓邊軍們心中信服;最後則是嚴格執行本欽差所頒佈的賞罰條規,賞賜不論多少都不能有任何剋扣,若是有人觸犯了軍規,不論他背景如何深厚也絕不可輕饒!”

說到這裡,趙俊臣轉頭看向了山西巡撫李勳,吩咐道:“這三件事情,就由李巡撫親自負責!在場的各位大人也要協力相助,不能有任何疏漏!只要你們依照本欽差的命令辦事,從前的事情就翻篇不提了,但若是這些事情出現了疏漏,各位就不要怪本欽差會翻臉無情了!”

在趙俊臣接見眾人之際,李勳一直是低調寡言,任由趙俊臣發揮,不敢搶趙俊臣的風頭。

聽到了趙俊臣的吩咐之後,李勳則是連忙站出來表態道:“還請欽差大人放心!我等山西官員一定會嚴格遵照欽差大人的吩咐辦事,絕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隨著李勳的話聲落下,在場的文武官員們也是紛紛表態,齊聲說道:“我等一定會嚴格遵照欽差大人的吩咐辦事,絕不敢有任何怠慢!”

見到所有人的表態之後,趙俊臣的表情間終於是多了一絲滿意,眼神中也閃過了一絲輕鬆。

*在此之前,趙俊臣也曾是認真考慮過,自己武不能上陣殺敵、文不通兵法軍略,即使是前去了陝甘三邊又能發揮什麼作用?若是不能發揮任何作用,就不能建立軍功,也不能讓邊疆將士們心中信服,那麼趙俊臣冒著風險前往陝甘三邊又有何意義?但趙俊臣思索了幾日之後,發現自己有許多事情可以做,並且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有意義。

比如,趙俊臣可以統一西北諸省文武官員們的思想與立場,消除他們的畏敵情緒,堅定他們的禦敵決心!比如,趙俊臣可以利用欽差的身份頒佈新的賞罰標準,激發邊軍們計程車氣,讓邊軍們沒有後顧之憂,皆是奮勇殺敵!比如,趙俊臣可以整合西北數省的所有資源,讓幾處軍鎮的配合變得更加默契,不至於相互扯後腿、又或者是見死不救!又比如,趙俊臣可以任人唯賢,重用那些奮勇善戰的將領,防止那些畏戰善逃的將領破壞大局!再比如,趙俊臣可以組織後勤、穩定後方,讓邊軍們抵禦蒙古大軍之際沒有後顧之憂!如此種種,每一件事情都是意義非凡!若是辦好了這些事情,哪怕是趙俊臣沒有身先士卒、沒有出謀劃策,也足以瓜分到很大一塊軍功,邊軍將士們也都會認同趙俊臣的功績!只要趙俊臣有了軍功,他的朝野聲譽就會大為增漲,朝中地位也會穩固許多,德慶皇帝今後再想要整治趙俊臣,就必然會多幾分顧忌!只要邊軍將士們信服了趙俊臣的功績,那麼趙俊臣滲透兵權的計劃就可以一日千里、大有進展,說不定還可以收服一些真正有本領的大將、成為趙俊臣的得力臂助!就好似宋朝的童貫與蔡京一般,只要童貫依舊掌握兵權、軍功不斷,蔡京的地位就會穩如泰山!此外,趙俊臣抵禦蒙古大軍、主持西北賑災的功績,也足以讓趙俊臣在西北數省的民望大漲,再配合趙俊臣收買士林大儒的計劃,甚至是可以徹底扭轉趙俊臣的貪官形象,這對於趙俊臣同樣是意義非凡!正是為了這些原因,趙俊臣才會甘冒風險前來西北邊境,正所謂險中求富貴,風險越大,富貴也就越大!當然,西北的邊防局勢遠遠要比趙俊臣預想中更加複雜嚴峻,至少趙俊臣事前就沒有想到準噶爾汗國的出現!風險尚未渡過,富貴還很遙遠!準噶爾汗國乃是蒙古部落的最後輝煌,但它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趙俊臣究竟能不能渡過風險、收穫好處,如今還是渺茫未定的事情。

但至少趙俊臣在山西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抓住了西北幾位封疆大吏的把柄罪證,讓他們徹底失去了對抗趙俊臣的底氣,讓趙俊臣可以更加順利的掌控西北局勢。

從這方面而言,準噶爾汗國的出現也算是幫了趙俊臣一個忙!*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趙俊臣以及錦衣衛們在太原城裡進行了休整。

在此期間,趙俊臣私下裡連續召見了山西的官員、將領、商賈,與他們詳細商議了山西邊防與賑災的一些細節。

與此同時,有許多人暗中投靠了趙俊臣,趙俊臣經過考察之後,也找到了一些有真實本領的官員與將領,並且是讓他們承擔了更加重要的職責。

等到山西的所有事情大致敲定之後,趙俊臣就立刻離開了太原城,再次的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向著陝甘方向趕去。

在趙俊臣進入太原城的時候,麾下總計有兩百名錦衣衛,但趙俊臣離開太原城的時候,趙俊臣手下的錦衣衛只剩下了一百二十人。

除了鮑文傑返京之際帶走了三十名錦衣衛之外,趙俊臣還在山西留下了五十名錦衣衛,讓他們監督山西朝野的一切動態,並且是及時向趙俊臣通報訊息。

留下這批錦衣衛之後,山西的各方勢力就不敢隨意敷衍趙俊臣了。

不過,雖然是少了八十名錦衣衛的跟隨,但山西軍鎮總兵牛祿擔心趙俊臣路上發生意外,也是想要討好趙俊臣,就為趙俊臣提供了兩百名騎兵進行護衛,這兩百名騎兵皆是牛祿的私兵,每一人都是精銳之士,倒是要比錦衣衛們可靠許多。

就這樣,趙俊臣趕往陝甘的時候,隊伍規模反倒是更大了,擴充到了三百餘人。

前往太原府的時候,趙俊臣為了打山西官員一個措手不及,一直是偽裝身份蹤跡、儘量不引人注意。

但如今,趙俊臣已經抓到了西北所有督撫的把柄罪證,所以也就不再掩飾行蹤,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欽差身份,一路上可謂是聲勢浩蕩、暢通無阻。

事實上,控制了山西局勢之後,趙俊臣就馬上派人趕往陝甘,向陝甘的幾位督撫通報了訊息,並且是嚴肅警告了他們,還叫停了他們的綏靖計劃。

所以,經過了兩天時間的趕路,當趙俊臣的隊伍進入陝甘境內的榆林衛之後,卻發現陝西巡撫章晟德早已經在恭候自己了。

……更新晚了,大家見諒!……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二戰:從哈布斯堡的復仇開始

瑪利亞特蕾莎大公

美刀霸權的危機

光錐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