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時期下的大明,已處四處漏風的境遇,越是想解決問題,就越不能心急,以史為鑑,逐步去解決問題。

當前內廠、西廠、錦衣衛這邊,所展開的整飭和追責行動,依著大明官場的風氣,定能查抄出大批銀子。

藉助錦衣衛之手,掀起的袁案,隨著一項項罪名公佈,也將分批去抓挺袁派,以調整朝堂秩序。

更為重要的一點,崇禎皇帝要借袁案之勢,出動一批見過血的精銳之師,斬斷建虜在大明境內的一條臂膀!“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坐在龍輦上的崇禎皇帝,心情不錯的低聲說道:“能解決銀子的問題,那很多事情都好解決.”

伴駕隨行的王德化,面露狐疑的向前走著,他不知道自家皇爺,此時講這句話,到底是何意?難道是準備借袁崇煥一案,在朝中抓一批大臣抄家嗎?那皇爺此時擺駕西苑,點名要召見講武堂,所設高階將校班,就是準備謀劃此事了?服侍在天子身邊的太監群體,多數跟王德化一樣,都會多幾個心眼,畢竟在他們內廷也在經歷一場風波,就必須小心行事了,不然倒臺就是隨時的。

“陳帥,這次陛下在午門外,張布袁賊的告罪疏,一看就是要嚴辦啊,毛帥先前被誣陷的罪名,定然能沉冤昭雪啊.”

“沒錯,雖然不清楚具體過程,但午門這等重地,天子做此決定,絕不是臨時起意,袁賊必被處以極刑.”

“陛下英明神武,先前我就說陛下知曉此事,定然不會放過袁賊,現在看來事實就是這樣的.”

在這西苑御臺處,以陳繼盛、毛承祿、孔有德為首的東江將校,就講武堂所傳通報,一個個情緒激動的交談著。

這些時日待在西苑講武堂,他們在周遇吉的帶領下,就相應的細則逐一瞭解,並在此期間產生碰撞。

在崇禎皇帝忙著授賞一事時,被選進講武堂高階將校班的這幫人,他們在接觸所進修的教材,還有所領完善教材的任務,使得他們這幫人,也產生過極大的分歧。

有道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同樣都是帶兵打仗的人,誰服誰啊,但這恰恰也是崇禎皇帝想看到的。

畢竟適合後世的規矩制度,並不一定適合當前的大明,在摸索中研討出適合大明的,才是崇禎皇帝想要的。

反正三個月的時間,能透過崇禎皇帝所定考核的,可以出講武堂為將帶兵,不能出去的就老實待著吧!“肅靜!!”

周遇吉的聲音,此時在御臺響起,這叫分散各處的將校,紛紛安靜下來,挎刀而立的周遇吉,沉聲喝道:“緊急集合!!”

“咚咚!”

急促的腳步聲,在西苑御臺驟現,高階將校班所轄一眾學員,以周遇吉為基準,迅速列陣集結。

曹文詔、左良玉、黃得功、陳繼盛、毛承祿、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張世澤……這些由崇禎皇帝親自選定,被編入高階將校班進修的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列隊完畢,一個個昂首挺胸的站立,雙手自然垂於兩腿外側。

佇列訓練,是講武堂的必修課,哪怕是高階將校班,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訓練。

考驗一支軍隊的綜合戰力,就是要從這最基礎東西開始。

哪怕是在冷兵器時代下,從最節省訓練經費為出發點,以佇列訓練去開展練兵,佇列訓練,絕對是強調並嚴守軍規軍紀,培養令行禁止,端正風氣的一種方法。

在王德化、朱純臣等一眾人的陪同下,崇禎皇帝緩步朝西苑御臺走來,看著眼前整齊劃一的佇列,臉上露出讚許的笑容。

‘看來這幾日的進修,叫這幫高階將校班的學員,都有不小的改變啊,不錯,是一個好的起點。

’崇禎皇帝心裡很清楚,分佈在大明各地的軍隊,每月能展開一兩次操練,都算是不錯的了,縱使是駐守京畿的各部京營,或戍守邊疆的各部邊軍,能每月展開三四次操練,都是好的了。

倘若敢拿後世子弟兵的標準,來要求大明的軍隊,那純粹是找死的行為,真敢推動這樣的訓練方式,只怕大明各地都將鬧出兵變。

“啪!”

“嘭!”

在崇禎皇帝感慨之際,只聽一道整齊的並腳聲,還有一致的捶胸聲,叫他從思緒中拉回現實。

“陛下萬歲!!”

在王德化、朱純臣等人,驚愕的注視下,以周遇吉為首的高階將校班,齊聲怒吼起來。

面對眾將校的問候,崇禎皇帝叉腰而立,朗聲道:“大明萬勝!”

在講武堂現行的軍規軍紀中,不管是學員間行軍禮,還是面見上官行軍禮,皆以並腳、捶胸來定,同時以‘敬禮’為起、以‘大明萬勝’為尾,唯獨例外,當屬崇禎皇帝,要高呼‘陛下萬歲’。

崇禎皇帝要用這種方式,來強調上下級觀念,強調軍規軍紀,在‘文貴武賤’的政治生態下,崇禎皇帝要一步步扭轉大明武將的地位。

“朕前段時間,忙著處理朝政和軍機要務,沒得空來講武堂這邊.”

崇禎皇帝叉腰而立,看著眼前這幫高階將校,來回走動道:“但是朕卻也聽說講武堂這邊,有些人對現有要進修的學科,有著種種的質疑。

比如這佇列訓練,比如識文認字,比如實兵演練等等,在朕看來,有質疑是好事,這證明現行學科,有不足的地方。

今天朕特意來西苑這邊,召見你們這幫高階將校班學員,來聊一聊,談一談,看看有什麼是需要精進的.”

培養脫產的職業軍人,是徹底扭轉大明軍隊的唯一路線,秉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崇禎皇帝願意多花費些時間,來奠定培養軍官的體制,哪怕期間各地戰局,傳來什麼不利的戰況。

只要能做好這一點,那崇禎皇帝心裡堅信,以脫產的職業軍人為骨幹,所籌建起的大明新軍,定然能迸發出驚人的戰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眠戒通未來

夏日的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