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沽口那邊回城,陳延生沿途看到成批青壯,在諸多吏員的帶領下,不是整修擴寬河道,就是夯築馳道,即便是迴歸天津衛城,亦能看到大批青壯,在衛城內外,各司其職的忙碌著。

‘幸好有陛下從內帑調撥的銀子,不然想叫天津改變,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回到州府衙署,陳延生暗暗感慨:‘陛下當初所言甚是英明,想叫一地有所改變,就必須從發展建設上著手。

人聚集的多了,才會聚攏人氣。

人氣聚攏多了,繁華就會跟著。

只是這個發展建設啊,真是難度太大了,遇到的問題太多了,天津真的能在我手裡,帶來陛下所期許的改變嗎?’坐到這官帽椅上,看著桌案上擺放的公函案牘,陳延生眉宇間流露出倦意,從他赴任天津以來,就沒睡過一個好覺。

這麼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解決。

天津直隸州的一眾人才,都還在篩選磨礪之中,那批挑選的年輕讀書人,雖說有著很高的鬥志和幹勁,但想獨擋一面,還需很長的路要走。

“知州,從壕鏡那邊,過來幾名佛郎機人.”

魏廣志走進公事房,見到自家知州,作揖行禮道:“據他們所言,聽聞咱們天津這邊,放開海禁,想要跟我們展開貿易往來,知州是否要接見他們?”

“叫他們過來吧.”

陳延生眉頭微蹙,想了想,開口道:“叫領頭的那人過來即可,希望這次見到的,是真正有實力的海商.”

“喏!”

魏廣志當即應道。

自天津開海以來,就有幾批西洋海商,先後停靠到天津,陳延生也見了幾名海商,只是在交談的過程中,卻發現這些西洋海商實力不夠。

時下天津各處的發展,特別是重建天津衛城,整修擴寬河道,整飭馳道等事,叫不少的流民和災民,都在天津安置下來,並參與到這些工程建設中,徭役在天津是沒了,可陳延生也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天津直隸州的發展,能接受第一批內帑調撥,能接受第二批,甚至是第三批,但你能一直接受嗎?天津這邊難,大明就不難?陳延生比誰都要清楚,自家天子承受的壓力,若是天津開海以後,不能實現財政的自給自足,甚至能給國庫多多繳納賦稅,那豈不是太無能了?“尊敬的知州先生,天津所行開海,會持續進行嗎?”

在魏廣志的引領下,葡萄牙人安東尼,來到這公事房,就微微低首行禮,開門見山道:“本人代表本司,想和先生進行洽談.”

“是約翰公司?還是其他國家開設的公司?!”

陳延生聽聞此言,雙眸微張,盯著眼前的佛郎機人,說道:“你在你的公司裡,擔任什麼職務?又能行使怎樣的權力?”

安東尼神情一愣,他沒有想到明國北境治下,竟然有明國的官員,知曉這個約翰公司之名。

其實陳延生哪裡知道啊,這一切都是崇禎皇帝所下密旨,才叫陳延生心裡清楚,在相隔大明很遠的南洋諸國,有約翰公司這個群體。

甚至英吉利、荷蘭、葡萄牙、西班牙這些歐羅巴諸國的人,也是透過那份密旨,才漸漸瞭解的。

在相隔大明萬里之遙的歐羅巴,人家都有著繁榮的海貿業,並憑藉著國內的遠洋貿易,趕赴到天下各地。

只是來訪的安東尼,並非是約翰公司的人。

隨著遠洋貿易的開拓,以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吉利為首的歐羅巴人,都紛紛開闢新的航線,在物產豐富的印度,先後建立了他們的殖民統治,甚至將觸角伸到南洋諸國的境內。

陳延生所講的約翰公司,就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

而實力比他強一些的,還有荷蘭東印度公司。

甚至歐羅巴諸國的人,開設不少東印度公司。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英吉利建立海上霸主地位,才使得東印度公司之名,最終落到他們頭上。

陳延生皺眉道:“正面回答本官的問題.”

“尊敬的知州先生,本人代表的是本國東印度公司,是本司的一名董事.”

吃不準的安東尼,想了想,開口道。

“不知知州先生,怎會知曉約翰公司?本人記得……”對安東尼所講之言,陳延生並沒有在意,此時的他,心裡在思索著,不是排名靠前的那兩個公司。

‘據陛下密旨中所言,這葡萄牙的勢力,已然很少了,被荷蘭侵佔不少,甚至英吉利都比他要強。

那這個安東尼,所代表的東印度公司,是否能叫天津開闢財源?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可是在歐羅巴各國深受追捧。

如果說能透過眼前這個人,將天津開海的訊息,向南洋諸地傳播開來,那勢必能引來大批西洋商賈。

只要這個開海勢頭,能持續的推進下去,單單是海關衙署,所徵收的關稅,就是一筆不小的稅收。

’想清楚這些的陳延生,心裡漸漸有了主意。

或許這個安東尼,所代表的東印度公司,實力並非是最強的,但拿他來千金買馬骨,成效一定是不錯的。

“本官還有諸多政務要處置,就不說那些廢話了.”

陳延生眼神堅定,看向安東尼說道:“天津推行開海,會一直進行下去,且在我大明境內,天津是唯一開海的地方。

如果說你有貿易意願的話,可以將這個訊息帶回去,包括海外的糧食、香料等等,都可以帶來天津進行交易。

天津對待友好行商的歐羅巴諸國,都是極為歡迎的,但是敢有圖謀不軌者,那我大明會給予嚴懲。

稍後…他會領著你熟悉天津通商條例,你們歐羅巴各國,所熱銷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等,都能在天津這邊進行大宗購買.”

為了能將天津開海做好,陳延生遵循崇禎皇帝的旨意,可是做了很多事情,這年頭,在小農經濟下,沒有什麼比壟斷所賺取的錢財,來的是最快的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多子多福從人活一張臉開始

巖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