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若開發一款繞過安全功能的ios,無疑給美國政府創造了一個“後門”。

在當今數字世界,一個加密系統“鑰匙”的安全程度和受它保護的資料別無二致。

一旦“鑰匙”洩露,只要是掌握了這一資訊的人,都可以輕易破壞這個系統。

政府如果有了獲取任何裝置資料的權力,就可能繼續要求科技公司開發監控軟體,用以攔截我們的資訊、獲取健康資料、銀行資訊、追蹤位置,甚至是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控制我們手機裡的麥克風和攝像頭。

天英控股究竟有沒有給相應市場國的政府開“後門”,飯桌上的王暮雪始終沒有聽到答案,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每家公司總有不願公開的秘密,只要跟上市沒關係,作為投行人也千萬不要苦苦相逼。

平常對下屬態度情商為零的曹平生,在客戶面前卻是很識大體的,得不到正面回應的他也沒有繼續追問,而是把話題扯到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的區別上。

曹平生先前得知,在座的各大高管,原先都是各自領域的一把手,最後在董事長張劍楓的號召下才團結在一起,共同創立了天英控股。

在客戶面前談論他們擅長的領域,永遠都是活躍酒桌氣氛的第一利器,這招曹平生屢試不爽,畢竟讓別人開心的訣竅就是:滿足對方的優越感。

銷售總監蔣維熙一個早上默不作聲,此時也開始侃侃而談起來:“職業經理人可以培訓出來,但企業家沒法培訓,很多時候就是天生的,天生膽子大,天生就適合闖天下。

十年前我跟著老闆去非洲,拿著我們的手機讓那些經銷商買,還要讓他們先付錢,嘴皮子都說破了,腿也走斷了,還因為被蚊子叮,得了無數次瘧疾,你們想想有多難.”

眾人紛紛點頭,天英控股的銷售模式全是客戶預付,即客戶先給錢,天英控股再發貨。

這種模式對於那些從沒見過天英產品的非洲經銷商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但張劍楓和蔣維熙最終做到了。

“膽子是挺大.”

此時曹平生笑著,他想從褲帶中掏出打火機抽菸,而後才記起他已經很久沒碰過煙了,或許這也是肌肉記憶的強大之處,人腦都忘了的事情,身體還記得。

“咱們都是摸爬滾打過來的人,剛畢業就開始不停地摔跟頭,哪像你們現在,一出來就有大平臺大公司.”

鄧玲說著不禁往王暮雪的方向瞟了一眼,只不過這一眼瞟得太快了,埋頭吃飯的王暮雪根本沒發現。

鄧玲索性繼續道:“馬雲不是說過麼,同樣上山去打野豬,職業經理人看到野豬沒打死,扔下槍就跑了;但企業家看到野豬沒打死,拿出菜刀就能衝上去.”

王暮雪不傻,即便她沒抬頭,但她也能感應鄧玲對於她不是特別友好。

表面的客氣與內心的和善,會給人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王暮雪不明白,為何同樣都是四五十歲沒結婚的強勢女高管,文景科技的路瑤就讓她感到格外親切舒服,但鄧玲卻完全相反。

想來想去,王暮雪也只能將其歸因為:作為生物體,彼此散發出的化學氣味不相投。

“你們明年預計業績如何?”

曹平生朝鄧玲問道。

各資本中介本以為鄧玲一定會回答利潤肯定如何增長,市場肯定如何擴張,誰知她居然直接搖了搖頭道:“肯定不好,明年是2018年,每十年碰到8個數字,都不吉利,你們看1998年,2008年,全糟糕得很.”

曹平生笑了,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鄧玲接著道:“別以為我迷信,我們企業家有自己的判斷。

今年股市震盪、人民幣貶值、資本外流、美國加息、出口負增長、產能過剩……總之沒一點好的,所以我看明年的經濟形式,大家都不會好,而且還可能不好很久.”

“經濟形式不好跟你們沒多大關係.”

曹平生糾正道,“再爛的形式也有好企業,時代殘酷,持續內痛,是企業修煉的必經之路,你們不見那些卓越的企業都是在一團爛泥中殺出來的麼?”

此時王暮雪開了口,“我小時候看過一個寓言故事,一直記到現在。

故事裡說有三個人都正好遇到暴風雨,一人有雨衣、一人有雨傘,最後一個人既沒雨衣又沒雨傘。

有雨衣和雨傘的人仗著有裝備,就在暴風雨中繼續行走,結果兩個人都受了傷。

而什麼都沒有的那個人,只是想辦法找個地方躲雨,等雨停了再繼續出發,最後反而是那兩個帶雨具的人更晚到達目的地.”

“你是想說經濟形式越不好,就越要冷靜麼?”

財務總監陳星笑道。

王暮雪點了點頭,柴胡此時突然插話道:“我們現在雖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未來一直維持gdp增長率在7%是很有難度的。

其實3%至5%的增速比較合適,即便將來負增長,我認為也不是壞事.”

陳星有些不解,“負增長還不是壞事?”

“對.”

柴胡的語氣很肯定,“負增長可以讓很多公司反思,哪些業務應該砍掉,哪些部門應該撤掉,應該如何適應市場,創造出更優質的產品。

咱們國家之前政府幹預經濟比較多,但以後這種干預力度會越來越少,經濟要發展還得靠市場的力量。

以前咱們靠礦產資源、靠土地、現在靠牌照、靠基建,我認為這些都是不可持續的,市場終究會飽和的,企業如果想提升競爭力,還是得依靠原材料上創造出的產品附加值.”

鄧玲的目光此時完全鎖定在柴胡身上,這個第一眼看上去光是個頭高,但欠些氣質的小夥子沒想到見解獨到,彷彿讀過很多書一般。

“其實我們老去研究美國,不太具有參考價值,因為兩個市場群體的消費習慣完全不一樣。

美國人都是超前消費,中國人都是滯後消費;美國人投資很理性、花錢很感性,中國人投資很感性、花錢很理性;如果明年市場真的開始低迷,那麼想要在低迷的市場中取勝,就得了解中國人自己,瞭解中國市場,經濟危機也不用怕,因為危機很多時候可以倒逼改革.”

柴胡能說出這些話,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

因為這番話所涉及的知識面,已經超越了一個僅有兩年投行工作經驗的年輕員工理論上具備的知識體系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輪迴半生

鮮衣怒馬相識

跑到另一個世界養娃

我是海綿寶寶呀

成為亡靈君主的我回到了藍星?

秦禪

仙門之下

剁椒不是鹹菜

高中的我之圓夢

主持人

你才美好

吃點羊毛球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