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對王暮雪而言乏味而毫無意義,對柴胡而言就是進階與瓶頸。

進階的事項是他的微信公眾號。

雖是進階,但速度緩慢,八九個月的持續輸出並未讓柴胡成為擁有百萬粉絲的大v。

柴胡納悶,新媒體寫作技巧自己已經全部掌握,但之後居然再也沒有文章能夠像架空監管層那篇一樣火爆。

柴胡的公眾號粉絲數每天以平均兩百人左右上漲,大半年下來總粉絲數也就剛剛超過十萬。

慶幸的是,有不少讀者給柴胡的文章點贊打賞,所以柴胡每個月還能從中賺到幾十塊早餐錢,不過令柴胡失望的是,截至目前,仍沒有任何一家廣告商主動聯絡他。

而柴胡的瓶頸事項自然就是他的本職工作:冷板凳行業研究員。

上次智慧城市的行業研究會上,柴胡沒有回答出同事提出的三個專業問題,而曹平生更是沒有任何給他臺階下的意思。

從曹平生饒有興趣看熱鬧的眼神中,柴胡可以讀出一句話:在投資銀行,沒有任何一個問題,算超綱。

雙晶片與單晶片的穩定性差異,安防系統是否提供軟體介面,以及什麼是快速二次開發整合,這些問題在柴胡看來就算是寫ipo的招股書都不需要知道,明顯屬於故意刁難他的牛角尖問題。

而當柴胡得知那位同事最後獲得了曹平生給的1000元時,更是私底下氣了很久。

縱觀整個部門,柴胡總覺得曹平生特別針對自己,邊緣化自己,那些最難、最怪、最不可能的任務,他都能順理成章地往自己身上砸……如果不是有三個ipo專案陸續出來,如若不是曹平生接濟的那5萬元租房費用,柴胡也不會將這一肚子苦水憋到2017年。

2017年2月16日,跟蔣一帆在外地做專案的吳雙中午散步回會議室時,無意中看到蔣一帆的錢包掉在地上,掉落的位置是座椅腳下,座椅上還披著蔣一帆的黑色大衣,吳雙猜測錢包應該是從大衣口袋中不小心掉出來了。

奈何蔣一帆此時正在樓下與會計師合夥人溝通著問題,於是吳雙很自然地走過去撿起了那個錢包。

原本吳雙沒打算翻開來看,只不過錢包躺在地上的時候就已經呈翻開狀,故吳雙沒有任何障礙地看到了錢包中的照片。

照片中的女孩不出吳雙意料,是王暮雪。

王暮雪穿著大紅外衣,戴著雪白的毛帽,站在雪地中開心地看著鏡頭笑。

而吳雙注意到錢包中相框裡的照片是一疊,初步一數,有四五張。

由於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吳雙抽出了王暮雪紅衣照片下的幾張照片,快速一翻,居然全都是王暮雪,其中一張還是王暮雪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前拍的。

吳雙四處一看,見沒有人,於是迅速將照片塞了回去,同時將錢包放進蔣一帆的大衣口袋裡,默默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吳雙嘆了口氣,看來蔣一帆是真的喜歡王暮雪,而自己是真的不喜歡做底稿。

以吳雙的非專業水平進入專案組,確實只能收收資料,做做底稿,其他研究工作對於她而言相當吃力,光是查案例就令她頭昏眼花、力不從心。

有些夢想,錯過了追逐的黃金期,就很難追上;即便追上,夢想的樣子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迷人,於是乎吳雙期盼著春節儘快過去。

那次在曹平生辦公室,本來要辭職,關上門後的吳雙跟曹平生是這麼說的:“曹總,以前我在這個城市沒站穩腳跟,所以我不說假話的同時,也沒說真話,因為我不敢;現在的我同樣沒有站穩腳跟,但是,我敢了.”

“一個偉大的人可以有缺點,但是這個缺點,不應該讓其他人無地自容.”

“其實您把所有髒話拿掉,並不影響任何一句話的意思表達.”

“如果沒有控制,那麼跑得再快的馬,都不過是匹野馬罷了.”

“跟您十年了,可能這次我若不說,以後就再也沒人敢跟您這麼說了。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不應該只是獲得人們外在的掌聲,而更應該獲得人們內心的掌聲。

您要是認為我說得對,那麼我留下來;如果您覺得有一個字說錯了,我走人.”

吳雙本以為曹平生會爆發,但他居然站在桌前沉默良久,最後開口朝吳雙問了一個問題:“你是不是曾經也想去做專案?”

吳雙聽後愣了一下,道:“對.”

“現在讓你去,你還敢去麼?”

於是,在曹平生鋒利如刀的眼神下,吳雙進入了專案組,曹平生的說辭是:“滾遠點好,唧唧歪歪,老子看到你就煩!”

但後來沒過多久,曹平生就在吳雙進入專案組的時間上加了一個限定,規定她最多隻能做到2017年春節,年一過,吳雙必須迴歸總經理秘書的位置。

曹平生這麼做,是在不想看到吳雙的同時,又不讓吳雙真正離開;他試圖讓自己在一個沒有發洩物件的環境中重新思考吳雙所說的話:一個真正厲害的人,不應該只是獲得人們外在的掌聲,而更應該獲得人們內心的掌聲。

曹平生的變化眾人看得明明白白,但也有點難以置信,因為他就算再生氣,嘴裡也很少帶有髒話了,而且教訓人時都是叫進辦公室,關上門一對一地辱罵。

內容雖然依舊讓人難受得只能用“辱罵”來形容,但是所有的同事都覺得這比自己在公開場合被罵舒服多了,還有好幾次曹平生罵著罵著,粗口話吐到一半又硬生生收了回去,有些同事居然聽得笑出聲來。

柴胡雖然也十分訝異曹平生每次生氣時的變化,但他更擔心他年前的第二場行業研究分享會。

王立松的一句話點醒了柴胡:“一家公司的核心技術究竟是什麼,這項技術在目前行業中有怎樣的地位,優勢可以保持多長時間,可以跟競爭對手拉開多大的差距,這都需要我們對於技術本身有專業的研究,很多知識與能力,在你做專案的時候根本用不到,但在你拉專案或者初步進場判斷專案的時候,就至關重要.”

於是柴胡瞬間想到了蔣一帆在晨光科技討論會上,從極為專業的技術角度規避同業競爭的場景;也回憶起在自己、王暮雪和蔣一帆三人一起答反饋時,每次遇到刁鑽的技術問題,都是蔣一帆負責回答。

所以柴胡的投行之路若要走得更寬更廣,他迫切地要學會除了記憶力、深度思考能力與精力管理能力之外的第四種能力,這種能力蔣一帆在一開始就展現了出來,即:短時間內,翻越一座山的能力。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攻略值清零警告

林語詞

我轉職成趕屍人後,女神以屍相許

史殼郎姆

少年狂客

花空煙水流

靠化妝遊戲我在末世養崽崽

平頭哥兒

鬼滅之刃,魅惑之眼

涅爾夢斯

浮世清風錄

修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