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過吧.”

曹平生淡淡一句。

實際上,監管層關於經銷的關注點遠不止於此。

有時他們會問及退換貨、折扣政策、返點政策、結算方式以及相應的會計處理等問題;關心若經銷商未完成銷售任務,剩餘產品的風險由誰來承擔。

柴胡手心有些發涼,100%經銷的情況確實具有不可調和性,監管標準高,但天英也不願退步,多說無益。

不過這個問題此時若跳過,其解決措施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畢竟同時召集天英散佈在海外的所有高管開一次會並不容易。

儘管這麼想,但柴胡仍舊聽話地開啟了下一頁幻燈片,“目前公司收到的客戶訂單不太規範,過程雖然是客戶下單後公司發貨,但發了貨後沒有公司同客戶就此訂單確認的環節.”

“你們能不能開發出一套訂單管理系統?”

會計師羅大軍道。

財務總監陳星雙手搭在了桌上,平靜地問:“怎樣的系統?”

“就是能看出全年訂單數量、訂單金額、客戶簽字,甚至可以將客戶公章錄入的那種系統。

你們發貨後需要向客戶確認,客戶確認得有簽字和公章,系統可以在客戶操作後自動印上相應客戶的水印.”

羅大軍之所以這麼要求,是因為訂單這種存在,如果沒有客戶的官方確認,太容易造假了。

比如天英控股完全可以自己“造”一百萬訂單,發一百萬的貨,所有出庫單、入庫單都是假的,因為沒有第三方確認,中介機構也不知道貨有沒有真實賣出。

“每次客戶確認,系統中應該要顯示客戶的ip地址.”

羅大軍繼續道。

柴胡聽後瞬間明白了,如果天英控股真開發出了這套訂單管理系統,每次訂單都有客戶的公章和簽字,並且ip地址是可查詢的,那麼客戶的地理位置應當是充分分散的,且應當與全球各地的銷售區域匹配,這樣一來就可以規避訂單自我操作的可能性。

“這個必須有.”

曹平生史無前例地附和了羅大軍的提議,“你們這樣的公司,不應該沒有這樣的系統.”

“曹總,非洲人下單,一個簡訊就完了,有時候甚至只是一個電話,我們為了管理,還自己製作了電子訂單,原來連這個電子訂單都是沒有的.”

銷售總監蔣維熙道。

曹平生擺了擺手,“自己做的沒用,訂單必須讓客戶親自確認,才能形成閉環,之前沒簽的那些,全都需要補籤.”

此話一出,蔣維熙啞了,幾千家客戶,光找他們補簽訂單就夠自己的銷售部門折騰一年,市場還要不要開拓了?“那就補籤.”

董事長張劍楓開了口,他沒等蔣維熙反應,甚至沒有去看蔣維熙,就朝柴胡直接道:“往下.”

“公司準備聯合一批青陽優秀企業共同出資設立融資租賃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

柴胡道。

會計師羅大軍聽到這裡,看向了張劍楓,“張總難道做手機做膩了,也想玩金融?”

張劍楓笑了,“是有這個想法.”

“這種發行人控股金融企業的案例不多.”

羅大軍道,“前段時間有些公司都是清理乾淨了才過會的,而且即便保留了一點金融業務,其利潤佔發行人總利潤的比例也沒超過5%.”

“沒超過5%,就意味著還是讓玩的.”

財務總監陳星笑道,作為財務總監,這個建議就是他跟張劍楓提的,搞金融的目的也是讓天英控股賬上幾十億的現金有升值空間。

投影儀前的柴胡接話道:“我們查的案例中,順利過會的公司既有上會前清理參股金融業務的,也包含仍然保留參股金融業務的。

因此,我們判斷監管部門對參股金融業務的稽核重點,主要是讓擬上市公司避免參股金融股業務比例過大,以致對上市主體自身的淨利潤波動影響較大.”

柴胡明白,像天英控股這樣現金存款如此可觀的公司,是不可能不想方設法投資理財的,設立融資租賃公司和保險公司,就是變相理財的一個體現形式。

監管層不傻,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如果賬上的資金多半用來“投資理財”,而非投入再生產、從事實體業務,那這家公司本身的賺錢能力就得打一個折扣。

根據國家《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監管層希望資本市場發揮好自己的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功能,將資金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主張的是“脫虛向實”的政策。

投資者也不傻,我們今天買茅臺的股票,而後見這家造酒廠商賺了錢居然不投入到酒廠建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最佳化服務水平,而是去開什麼保險公司。

與其那樣,我們為何不跳過這家造酒公司,直接買中國平安或者中國人壽的股票?由此可見,無論是監管層還是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你該幹嘛幹嘛,好好幹,幹到行業頂尖,不要整天閒得無聊不務正業。

“搞也行,佔比較低的話,對於上市也沒有不利影響.”

曹平生道。

陳星立刻對曹平生做了一個感謝的手勢,並同時看向張劍楓,臉上的神情寫滿了:您看全國十大金牌保代都親自發話可以做,咱們還有啥顧慮?擼起袖子就是幹!“一定要控制佔比,不能超過5%.”

曹平生再次重複,他面色嚴肅,“你們得做好兩手準備。

第一,做金融業務,最好不要用天英去持股;第二,如果必須用天英這個主體,得提前找好下家,否則稽核中萬一要求咱們‘剝離’,得以最快速度甩出去.”

對於天英控股發展金融業務的想法,柴胡能看出曹平生的態度其實非常謹慎,他甚至建議天英找好“股權”的接盤俠,免得關鍵時因無法及時剝離而耽誤原本的上市程序。

人一旦有了錢,想法就多,什麼事物都想嘗試下,哪怕是不太被鼓勵的事情,由人組成的公司自然也是如此。

以前柴胡認為,做專案跟著王暮雪是王道,畢竟曹平生對王暮雪照顧有加,又快又好的專案都給她,所以儘管行業分享會後不少保代邀請柴胡加入他們的專案組,柴胡都婉言拒絕了,誓死黏著王暮雪。

可如今風向似乎變了,天英控股又大又難,讓這頭財大氣粗的壯牛規規矩矩地悶頭搞上市幾乎不可能。

即便不玩金融這些邊角業務,天英控股本身還沒找到解決方法的棘手問題就不少,比如勞務派遣人數嚴重超標,比如經銷比例接近100%,全踩了監管紅線。

若按照之前的經驗,柴胡用屁股想都知道這家公司鐵定上不了市,沒必要繼續投入大量時間,自己應該見難就跑,多參與那些體量小,乾淨且簡單的專案,在三十歲前多賺點錢。

柴胡此時坐在床上,靜靜看著手機螢幕上的時間由凌晨12:59變成1:00,心情前所未有的複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茫燈

杜玉娘

我在超神世界簽到的日子

小喬愛看書

冥月微冷映海棠

青鉉

宗罪遊戲

邱小雯子

我的世界:別人生存,我創造?

沉默的李兄

吞道龍帝

愛發呆的小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