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曹平生罵進塵埃裡的柴胡,明白了投行思維的一條黃金法則,這條法則是:每聽到企業的一個回答,不管這個回答多可信,多有道理,在真正相信之前,必須儘可能先問自己無限個為什麼。

如果企業高管跟我們說:“公司的內生優勢體現在對於綜合成本的把控.”

那麼我們就應該繼續問:“你們透過什麼方式可以把控綜合成本?”

如果對方回答:“因為我們擁有完整的工藝鏈,所以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那麼我們就應該在腦海裡問自己:“為什麼完整的工藝鏈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一個人對於自身工作的專業程度,取決於他她究竟可以回答出行外人問出的多少個為什麼。

很顯然,剛進投資銀行不足三個月的柴胡,因為還沒形成以“不斷問為什麼”為習慣的工作方式,致使他對於上述問題,在第三個“為什麼”上就卡了殼,這也是曹平生大發雷霆的原因。

那麼我們現在來看看,為什麼完整的工藝鏈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第一個問題,完整的工藝鏈就是一樣產品從最開始的原材料,到最終消費者使用的產成品,公司都可以獨立完成生產和加工。

比如我們想把土豆加工成薯條,那麼如果從土豆最開始的播種,到最後將薯條賣給吃午餐的消費者,中間的種植、採收、運輸、洗淨、去皮、油炸、零售全部過程都是我們自己完成的,我們就可以說,我們對於薯條這件商品擁有完整的工藝鏈。

什麼都自己做,不向別人買,肯定不會被任何一箇中間商分走利潤,一個人把所有人的活兒都幹了,最完美的結局就是所有的錢都自己賺,把上游和下游全變成無業遊民,讓他們只能喝西北風。

如果一家公司希望進行縱向併購,即不停地把自己的客戶和供應商都買買買,無非是希望將公司的工藝鏈變得更完整,道理很簡單,原來我不能做的,你們能做,那我把你們都買了,我不就都能做了麼?只要企業有錢了、做大了,只要管理層思想依然積極向上,甚至野心勃勃,其實都想這麼幹,因為這樣在公司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可以省去中間沒有必要的額外採購成本。

不僅如此,如果客戶買得足夠多,還可以直接將產品定價變成終端價格(即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價格),不需要跟任何經銷商分成。

終端價格的提高,就是產品附加值增加的表現,這是我們用常識推理出來的一個結論,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可惜思考深度還不夠。

如果我們關於這個問題再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就會挖掘出更深層次且比較有意思的可能性。

比如我們可以問:“難道作為一家企業,希望提高銷售價格,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唯一途徑就是把自己本來的客戶買了麼?”

亦或者我們可以問:“買客戶與自主提高產品核心技術,或提升產品質量之間,哪一個可以更快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買客戶這個行為,是一個一加一等於一的交易麼?”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可能要搜尋很多資料,必要時候還需要與企業或者行業內的人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溝通之後我們會發現,產業鏈的不斷延申與整合,往往可以激發出許許多多的改良想法。

比如我們買了一家供應商,他們原來是我們的上游,是給我們提供各種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廠商。

兩家人合併成一家之後,往往交流就多了,防範的意識就小了,原本死命要保密的技術這時候也可以直接大大方方地拿出來共享了;搞技術的那幫工程師還被領導要求經常一起開會,一起工作,一起討論問題了,於是乎,產品改良的想法就特別容易被激發出來。

表現形式經常是大夥兒把原先自己不滿意的地方說出來,一起想辦法,創造出更省時省力,工藝更先進的生產方式,產品的加工深度就隨之增加,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不買客戶,也一樣能提升產品附加值,從而提升售價。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延長產業鏈,不僅有助於產品多樣化,增加銷售環節,還有助於加深自身產品的加工深度,從而增加產品附加值,抬高銷售價格。

如果我們專業一些,再將這個結論拔高一個層次,就可以直接表述為:若企業內部上下游的買賣協同關係,提升到戰略和整體生存發展的高度,最終會形成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要求企業在決策時提高對系統作用的認識,有助於企業進行系統的思考,靠整合之後的系統思維來取勝。

坐在東光高電沒有空調的辦公室裡的柴胡,已經做了一整天這樣的研究,因為他不想下一次被曹平生提問的時候,再次被罵到塵埃裡。

他沒有想過,原本不過是一個小問題,自己本來是出於“保命”才做的額外研究,無意中讓他對市場上大多數企業的共同行為有了更深的認識。

如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選擇越來越多,同質的產品消費者肯定偏愛價格較低的,這就是所謂的“趨低消費”。

如果一家企業只進行生產環節中的一環,那麼單一環節能夠降低的成本是有限的,一味地為了贏得競爭而壓低自己這一環節的成本,往往代價就是犧牲產品質量,進而損害到企業品牌和消費者的利益。

因此,企業不僅要從內部的採購、生產、銷售等環節對成本進行分析,而且要延伸到整個產業鏈,從全產業鏈的視角來進行成本治理。

但是透過研究柴胡也明白了一個事實,每個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不同行業擁有不同的產業鏈,且側重點也不一樣,一家企業不一定擁有所有的環節,但是如果想保持核心競爭力,最起碼要能控制某個重要的環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陰中界

稀有大聰明

彼時陽光好

A124

深淵的鳴笛

不千魚的奇幻之旅

在修真界和娘子種地

第一修仙葉家

雲之羽之宮遠徵哥哥!

遊子無依

我叫王小飛

森林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