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李雲生和馬方帶著蔣一帆一行人,到桂市本地一個人氣很旺的餐館就餐。

中午已經吃撐了的柴胡,原本打算喝口湯應付下飯局,順帶看看李雲生和馬方會不會再次上演職場藝術互懟大戲,怎料沒坐幾分鐘,上來的菜都是柴胡以前從未吃過,甚至於從未見過的當地特色菜。

有荷葉鴨、啤酒魚、荔浦扣肉、糯米鬆糕和尼姑素面等。

這家餐館看得出是晨光領導們精心挑選的,包間牌號8888,裝修華麗,廚師的手藝也相當精湛,柴胡還沒吃就看得口水都快掉了。

馬方一邊嫻熟地給大家斟茶一邊道:“這家店老闆我很熟,他們家的荷葉鴨可是全市第一,裡面的荷葉就是我們市郊區蓮藕塘里長的喲!”

“嗯嗯,荷葉包出的鴨子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的確清香可口.”

王暮雪嚐了一塊附和道。

馬方此時看著大家面前的茶杯都滿了,才滿意地收起了茶壺,而後朝王暮雪道:“你再嚐嚐這啤酒魚.”

說著直接給王暮雪夾了一塊魚肉,並殷勤地介紹道,“用啤酒煮魚,可以將魚腥味兒去掉,而且這都是我們河裡鮮活的大鯉魚,用生茶油先烹炸,然後放入上等啤酒紅燜而成,香酥鮮嫩!”

馬方說著給蔣一帆和柴胡都夾了兩筷子,搞得兩個青年不好意思地連道謝謝。

“荔浦扣肉你們也一定要嚐嚐,咱們這兒的名菜,肉片很軟,油而不膩,還可以清熱祛火、滋潤面板呢!”

馬方說著正要送進王暮雪碗裡,怎料王暮雪看著馬方筷子中那一大坨白而油膩的脂肪,下意識用手遮著碗,尷尬地笑道:“不用不用,謝謝馬總,我等下自己來就好!”

馬方的動作頓了頓,臉上露出了一個很識趣地微笑,轉而將那塊肥肉一把放到了柴胡的碗裡:“小夥子幹活累,多吃點.”

柴胡:“???”

“我看這素面裡面有黃豆芽、白筍和草菇,挺別緻的.”

蔣一帆看著轉到他面前的尼姑素面稱讚道。

“對了馬總,這麵條為什麼要叫尼姑素面?”

王暮雪猜測馬方是話癆,於是很自然地對他主動提問。

確實很難合嘴的馬方聞言便興致更大了,清了清嗓子開始滔滔不絕起來。

“咱這尼姑素面可是歷史悠久啊,那起碼得有100年的歷史!傳說100年前,咱們附近的月牙山上隱居著一位尼姑,做得一手味道特別鮮美的素面,久而久之,後人就稱它為尼姑素面了!你們看這麵湯都是金黃色的,我們有時也會在上面鋪上素火腿,灑上油炸花生米一起吃,鮮美甜爽,清香四溢.”

聽著馬方廣告式地吹噓介紹,王暮雪甜甜地笑道:“我們大中華的飲食文化絕對可以排進世界前三.”

“你別說,還真就前三,世界知名三大菜系,那就屬咱們中國菜,義大利菜和墨西哥菜.”

馬方道。

“對對對,義大利菜是真的好吃,各種做法的義大利麵和手工冰淇淋,我當時去的時候一天四餐,兩週胖了六斤.”

王暮雪道。

“哦?暮雪還去過義大利?”

馬方眼神亮了起來。

“以前讀研的時候去巴黎交換過一年,假期順帶去了下週邊國家.”

王暮雪邊說邊又夾了一塊荷葉鴨。

“義大利的名城可不少,暮雪去了哪幾個?”

馬方追問。

“當時是從巴黎直飛米蘭,坐火車去了威尼斯,而後是佛羅倫薩,最後是羅馬.”

王暮雪口中的這些美麗的名字是柴胡從小到大一直聽過,但是從來沒有機會也沒有錢去的地方。

柴胡知道米蘭是時尚之都,教堂大氣華美;威尼斯這座水上之城是世間無二,風格獨特;佛羅倫薩乃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有世界文明的米開朗琪羅廣場;羅馬更是不用說,那是擁有兩千五百多年曆史的世界名城,被稱為“永恆之城”,名勝古蹟多不勝數,有四河噴泉、鬥獸場、萬神殿和聖天使橋。

此時的柴胡對王暮雪更多的是羨慕,同時他也希望王暮雪可以多分享一些在這些城市裡的見聞。

馬方也正有此意,但他還沒來得及深入問下去,一旁一直沉默的李雲生突然朝王暮雪開口道:“當時你是交換去了巴黎哪所學校?”

“巴黎商學院.”

王暮雪隨即答道。

“是hec麼?”

“嗯嗯對!李總知道?”

王暮雪有些訝異,因為她知道國內很多人都不會那麼熟悉國外的學校,且還能脫口說出英文簡稱。

“你的專業是什麼?”

李雲生邊吃著啤酒魚邊繼續問。

“國際金融.”

聽到王暮雪這個回答,李雲生停住了吃魚的動作,立刻朝王暮雪豎起了大拇指,將魚吞下後稱讚道:“厲害厲害,hec的國際金融可是全球第一啊!”

此時馬方和柴胡兩眼都瞪得老大,沒想到僅僅是王暮雪交換的學校都如此之好。

嘴裡塞得鼓鼓的柴胡迅速開啟搜尋引擎,輸入hec,簡介立刻彈出:hecparis,法國最負盛名的高等商業管理學院,連續8年被《金融時報》評為歐洲第一商學院,其下的國際金融碩士專案(sterininteationalfinance)已蟬聯多屆世界第一。

“曹平生手下的哪一個不厲害,看看我們一帆就知道了.”

馬方邊笑邊往自己嘴裡塞了一大塊扣肉,看著蔣一帆的笑容中還帶著亮晶晶的油光。

“沒有沒有,我的學校跟暮雪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蔣一帆連道。

“京都的還叫差距啊!那可是咱全國數一數二的學府啊!”

馬方一臉感慨。

蔣一帆不好意思道:“雖然國內的排名還可以,但放到全球也就四五十,跟國際上的知名院校還是比不了.”

“咳!那些個什麼世界綜合排名的都不靠譜,也許僅僅是京都沒多建幾個圖書館,也許是京都沒招多少國際留學生,人種不夠多樣化。

總之那些國際排名既然是外國人搞的,參考指標肯定是外國人說得算,不準的!”

馬方嘟囔道。

“對對.”

王暮雪趕忙附和,“要我正兒八經地高考,我肯定考不上京都.”

“別說笑了暮雪,你在美國讀的可是常春藤,十年來出了多少個諾貝爾獎,我們國內的學術氛圍和科研投入還是差了些.”

蔣一帆道。

看著蔣一帆和王暮雪彼此謙虛,柴胡的內心突然緊張了起來,因為他怕馬方或者李雲生會問起他的學校。

柴胡的學校雖然不差,怎麼也是國內的一本重點大學,但同蔣一帆和王暮雪的肯定是沒法比。

“小夥子不能這麼說.”

馬方說著就給蔣一帆夾了一塊荷葉鴨的鴨腿,“諾貝爾獎,那也是外國人評的,當然偏袒外國人,就跟奧斯卡一樣,你看看咱們中國好演員無數,什麼孫儷、陳道明、蔣雯麗,對吧!哪一個缺演技?!哪一個比那些奧斯卡的影帝影后演技差?!但是為啥沒得獎?!因為奧斯卡那是別人自家人的遊戲……”馬方提及的這些演員都不錯,但蔣一帆認為其作品應該都沒填過奧斯卡申請表,所以自然也就不會得獎……但此時他只是笑笑,沒再多說什麼,反而是李雲生忽然長嘆一句:“哎……咱們小城市,留不住人才啊!你們這樣的人才都跑青陽了,怪不得青陽發展這麼快,我們這兒發展這麼慢.”

“李總,讓他們年輕人出去闖闖是好事,等鍛鍊夠了,回來建設家鄉,多好!”

馬方笑道。

“我那兒子明著跟我說以後打死不回來,別說是回桂市了,連國門都不回!”

李雲生說著點了一隻煙,有些黯然地抽了起來。

王暮雪好奇道:“李總,您對歐洲的學校和專業排名如此熟悉,是因為您兒子也在國外讀書嗎?”

李雲生將菸頭在菸灰缸裡抖了抖:“可不,我那兒子當初說去法國,我就順帶研究了下那邊的學校,只是後來他又改變主意去英國了,我估計他肯定留不下來,英國現在沒落了,國家就業前景不樂觀,哪還有位置給外國人.”

“那不是正好麼.”

馬方道,“留不下他準回來,何況咱們國家機會才多,平臺才大!”

“你說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一股腦兒地都往國外跑,祖國有什麼不好!”

李雲生沒有理馬方,而是自顧自繼續道。

“大多數人都回來了,您看我!”

王暮雪笑著安慰道。

“你不一樣,你是女孩子,爸媽的小棉襖,回來很正常.”

李雲生此話一出,蔣一帆立刻察覺出王暮雪面色的異樣,於是趕忙接話道:“李總,我很多在國外讀書的朋友無論男女,回來的也是絕大多數,您看現在去哪裡找gdp增長率超6%的國家,馬總說的沒錯,咱們這兒機會多平臺大,適合年輕人.”

李雲生搖了搖頭繼續道:“那是你們青陽機會多平臺大,咱們這三線城市,都是給人養老用的,在這邊做企業想迅速做大是真的難。

你們說一個企業最關鍵是什麼?是人!那麼多收購併購的,買的哪裡是公司,全是買的人!沒有人,難發展!”

沒有人,難發展。

李雲生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王暮雪的腦海裡。

她突然想起下午在與柴胡整理紙質版材料的時候,仔細看了看晨光科技的員工名冊,名冊上面列有所有員工的名字,專業,學歷,年齡以及所屬部門。

晨光科技除了高管團隊和研發總監的學歷背景稍微看得過去,其他的均是大專和中專畢業生,年齡四五十歲的居多。

這些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有的在管理崗,有的在科研崗,有的僅僅只是工廠裡的裝配工人。

這些人或許有比較豐富的經驗,但體力和精力跟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自然是沒法比。

如果一個企業的人員組成已經偏老齡化,且市場上又無法招到足夠多的優秀人才,又怎麼可能實現飛速發展呢?正當王暮雪想到這裡時,一個扎著髮髻的紅衣服務員笑盈盈地推門進來,身後跟著兩個瘦小夥兒。

小夥兒們兩手拖著一個大型砂鍋,熱騰騰的白色氣體從鍋內冒出,柴胡和王暮雪猜測砂鍋裡一定是一道硬菜,估計是羊排或者海鮮之類。

怎料服務員從身後拿出一個鑼,敲擊了一聲道:“天下第一美味,靈川狗肉來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雲笈

滿心清夢壓星河

快穿:宿主又被瘋批神明覬覦了

御七太子殿

他是她的心動

雪初初

這個戰神她不當了

清心拂夢

我怕天黑的新書

我怕天黑

讓你進去反省,你進去泡獄警?

七個夜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