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悟天道,原來這就是參悟天道?”

吳天低聲喃喃了一句,他雖常說天道,卻不知天道為何物。

還有大能,應該就是西方的大神通者。

果然,東西還是有差異的。

同為大,西方落腳點在神通,而東方則是能。

西方更直接,也更具體,東方則更含蓄,更難以描述。

一個‘能’,可能有各種可能。

神通,能力,造物……很難一言而盡。

大概只能用一個玄。

“道友若無事,可以同我們一道在此參悟天道.”

紅雲發出了邀請。

鯤鵬也沒有異議。

吳天當然沒事,他來東方的第一要務就是成為西方的大神通者,東方的大能。

這是他大哥的硬性指標,不然,就不要回去了!加上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他也不知道到哪裡去。

很顯然留在這裡參悟天道就是他現在最好的選擇。

“多謝紅雲道友,小道正有此意.”

吳天欣然接受。

紅雲笑了笑,不再說話。

然後紅雲走開了。

吳天隨手凝了個蒲團,坐了下來。

開始閉目凝神參悟天道。

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吳天靜坐,紅雲走動,鯤鵬站立不動。

唯一相同的是他們都閉著眼睛,微微抬頭。

三人各行其道。

這就是現在的洪荒道人現狀。

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沒有老師,只有自悟。

或者說以天地為師,自求大道。

當然,吳天是個例外。

這樣自悟的最大優點是絕對契合自身,而且不存在樊籠。

最大的缺點就是無人指引,容易走岔道,而且進境緩慢。

當然,這個缺點換個角度也可以說,前方無道,人人都是開闢者,闢道者,皆是一道之祖。

對於吳天的悟道坐姿,兩人也是看在眼裡,覺得很不尋常,但也沒有多看多想。

這個時候的道人都是很驕傲的,包括紅雲,他們會欣賞別人的道,但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道不如人。

這就是他們的道心,無敵的道心,第一的道心。

即便是面對那些已經走到他們前面去的大能,他們也有遲早會追上去壓他們一頭的爭鋒之心。

不是一人有,而是人人有。

所以說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大道最自由的時代。

道人皆是巔峰。

不是道,而是心。

天道我為峰,他們在這裡參悟天道,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把天道踩在腳下。

這一點他們明白,天道也明白。

所以洪荒的道人,與天道之間是對立的。

道人與道人之間,也存在著無需多言的大道爭鋒。

區別只在於是不是大道之敵?如果是,那就有了大道之爭,氣運之爭,性命之爭。

就像吳天和他的劍鞘,爭到最後,都成了他的。

一個人的。

天道浩渺,道韻更加縹緲,難以捉摸。

吳天從最開始的守株待兔,到後來的神念撲捉,再到現在的神遊交感。

是一個從保守,到逐漸放開的過程。

也體現著他的防備、試探,和最後的徹底放下心來。

因為只有自己知道他的不同。

他是魔道修士。

能不能參悟天道,他得試著來。

一怕暴露,二怕排斥。

結果,風平浪靜。

畢竟他只是參悟,而不是修道。

只涉及知,而不涉及道。

想通了這一點,吳天也不拘束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洞仙謠

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