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睿回到秦王府不久,就見岑文字走了進來,翁婿兩人臉色都不好,顯然是受到朝中情況所影響,也是因為李煜,能夠抵擋的住群臣的逼迫,若是其他皇帝,恐怕早就被這些逼迫了。

“岳丈,這些傢伙實在是可惡的很,居然敢威逼父皇,個個都該殺.”

李景睿惱羞成怒,不僅僅是因為朝堂之上皇帝被人逼迫,也是因為自己在朝堂之上吃了大虧。

“嘿嘿,難怪陛下如此重視長孫無忌,這個傢伙的確是厲害的很。

我剛剛出招,對方就有相應的對策,難對付啊!”

岑文字苦笑道。

他不知道的是,在歷史上,岑文字和長孫無忌兩人就是對頭,兩人互相爭鬥,最後長孫無忌笑到了最後。

“岳丈,你說父皇會答應推舉儲君嗎?”

李景睿有些擔心。

“殿下見過這儲君之位是推舉出來的嗎?”

岑文字冷笑道:“在我大夏,皇帝才是乾綱獨斷,任何事情都是在陛下的掌控之中。

群臣的逼迫又能怎麼樣?這是不可能改變局勢的.”

“岳丈所言甚是有理,父皇是誰,面對突厥的幾十萬大軍,都毫不畏懼,又怎麼可能畏懼群臣呢?長孫無忌這個傢伙,雖然算計無雙,但想要讓父皇退讓,那是不肯恩的事情.”

李景睿也連連點頭。

他也認為皇帝是不會答應長孫無忌的要求的。

岑文字搖搖頭,他說道:“不過,陛下的心思誰也說不清楚,未必不會順勢答應此事.”

“這是為何?”

李景睿驚呼道。

“陛下想看看朝堂上的局勢.”

岑文字解釋道:“殿下可知道如今這朝堂上的局勢是什麼樣的?陛下臨朝,朝中的局勢就必須跟在陛下身邊,任何一個小團體都是不存在的,在這種情況,朝中的各大勢力就要面臨清洗。

任何膽敢違背陛下意志的人都會遭受打壓.”

李景睿聽了頓時明白了岑文字的意思,朝中最大的勢力自然是皇帝,但皇帝下面呢?那就是李景睿了,崇文殿大學士最起碼有兩位是支援自己的,刑部、戶部、大理寺裡面都是有人的,而武英殿就更不用說了,在軍中的實力相當雄厚。

若是要推舉新的儲君,李景睿有可能再次成為儲君,但也就意味著李景睿的勢力將會暴露,皇帝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嗎?現在就是李景睿自己都不敢保證了。

“說實在的,要推舉的話,我根本不在乎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因為最後勝利的肯定是我們,但這種勝利真的是我們的嗎?陛下那邊會不會有其他的反應?這個誰也不知道.”

岑文字一臉的苦澀,他為何要阻攔這種事情發生,不就是會擔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李景睿頓時鬆了一口氣,說道:“岳丈擔心的是有道理的,現在朝中的情況我也看不清楚啊。

父皇那邊是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

“放心,陛下英明神武,現在年富力強,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犯錯誤的.”

岑文字低聲說道。

他現在倒是不擔心皇帝會有其他的決定,畢竟皇帝還很年輕。

“不過,正因為陛下年輕,未來在位的時間還比較長,這對於我們來說,未必是好事,任何一個皇帝,越是英明神武,就越是不會允許有大權旁落的危險,在皇權之下,誰願意還有一個小朝廷呢!”

岑文字又露出一絲擔心。

這種事情也是很正常的,古往今來,許多皇帝登基之前,並非是太子,那些率先被冊封為太子的人,未必能登上帝位,大部分就是因為某種原因而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導致被廢,甚至被殺。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子的權利太大,在他的身邊,總是聚集著一部分,這些人會影響到皇權。

長孫無忌今天的所作所為,除掉阻止諸王出京之外,就是讓皇帝看看秦王的勢力有多麼強大,隨時會影響皇權。

不得不說,長孫無忌這樣的人最為可怕,他的屠龍之術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今日要不是皇帝發現事情不對,恐怕就會答應對方,進行儲君公推。

“長孫無忌雖然厲害,但他忘記了一點,那就是父皇是誰,就算想進行公推,但也不能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這不是為臣子所逼迫。

父皇是誰,最不喜歡的就是被別人逼著簽訂城下之盟.”

李景睿有些幸災樂禍,若不是長孫無忌,他今日又怎麼可能出這麼大的醜呢?被人在大殿之上,當中點名,就差指著自己的鼻子說自己無能了。

岑文字輕笑道:“長孫無忌也是沒有辦法,他若是不掀起朝議,這件事情最後就是雷聲大,雨點小,不僅僅是陛下,就是臣等也,也不會將對方當回事情的。

所以他才會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殿下,你就看看吧!不久之後,還會有更大的風波出現,長孫無忌是不會讓這件事情就此結束的.”

“他真是好大的膽子,難道就不怕父皇找他的麻煩嗎?”

李景睿聽了勃然大怒。

他就想著這件事情到此為止,等到明年的時候,皇帝出征,而自己繼續監國,平平安安的掌控朝政,他相信那個時候,自己就有機會慢慢的削減長孫無忌等人的實力。

“殿下,這件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長孫無忌是這麼想的,但陛下也是這麼想的,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

岑文字卻看的十分透徹,皇帝雖然預設了李景睿的地位,但也絕對不會讓李景睿掌控朝綱的,任何時候,朝局平穩,相互平衡,才是最主要的。

一旦李景睿和他的部下掌握了朝堂,這對於大夏來說,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在有些時候,皇帝會為了平衡朝局,主動對李景睿下手,削減他的勢力,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而是帝王心術潛意識所為。

“看來,以後要多入宮見見父皇了.”

李景睿想到了自己的兒子,發現讓兒子入宮未必不是一件壞事。

“殿下,最近一段時間,還是低調一些為妙.”

岑文字卻有其他的看法,低聲說道:“殿下,在陛下沒有下旨之前,殿下千萬不能參與朝政,唯有如此,才能等到以後,等到陛下出徵,留殿下監國的時候.”

李景睿聽了之後,卻搖搖頭,說道:“岳丈,有些時候,事情並非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孤的那些弟兄們可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他們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你就等著瞧吧!不久之後,外面肯定是有謠言四起,你就等著吧!”

“既然開了頭,這些人是不會放過的這樣的機會.”

岑文字也明白這裡面的道理,不在意的說道:“殿下,只要陛下不在意,其他的一切都不在乎.”

“殿下,殿下.”

李魁飛奔而來,大聲說道:“殿下,外面又有謠言了,說殿下得群臣推舉,重為儲君。

而且朝中很多大人都贊同此事.”

“看看,岳丈,怎麼樣,這個時候,外面還不知道怎麼傳言的呢!”

李景睿聽了反而不在意了。

“殿下,不如到外面走走?”

岑文字忽然輕笑道:“我們也去聽聽外面百姓的聲音。

或許,我們還會有其他的收穫.”

岑文字笑的很神秘,好像知道什麼事情一樣。

“既然岳丈想去,那景睿就跟著岳丈出去走走.”

李景睿想也不想,就換了一件衣服,和岑文字一起出了秦王府,兩人身形很快就沒入密集的人群之中。

燕京是一個相當繁華的大都市,街道上,行人摩肩擦踵,車輛、馬匹等等等各按其道,分了左右,顯得井然有序,在街道兩邊,多是酒樓或者是商鋪,不是可見,街道上傳來一陣陣叫賣聲,還有一些食物,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生出一絲食慾。

只是,李景睿和岑文字兩人沒有注意到這些,兩人一邊觀看著周圍的景色,耳朵卻是在聽著兩邊的情況,果然,在鬧市之中,傳來一陣陣議論聲,都是在談論朝中的情況。

不時的可以聽見,這些人口中傳來李景睿、李景智等等字樣,顯然這些皇子都是在世人的議論之中。

“看來我們這些皇子雖然高高在上,但實際上,也是被世人議論的物件.”

李景睿忽然苦笑道:“平日裡,我們根本就不將這些人放在眼中,可我們這些人卻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談資了,真是一種諷刺.”

只是一邊的岑文字卻沒有說話,而是將目光望著遠處,好像是在看什麼東西一樣,李景睿仔細看了半響,卻沒有發現任何東西,心中嘖嘖稱奇。

“先生可是發現了什麼?”

李景睿忍不住有些好奇的詢問道。

“下官看到陛下的侍衛了。

有些眼熟,只是沒有把握.”

岑文字想了想,還是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他的確看見了一個熟悉的侍衛,只是不敢保證皇帝會在這個時候出宮。

“上前看看就是了.”

李景睿卻無所謂,就想追想去看看。

他也經常看見李煜出宮行走在鬧市之中,白龍魚服雖然危險,但在燕京城,大夏京師,首善之地,皇帝在這種地方都被刺殺,那向伯玉的等人的首級也沒有必要留下來了。

岑文字也不避嫌,他是李景睿的老丈人,天生就在捆綁在一起的,也沒有必要避嫌,當下兩人不緊不慢的朝前方行去。

半響之後,就看見李煜穿著一件錦袍,正慢悠悠的行走在鬧市之中,在他身後,有大量的侍衛行走在四方,也是在防備著什麼。

那些侍衛顯然已經發現了李景睿,不過,倒是沒有上前阻止。

而是在李煜身邊說了幾句。

李煜回頭望了望,朝兩人招了招手,翁婿兩人不敢怠慢,趕緊上前拜見。

“在外面,就不要行禮了.”

李煜笑呵呵的說道:“沒想到你們翁婿兩人也來街上閒逛,倒是沒有想到居然在這裡碰見了.”

“朝野議論紛紛,我和公子出來聽聽風聲.”

岑文字也不隱瞞,十分謙虛的說道:“看見老爺,故而前來拜見.”

“一路行來,可聽到了什麼?”

李煜點點頭,又詢問道。

“都在說公子賢明,當為儲君.”

岑文字笑道:“還有趙王、周王都在人選之列,商人、讀書人甚至普通的老百姓都在議論此事,倒是熱鬧的很。

沒想到,朝中剛剛討論的話題,這麼快就在民間傳開了.”

岑文字臉上仍然是一片謙遜之色,說出來的話也很委婉,但李煜父子兩人還是聽出了其中的含義,朝中正在議論的大事,就這樣傳出來了,而且速度很快,幾乎就是前後腳的情況,這裡面若是沒有一點貓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是朝中的機密,但實際上,哪裡有什麼機密可言.”

李煜不在意的說道:“民間有議論也是很正常的,這說明老百姓也是關心國事的嘛!景睿,你說要是重新推選的話,你能當選嗎?”

李景睿臉上頓時露出複雜之色,想了想才說道:“孩兒也不敢保證能不能當選,孩兒也沒有這個把握.”

“嘿嘿。

你是沒有,但你老丈人是有的.”

李煜笑呵呵的望著岑文字,說道:“岑先生執掌朝綱二十年,從歷陽到燕京,門生故吏也不知道有多少,一聲令下,這點小事還是可以的。

不過,朕不準備推舉了,景睿,你知道為什麼嗎?”

“天子的繼承人,就應該是天子來決定,什麼時候,由其他人決定了?”

李景睿想也不想就說道。

李煜點點頭,又搖搖頭,說道:“你說的有道理,但也未必有道理,群臣推舉出來的繼承人,是那些臣子心中的繼承人,未必是合適的繼承人,而皇帝選出來的繼承人,未必是臣子們喜歡的,也未必是最合適的。

景睿,想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繼承人,難啊!”

“陛下英明神武,一定能選出一個合格的人選.”

岑文字趕緊說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晉太祖武皇帝傳

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