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桓聽了心中一動,不經意間掃了長孫無忌一眼,見長孫無忌臉上露出的得意之色,心中頓時打了一個冷顫。

“舅舅,你說這件事情是湊巧,還是二哥真的有這樣的看法?”

李景桓裝著好奇的詢問道。

長孫無忌聽了,眼睛瞟了對方一眼,從一邊的茶几上接過香茗,輕輕的喝了一口,然後不在意的說道:“現在說這些有意思嗎?不管事情是不是真的,這一切都已經是定論了,世人都知道儲君心裡面有這個想法,現在不會動手,以後也會動手的。

哪個勳貴會支援他,軍方的將領也不會支援對方,有志之士也不會支援他的.”

李景桓聽了心中一陣冰冷,身軀有些顫抖,李景睿這麼做有錯誤嗎?不,站在大夏朝廷的立場上來看,這麼做是沒有錯誤的,因為這樣就避免導致前朝世家氾濫的可能,避免大夏王朝被這些勳貴們蠶食的可能。

可是,不要忘記了,大夏是怎麼構成的,大夏是由這些勳貴和大臣們構成的,勳貴們依附大夏,建立新的功勳,用來保住自己的權利,而大臣們也想著建立功勳,成為勳貴,和大夏榮辱與共,這原本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利益共同體,最起碼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大夏的繼承人忽然想改變這樣的局面,想要削弱勳貴的勢力。

這下問題就出來了,要麼你改變了勳貴,要麼就是勳貴改變了你的。

長孫無忌認為,最大的可能,只會是勳貴改變了儲君的位置,失去勳貴支援的儲君是不可能長久的。

“舅舅所言甚是有理,可惜了二哥.”

李景桓心中冰冷,他拳頭捏的緊緊的,心裡面卻是如同翻江倒海一樣。

“你回來可曾見了娘娘,娘娘對你的親事可有什麼安排?”

長孫無忌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又詢問其他的事情。

“母妃倒是選了一家,乃是祁縣王氏的女人,她的父親是羅山令.”

李景桓說道。

“羅山令王仁祐?”

長孫無忌頓時想到了一個人,到底是吏部尚書,很快就知道對方的來歷,當下點點頭說道:“雖然母族地位並不高,但到底是詩書世家,知書達理,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也讓人打聽過,姿色不俗.”

李景桓比較滿意,又說道:“側妃是鄭氏和蕭氏,也還可以,不過,這是母妃所定,父皇那邊還沒有定下來.”

“只要你母妃定下來,陛下那邊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你們見過了嗎?”

長孫無忌摸著鬍鬚,說道:“陛下讓你們回來,不就是讓你們偷偷的去見見的嗎?感覺怎麼樣?”

“遠遠的看了一眼,感覺比較高傲,身邊的侍女都很怕她。

另外兩位鄭氏還可以,蕭氏嗎?姿色出群,甚至在王氏之上.”

“蕭氏出美女,看看宮中的嬪妃,有不少都是出蕭氏的。

不過,臣認為蕭氏不能為正妃,否則的話,容易受到蕭氏的影響.”

長孫無忌面色較為陰霾,只是他雖然是在建議,可是語氣卻顯得不一樣。

李景桓眉宇之間多了一些陰沉,只是臉上卻沒有任何變化,反而多了一些笑容,輕笑道:“舅舅,這件事情可不是景桓能做主的,一切都看父皇的意思,父皇讓誰當正妃,那就是正妃,誰當側妃,誰就是側妃,甚至人選都不在景桓所看中的人當中,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長孫無忌聽了臉色一僵,李景桓所說的這種情況,也不是不可能的,皇帝陛下是誰,岑文字和長孫無忌兩人是何等的聰明,但說想猜到皇帝的心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不說我都忘記了,陛下英明神武,肯定是有他的考慮,景桓啊!沒事多去宮裡,見見娘娘,陛下即將回來了,讓娘娘沒事多去見見陛下。

陛下是一個念舊情的人,這些年你見過陛下往宮裡選人了?”

長孫無忌言語之間有所指。

“好的,等下景桓就去見母妃.”

李景桓從善如流,連忙答應了下來。

等到長孫無忌離開之後,李景桓毫不猶豫的進了皇宮,見了長孫無憂。

“怎麼?你昨天才進宮的,今日怎麼又來了?莫非又改變主意了?”

長孫無憂放下手中的繡衣,看見李景桓,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

“母妃.”

李景桓看了周圍一眼,揮了揮手,就將宮中的宮女和內侍都退了下去,大殿之中,只有母子兩人,顯得格外的幽靜。

李景桓還特地的看了殿外,這才關上了殿門。

“怎麼,發生什麼事情了?”

長孫無憂見狀,忍不住說道:“我這宮裡的人都是可靠之人,有什麼話也不會外傳的,發生什麼事情了?”

李景桓不敢怠慢,趕緊將外面的情況說了一遍,然後說道:“這次事情鬧大了,二哥那邊恐怕不妙了.”

長孫無憂聽了忍不住嘆息道:“怎麼會這樣?景睿也太不小心了,這樣的事情怎麼會傳出去呢?”

“孩兒,孩兒猜測,這恐怕不是二哥洩露出去,二哥監國這麼長時間,經驗豐富,不會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他的書房可不是任何人都能進的,除掉岑文字父女兩人,其他人誰能進他的書房?就算是服侍他很久的內侍也是不可能的.”

李景桓幽幽的說道。

“你是說被人算計了?”

長孫無憂聽了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很快就想到了什麼,她看了李景桓一眼,淡淡的說道:“更或者說,你已經知道是誰洩露出去的?是你舅舅?”

李景桓面色微微一變,最後搖頭,說道:“這只是孩兒的猜測,孩兒也沒有證據證明這點,就算是有證據,孩兒也不能說出來.”

長孫無憂聽了化成了一聲長嘆,自己的兄長為什麼會這麼做,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除掉自己的私心之外,還不是為了李景桓,讓李景桓登上太子的寶座,日後好繼承大夏江山?這是為了李景桓,難道李景桓能說出去?甚至說出去了,也不會有人相信?這件事情難道你就沒有參與其中?說出來,恐怕你自己都不相信。

“母妃,現在該怎麼辦?”

李景桓嘆息道:“二哥的說法,實際上,我是很贊同的,前朝為什麼會被父皇所滅,實際上,還不是那些世家的緣故嗎?若是沒有那些世家,父皇也不會如此輕易的推翻大隋,取而代之,建立更為強大的大夏,現在這些勳貴們和大夏同氣連枝,但幾十年,百餘年之後是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二哥想做的事情,就是我們這些皇子們都想做的.”

“住口.”

長孫無憂冷冷的掃了對方一眼,說道:“這件事情是你能考慮的嗎?你父皇英明神武,豈會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危害,但他仍然做了,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父皇當年手中無人,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戰勝那些世家大族。

而那個時候,群雄逐鹿,父皇的力量比較弱小,不能和世家大族相抗衡,這才採取了這種手段,分封眾人,吸引了眾多豪傑的支援.”

李景桓解釋道。

“你說的不錯,當年你的父皇就靠著這樣的機會,才統一了天下,才成為天下之主,現在才多長時間,就想著將這些勳貴們一網打盡,你認為日後史書們會如此評價你的父皇,你二哥不是錯在訊息洩露,而是錯在沒有看清楚局勢,沒有把握分封的金精髓而已,這才適得其反.”

長孫無憂粉臉上閃爍著一絲光芒。

“還請母親賜教.”

李景桓恍然大悟,趕緊詢問道。

“什麼是天子,什麼是皇帝,那就是口含天憲,金口玉言,掌握萬里江山,大地之上,一切都歸皇帝所有,生殺予奪,僅憑心思,皇權至高無上,只要英明神武,那些勳貴豈能動搖什麼?”

長孫無憂聲音逐漸變低,低聲說道:“我可聽說張森的爵位已經從三等公變成了三等子了?連封地都收回了.”

長孫無憂的話,如同一道霹靂一樣,將李景桓驚醒過來,他頓時明白了長孫無憂言語中的意思,只要掌握皇權,在合理的範圍內,就能完成削藩這一切,就比如眼前的張道奎,封地四百多里,可又能怎麼樣,除掉降級繼承之外,一旦犯了錯誤,懲罰也是很嚴重的。

從三等公變成了三等子,損失的不僅僅是爵位,還有封地,偏偏無人說什麼?你兒子犯了錯誤,難道就這樣算了不成?“景桓,記住了,只要大義在手,合理的利用規則,就能掌握一切.”

長孫無憂規勸道:“不過,眼下這種情況,你不要學你的舅舅,一切等候你父皇的決斷,天下人反對又有什麼辦法?天下是你父皇的,就算勳貴反對又能如何?難道還敢造反不成?”

“是,孩兒明白了.”

李景桓連連點頭。

“你,真的決定了?”

長孫無憂忽然詢問道。

李景桓很快就明白長孫無憂言語中的意思,輕笑道:“母妃,現在不是我一個人有這個想法,所有的兄弟都是這麼想的,你不爭,也會有別人去爭的,因為就算你失敗了,也會到其他的地方當一個藩王,相對於中原如畫江山,誰願意去其他地方呢?大家都是父皇的兒子,大家都是有能力,憑什麼這皇位就只能二哥繼承呢?”

長孫無憂聽了,頓時嘆息道:“皇后姐姐對我們都是很不錯了,可是我們已經很久都沒有在一起說話了。

現在出了這件事情,恐怕皇后那邊心情也不好.”

長孫無憂心中也不受,畢竟她以前和楊若曦關係很好,楊若曦很信任她,現在卻因為皇位之爭,讓雙方關係變得十分淡薄,尤其是眼下,李景睿的困境似乎還和長孫無忌有關係,這就讓她感到更加的為難。

“母妃,這是我們這些兄弟之間的爭奪,與皇后沒有任何關係。

我們這麼做,也是為了大夏江山,讓父皇選出更合適的繼承人.”

李景桓勸說道。

儘管他知道,自己這種勸說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還是說了出來,最起碼讓長孫無憂心裡面好受一些。

“你這話說的,恐怕連你自己都不相信吧!”

長孫無憂瞪了自己兒子一眼,冷哼道:“你也不要太得意了,你父皇身強力壯,現在正是龍虎之年,還不知道掌握江山多少年,你認為你能堅持多長時間,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李景桓聽了面色一僵,一個儲君或者太子做長了時間,也未必是好事,到了後來,父子相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是很常見的。

最後這樣的太子都沒有好下場。

“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慎言慎行,才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不要學你舅舅,他在官場上的那一套,未必管用.”

長孫無憂叮囑道。

“是,兒臣明白了.”

李景桓趕緊說道。

“三個女孩,你看中了哪家?回頭我去跟你父皇說說,選一個當正妃,景桓,這正妃和側妃是不一樣的,正妃當以賢.”

長孫無憂很快就轉移話題,不想再討論奪嫡的事情,這件事情不是她能控制的。

“母妃看中了誰?孩兒就選誰.”

李景桓笑嘻嘻的說道。

長孫無憂卻瞟了對方一眼,說道:“我看中了誰,你就能選誰,我看中了鄭家的女兒,雖然妻族差了一些,但端莊賢淑,為人大氣,待人接物還不錯,就是姿色方面比不上其他兩女,你會選嗎?”

“舅舅認為王氏還不錯。

不過,孩兒不喜歡.”

李景桓眼神飄忽。

“你看中蕭氏吧!蕭氏女太過豔麗,不適合做正妃.”

長孫無憂一眼就看出了自己兒子心中所想,頓時搖頭說道:“你只能在鄭氏和王氏中選擇,蕭氏並不是良配,最起碼現在是這樣的.”

“孩兒明白了.”

李景桓心中微微一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大楚【扶秦直上】

一劍江湖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