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智心裡面實際上也是很鬱悶,自己從趙王降為郡王,之所以想進攻松贊干布,除掉戰機難得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想借此機會,重新獲得親王的爵位,但現在看來,自己的王位沒有保住不說,現在郡王之位也丟掉了,和李景峰等皇子一樣了。

只是李景峰沒有辦法反抗,他剛才那些不僅僅是在勸慰李景峰兄弟兩人的,也是在安慰自己的,身為大夏皇子,作為李煜的兒子,連自己都不遵守大夏的法律,不尊重皇帝聖旨,其他人還會遵守嗎?簡直就是一句笑話。

“沒想到,最後便宜了程處默那小子,這風險是我們這些作為皇子的承擔了,可是好處卻落到他手上了,那薛仁貴得到好處也就算了,畢竟一千五百騎兵馬踏聯營,厲害的很,這樣的勇猛,恐怕朝中很少有將軍能夠做到,程處默如何能封賞?還封了一個侯爵,讓人不爽.”

李景巒忍不住說道。

這次大戰,他也是立下了功勞,按照道理,自己也是可以獲得封賞,但封賞與自己無關,甚至還程處默成了侯爵,這是什麼道理?難道自己這些作為皇子的,還沒有那些作為臣子們來重要嗎?“不封賞他封賞誰?這場戰爭畢竟是勝利了,若是因為你我兄弟三人的緣故,被判定沒有軍功,那軍中的那些弟兄們能答應嗎?以後還有人跟在我們兄弟身後征戰疆場的嗎?身為皇子,這功是別人的,但過是我們是自己的.”

李景智到底是成熟些,瞪了兩個兄弟一眼,說道:“而且,世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戰場上到底是什麼情況,誰才是真正的指揮者,朝中上下難道看不出來嗎?”

李景智不在乎別人的封賞,因為他們的封賞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威脅不到自己的利益。

他只是想到自己的封賞而已。

“不過,我們就是來歷練的,只要學到東西就行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爵位對我們很重要嗎?”

李景智笑呵呵的說道。

李景峰兄弟兩人聽了連連點頭,自己等人身為皇子,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不久之後,自己等人就要裂土封疆。

皇帝讓諸位皇子在軍中歷練,除掉建立功勳之外,更重要的讓皇子不要忘記武功,日後坐鎮一方,連自己的兵馬都不知道,那不是讓人笑話嗎?功勳是次要的,只要的是自己等人掌握行軍方略,這才是最重要的。

索性的諸位皇子都已經掌握了許多,就算沒有功勳也是可以的。

“都說老程家厲害,程咬金大將軍最喜歡就是軍功,這次他兒子得了如此大的軍功,心裡面還不知道怎麼高興呢?恐怕尉遲將軍要吃虧了.”

李景巒忽然想到了什麼。

“程咬金若是聰敏的話,肯定會辭掉這個侯爵之位的,畢竟,程處默年紀輕輕,就當了侯爵,恐怕軍中的將士心裡面會不滿意的,程咬金可是一個聰明人.”

李景智想到了程咬金的模樣,誰敢小覷了程咬金,最後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李景峰兄弟兩人聽了之後,也紛紛點頭。

畢竟這件事情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程處默是沒有這個資格成為大夏的侯爵的。

“三哥,接下來我們準備幹什麼?是跟隨父皇左右,還是另尋戰機?”

李景巒雙目放光,他現在對李景智很信服,很希望看到在李景智的帶領下,獲得更多的勝利。

“我們已經出了風頭了,下一步就不要去惹事了.”

李景智想了想,搖頭說道:“父皇雖然對我們抗旨的事情做了定論,可是,朝中有些官員,難免會有其他的念頭。

這個時候,還是小心一些為好。

此戰勝利,我們的歷練任務就完成了,前往中軍,跟父皇會合.”

李景智到底還是很理性的,知道自己接下來不應該再出風頭了,而是將自己保護氣起來,索性的是,兄弟三人的任務已經完成。

“也行,就按照三哥的意思去辦.”

李景峰和李景巒也不敢反對,跟在皇帝身邊,大樹下面好乘涼。

“那就一路殺過去.”

李景智拍了拍手,說道:“準備一番,明日我們就回去.”

“好的,三哥.”

李景峰兄弟兩人連連點頭。

峽谷之中,李勣面容更加消瘦,失去了松贊干布的羈絆之後,李勣終於發威了,一番操作,打的裴元慶苦不堪言,李勣心情也稍微放鬆了一些,但他知道,危險還沒有結束,甚至還在開始。

在他面前的一塊地圖上,一個碩大的箭頭指向自己,那是大夏皇帝李煜親自率領的兵馬,十分驍勇,隨時會朝自己殺來。

在自己周圍,稍微能讓自己喘息的只有西南邊,那裡有松贊干布的兵馬在支撐,保證自己的糧道,使之暢通,讓自己能夠支撐更久的時間。

東邊說裴元慶,東南邊雖然有柴紹幫助自己,但蘇定方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雖然堅壁清野有一定的效果,但最後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遲早會被蘇定方的兵馬壓上來。

“將軍,祿東贊來了.”

大帳外面傳來親兵的聲音。

李勣聽了心裡面不僅僅沒有任何高興和歡喜的神色,反而臉上多了幾分恐懼,祿東讚的兵馬在哪裡?根據他得到的訊息是在抵擋程咬金,或者是在犛牛河的上游,但現在卻出現在自己身邊,這說明什麼?“大將軍.”

這個時候,已經不用下面計程車兵通報了,就見祿東贊一身盔甲,大踏步走了進來,臉上還有一絲喜色,這讓他嘖嘖稱奇,都已經是這種局面了,祿東贊還能笑的出來。

“祿東贊,看你笑容滿面的模樣,莫非前線已經有好訊息了?”

李勣掃了對方一眼,神情淡漠的說道,他揮了揮手,讓身邊的親兵都退了下去,大帳之中,只有李勣和祿東贊兩個人。

“說吧,你這次帶了多少兵馬來了?”

李勣等身邊的親兵離開之後,面色淡然,跪坐下來,說道:“局勢如此艱難,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也不感到驚訝.”

“失敗了。

不僅僅是我,就是贊普的兵馬也被大夏擊敗了.”

祿東贊毫無形象的坐在馬紮上,將事情說了一遍,最後苦笑道:“贊普已經尋找小路,和千餘親衛返回邏些,這個時候應該到了邏些,我帶著六千人馬來見大將軍了.”

祿東贊這個時候是不敢隱瞞,局勢都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只能是將眼前的一切說了出來,等待李勣的軍事行動。

“你認為眼前的局勢當如何是好?”

李勣思索了片刻,目光閃爍,望著祿東贊。

“投降是不可能的,我們一旦投降,或許短時間內,能保住性命,但時間長了,性命難保。

唯有反抗,才能保住性命。

我寧願戰死,也不會投降的,相信大將軍也是如此.”

祿東贊看著李勣。

李勣微微一笑,說道:“我與李煜的仇恨,你是知道的,你們都有可能投降,但我是絕對不會的.”

李勣要是投降,早就投降了,哪裡會等到今日。

“敢問大將軍有什麼計策?”

祿東贊心中稍微安定下來。

實際上,他並不認為李勣現在還有什麼好的辦法,局勢艱難如此,難道李勣還能逆轉乾坤不成?“現在我們的兵馬都是在重圍之中,唯一的優勢就是地利,大夏兵馬深入吐蕃國境千里之遙,他們的糧草週轉十分困難,只要我們堅持的越久,最後的勝利肯定是我們的.”

李勣看著一邊的地圖,臉上多了一絲凝重。

現在的局勢又發生了變化,自己這邊又損失了大量的人馬,讓李勣心痛的是,這次損失的都是精銳,而不是青壯,這樣的精銳是吐蕃多年的積累,是他李勣苦心訓練出來的人馬。

現在蘇勖雖然在全國範圍內徵召兵馬,但等到那些青壯變成精銳的時候,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

而且十個青壯能變成一個精銳已經是很難得的事情了,現在的兵馬,已經不是訓練才能做到的了,只能經歷血與火的考驗才能得到,也只有這種辦法才可以。

“撤兵吧!”

李勣的右手在地圖上劃過,看著逐漸對自己形成包圍的兵馬,最後化成了一聲長嘆,松贊干布已經後撤,自己西南方向就等於無險可守,一旦兵馬對自己形成了全面包圍,自己就插翅難飛了,將希望寄託在松贊干布身上,還不如指揮所有的兵馬,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撤軍?”

祿東贊聽了之後,面色一變,他來到這裡,可不是為了撤軍來的,他是需要說服李勣,讓李勣繼續堅持下去,和松贊干布裡應外合,一起對付李煜,不能讓大夏的兵馬殺到邏些去了,李勣一旦撤軍,這顯然是不符合松贊干布的要求。

“大將軍,這個時候撤軍,我們的壓力,將會集中在邏些,我們的兵馬能抵擋的住嗎?”

祿東贊忍不住詢問道。

李勣聽了之後,頓時冷冷一笑,祿東贊一眼冷笑道:“你認為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祿東贊想了想,最後化成了一聲長嘆,他認為李勣是不會欺騙自己的,論軍事能力,自己拍馬也比不上李勣,既然李勣說沒有其他的辦法,那肯定就是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在大兵團作戰的時候,兵馬相差太多,固然很重要,但若是放在攻城戰上,這種差距就顯得不明顯了。

我們需要的是時間,而敵人缺少的是糧草。

我們就是用糧草換取時間.”

李勣安慰道:“在攻城戰的時候,敵人的兵馬不過是我們的兩到三倍,我們還擔心什麼呢?”

十倍圍之,邏些城地處高原之上,在一定程度上,想要將邏些城團團圍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對於吐蕃來說,就是一線生機所在。

“敵人的糧草是從中原運來的,百石糧草,到了吐蕃的時候,能得到十石就已經不錯了,我們雖然也沒有多少糧草,但我們的人比較少,足以支撐很長的時間,我還聽說的,大夏對我們的百姓十分殘暴,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從西北到吐蕃。

大夏的糧道也十分的不安穩.”

“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用來拖死大夏,而大夏大夏最需愛的速戰速決,他們應該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我們。

可,實際上,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李勣指著眼前的地圖,臉上多了幾分得意。

實際上,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自己手中已經沒有多少兵馬了呢?甚至連國土都丟掉大半,到現在為止,李勣對自己擊敗大夏,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只希望能憑藉漫長的戰線,加上自己的抵抗,迫使大夏撤軍。

他相信,只要大夏撤軍了,最起碼兩年之內,是不會再次對高原發起進攻的,那個時候,吐蕃就能繼續活下去。

“既然大將軍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按照大將軍的意思去辦.”

祿東贊有些擔心,畢竟李勣的做法實在太危險了,將敵人引到自己的老巢面前,僅僅憑藉著邏些城的防禦進行抵擋,這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稍不留意,就有城池被攻破的危險。

李勣彷彿看出了祿東贊心中的擔心,趕緊寬慰道:“不用擔心,雖然有些危險,但邏些城很堅固,敵人想要攻下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堅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大夏就會支撐不了,哼哼,李煜為何會親自率領大軍入高原,不僅僅是因為手下的將軍們無能,更是因為他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我們。

大夏家大業大,可是為了對付我們,他們停止了西征,停止南下了,幾十萬大軍開赴高原,足見在他心裡,對高原的重視程度,一路殺來,狂飆突進,就是為了爭奪時間.”

祿東贊聽了連連點頭,事實正是如此,這讓他對李勣又多了一點信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1950保家衛國

好好寫作的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