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智聽了,忍不住輕笑道:“父皇,也只有您這樣的皇帝,才會忍受魏徵這樣的臣子,兒臣聽說,魏徵可是連父皇都敢參奏的人,這樣的臣子,若是在前朝,早就誅滅九族了.”

“這就是父皇和其他皇帝不一樣的地方,也是魏徵為什麼會忠於父皇的原因.”

李景桓在一邊幽幽的說道。

“景桓,父皇剛才說魏徵變的狡猾了,按照你這麼個說法,是在說父皇向前朝皇帝方向轉變了.”

李景智冷笑道。

“三哥,我什麼時候說過這樣的話的,你這是在曲解我的意思.”

李景桓聽了俊臉頓時變了顏色,沒想到自己只是隨便說句話,在李景智的耳中,就聽出這樣的意思來,他有些擔心的看著李煜。

李煜面色平靜,靜靜的望著遠處,皇子們之間的爭鬥越來越激烈,他並沒有阻止什麼,這也是阻止不了的事情,歷代王朝都是如此。

“都考完了嗎?”

李煜輕笑道:“不要管其他人是怎麼樣的,首先要管好自己,你們自己的學問都沒有學到家,如何能評論他人呢?只有自己見多識廣了,才知道天下之大,有些事情不能看表面,而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李煜並沒有說魏徵的變化是好還是壞,身為一個皇帝,哪裡能按照人的好壞來評論是非呢?就要看這個人是否忠心,是否能幹。

若是論好壞,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了。

臣子自有臣子生存的方式,魏徵的變化很重要嗎?“兒臣已經寫完了.”

李景桓也不和李景智爭論了,將手中的試卷交了上去。

李煜看了一遍點點頭,說道:“居安思危,知道現在我們雖然收服了草原,但還沒有真正的將他們收為己有,稍微有點鬆懈,就有可能養虎為患,成為我中原的威脅,很不錯。

有見地.”

“父皇,兒臣的也寫完了.”

李景智見李煜誇讚了李景桓,心裡面不服氣,也將自己的試卷交了上來。

“大夏之患在於西北,西北偏遠,勞師遠征,損失慘重,故而應該鼓勵百姓,遷徙西北,發展西北之地。

將西北變成大夏的富饒之地.”

李煜也點點頭,說道:“景智也很不錯,西北是我大夏的重中之重,想要征服西北十分困難,甚至比草原還要困難,西北人口不足,想要保住西北,恐怕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父皇放心,我大夏士兵浴血奮戰打下來的疆土,是絕對不可能丟失的.”

李景琮在一邊接過話來。

李景智翻了翻眼睛,露出不屑之色,這原本是他要講的話,現在被李景琮說了出來,讓他感覺十分惱怒。

“你能這麼想,父皇很高興,朕打下來的江山,總是希望後世子孫能爭口氣,能夠守住,不希望後世總是出一些不孝子孫。

我定都燕京,實際上就是想天子守國門,你們啊!遲早會有放出去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你們承擔責任的時候.”

李煜看了幾個兒子一眼,說道:“皇子們生來富貴,等到了年長的時候,就是你們前往邊疆效力的時候,你們是不可能留在燕京,朕也不會將你們留在這裡的.”

李景智等人聽了心中一動,臉上都露出複雜之色,在很小的時候,他們都有這種預感了,現在李煜說了出來,這些皇子們心情還是很複雜的。

離開燕京,坐鎮邊疆,那就是土皇帝,但同樣,從此之後,和皇位無緣,和中原的繁華無緣,一輩子都會在邊疆,想回到中原都很難。

李煜又看了一下李景琮的答卷,只見對方寫的是大夏之危在內而不在外,特地點了世家的問題,微微一動,將試卷收了起來。

這張試卷還是很對李煜胃口的,但卻不方便說出來,更不能讓外人看到,否則的話,一個李景琮根本抵擋不住那些世家大族的壓力。

“好了,你們都將試卷送上來吧!”

李煜對身邊的高湛點點頭,最後目光落在李景琮身上,說道:“景琮,回去之後,練武多加半個時辰.”

“兒臣遵旨.”

李景琮臉上頓時露出一絲苦笑來。

他不明白自己哪裡出了錯誤,但卻不敢反抗。

“退下吧!”

李煜擺了擺手。

諸位皇子退下之後,李煜嘆息道:“到底年輕,有些話哪裡是他們能說的,有些話說出來也沒見識.”

李煜看著一邊的大夏寰宇圖。

他的目光望著大夏外面的海洋,如今的海洋之上,已經有不少的島嶼,但最大的還是扶桑,也是最東邊的島嶼。

大夏未來的強敵在哪裡,在海洋上,當然,若大夏的國力強悍,直接殺到遙遠的西邊,也不是不可以的,就像歷史上的成吉思汗一樣。

只是幾個皇子都沒有看出來。

“殿下回來了?”

皇宮外面,楊師道看見李景智的馬車,就迎了上去。

“楊大人,進來說話.”

李景智看見楊師道,笑眯眯的朝其招了招手,實際上,他很享受這種感覺,自己身邊有一個強人輔佐,比其他的皇子要好得多,而楊師道也的確是一個厲害的傢伙,幫助自己不少。

“看殿下模樣,好像今天考的不錯.”

楊師道弱有所思。

“考的好不好,是次要的,關鍵是景琮那小子挨批了,哼哼,我不怎麼喜歡,看看他母妃那樣子,也只有父皇喜歡上了,不然的話,連入宮的機會都沒有,這樣的人還不知道老老實實的做一個閒散王爺,難道還想著得到更多的東西嗎?簡直是痴心妄想.”

李景智嘿嘿的笑了起來。

在宮中的女子,身份各異,有世家出身,有江湖出身,甚至還有刺客出身,李景智乃是世家女所生,故而自我感覺上要好得多。

“只是不知道景琮皇子寫的是什麼,臣倒是有些好奇.”

楊師道在心裡面還是有些好奇的。

“他能寫什麼?什麼都不能寫,估計是寫的不好,才會被父皇責罰.”

李景智不在意的揮了揮手,說道:“對了,魏徵今天進宮了.”

“魏徵進宮?為的是馬周的事情?哼哼,這些關東世家,號稱君子,實際上吃相也很難看.”

楊師道聽了之後,心中一陣冷笑。

“怎麼這是關世家乾的事情,難怪魏徵會那麼說了,不過父皇可是說了,說魏徵變的狡猾了,楊卿,孤就有些不明白了,父皇那麼欣賞馬周,為何這些人還對付馬周呢?”

李景智十分好奇。

“正因為欣賞馬周,才會變的如此,愛之深,恨之切,陛下欣賞馬周不假,但若馬周此人真的成了貪汙罪臣之後,陛下對他就是厭、憎恨了.”

楊師道摸著鬍鬚,淡淡的說道:“實際上,寒門士子和世家弟子最大的區別就是如此.”

李景智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楊師道解釋道:“世家大族出來的弟子,常年錦衣玉食,對那些錢財已經不在乎了,可是寒門士子就不一樣了,他們平日裡連飯都吃不飽,升官發財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貪汙,好像要將以前的錢財都給補回來。

看看朝堂之上,那些貪汙的人多是寒門出身的。

而且,官位越低,貪的就越多,倒是到了馬周這個層次,就不是臣能知道的了.”

“楊卿所言甚是.”

李景智拍手說道:“那些寒門子弟在心性方面實在是差了些,難怪在眼前有察舉之說,有九品中正制,實在是因為寒門子弟的劣根性導致的.”

“殿下所言甚是。

雖然世家子弟之中,也有一些子弟都是紈絝無能之人,但大多數還是很不錯的.”

楊師道苦笑道:“陛下之所以不喜歡世家子弟,實際上,也是因為前朝的經驗教訓,可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因為楊廣的昏庸無能造成的,若天子英明,哪裡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楊師道見李景智贊同自己的觀點,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實際上,父皇自己不也是出身世家嗎?不過,是世家的旁門而已.”

李景智思索道:“現在趙郡李氏或者遼東李氏還有其他的人嗎?”

“這個遼東李氏還有皇叔一脈,但趙郡李氏卻是損失慘重,當初北方一戰,趙郡李氏被陛下殺的差不多了,僥倖逃出去的,也不過是小魚三兩隻而已,趙郡李氏實際上等於已經消失了。

遼東李氏也是差不多.”

楊師道搖搖頭,目光深處還有一絲恐懼。

世家再怎麼強大又能如何,只要遭遇到戰爭的時候,再強大的世家,最後都是灰飛煙滅了,被兵亂殺的差不多。

“那倒是可惜了.”

李景智也僅僅只是說了一句可惜。

世家子弟雖然還不錯,可既然擋住了大夏的腳步,就是自己父子的仇人,死了也就死了。

“殿下若是想尋求人才,相信我大夏還是有不少人都願意歸順殿下的.”

楊師道小心翼翼的說道。

“如此甚好,不僅僅是孤,就是父皇也是如此。

我大夏人才越多,就越好.”

李景智哈哈大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末民主共和革命

春筍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