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城,李煜率領的兵馬終於趕到了城外,裴仁基、許敬宗率領文武大臣將李煜迎入城中,在大都督府內坐定。

“許卿在西北歷練一番之後倒是成熟了不少.”

李煜目光落在許敬宗身上,見許敬宗身上少了一些鋒芒,多了一些沉穩,摸著鬍鬚,顯得很欣慰。

“都是陛下教導有功.”

許敬宗聽了心中一鬆,雙目之中隱隱有一絲溼潤,年紀輕輕,就留在西北,那個時候正是西北最困難的時候,內無糧草,外無援軍,他和裴仁基兩人苦苦支撐西北大局,身心疲憊。

現在當了李煜這麼一句誇讚,心中十分感動。

“你自己若是沒有上進心,朕怎麼提拔你也沒有用處.”

李煜輕笑道:“不過,你還要留在西北幾年,西北局勢雖然即將穩定下來,但日後,這裡是我大夏征伐天下的前線,大量的人口將會遷徙西北,填補西北,需要一個熟悉的人,這個人就是你了.”

“臣謝陛下看重.”

許敬宗心裡面並沒有失望,現在回到朝中,朝中並沒有什麼好的位置給自己,還不如在西北,施展自己的抱負。

“老將軍這段時間辛苦了.”

李煜目光落在裴仁基身上,一番風雨之後,裴仁基顯得更加沉穩了。

可以說,若不是裴仁基果斷,西北局勢也不知道糜爛到什麼時候。

“傳旨加封裴仁基為二等公,晉武英殿大學士.”

李煜對他的賞賜也是毫不吝嗇的。

“臣謝陛下厚賞.”

裴仁基大喜,自己不僅僅官復原職,更是再上一層。

在大夏,能成為二等公的可沒幾個。

“朕賞罰分明,老將軍立下了戰功,朕自然是要賞賜的.”

李煜看著下面的文武大臣,說道:“你們也是一樣,大夏不吝賞賜,雖然不會封王爵,但封地是可以有的。

只要你能立功,就算是封地千里,也不是不可能的.”

眾將聽了雙眼一亮,甚至連呼吸都急促起來,這對於武將來說,又是一個好訊息,封地千里是什麼概念,可以傳之多少代了。

“陛下,只要您一聲令下,臣願意立刻殺到伊吾去,取了李勣的首級.”

古神通雙目寒光閃閃,恨不得立刻就衝鋒陷陣,斬殺敵將,建功立業。

其餘的眾將也都紛紛點頭,恨不得立刻發動戰爭,為自己升官發財。

“擊敗李勣的事情不要著急,敵人就在前方,難道還跑了不成,李勣可是在等著我們呢!”

李煜不在意的說道:“在這之前,我們也要弄明白敵人現在是什麼情況?然後再做出決定.”

“回陛下的話,臣派人去了伊吾,發現伊吾的城牆並沒有什麼變化,這讓臣十分驚訝,李勣在城中只知道練兵,從來不修葺城牆,那城牆看上去十分破舊.”

裴仁基有些遲疑。

“哦,李勣想幹什麼?難道準備訓練精兵,然後和我們正面交鋒嗎?什麼時候,高昌國的兵馬如此強壯了?”

李煜目光落在向伯玉身上。

“回陛下的話,鳳衛接到的訊息也是如此。

從高昌傳來的訊息,李勣一心訓練兵馬,並且從其中遴選出精銳兵馬,另外組建了一支強大的兵馬,被命名為高昌武卒,兵馬有五萬人之多.”

向伯玉得到的訊息更加全面。

“五萬人的精銳,這是從高昌十八萬人當中選出來的吧!十八萬人當中只選出了五萬人,看樣子,李勣對這個高昌武卒還是給予了很高的期望了.”

李煜也很驚訝。

十八萬人浩浩蕩蕩,李勣只是選取了五萬人,足見這五萬人的精銳程度,想來也是,若不精銳,恐怕也不會被李勣看中。

“這麼說,另外的十三萬人,實際上是被李勣給拋棄了?”

凌敬狐疑道:“你們看到李勣是如何處置剩下來的十三萬人的嗎?”

“也在訓練.”

向伯玉搖搖頭,說道:“到底是十幾萬人馬,一起衝上來,也夠我們吃一壺的了,李勣是不可能放棄這麼多人馬的.”

“凌先生是認為李勣有其他的陰謀詭計?”

李煜卻理解了凌敬言語中的意思。

“臣的確是有這個想法,但沒有十足的證據,也不知道李勣為什麼會這麼做?”

凌敬皺著眉頭,說道:“或許是因為高昌兵馬是一團散沙,不是我大夏的對手,李勣從其中選出精銳,就是準備在戰場上,擁有一支能夠抵擋我們的大軍.”

“陛下,李勣此人陰險狡詐,臣認為這件事情未必像表面那樣簡單。

此人做事一切都是為了自己,這次練兵,臣看也是為了自己.”

長孫無忌卻反駁道。

“自然是為了他自己,若不能訓練出精兵,如何能抵擋我們的進攻,如何能擊敗我們.”

凌敬有些不舒服了。

“凌大人,下官所說的為了自己,可不是為了這場戰爭。

他在伊吾練兵,看上去是為了抵擋我們的進攻,但為何不修葺城牆呢?難道,憑藉他的十幾萬人馬,能擋住我們的進攻?”

長孫無忌搖搖頭。

“不錯,他若是真的想在伊吾擋住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葺城牆,既然沒有修葺城牆,那就說明,他真正目的戰場不在伊吾.”

裴仁基也恍然大悟。

“那這五萬大軍?”

凌敬這個時候也察覺到其中的怪異。

“他不是為了高昌,也不是為了這場戰爭,而是想將這五萬人收為己有,將另外十三萬大軍放置在伊吾,用來拖延我們的行軍速度,他心中的戰場,從來就不是伊吾,而是在高昌.”

李煜恍然大悟,說道:“我們要擊敗十三萬大軍,也要損失一些人馬,而他藉機得五萬精銳,返回高昌,而這個時候高昌兵馬盡數掌握在他手中,麴文泰也沒有任何辦法.”

“難怪李勣明知道伊吾空懸在外,糧道漫長,他還是率領親兵跟隨高昌兵馬進入伊吾,不是為了真的在伊吾抵擋我軍,而是為了選取其中的精銳,為他所用.”

許敬宗拍手說道。

“此人狡猾.”

李煜呼吸了一口空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一個酒鬼書生的逆襲

暮上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