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廷署中的涼亭內,長孫無忌風輕雲淡,坐在石凳上,在不遠處幾個內侍宮女服侍著,不久之後,就見長孫無憂緩緩而來。

兄妹兩人行了過禮之後,長孫無憂揮了揮手,讓宮女內侍退了下去,這才坐了下來。

“皇后姐姐果然宣告大義,沒有寫信.”

長孫無憂輕笑道:“兄長可是猜錯了。

娘娘不會在乎一個楊弘禮,甚至一個弘農楊氏.”

“娘娘看的很明白,只要陛下在,秦郡王的太子之位就逃不掉,看看以前,陛下只要出征,多是秦郡王監國,這就是一個訊號.”

長孫無忌心中無奈。

長孫無憂看了自己的兄長一眼,嘆息道:“兄長,有些事情不能強求,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說給誰就給誰,不是你我能強求的,至於景桓,日後成就如何,還是要靠他自己。

兄長還是不要操心的好.”

對於自己兄長的心思,長孫無憂還是知道的,以前跟隨李世民,說是建功立業,實際上,還是想輔佐出一位帝王出來,現在成為大夏的臣子,也想輔佐出一位帝王來。

長孫無忌聽了搖搖頭,忽然說道:“娘娘是這麼想,但陛下未必是這麼想的,如此江山,若是簡簡單單的傳給嫡子,這不符合陛下的氣度,身為開國大帝的繼承人,就應該出眾,陛下這個時候未曾立下太子,也就是這個意思,誰有能耐,誰就能繼承皇位,自古都是如此.”

長孫無憂聽了默然不語,長孫無忌說的有道理,但這並不是她想要的,在宮中,她和楊若曦關係比較好,一旦兒子加入奪嫡之爭中,就意味著她將會站在楊若曦的對立面,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好了,娘娘,微臣也要前往洛陽了,陛下這個時候還在洛陽等著臣呢!”

長孫無忌見自己妹妹還在沉思中,頓時搖搖頭,沒有說話,這件事情實際上並長孫無憂想控制就能控制,輔佐一位帝王,對於那些臣子、世家來說非常重要,就算是李煜自己也不能阻擋。

“也罷!兄長,一路要小心.”

長孫無憂臉上浮現出一絲擔憂之色,此事看上去很簡單,但現在已經將一個刑部尚書給捲進去了,由此可見此事的背後絕對不簡單,她現在擔心長孫無忌最後也被捲了進去。

“放心,此事與我們沒有關係.”

長孫無忌很有把握,他現在還是在潛伏階段,長孫無憂在宮中與世無爭,沒有將太子之位放在心上。

長孫無忌告辭而去,而他進宮的訊息很快就在燕京傳了開來,諫議大夫魏徵府邸,鄭烈、崔民燾、盧旭三人坐在一邊,另外一邊卻是魏徵。

魏徵馬上要去洛陽,楊弘禮的案子被傳的沸沸揚揚,京師震動,魏徵第一時間上書彈劾楊弘禮,鄭烈等關東世家也緊隨其後。

“長孫無忌進宮了,想來是詢問長孫娘娘了,不過,長孫娘娘的背後是皇后,也不知道皇后娘娘對這件事情是怎麼個看法.”

崔民燾有些擔心。

“不管是什麼看法,錯了就是錯了,誰也不能改變,就算是陛下也是一樣,裴普是一個清官,和裴蘊不一樣,就這樣死在他手中,他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魏徵冷著臉,說道:“這是維護朝廷的法理,任何人都不能違背,就算是陛下也是如此。

若皇后娘娘準備保下楊弘禮,那老夫必定會參皇后一本.”

“玄成,慎言.”

鄭烈忍不住說道:“皇后娘娘乃是一國之母,豈是為臣者可以議論的.”

“那又如何?若是袒護貪官汙吏,皇后豈能為皇后?”

魏徵大聲說道。

他卻沒有發現鄭烈和崔民燾兩人嘴角露出一絲得意。

“哎,這件事情看上去只是楊弘禮和裴蘊,實際上,我看這件事情的背後不簡單,恐怕已經涉及到太子之事.”

盧旭忽然說道。

三人聽了頓時不說話了,鄭烈和崔民燾兩人面色就變的不好了,有些不滿的掃了盧旭一眼,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這件事情涉及到楊弘禮,又將皇后捲了進來,說明這件事情最後肯定是涉及到太子,涉及到奪嫡之爭。

魏徵只是冷哼了一聲,才說道:“陛下就應該定下太子,東宮之位只要定下來,朝局就安穩下來,哪裡有這些事情,諸位皇子恪守君臣之道,百官輔佐,難道還有人敢冒犯太子不成?現在這樣,肯定會引起諸位皇子的爭奪之心,群臣也跟著後面倒黴,不妥,不妥.”

“這個時候定太子?”

崔民燾面色一愣,看了一眼鄭烈,卻見鄭烈搖搖頭。

“陛下乃是開國之君,他的繼承人又豈是簡單的人,這個時候定下太子,有些不妥。

太子就是日後的儲君,現在諸位皇子都還沒有長大啊,只有長大之後,才能看出這些皇子的品行,只有選擇有德之人,才能繼承大夏皇位.”

鄭烈搖搖頭,說道:“我倒是認為陛下的決定是正確的,皇位歸屬,不應該是看嫡子或者長子就行了,應該立其賢,只有賢德之人,才能繼承皇位,光耀大夏.”

崔民燾面色一僵,露出複雜之色,前段時間,鄭烈的女兒鄭佳瑜生了一個男孩,天子賜名李景清,現在鄭烈這麼一說,言下之意,崔民燾頓時明白了,鄭烈這個時候,恐怕也盯上了太子之位。

只是李景清年紀太小了,現在若是讓天子立下了太子之位,能夠爭奪太子之位的,也就那幾個人而已,與李景清沒有半點關係。

拖得時間越長,對於後來的皇子來說,越有利。

“你也想讓你的外孫成為太子?”

魏徵雙目如電,掃了鄭烈一眼,他雖然耿直了一些,但並不是傻子,他知道李煜不喜歡他,可是他並沒有冒犯大夏的法律,李煜討厭他也沒有辦法。

“這個?總是有點希望不是?”

鄭烈有些尷尬。

他也沒有隱藏自己心中所想,眼前的這幾位都是自己的盟友,若是能得到對方相助,未必沒有機會。

“哼,這件事情還是不要考慮了,太子之位是何等重要,秦郡王是陛下親自教導的,是太子的人選,你那外孫機會渺茫.”

魏徵搖搖頭,說道:“而且,我魏徵辦事是對事不對人,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子。

貿然參與奪嫡之爭,十分不妥當.”

鄭烈聽了臉上的尷尬之色越來越濃,最後只能是點點頭,只是他心中仍然有些不滿,不能行動,難道想都不能想嗎?“這件事情我們的目標還是楊弘禮,想來此事之後,就算陛下念起是從龍之臣,會饒了他的性命,但他的官位、爵位肯定是不行了,我們還是關心一下何人能做這個刑部尚書吧!”

魏徵顯得很強勢,說道:“這次本官解決此事,我看鄭大人可以做這個刑部尚書.”

鄭烈一愣,緊接著就是大夏,站起來,朝魏徵行了一禮,魏徵雖然明面上沒有幫助自己,但這個時候推舉自己為刑部尚書,就是一種變相的幫助。

魏徵搖搖頭,說道:“本官只是看中鄭大人的才能而已,並沒有其他的緣故,本官還是那句話,奪嫡之爭並不是朝廷之福,也不是天下之福,兩位大人還是少參與的好,這件事情動輒就是有滅族之禍.”

魏徵搖搖頭,反正他是不會參與此事的。

鄭烈和崔民燾兩人聽了臉上露出一絲複雜之色,連連點頭,然後商議瞭如何配合對付楊弘禮之事後,這才告辭而出。

“這個玄成啊!難道看不出天下大勢嗎?”

出了大門之後,崔民燾忍不住嘆息道:“只要天子在位,世家大族的權力越來越小,永遠就沒有翻身的機會,更改朝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從太子身上想辦法,換了一位親近世家的太子,天下才能真正的太平.”

“秦郡王還是差了一些,受天子和岑文字等人的影響太深,對我們世家來說,未必是好事.”

鄭烈搖搖頭,他們不是不忠於大夏,也不是背叛天子,而是想推舉出一位能夠代表世家利益的皇子而已。

“這個時候也應該佈局一下,關中世家、江左世家都在佈局,楊弘禮是沒有辦法,不然的話,他恐怕也不會選擇秦郡王,趙郡王不是很好嗎?甚至唐郡王都是可以考慮的.”

崔民燾搖搖頭。

在奪嫡之爭中,三大世家集團都是有支援的人,唯一不支援的就是皇后之子,這個被李煜看中的皇子,肯定是支援李煜的新政,對世家並不看好,一旦即位之後,大夏的各項政策肯定不會有變化,這是幾個世家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楊弘禮必須離開朝堂,他是天生的秦郡王陣營.”

鄭烈雙目中閃爍著寒光,冷笑道:“魏徵是我們這邊人,我看長孫無忌也未必沒有其他的心思,我們可以聯合起來.”

“甚至可以和江左的那些人聯絡一下。

沒有壞事.”

崔民燾也建議道。

從這方面來看,楊弘禮算是犯了眾怒。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搶個丫鬟叫秀寧

墨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