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試卷擺放在面前,數萬張試卷放在一起,檢查試卷的有三十個人,十人一組,基本上七人透過可進入下一輪,最後錄取的人數為一千人。

“太僕寺五節傑的試卷出來了嗎?”

岑文字和骨儀兩人進了大殿,說道:“馬周等五人王上可是很看重的。

就算是寫的不好,也要給王上看看.”

“回大人的話,馬周等五人的試卷下官等已經摘在一邊.”

一個紅衣官員指著一邊的几案說道。

只見一邊几案上擺放著五疊試卷。

岑文字和骨儀兩人走了過去,只見試卷上分別寫著馬周、崔敦禮、劉仁軌、許敬宗、劉洎,岑文字取了馬周的試卷看了一眼,點點頭,然後依次取了崔敦禮等人的試卷看了一眼,然後才說道:“王上讓人傳來旨意,這些試卷不管什麼觀點,只要能解釋的通,語句通順,言之有物,那就是不錯的文章,若是文采飛揚,那就是好文章,至於文章的觀點,實際上並不算什麼.”

“臣等遵旨.”

眾人聽了面色一愣,紛紛山呼萬歲。

李煜一道聖旨,有許多人都能從被罷黜的人選中重新有了機會。

“岑大人認為,這五人之中,何人可以為會員?”

骨儀看著眼前五張試卷,他主要看的的是史論和策論兩張,詩文次之,而其他的算學、雜學更是排在後面了。

“這個,試卷還沒有評論完畢,現在說這些早了一些.”

岑文字接過幾張試卷,看了一下,五人之中,詩文方面,崔敦禮為首,史論則是許敬宗為首,策論方面卻是以馬周為首,雜學劉仁軌,算學卻是劉洎為首。

真的要選何人為首,還真的選不出來。

“是嗎?”

骨儀並不說話,只是將試卷放在一邊,他是副主考,這次來也只是看看,因為交叉批閱試卷,加上人手不夠,並沒有採取糊名、謄抄等手段,敞開著讓眾人批閱。

“王上很快就會回來了,殿試會在大典之後進行,這些人都是新朝第一批進士,諸位大人批閱的時候,可是要小心一些,不能壞了新朝的氣象.”

岑文字淡淡的吩咐道。

雖然取的人數比較多,但岑文字也不想壞了新朝的名聲。

“是.”

眾人聽了面色一正,岑文字的話讓眾人的態度又端正了幾分,若新朝第一次科舉就出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恐怕會讓天下人笑話。

岑文字又取了一些罷黜的試卷看了看,微微嘆了口氣,這裡面大多數還是寒門子弟的試卷,詩句不用說,策論、史論方面也不盡人意,更重要的是字型,這些人的字寫的都不如人意,讓人第一眼就生出不悅之心,如何能被考官錄取呢!“嘖嘖,這些人真是四體不勤,這些最簡單的常識都不知道,如何能當官,勸課農桑?”

岑文字搖搖頭,卷面看上去很清楚,字型很漂亮,詩句也很華麗,史論辭藻華麗,但後面的雜學和算學卻很差,一看就知道是世家子弟,根本不懂這些東西,也是在罷黜之列。

骨儀點點頭,並沒有說話,誰讓這次科舉與前朝的科舉不一樣呢?考試裡面還有雜學、算學這些東西,世家子弟哪裡能做的出來,市面上雖然流行許多小冊子,但這些世家子弟又有多少人購買的呢?而那些真正的寒門子弟或許擅長雜學,可是詩文方面卻差了許多。

所以真正幸運的人卻是那些中等偏上,或者真正有才能的人,諸如太僕寺五傑就是如此。

又有學識,還被李煜所重視。

“走吧!”

岑文字將試卷放了下來,十人交叉閱卷,總是能避免事情,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李煜登基大典,這裡面的儀式不能有半點問題,相比較,科舉只能排在次要的位置。

江都宮內,楊若曦看著眼前的女子,面色冰冷,鳳目中閃爍著冷光,淡淡的說道:“楊釗這次也參加科舉了?”

“回娘娘的話,正是如此,是妾身陪他來的.”

楊李氏趕緊說道。

“既然是參加科舉了,那就考就是了,這是王上制定的規矩,我哪裡能改變,楊釗才高八斗,自然是不需要我打招呼的,若是才能不濟,那就回去好生努力,等到下次再考就是了.”

楊若曦十分平靜的說道。

“這個王后即將母儀天下,士子殿下即將為太子,身邊總得有人幫襯一二,到底是自家人更加放心,娘娘以為呢?”

楊李氏強笑道。

“有的時候,自家人還不如外人來的貼心,而且,我大夏的規矩你應該知道,王上的女人是不能干涉前面的朝政的,科舉乃是倫才大典,豈能輕易干涉.”

楊若曦雙目中閃爍一絲冷漠,弘農楊氏給他的印象並不好,無論是在楊玄感這件事情上,或者是其他的方面,弘農楊氏都是失分項。

楊李氏是楊素弟弟楊嶽的妾室,生了一個兒子叫做楊弘武,這次也來參加科舉考試,楊李氏前來,實際上就是想走一下後門,這也是針對李煜的試探。

可惜的是,楊若曦並不喜歡楊氏。

楊李氏面色一僵,卻不知道說什麼好,被拒絕也就算了,關鍵是丟了面子,丟了楊氏的面子,讓楊李氏心中十分不滿。

“娘娘,楊娘娘求見.”

外面傳來竹劍的聲音。

楊若曦點點頭,竹劍口中的楊娘娘指的的是楊晴兒,觀王之後,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恐怕觀王房也會派人前來的,誰讓李煜現在幾乎已經一統江南了。

最起碼能三分天下,比當年的南朝地盤可是大多了,所以才會有許多人前來投奔。

楊晴兒走了進來,面帶笑容,只是看到楊李氏的時候,面色也變差了,她雖然出身觀王房,對弘農楊氏的情況也是知道的。

“怎麼,你們家也來人了?”

楊若曦淡淡的說道。

“嗯,來了,是楊思誼。

楊恭仁的兒子.”

楊晴兒淡淡的說道。

顯然心中也有些不滿。

“以前不來,現在來了,不感覺到有些遲了嗎?”

楊若曦平靜的說道。

楊李氏老臉一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還是那句話,憑本事當官吧!”

楊若曦擺了擺手,讓人將楊李氏送出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諜海獵影

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