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劉協有些懵懵懂懂地回道,似乎並不是很懂劉宏話中的意思,但可能是由於從小就失去了母親,比起送在宮外養的劉辯,劉協要更加註重規矩,而且也對劉宏要更加依賴,也正是因此,才讓他更得劉宏的喜愛。

劉宏見此不由地發出了一聲嘆息,劉協雖然有點小聰明,但終究還是年紀太小了,實在是不足以接任皇位,而他的身體狀態一日比一日差,倘若他力排眾議,下令立其為太子儲君,恐怕難以撐到劉協順利上位的那個時候,到時候劉協肯定會被人所害。

至於他的另一個兒子,何氏所生之劉辯才能實在是過於低下了,根本沒有資格做一個皇帝,對於這點,劉宏的態度很堅決。

劉宏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扛著朝廷內外的壓力,並先拖著何氏,暫時不立定太子儲君,在他看來,他的身體就算再差,也不可能挺不過四五年吧,到時候他將改革後的中央軍隊交給劉協,而劉協也是少年了,好生培養絕對可以繼承皇位。

想到這,劉宏不由地心裡暗歎:唉,要是孫伯符那小子是朕的兒子該多好,憑他的天賦和才能,絕對可以為大漢再帶來一次盛世,可惜啊!

劉宏想著想著竟然開始有點嫉妒起孫堅了,就算孫策一開始來到雒陽當劉辯的皇子伴讀時,劉宏對他不甚在意,但劉宏在準備召見孫策前,還是讓人好好打探了一番孫策的各方面情況的。

經由調查後,劉宏知道了孫策的父親孫堅是個心懷漢室之人,他這才放心,讓人傳旨召見孫策,不過隨後,當他得知孫堅除了孫策這麼個出類拔萃的兒子外,家中還有幾個聰慧的兒女,比起他這個天子都要強得多。

其實劉宏也明白這一切都怪他談戀美色,將何氏扶正為了皇后,其上位之後變得異常善妒,經常對劉宏寵幸過的女人下死手,就連艱難生下劉協的王美人都被她弄死了,劉宏留不下幾個子嗣也就不奇怪了。

就這樣,本來立下了不少功勞,但沒被劉宏記住的孫堅,竟然托兒子孫策的福,不僅給劉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得到了劉宏的羨慕和嫉妒。

朱儁見劉宏毫不避諱地在自己面前對劉協這位小皇子說出想讓其成為“千古明君”,再加上朝野間一直傳聞天子不喜皇子辯,頓時有些明白了劉宏在自己面前說出此言的意圖,這是想讓他朱某人日後為劉協撐腰呢!

雖然已經神領意會,但朱儁可不會輕易地對這種大事做出選擇,他雖然和盧植一樣熱愛大漢,但比起有些不知變通的盧植來說,朱儁可要“滑頭”得多,以他的地位,在劉辯或劉協沒有登基前,絕對不會支援任何一方。

遲遲得不到回應,劉宏可不認為是久經官場的朱儁沒有聽出他的暗示,他明白這是朱儁不想被牽扯到儲君的時期中,所以故意裝作聽不懂,但劉宏也沒辦法,畢竟如今的大漢需要這些老將去平息叛亂。

劉宏心中雖然很是不滿,但也無法表現得太明顯,不得不說他這個皇帝當的真是太糟糕了,根本沒有一點揮斥方遒的意思,反而處處受到世家的拘束。

有氣無處發的劉宏只能說道:“朱中郎,此間已無甚事可麻煩你了,不若你先回去吧。”

“喏!”

朱儁爽快地應了一聲後,沒有絲毫的猶豫,轉身就走了,等其瀟灑地離開之後,劉宏憤滿得捏緊了雙手,就連手指甲都快要刺入面板裡了,他也沒有在意。

“哼!這些傢伙真是欺朕太甚,等朕改革完軍隊,將中央軍權牢牢抓在受傷後,看你們還敢不敢這麼囂張。”劉宏在心裡想道。

過了沒多久,被帶出去逛了一圈的孫策又被帶著回來了,劉宏見到孫策,臉上不由地陰轉晴,露出了一絲笑容。

或許是因為聽說孫堅也和那些世家子弟關係不太好,也或許是因為他詢問後孫策就直接給出了計謀,而不像那些老奸巨猾的人不斷推諉,總之劉宏現在對孫策的印象要比那些朝堂眾人都要好得多。

“伯符,你覺得這皇宮的花園比起宮外如何?有何區別?”

為了解釋之前支開孫策的行為,孫策一回來,劉宏就開口問道,彷佛他讓孫策去花園真的是為了讓他去欣賞皇宮花園的景色。

“策對於欣賞美景之事不是很在行,說不出宮內宮外有多大區別,還請陛下見諒。”

孫策明白劉宏支開他,肯定是有什麼事情不方便當著他的面辦,至於什麼欣賞景色之事,被帶出去時的孫策思考的都是遇到困難該如何應對,怎麼可能有那種閒情逸致?

從盧植這三個月的教導中,孫策逐漸明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盧植對於劉宏這位天子很不認可,就差要逼其禪讓了。

所以孫策也不是非得完全聽從劉宏的想法,不過他剛剛發現了一條可以達成他與周瑜商議的計劃的路子,暫時還不適合和劉宏翻臉。

“伯符啊,你果然不愧是盧尚書的高徒,提出的文武兩計的確是十分精妙,朕已經決定就這麼對付那些邊賊了,不過你可得抓緊時間學習,到時候我想讓你親自動手。”

見孫策直言無心談風景,劉宏沒有絲毫的怪罪之意,依然是笑眯眯的,他先是表明要採用孫策提出的計策了,然後又告訴孫策具體這實施計劃的人也是孫策本人。

劉宏話畢後,場面一下子陷入了寂靜,孫策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劉宏再出聲,不由暗自問道:這就沒了?好傢伙,看來劉宏這是光想把鍋全甩給他來背,自己卻根本什麼也不付出唄?

這可不是小事啊,而是足以動搖大漢社稷的事,但看劉宏的意思,是既不打算資助武器裝備和錢財,也不打算給孫策分配人手了,合著一切都要靠孫策自己來,但到時候功勞卻要獻給皇帝,以此來獲取官職和爵位的封賞。

有解決這麼大麻煩的功夫,孫策何不自己爭取這天下呢?相信以他到時候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付匈奴,鮮卑等所有邊賊,絕對比要受到皇帝的限制時做得更好。

劉宏見孫策遲遲不開口回應他的話,他還以為是想要一個承諾,於是他說道:“伯符啊,如果你的計劃成功,徹底解決了匈奴的問題,朕可以做主封你為大漢的第四位冠軍侯,並封你為驃騎將軍,位同三公,你意下如何?”

孫策今天算是認清了劉宏的愚蠢了,他在心裡冷笑道:“呵呵,還問我意下如何?我意下不如何,光嘴上說一句,一點實際的支援都不給,你以為光畫餅我就會為你拼命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以智取勝,扶蘇為我三顧茅廬

公子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