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頗有高祖之風,怎麼感覺哪裡不對?

經過孫策的提醒,盧植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重要的事情,臉色突然變得嚴肅了起來。

沒錯,孫策在盧植面前誇讚劉備,可不是為了替他在老師這裡改變其固有印象,而是為了給他挖個大坑。

果不其然,盧植在想到劉備有高祖之風時,態度立馬就從之前那種對頑劣的弟子終於成才了的欣慰,變成了現在這樣的鄭重。

在盧植的心裡,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雖說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也是漢室宗親,但畢竟不是如今的天子一脈,誰也不能肯定,繼承高祖遺風的劉備日後會不會行逆反之事呢?

況且如今的大漢天下可謂是千瘡百孔,到處都有流民,對於有野心想要造反的人老說,募集兵力簡直不要太容易了!

對盧植來說,就算劉備這個弟子是漢室之人,他也絕不希望其篡位謀反成功,因為那樣對他一生的忠義之名來說,就是個天大的侮辱。

試想,後世會有人認為一個謀朝篡位之人的老師是個正直忠義之人嗎?恐怕即便是有,也是極少數,大多數人肯定會唾罵他是個奸臣,教出了個造反的弟子,這種事情,即便是經過了史官的修飾,也定然不能完全消去痕跡。

所以孫策此舉可謂是抓準了盧植的心理,劉備估計得有一番苦頭吃了。

對此,孫策只能在內心對劉備道一聲“對不住”了,雖然是毫無誠意的,畢竟能今早解決一個日後的競爭對手,孫策肯定是會動手的。

而且這次的機會可謂是送到他眼前的,還不會對孫策本人造成任何的影響,連盧植也只會以為他不過是剛好提起此事,絕對不會想到他會給第一次聽說的劉備挖坑,這麼好的機會不用豈不是傻子?

盧植的臉色一直在陰晴之間變換,良久,他才勉強在孫策面前恢復了先前的那般姿態。

“伯符,你對劉備的評價過高了,依為師之見,他的兩位兄弟只有勇力,卻無智力,且劉備是漢室宗親,如此可見他頂多是崇拜高祖罷了,遠遠談不上有高祖之風。”

孫策從盧植的話中聽出了他心裡還是對劉備留有兩人間的師徒之情,一番“劉備只是崇拜”的話既是說給孫策聽的,也是盧植用來安慰他自己的,劉備究竟怎麼樣,他心裡可是比誰都清楚。

隨後,盧植就站了起來,準備帶著孫策參觀參觀他的府邸,順便告訴孫策日後教導時,文課在哪裡上,武課在哪裡上。

一路上,盧植和孫策師徒兩人其樂融融,至於孫策身後跟著的陳武和周泰,盧植也沒特意不准他們跟著,估計是想著他們日後都會成為孫策的屬下,多些本領也是好的。

東漢官員每工作五天,就可以有一天休沐的假期,官員們在休沐日這天參加參加宴會,或者和家人朋友交流交流感情等,而今天恰好就是大漢官員的休沐日。

不過對於盧植來說,是不是休沐日對他來說可能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劉宏可以說讓他徹底失望了,所以盧植對自己如今的尚書任職,正常以身體欠佳的緣由請假缺席,以盧植的身份和地位,也沒人敢說他點什麼。

所以盧植告訴孫策,日後除非他有不得不參加的朝會,或者孫策需要去參加大將軍府的事宜,其餘時間孫策都得到他府上來接受指導,爭取可以早日讓孫策更上一層樓,成為擁有可以真正統領三軍本領之人。

盧植的安排可以說是完全為了孫策著想的,孫策自然不會因為覺得很辛苦,就對此有所怨言,其內心反而生出了一種莫名的安全感。

仔細想了想後,孫策覺得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靈魂中來自後世那部分的不自信,對於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對於自身日後可以爭奪天下的不自信。

畢竟一路走來,孫策出了跟著自己的親爹親孃學習過外,也就跟著銚樂學過武藝,其餘的都是靠他自己摸索著訓練,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他自然不會這麼簡單就天下無敵了。

如今有著天下第一等的名師盧植教導他,替他查漏補缺,對孫策來說不禁有利於能力的進步,更能夯實他的自信心,這對他日後與這個時代的各路英雄豪傑作戰,有著莫大的好處。

盧植不緊不慢地帶著孫策三人來到了後院,沒走幾步路,孫策就聽到了一陣喊殺聲傳來。

這讓孫策三人很是意外,要知道這可是當朝尚書的府邸,沒有其餘那些達官貴人府上的那種靡靡琴音就算了,竟然一進後院就是喊殺聲。

不過孫策轉念一想,覺得盧植這麼安排也是合情合理,畢竟詩文也好,書法也罷,書畫什麼的也不用說,它們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都不過是些小道罷了,只有天下太平達官貴人才有資格玩。

而如今大漢的時局越來越動盪,試問還玩這些文化藝術方面的東西有什麼用?當今天子劉宏就曾創辦過一個鴻都門學,專門培養書畫音樂方面的人才,現在還不是廢棄了。

盧植直接先將孫策帶過來觀摩其後院中的戰陣演練估計也是因為如此,他想告訴孫策,憑文章已經挽救不了如今的大漢了,只有靠兵力之鋒才可以,不得不說,盧植的預料是十分正確的。

郭鵬緩緩的向前走,都差用上躡手躡腳的姿態了,生怕打擾了蔡邕撫琴的興致。

走了沒幾步路,郭鵬就看到了在一座小亭子裡,端坐著一名身著白色儒士服的中年男子,姿態優雅而不失端正,一眼望去就能看到『氣質』二字。

有些人只要一出現,就彷佛臉上寫著『氣質』二字一樣,一看就能看出來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有些人當然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是個猥瑣的傢伙。

郭鵬緩緩上前,站在了小亭子旁邊,一聲不吭,目不斜視。

蔡邕也只是撫琴,彷佛不知道郭鵬已經來了一樣,琴聲悠遠,意境深邃,想想都覺得很有深度,一定是蔡邕在借琴聲束髮心中的憤滿。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開局棒梗你坐牢吧

毛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