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咱家可是全都照你的意思做了,算得上是沒有辜負你的信任。”

興許是孫策先前的一番噓寒問暖喚醒了張富早已遺棄的人性,張富開始注意起了孫策對他的看法,竟然轉過頭來觀察孫策的表情。

見張富那張油頭粉面的臉上透露出的在意態度,孫策不由心裡有些發毛。

這傢伙,不過是對他稍微客氣了一點嘛,怎麼表現得這麼殷勤,他該不會是見我英武帥氣,想對我圖謀不軌吧?

想到這,即便是孫策身處在雒陽的酷夏,也禁不住打了個寒顫,他可只喜歡漂亮女人,沒有什麼“龍陽之好”的怪癖啊!

孫策嘴角微微抽動,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壓著聲音說道:“大人願意遵守約定,在下感激不盡。”

說到一半,他竟然看到張富身體在微微發抖,臉上也是一副喜色忍不住的表情,從未想過會出現這種突發情況的孫策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說下去。

“大人,在下還有一事相求,但不知大人是否願意?”

還不等孫策說明要他幫忙做什麼事,張富就結果話茬保證道:“公子儘管說,什麼事情只要咱家能做得到,便定會出全力為公子去做!”

孫策自然不會完全相信張富的話,他知道,此時的張富不過是因為某些原因而情緒失控了,這時候他做出的保證,等到其冷靜下來後還作不作數就沒人知道了。

但是儘管如此,為了能在張讓等閹黨勢力中安插一個傳遞情報的眼線,張富無疑是孫策目前最好的選擇。

“大人,不妨先聽聽我想請你做的事情再說,不必急著先答應,放心,此事大機率不會危及到大人的安全,而且在下也只是在與你商量,絕不是威脅。”

似乎是被孫策談起的有關安全之事點醒,張富逐漸收斂了那種不正常的情緒,平靜地等著孫策說明想要他做的事。

見張富終於恢復了正常,不用擔心成為一個宦官暗戀物件的孫策久違地有些控制不了情緒,差點喜形於色。

“大人,在下需要你適時地為我提供一些宦官集團的情報,此事對別人來說或許有些困難,但對你來說絕對是輕而易舉。”

張富頓時大驚失色地說道:“什麼?公子要讓咱家在義父他們那裡當你的細作,這不是要了咱家的這條小命嗎?”

孫策暗道一聲“果然”,這傢伙恢復理智之後,仍然還是先前那種膽小惜命的性格,覺得孫策要他做的事可能有危險就想拒絕。

“大人,你放心,在下並不是想讓你做那種找時機盜取機密的習作,你只要將一些內部人都得到的訊息儘早通知與我便可,此舉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就算孫策這麼說,張富還是不太願意,他知道義父張讓最討厭的就是那種吃裡扒外之人,倘若張讓知曉了此事,張富必然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從此生不如死。

“公子,此事咱家恐怕……”

張富想要拒絕的話說到一半,就對上了孫策那雙毫無波瀾的眼神,他沒來由地感覺到了孫策眼神中流露出的一絲殺氣,隨後他才想起孫策手上掌握著能決定他死活的把柄。

至於孫策先前所說的“不是威脅”,換做沒見過他出手前的張富可能會信,但親眼見識過其狠辣後,打死張富,他也不相信孫策說不威脅是真的。

良久,張富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後說道:“罷了,罷了,咱家也沒有拒絕的資格了,公子請放心,此事咱家應下了。”

孫策笑眯眯地問道:“大人,不為難吧?”

看著孫策那張皮笑肉不笑的臉,張富連連答道:“不為難,不為難,日後咱家一有重要的訊息,就會盡最快的速度通知公子的。”

“甚好,甚好,如此這件事就有勞大人你了。”

甭管過程如何,張富鬆口了,孫策就知道他想要的目的達成了,立馬就說出了一番客套話。

對此,張富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苦笑笑,誰讓自己命苦呢?一條小命和今後的命運都只能掌握在別人的手裡。

“大人,你可知陳琳之後,張讓還有什麼謀劃嗎?”

沒錯,孫策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張讓下一步準備怎麼做,所以在張富答應他的要求後,他就立馬進行了詢問。

“義父最近好像並沒有什麼謀劃,但他去見當今天子的次數明顯變多了,聽說是因為天子的身體越來越差了,和義父等人商量著留下些後手,防止他駕崩後,劉氏江山旁落到他人手中。”

張富的話令孫策對當今天子劉宏,這位後世聞名的漢靈帝,有了一點不同以往的看法,都說桓靈二帝是昏君,沒想到靈帝到這種時候,竟然有了點覺悟,還會替繼承人考慮了。

孫策追問道:“具體點呢,要做什麼你知道嗎?”

“公子,咱家瞭解得也不是很清楚,畢竟此事還在商議階段,不過義父與其餘常侍密談時,咱家剛好聽到了一點,似乎是要進行一次有關於中央軍隊的改革。”

既然知道已經逃不出孫策的魔掌了,張富就將自己知道的都一五一十地說給孫策聽,沒有絲毫的隱瞞,其餘的他確實是不太清楚,就他知道的這些也都是他偶然間聽到的。

張富說完後,孫策盯著他的表情觀察了好一會兒,發現他沒有絲毫的慌亂,也知道他沒有說謊,看來劉宏與十常侍秘密商議的事情,確實隱藏得很深,連張富這種十常侍的親近都不能透露。

“軍隊~軍隊~”

聽完張富情報的孫策,努力地他的腦海中尋找起了發生在中平四年到中平五年之間,有關中央軍隊改革的大事,過了好一陣,終於想起來了,那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西園八校尉”。

按照發展,到時候這八名校尉分別會是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下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典軍校尉議郎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諫議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瓊。

且這些校尉和其統領的軍隊名義上都歸小黃門蹇碩管轄,而蹇碩又直接聽命於漢靈帝,隨著“西園八校尉”的名聲傳開,一時間連何進都要聽從蹇碩的命令。

這正是劉宏在雒陽西園招募壯丁設立一支軍隊的意義,其目的就是分化大將軍何進手中的兵權,防止在劉宏死後,作為外戚的何進因為手握的權力過大且無人可以拘束,從而生出不該有的謀國之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人衛秧

善文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