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府中的涼亭裡,孫策正對著吳恆“訴苦”。

“子常兄,你的氣運真是令人羨慕啊,你不知道,策自從來了這雒陽後,就如在風雨中飄搖的小舟般,儘管一再小心,還是在不知不覺間得罪了不少人。”

孫策得知吳恆已經取字子常,自然厚臉皮地往親近了稱呼,一番話說完,他還故意嘆了口氣,臉上擺出一副悽慘的模樣。

吳恆輕易不認可別人,但一旦認可了,就會對朋友十分熱心腸,聽著孫策說的很悽慘,他甚至開始思考起如果他站在孫策的角度,該如何做才能被雒陽這座城池接納。

思慮一番後,他說道:“孫郎,其實你眼下正有個走出困境的好機會。”

“哦~子常兄有何妙計?還請快與我道來。”

“孫郎,在下覺得此番大將軍既然邀你前來赴宴,肯定是動了提拔你的心思。”

不知為何,吳恆越說越興奮,不禁手舞足蹈起來。

“如此,前番老師擠兌孫郎之言,反倒成了一個孫郎表現的好機會,只要表現得還不錯,大將軍必然會願意邀你成為他的賓客,到時孫郎便可在這雒陽立足了。”

吳恆說完後,一臉期待地盯著孫策,似乎是迫不及待地等孫策贊同他的提議。

“子常兄此言有理,那我待會兒便盡力表現吧!”

雖然吳恆出了主意,但孫策也不知道他這番話裡有沒有替王允解釋的意思,但儘管如此,他還是做出一副“我和你是好朋友,我相信你”的表情,贊同著吳恆的話。

以孫策的精湛演技,吳恆被唬得沒有絲毫懷疑,他走上前將一隻手搭在孫策的肩頭。

“子常兄,我們已經出來了一會兒,回去吧。”

隨後兩人快步離開涼亭,回客堂去了,孫策坐回到几案後,和全柔對視後點了點頭,一旁的秦松意有所指地笑道:“孫郎方便的時間可真不短啊!只怕是偶遇故人,忘卻此間酒宴了!”

孫策心情正好,拱手道:“讓文表公見笑了!”

秦松瞥了一眼坐在對面的袁紹和王允,語氣調侃地說道:“看來袁本初這回支援王子師是個錯誤啊。”

孫策聞言也朝對面袁紹那邊看去,結果剛好看到王允身旁的吳恆在跟他擠眉弄眼,於是忍不住地笑了笑。

但他不知道的是,這個笑容讓袁紹覺得這是他在對先前的事發出的挑釁,剛好這時,場上的一名文人吟唱完了自己的詩文,在一陣稀稀拉拉的掌聲中,退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袁紹見狀,立刻起身走到客堂中央,眾人見袁紹出場,頓時全都流露出一副關切的表情,行注目禮。

秦松笑呵呵地對孫策道:“看來袁本初這是要對你發難了!”

走到中央的袁紹先是抱拳行了一圈禮,隨後朗聲道:“剛好靈思泉湧,便做了一篇詩文,難得今日諸位一同飲酒賞文,還請諸位聽我吟誦!”

袁紹的話雖然客氣,但其眉宇間有一抹化不開的驕傲,那姿態,彷彿理所當然地覺得他的一切都高人一等,包括他即將道來的詩文。

他在場中央上踱步幾圈後,開始吟誦起來,很多人立馬變得臉上滿是驚豔之色,彷彿是被詩文震驚到了,隨即堂上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許多“才子”紛紛開始表示自愧不如。

“這詩文雖然算是上品,但是過於自傲了些,能做出此等詩文之人必定是目中無人之輩,難道全天下就他一人才是英雄嗎?”

秦松聽完詩文後,話語之中滿是嘲諷的味道,對於袁紹的詩文十分不以為然,秦松的多番表現毫不掩飾地展示了其對尸位素餐的世家子弟不滿,想必是懷才不遇久了,才會變成這樣。

“我看文表公的才能便強於袁紹十倍,不如公下場去讓大家見識見識。”

聽到孫策慫恿自己當出頭鳥,秦松呵呵一笑,然後說道:“可惜袁本初眼中並沒有松,你看,他朝你來了。”

孫策聞言看去,只見袁紹果然朝他走過來了,臉色還帶著冷笑,一副十分不善的神情。

孫策一愣,隨即明白了過來,看了一眼替自己擔憂的吳恆,猜測道:看來是先前與吳恆意念交流的時候,被袁紹誤會了,覺得受到挑釁的他就想來落自己的面子。

袁紹行至孫策前方几步處停下腳步,說道:“早就聽子將說過孫郎才冠天下,乃是一名世所罕有的天才,今日機會難得,不如就讓大將軍還有在座的各位都見識見識孫郎的才華吧!”

他這麼一說,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都匯聚到了孫策的身上,在場還有不少人,今天之前都不認識孫策,聽完袁紹的話,紛紛表示懷疑。

孫策當然知道袁紹這是在激他,故意先把他捧得很高,俗話說捧得越高,摔得越重,等到孫策做不出像樣詩文的時候,那可不僅要被場上的眾人嘲笑,過不了幾天,世人就會知道孫策只懂打仗,不通文采。

以袁紹這種世家子弟的手段,要是看一個人不爽,又抓住了其把柄,必然會往死裡整他。

好啊,你袁紹不是想找我的麻煩嗎,老子就踩著你上位,讓你偷雞不成蝕把米,再說了,不就是玩營銷嗎?你就等著看吧!

孫策遲遲沒有接話,袁紹認定孫策就是個不懂詩文的,心中得意的同時,他還假惺惺地抱拳說:“既然孫郎不願,紹也不會為難一個小輩。”

其餘人也開始小聲議論起來,對懷疑孫策是否不懂詩文之事直言不諱,紛紛開始了幸災樂禍。

吳恆則是暗自替孫策著急,畢竟袁紹的詩文他聽起來確實很好,連全柔,陳武和周泰都很擔心。

秦松倒是很鎮定,這倒不是他覺得孫策文采好,說實話,他根本不在意孫策有沒有文采,他在用心觀察孫策會如何應對像袁紹這種威名顯赫之人的壓迫。

就在袁紹等人著看孫策下不來臺的時候,孫策卻兀然站了起來。

袁紹表情一愣,隨即暗自冷笑道:“就算有膽子站出來,但你作出的詩文也肯定是上不了檯面的,終究還是少年,經不起刺激!”

孫策離開座位,走到袁紹面前,抱拳道:“本初公盛情相邀,策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末開局,鄰居朱元璋

吾自今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