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老虎嚇著了,孫尚華吵鬧著要回家。

孫策知道她和孫權這次估計都被嚇得不輕,回去就算不大病一場,也得躺上一兩天才能下床。

眾人準備走的時候,蔣壹提議要將那頭老虎的屍體帶回去,孫策覺得這是個利於自己名聲的事情,也就答應了。

幾人廢了好大的力氣,終於回到了城門口,此時正巧有人駕著駑馬從他們旁邊路過。

馬兒從虎屍邊走過時,立刻跟發瘋了一樣,不受它主人控制地左突右撞。

發瘋的馬兒一下就將城門處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突然那眼尖的守衛燕老六看到孫策幾人腳下的那隻老虎,驚詫地大叫了一聲“嚯~”。

一旁的人循問他怎麼了,他並沒有說話,只是手指顫抖著指向孫策等人那邊。

隨即看向那邊的人越來越多,驚叫聲也越來越多。

孫策也沒管他們,畢竟經歷了一場兇險,他想回家歇息了,雖然他此時已經從脫力狀態緩過來了,但渾身的肌肉還十分痠痛。

交代了蔣壹等人解決虎屍的事情,他就帶著孫尚華和孫權直奔孫家而去,一回到房間,他就倒在床上矇頭就睡。

另一邊,蔣壹等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添油加醋地宣傳孫策為了救弟弟妹妹和他們這群朋友,一個人就博殺了一隻老虎的全過程,如此神勇的事蹟自然讓聽眾頻頻叫好。

如此奇事經眾人之口快速傳播了起來,更有讀書人為此寫了一首打油詩:林間逢白額,努力搏腥風。親朋俱無恙,脫離饞口中。

此後,孫策重情義,講義氣,勇能扼虎的事蹟廣為流傳,成為了一段佳話,孫策的名望也因此水漲船高,人人讚譽,可以說未來一片光明。

……

今年的天氣很奇怪,已經陽春四月了卻突然就下起了暴雪。

凌操回來了,並告訴孫策外面出現了很多流民,沒過幾天,壽春令周尚就派人來請孫策去縣衙。

孫策對此一頭霧水,但是周尚與他孫家交好,他必須得走一遭,於是將此事稟告了母親吳氏後,就帶著凌操和銚樂去了縣衙。

一進門,孫策就發現縣衙的官員都在裡面,但他們的情緒都不太穩定,有些急躁和悲觀。

周尚見了孫策,勉強對他露出了一絲笑容,並示意他入座,等入座後,周尚開始向他說明情況。

“這是鄧五,是城外鄧家村的一名獵戶,據他說,前些時日進山時,無意間發現了有人商量兩天後要聚眾攻打壽春城,看那些人頭戴黃巾應該是黃巾遺賊。”

孫策十分驚詫地問道:“兩天後?”

周尚面色陰沉地道:“不,是算上今天只有兩天,也就是說再過一天,他們就要來了!”

凌操和銚樂也面色大變,有些擔心壽春能不能抵擋住這波亂兵。

孫策看著周尚有些疑惑地問:“不知縣令大人叫小子過來有何事?如此大的事情不知您準備如何安排?”

周尚帶著些慚愧地說道:“說實話,我雖然忝為壽春縣令,但卻是不通軍事,縣中兵力不盛,你父孫文臺又不在壽春,我們對付亂賊實在是沒把握。

都說虎父無犬子,賢侄的大名也已路人皆知,所以就想請你來參謀參謀!”

此時縣丞董源眼神閃爍,滿臉通紅,不敢反駁周尚的話,但也不願承認自己不如一個少年,嘴裡都囔著。

“黃巾亂賊極其擅長蠱惑人心,鄉間的愚夫愚婦很容易受其指使,到時候來攻我縣城的賊人定然數以千計,只憑我和兩名縣尉,還有三百縣兵,就算有孫議郎虎子在場,恐怕也不可抵擋!”

周尚難道沒有董源這樣的想法嗎?不,他也有,但他能怎麼辦呢?

鄧三昨天晚上才把訊息帶給他,他連夜就派人給郡府送去急報求援,但賊人很快就要舉事了,等到郡裡派出援兵,壽春沒準已經被攻下了。

壽春城中掌管士兵的是縣丞董源還有縣尉董方,魏惑,都是色厲荏冉之徒,要他們管管城內治安還行,要是讓他們上戰場,估計懸。

這樣的情況下,周尚也只能將勇勐義氣的孫策找來了,算是死馬當作活馬醫吧。

在場上官吏們內心紛紛感到束手無策時,孫策卻認為想要保住壽春城池不失是不難的。

首先壽春人口多,交通便利,經濟好,縣兵們的裝備不錯,雖然訓練程度不容樂觀,但亂賊也不見得能好到哪兒去。

其次壽春是座堅城,只要糧食足夠,據城而守兩三個月都不成問題。

況且賊人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等到壽春久攻不下,他們必然喪失進攻的銳氣。

於是孫策開口道:“賊人雖然來得急迫,但依小子看來,僅是守住城池還是能做到的。”

一旁的董源聞言不屑地“切”了一聲,周尚也沒有管他,只是精神振奮地對孫策說:“好!不愧是少年英雄!你有乃父之風啊,我就將縣裡的兵卒完全委託給你,望你能在賊人手下守住壽春!”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要迎來大戰了,兵可以不知將,但將不能不知兵。

於是在被授了兵權後,孫策立馬召集了所有士兵,得知城內士兵共有三百二十一名。

因為壽春地處平原內地,馬匹金貴,所以沒有騎兵,全部都是步兵。

通常來說,步兵分為三類:一類是甲士,也就是重灌步兵,士卒多健壯勇勐,盔甲齊全,裝備重型銳利兵器如戟、戈、矛等,以壽春一個小縣來說當然是沒有。

一類是輕裝步兵,不著鎧甲,使用矛、劍、盾等輕型短柄的武器。

最後一類則是使用弓、弩進行遠端打擊的弓弩兵。

三百二十一名縣兵裡有輕裝步兵兩百四十人,弓駑兵八十一人。

孫策初步熟悉了士兵後,一邊讓周尚調遣人手出城,砍伐近城的林木,疏通淤塞的護城河,做守城的準備,一邊下到軍營,打算用最短的時間讓縣兵聽從他的命令。

因為情況緊急,他又同時派了凌操與銚樂去檢視城內的糧食和軍械物資,順便動員城內的人守城。

孫策先是剝奪了縣丞董源和兩個縣尉的軍權下,讓所有士兵都聽自己的命令,然後進行簡單的訓練,期間殺了兩個不願聽話的刺頭,又賞了兩個表現認真的,如此初步掌握了縣兵。

一直忙到了晚上,幾人終於在縣府再度彙集,凌操告知孫策城內的糧食充足,足夠吃三個月,而銚樂則去了城內的各個家族動員,他們都願意組織族人,賓客和僕人一起協助守城。

這下就算賊人真的來了,以現在的兵力和人手,孫策也敢打包票能守住城池。

暴雪在當晚就停了,第二天早上,和士兵同吃同住的孫策站在壽春城牆上,看著城內城外。

由遠及近的官道上堆滿了雪,更遠處的田畝和山林就是像穿上了銀裝,那蜿蜒的淮水此時便如一條玉帶,波光粼粼的水面在初生的朝陽下倒射出晶亮的光芒。

孫策沒能欣賞多久這幅美景,因為在這無邊無際的白上,出現一塊突兀的黃。

等待著的賊人終於來了,壽春城下,一群衣衫襤褸,手中拿著五花八門兵器的黃巾士卒喧鬧著,粗略估計得有一兩千,還有大約上千人在往這邊走來,賊人總計約兩三千。

因為孫策站得高,一眼望過去感覺遠處的賊人似乎只有螞蟻大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協奏曲

馬公灘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