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為什麼,你照著它做就行了.”

這句話,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說過。

其實,並不是“沒有為什麼”,而是人家覺得,沒有必要告訴你,甚或,就是告訴你了,你也聽不明白。

每當聽到這樣的回答,武文傑都很不舒服。

他知道自己有差距,但正因為有這個差距,他才會和這麼多同事一起,不遠萬里之遙,來這裡取經。

但他也不認為這個差距很大,他現在越來越認同岳父的觀點,那就是,差距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

老師拒絕捅破那層“窗戶紙”,讓他不起急,而有的老師有意無意中流露出的那種倨傲態度,也讓他感到不舒服。

週末,沒有安排課程,大家可以自由活動。

對許多人來說,第一位的事,倒不是逛街看景,也不著急購物採買,而是找點順口的東西吃。

從家帶來的泡麵,沒堅持多久就告罄了。

無論晚飯吃得有多飽,回到房間基本都得來包泡麵壓一壓,如果不行,那就再來一包。

武文傑的電熱水壺由於過勞,沒過多久就出現了接觸不良的故障。

這倒難不住武文傑。

上課間隙,在觀摩現場向人家討要了幾個小物件,回來稍一鼓搗,就又能用了。

可沒想到,沒用兩天,卻沒影了。

一問才知道,是被清掃房間的服務員給“沒收”了。

武文傑也是大意了,由於修理時不是太上心,在外觀上沒怎麼講究,那修好的電熱水壺,看上去像是個纏著繃帶的傷兵。

想像一下吧,這樣一塊料,放在房間裡,能不扎眼嗎?

人家認為這是個“危險物品”,影響住宿安全,便沒收了,只在事後,給了武文傑一張說明條。

再來說說那飯吧。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人家提供的餐飲絕對能夠保證熱量和營養搭配,而且按照中國人的身體需求來說,食物熱量甚至還稍嫌過高呢。

但問題在於,那飯不適口。

早餐最不習慣的,就是餐廳供應的牛奶是涼的,不但是涼的,而且還是冰涼的,玻璃奶罐座在冰塊上,自己取自己倒。

光這一樣,頭一回吃早餐就喝壞肚子好幾個。

不是奶質有問題,而在溫度。

中國人普遍習慣喝熱奶,這冰涼的奶誰喝得慣呀。

要是跟人家說要喝熱奶,肯定會把對方嚇著:“什麼什麼?牛奶還能喝熱的?”

在這裡,壓根就沒有這個概念。

主食同樣成問題。

麵包的種類倒是不少,可哪種麵包也沒有包子油條吃下去舒服呀。

再不濟,大餅饅頭也行。

可惜,人家都沒有。

雞蛋有,卻又是一番彆扭。

煮的雞蛋是溏心,還溏得厲害,不是每個人都吃得慣的。

煎的荷包蛋也一樣,開了膛就得趕緊吸,要不就流開了。

炒的雞蛋味道更是古怪,也不知加了什麼料,吃進嘴裡索然無味不說,還煊煊膩膩的。

其它的菜,無論葷素,沒一樣順口的。

有人帶著榨菜包進餐廳,還沒來得及開啟撒到麵包上,就被服務員禮貌地阻止了。

餐廳謝絕自帶食品。

這是規矩,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午餐簡單到爆,或者說,人家似乎沒把午餐當成一餐。

一口不吃的有之,拿個麵包邊吃邊工作的有之,喝杯咖啡就幾片零食有之,啃個蘋果香蕉之類的水果當飯也有之……

對於多數中國人來說,怎麼說午餐也是正餐,再簡單,也得湯湯水水來點熱乎的。

中午不填飽肚子,下午的活還怎麼幹?

可人高馬大的當地人,似乎並不在意中午的這個“加油時間”,隨隨便便就把肚皮給打發了,而且看起來也並不影響人家下午的什麼事。

這讓武文傑想起了工廠剛剛引進裝置的時候,負責安裝除錯裝置的德國小哥,每天幾瓶啤酒當午飯,看得中國工友目瞪口呆,大惑不解:“一口午飯不吃,咋還有力氣幹下午的活呢?”

人和人,別看都是一鼻子倆眼,其實有挺大的不同呢,膚色,長相,身材,也包括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看得著的,至於說那些看不著的,思想,意識,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同樣也有巨大的差異。

但無論差異有多麼大,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地球,所有的人都註定要與同類共同分享大家共同的家園。

無論午餐吃得如何對付,晚餐總得帶著點認真勁吃了吧。

當地人最為看重的,正是晚餐。

不過,正式甚至不乏隆重的晚餐,人家都是回家去吃,與這幫求學在外的中國人並無多大關係。

按照合作協議的規定,接待方對遠道而來的學員如何吃晚餐,是不用負責的,換句話說,晚餐要自理,用餐須謹慎。

工廠在安排派遣時,這個環節是有所考慮的,體現在毎天的餐補裡,一天五歐元,要是折算成人民幣,就是四十多塊錢。

這五歐元,吃飽當然沒問題,但就是漢堡三明治沙拉之類,種類有限,口味你懂的。

對於這區區五歐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有人只考慮填飽肚子,儘管吃著不順口,還是硬著頭皮往嘴裡塞,甚至當作任務來完成。

也有人把中午的簡餐吃出了大餐的感覺,管它有多甜有多膩,呼嚕呼嚕猛吃一通,反正是免費的,多吃一口是一口。

這是為什麼呢?省下晚飯唄。

既然中午吃足了,晚飯就可以不吃了,這天的五歐元餐補就算省下了。

省下的五歐元,又各有不同的用途。

有人攢上幾天,等湊出夠買一頓大餐的錢時,自己一個或約幾個同事,利用週末趕去稍稍有些遠的中餐館,大搓一頓“準中餐”,安撫一下自己受盡委屈的腸胃。

而有人則打起了存錢的“持久戰”,把五歐元攢成大數,以便將來購買更需要的東西帶回去。

武文傑平常的晚飯吃得有一搭無一搭,不愛吃那味道當然是原因之一,還有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他總是自己給自己拖堂,明明課都講完了,他要麼依然泡在教室,跟老師同學探討問題,要麼跑到研發中心的專項實驗室,主動給做實驗的工作人員打打下手,順便跟人家學點新東西,也儘可能多地瞭解實驗室的情況。

一來二去的,不但掌握了不少額外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德語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

“武頭兒,你週末也不出門轉轉?那總得有什麼需要的吧?要不我們幫你帶回來.”

“我得買個電熱水壺了,沒有那玩意兒,生活似乎失去了很多東西.”

“我也要!”

“也給我帶一個!”

不打算出門的,都有同樣的需求。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恐怖之主之無限妖異

掌中明月

一雨忘塵

張小壞

無限:詭異遊戲?我自在

點珏

驚!惡毒假千金竟是團寵萬人迷

叨叨月月念

詭則

銘玖晞

全球詭異降臨:我是先行者!

林傑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