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鐵子開門見山:“文傑總,聽說你那裡又在大幹快上了,可不可以也分我一杯羹啊.”

要換在平時,對於小鐵的主動上門,武文傑還是會帶著必要的謹慎小心,但這會兒,他卻有求之不得的感覺。

“我正要找你呢,鐵總,”這話多少有些言不由衷,不過很應景,“我還真遇到了麻煩事,而且這個麻煩,似乎只有你鐵總才有辦法幫到我.”

武文傑的這番話,在小鐵子聽來絕對熱情洋溢,讓他幾乎有點受寵若驚。

以他對武文傑的瞭解,聰明機敏加上神通廣大,讓他給人這樣一種感覺,好像很難有什麼事能阻攔住他。

小鐵子很眼下把武文傑難住的事,到底是什麼。

可一聽說是轉向架,還是100公里以上時速的,而且又要的很急,小鐵子當即就含糊了。

對方如果換了別人,不是武文傑,小鐵子拒絕的話可能直接馬上立刻就脫口而出了。

對武文傑,他不願意那樣做。

理由很多,不單單是他想維住武文傑這個重要的合作伙伴,也不單單是他希望與武文傑不斷增進友情,更重要的是,在武文傑身上體現出來的那份強烈的責任感,喚醒了沉睡在他內心深處的某種情愫,讓他對自己、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

過去他的忙活,僅僅是基於為自己、為公司謀取利益,而努力使公司做強做大的動力,也主要在於要跟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各種對手去拼爭,去擊敗對手,讓自己贏得勝利。

與武文傑合作共事,小鐵子在不知不覺間理解了什麼叫做“幹事業”,什麼叫做“為國效力”,甚至過去完全不懂也從未關注過的一些概念,比如,時常被武文傑掛在嘴邊的“家國情懷”“產業報國”“交通先行、裝備支撐”這些詞,不但有了理解,還產生了越來越深的感悟。

這些感悟,讓他意識到,武文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自己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大家都在一個龐大的軍團中,在各自的位置上,比肩接踵,披堅執銳。

這個時候,面對困擾武文傑的難題,儘管小鐵子一時還無能為力,但他不願放棄尋找機會,更不願讓武文傑對自己失去信心,感到失望。

聽小鐵子沒有回絕,武文傑心裡也有些矛盾。

他已經感覺到,自己交給小鐵子的,是一項近乎無法完成的任務。

他不知道,小鐵子應下來,是出於客情,還是他真的有什麼把握。

如果是出於客情,那麼很快他就會把實情托出,事情就又回到了原點。

接下來該怎麼做,也就很清楚了。

即使他有把握幫這個忙,不管透過什麼方式,時間上也是相當緊張的。

換句話說,就算是有什麼招可以用,也只能在有限的這幾天裡趕緊辦,時間不等人。

既然小鐵子應下了,那不管結果怎樣,就讓他試試吧。

兄弟工廠那邊陸續傳來訊息,多數已經準備就緒了。

觀摩比賽安排在京郊的環形線,在會議期間舉行。

為準備會議和比賽,組織方投入了不少精力,花費了很多心血。

參賽的內燃動車一共有五家的,為增強比賽的觀賞性,組委會根據五列車的特點,特意給他們分別取了“外號”。

紫金,青木,秋水,烈火,潤土。

每列車究竟有什麼特點,就不細說了,單說說這幾列動車的外觀主色調吧。

紫金號的顏色,就是紫金色,紫中帶金,金中透紫。

從外觀看上去,這車透著典雅,神秘,大氣。

青木號的顏色,大致是青綠色,看上去蔥籠古樸,詩意盎然。

秋水號的顏色,應該算是水藍色吧,有點冷峻,又不乏柔美。

烈火號的顏色,不消說,就是以紅色為主,再輔以其它顏色的裝飾,整體感覺煞是熱烈。

潤土號的顏色一如其名,潤澤的土色,低調樸實,不事張揚的風格。

在五列參賽的內燃動車整整齊齊排列在環形跑道上的時候,讓武文傑感到緊張的事,已經由能不能參賽,變成了能不能取得好成績。

他不敢想像,如果原定參賽的五列車中,少了自己工廠的那列青木號,那會是什麼樣的一個情形。

青木號差一點就沒能跟其它四列動車站在一起。

武文傑把任務交給小鐵子時,心裡就是“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想法。

那會兒他已無路可尋,無人可找了。

小鐵子的確夠神通廣大,在無一絲一毫線索的情況下,迅速把資訊網撒出去,並很快得到了第一批迴饋。

可這初步方案儘管有料,但讓行家武文傑冷眼掃過,卻相當不樂觀。

一言以蔽之,只是讓外人看著熱鬧的方案,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可行性。

以往在國內各條鐵軌上跑的車,絕大多數速度並不快,無論是在用的,還是在制的轉向架,要想找到技術標準符合120公里時速的,實在是勉為其難了。

小鐵子也是豁出去了,國內不好找,他把目光投向了外面。

武文傑知道小鐵子在積極運籌這事,忙到差不多快吐血了。

但只要沒落到實處,這事就不算完。

武文傑已經開始倒計時了。

面對現實,他可能不得不接受退而求其次的方案了。

也就是說,儘管岳父給他“露了題”,可最後被他白瞎了,只能裝上100公里時速的轉向架,去跟這個梯次的競爭對手一決高下。

如果這樣,肯定就跟冠軍無緣了。

至於說在第二梯隊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也不好說。

最不利的情況是,如果另外四家這次全都拿來了120公里甚至更高時速的參賽車,那自己的這車在這次的比賽中就徹底臭大街了。

出現這種極端情況的可能性不大,卻並非絕對不可能。

各廠都拼得嗷嗷叫,誰都想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此次競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誰也不敢掉以輕心,更希望透過這次這個機會,把自己的優勢顯示出來。

這個時候,他再也不好意思從岳父那裡“打探情報”了,不僅如此,他甚至還害怕岳父這個時候再打來電話詢問情況。

一旦問起來,該怎麼說呢?

只要有一線可能,就要想法去拼120公里時速。

眼下的具體問題是,隨著比賽時間一天天臨近,留給工廠組裝製造參賽動車的時間也越來越緊張。

最後可別弄成,120公里的轉向架沒找來,100公里的卻又沒時間裝上去了,到那個時候,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灼

派大月的夢

人在立海,夢想當鹹魚老大

潼惟

給植物人大佬當男妻後他醒了

平菇契約

天界魔道

莫官法袍

近月空白

江魚月

我嘞個豆,我怎麼穿成傻子了

段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