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模常看來,徒弟今天真的放水了,幹活的速度明顯放緩了許多。

“來,給師傅倒杯水.”

趁著喘口氣的檔,勞模常招呼江一水。

江一水笑著點點頭,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今天光顧忙了,都忘了給師傅倒水,罪過罪過.”

他邊說邊提著壺走過去,要給勞模常倒水。

可由於角度問題,他左手擎壺,顯得十分別扭。

“水兒,你傻啊,不會換隻手倒?那手瘸了嗎?”

勞模常半開玩笑地衝徒弟說,口氣裡卻是一分責備,九分疼愛。

江一水趕緊換手,嘴裡叨咕著:“您看我這人,腦子裡淨想著活了,走神了,走神了.”

換到右手,角度順了,可他又伸過左手去幫扶一把,總算把師傅的茶缸續滿了水。

往回走的時候,勞模常又叮囑了句:“幹活時可不帶放水的,得來真的.”

他看到江一水的背影點了點頭,兀自喝了兩口缸裡的茶,放下茶缸,又投入了緊張工作。

一天下來,勞模常的工作量超了江一水。

換下工作服,去體育場練習。

這是勞模常頭回參加訓練,他還有點小激動呢。

徒弟江一水就排在他身後,這讓勞模常感覺心裡挺踏實。

無論出現什麼事,有徒弟在身後,肯定就能應對。

這種師徒間滲入到骨子裡的那種信任,外人是不大容易理解的。

勞模常幾次回過頭,想張口問些自己不明白的事,可與徒弟的眼神一搭上,他立刻又不想問了。

江一水覺得師傅好奇怪,不時轉頭過來看看自己。

問師傅,卻得到師傅不痛不癢的回答:“我想幹啥?我想看你,看你長得好看不,不行嗎?”

江一水只好吐吐舌頭,算是答覆師傅了。

早先勞模常還年輕的時候,參加過許多回傳統的“時代列車”比賽,也算是員老將了。

但“時代動車”對他來說,還是“大姑娘上花轎”。

這兩年,他倒是作為“精神文明觀眾”,看過幾回工廠組織的“時代動車”比賽,給他的感覺,就好比工廠這幾年的產品,總在不斷的變化中,而且是越變越好。

特別是這次,居然用上了全新的裝備,按勞模常的眼光看,那裝備的活“真是好活.”

“好活”這個詞,在廠外的人聽來,很平常不過了。

但在廠裡,說什麼東西是“好活”,那可是相當高的評價。

更何況,從勞模常那裡給出“好活”的評價,它的份量有多重,可想而知。

看在眼裡就讚不絕口,實際穿在身上,勞模常的感覺更是驚喜連連。

不過,畢竟不是真的,動車的有些功能,還就得靠人來實現,不能全靠這個玩具一般的裝備。

比如,動車的聯動功能,就需要團隊中人與人之間的高度協同來實現。

打個比方,賽龍舟時賽手們揮槳的步調一致,都是在指揮員的統一號令下,共同完成的。

傳統的“時代列車”其實很像賽龍舟,也需要步調一致,而“時代動車”則不然,它需要一致的步調多而複雜,不但有“前行”,還有“後行”,也就是前面講過的“後軍變前軍”的陣仗。

此外,還有其它幾種複雜的行進變化,根據訊號燈發出的訊號,在統一號令之下,團隊所有成員迅速按照要求採取相應的行動。

不但反應的方式得正確,相應的速度和節奏也要高度協調,不能有絲毫的錯誤。

這對於勞模常來說,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

好在有徒弟在身後,勞模常能明顯感覺到,他在一次次給自己各種幫助。

勞模常對於“訊號”的傳遞,尤為緊張,就好比多少年以前練佇列時,他常常會被“向左轉”“向右轉”繞暈。

這回的訊號,遠比那個要複雜。

江一水還是年輕,也靈敏得多,所以他不時地把“訊號”用勞模常能迅速反應過來的方式,傳遞給他。

一回兩回三回,勞模常漸漸有了信心,自身的反應也愈發利索了。

小心駛得萬年船。

大概是由於得意而大意了,一個需要向右側反應的訊號,被勞模常耽誤了一下,隊伍一下子出現歪斜。

勞模常好不容易才讓自己保持住平衡,沒有倒下去,卻聽身後的江一水發出一聲怪怪的慘叫。

扭頭看他,只見徒弟表情誇張地做呲牙咧嘴狀,好一會兒才恢復正常。

上下打量他,似乎也未見異常。

見師傅一臉狐疑地盯著自己,江一水抹去腦門上的一把汗,聲音嘶啞地問:“師傅,您沒事吧?”

勞模常翻了一下眼皮,回應道:“我能有啥事?剛才那聲怪叫可不是我發出來的,我還說你有什麼事呢.”

江一水忙擺擺左手,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您沒事就好,我年輕力壯的,能有什麼事?”

勞模常笑了一下,回身輕輕拍了徒弟一下。

他本想跟徒弟說聲表達感謝的糙話,可要說的還沒探出口,卻被江一水的又一聲怪叫給嚇回去了。

於是,等勞模常再開口時,話變成了這個樣子:“你小子,今天是吃了乍乍雞的肉了吧?怎麼一驚一乍的?剛才師傅倒是沒摔著,卻差點被你的叫喚嚇掉了魂.”

江一水又擦了一把汗,向師傅咧嘴一笑:“對不起,師傅,讓您受驚了.”

前後的人,見這師徒二人搖頭晃腦像在說相聲,都禁不住笑了起來。

一聲哨響,大家止了笑,全都站直身體,作好了“發車”的準備。

武文傑正好蹓躂到附近,當他看到這列“動車組”中那一對師徒“動車”時,忍不住直想笑。

看別的“動車”,姿態都很自然放鬆,而這兩列“動車”,不知怎的看上去總是覺得有點彆扭。

師傅的舉止太過僵硬,簡直像個大大的木偶,而徒弟呢,則是整個身體有些偏,就好像車裡裝貨沒裝勻,有點兒一頭沉似的。

武文傑道是倆人的配合還不夠默契,運用那個小裝備還不夠熟練。

他心裡有把握,即使整列“動車組”跑得飛快之時,有人腳底下絆蒜,也不會造成傷害,裝備有足夠的安全保障。

因此,他沒有刻意去糾正師徒二人的動作,他知道,練的次數多了,各種配合自然就會到位了,不用過於在乎眼下一時的不到位。

他並不知道,江一水是帶著傷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步攻略,選男主還是反派?

秋風渡離

【顧時夜】短篇小劇場合集

時夜將半

攝政王大人在上,王妃嬌媚又迷人

小佛女

閒書世界,我無敵

幽之浮丘

安以樂道,寧以志遠

古蒼原的首藤涼

甜蜜星動:放棄or拯救

累累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