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杉年紀還輕,沒武文傑想的那麼多,他只是考慮如何把武文傑佈置給他的活幹好。

設計的精巧自然不用說了,武文傑都看得心裡喜歡。

只是製作有兩個細節有點把他難住了。

“結構上我不想用金屬,想用木料,是在關鍵的點上用一點金屬。

這樣既能保證足夠的強度,又輕巧且安全。

只是,還需要找木工和焊工幫忙,挺麻煩的.”

景杉所在的車間,沒有這兩個工種。

這當然難不住武文傑。

木工,他找了武文松。

這段時間剛好有個拍戲的間隙,他能抽出時間來。

焊工,那就找蘇蘇純唄,外語角的活動,讓武文傑和這個伶俐的小姑娘熟識了。

景杉一看,來的夥伴都是同齡人,很是開心。

雖說和蘇蘇純是一個廠的,但廠子那麼大,那麼多人呢,所以不認識也很正常。

而對於武文松,景杉還真有些印象,他倆以前見過面。

時間就是武文松在木工車間那陣兒,景杉有事去那裡,見到了那裡的那位眉清目秀的小雜工。

沒想到,再見到人家時,他已經是參加過幾部片子拍攝的道具師了。

蘇蘇純對景杉設計的那個裝備充滿了興趣,對武文松從事的工作也十分感冒。

對於武總給自己提供的這樣一個好玩的機會,她感到格外高興,不停地問問這,又問問那。

顯然,兩位年輕小哥哥也挺喜歡活潑可愛的蘇小姑娘,還特意拿她的名字作了一番考據,說到高興處,三個人嘎嘎嘎地樂出了聲。

玩歸玩,工作歸工作。

到了該忙活的時候,三位年輕人的神情立刻變得嚴肅而專注。

在武文傑面前,景杉當然是以聽為主,人家是前輩,哪方面都高過自己不是一星半點的。

而在兩位同伴這裡,景杉倒是可以敞開來講講技術方面的事了。

不管怎麼說,自己在這個三人小圈子裡,在技術方面還是有些優勢的。

“要用咱們這個裝備的運動專案,號稱‘時代動車’,我不知道小武知不知道什麼叫動車,小蘇應該知道吧,咱們現在幾個車間都在試製呢,不知你們那裡有沒有開始幹。

跟傳統火車比起來,動車組裡的各節動車都是自帶動力的,它之所以快,之所以動力足,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在鐵路大線上跑的那些外號叫‘雄獅’‘猛虎’之類的機車,拉的列車也號稱‘高鐵’,但在我看來,那終究不是高鐵發展的方向。

未來的‘高鐵’,必定是動車組這樣的形式。

為什麼?道理就在咱們這遊戲裡。

一人使勁拖著後面的人跑,和眾人一起用力跑比起來,誰快誰慢不言而喻.”

蘇蘇純聽了連連點頭:“前兩年剛進廠時,我就看著咱家造的那機車太累,個頭不大,卻要拉那麼一長溜的車輛,多辛苦呀!那老式的蒸汽機車看上去最吃力了,跑起來直吐白煙,聲音叫起來象累壞的老牛。

所以現在幹線上都不用它了。

內燃機車沒那麼多煙,叫聲也輕快些。

電力機車呢,模樣和動靜更清秀了。

不過看上去都覺得累,一個拉那麼多個,多不合理.”

對拍電影剛剛有點心得的武文松,也講開了他的想法:“不光是這個呢,還有外形也很重要。

你看什麼雄獅啦猛虎啦牤牛啦,個個長得方頭方腦的,那玩意兒風阻多大呀!好多動能就這樣白白耗掉了。

咱廠新造的動車,車頭都是啥樣的呀?是不是流線型的?”

景杉聽他說起車頭和風阻時,眼前一亮。

又聽他把工廠叫做“咱廠”,心裡又增添了幾分舒服。

武文松話音落下,景杉馬上接茬提議道:“既然叫動車,當然不會再是方方正正的了。

速度越快,受風面積的影響就越大,它的設計肯定會考慮到這方面。

你要是感興趣,咱們不妨去車間現場看一看,好有點感性認識.”

不但武文松高興地答應下來,連蘇蘇純也高舉手臂,表示贊同。

一番現場考察,三個人都有各自的收穫。

武文松受到啟發,在裝備的外形上又下了不少功夫,把它弄得更逼真、更美觀、更輕巧了。

當蘇蘇純聽說份量沉重的鋼製車體很快將會被輕巧而時尚的鋁合金材質替代時,忍不住摩拳擦掌。

“我也要努力趕上新的技術要求哩.”

幾天下來,裝備樣品初具雛形。

三個年輕人一人套上一件,開始模仿動車。

咔嚓,咔嚓。

再也不用手搭肩,自有精巧的裝置,像真正的動車那樣,在一瞬間就將彼此聯接起來。

轉眼,一列由三節“動車”構成的“動車組”聯接而成。

景杉在頭一個,他後面是蘇蘇純,蘇蘇純的後面是武文松。

大家嘴上出聲,學著動車啟動的聲音,叫了一通。

景杉讓身後的人準備好,然後喊聲“一二,開跑”,就往前跑。

蘇蘇純和武文鬆緊跟在他身後,三個人步調一致地跑了起來。

地方不大,跑不太開,沒跑多遠景杉就減緩了腳步。

蘇蘇純和武文松也跟著慢了下來。

景杉慢速帶著身後的二人又跑了幾步,這才停住腳步。

“咱這裝備有一個地方還不夠像動車.”

景杉若有所思地說。

蘇蘇純也想到了同樣的問題:“真正的動車是不用調頭的,一列動車的兩頭都可以衝前跑。

而咱們的這個裝置做不到.”

一直沒吭聲的武文松想了一會兒,主動說:“這個也不難,我可以改造一下它的結構,讓每個人,也就是每一節‘動車’,可以在相互聯接狀態下,每個人原地轉180度,但相互之間的聯接狀態不發生任何改變.”

古代大隊兵馬集結,前進時隊型為前軍在前,中軍居中,後軍在後,而一旦突然遇到情況要迅速向後撤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前軍變後軍,後軍變前軍。

動車就有這樣本事,因為它兩頭都是一樣的,哪頭朝前,都可以昂首前行。

按照景杉的思路,經武文松之手改造後的裝備結構,也具備了這樣的功能。

三位年輕人再次披掛上陣,試驗裝備。

轉身的機構做得靈活異常,不過,在轉身的時候,一定要有協調,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這不,蘇蘇純頭一次轉身慢了一拍,結果跟景杉弄了個大對臉。

再一次,她著急,又快了一拍,結果又搶在武文松轉身前,跟他迎了個臉。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施主,本佛不渡賤人

王者老六

溫柔公子的心尖寵

斷花殘影

知否:如果衛小娘活著

笛斕

一人的起源

平凡的方也

替兄當官,我成了王妃

柚子木頭

暗夜花續

假寐的花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