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戰地一夜

宣慶二年,正月十一。

金軍於陣前祭旗,不料,卻起了反作用。

殺了石德生等三百多河間將士後,阜城城牆外那面‘漢兒不為奴’的字幅異常刺眼。

同在當日,‘失蹤’了數日的河間府知府阮顯,芳赫然出現在了阜城東四十里的交河縣城頭之上。

並高聲對城外負責監視交河縣的小股金國漢軍進行了喊話,說什麼胡人國運‘其興勃,其亡忽’,勸誡金國漢軍休要為虎作倀

訊息傳開,金國漢軍的震驚,不啻於去年經歷的那場冰河爆裂。

十幾年來,只有南官北投的例子,何時有過北官降南?

此事的深層意義,代表了阮顯芳認為齊國已有了可以和金國分庭抗禮的實力,不然,若照數年前齊國在大金面前唯唯諾諾的慫樣,他敢投齊,金國只消一封國書,便會嚇得齊國將阮顯芳送回去受金國處置。

而阮顯芳投齊的表層意義,則讓眾多金國漢軍本就搖搖欲墜計程車氣,降到了冰點.一府知府都降了齊國,莫非,大金國運真的由盛轉衰了?

自打年前臘月二十八進抵界河畔,先遇那難以名狀的恐怖爆炸,又聞河間府失陷,再聽齊軍已深入南京府

一樁樁一件件累加,生成一種南征金軍風雨飄搖之感。

當日午後,完顏宗弼察覺麾下漢軍氣氛不對,不由警惕此次南征,有黃龍府三萬漢遼軍、河間府萬餘漢渤軍,女真精兵六千。

但臘月二十九那日,女真精兵渡河時一下折損半數,如今宗弼帳下可用女真兵,已不足三千。

若任由金國漢軍中繼續發酵類似‘大廈將傾’的氣氛,這三千女真兵便是壓陣、彈壓四萬漢遼渤軍都有些勉強。

宗弼非常清楚,以女真區區百萬人,統治遼闊北地,靠的便是各族扈從軍對女真強悍戰力的敬畏。

若他們沒了敬畏,女真一族必將陷入被各族群起而攻之的被動局面。

不能再拖下去了,戰場上丟失的震懾力必須從戰場上拿回來。

只要能破了阜城,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正月十二,金軍一改前幾日只派小股部隊的試探進攻,發動了過河以來規模最大的攻勢

同時從西、北、東三面攻城,留出了南面一側。

南邊,正是齊軍可撤退的方向,圍三闕一嘛。

不過,三面強攻,強度亦有差距,黃龍府漢遼兵,在完顏斜保的督促下,攻打西、東兩面。

韓企先的南京路漢渤兵攻北面。

一日苦戰,至黃昏時收兵。

阜城與金營之間闊約兩裡的戰場上,喧囂了整日的廝殺聲陡然沉寂。

日頭西沉,尚留有殘雪的大地上橙紅一片。

戰場上空,盤旋著成群嗅到血腥味的烏鴉,時不時有一兩隻俯衝下來,小心翼翼接近地上屍首,先試探性的輕啄一下手背,見屍體沒有反應,烏鴉才會大膽的跳到屍體臉上,從柔軟、易下嘴的眼珠開始啄起.

攻勢最烈的阜城東城下,堆疊了幾層屍體,個別尚未嚥氣的傷兵,斷斷續續的哀嚎成了此方天地內唯一的聲響。

城頭牆垛後,因滄州一戰剛剛升任第五團營長的秦勝武和副手康石頭靠牆而坐,似乎是嫌城下不時響起的哀嚎煩,忽然起身拿過一把步弓,彎弓搭箭,朝城下瞄去

兩息後,箭羽脫弦,正中一名攀城時從雲梯上摔下摔斷了腰的金國漢軍胸口,斷斷續續的呻吟立馬化作一聲慘呼,再無聲息。

這一下,失去了行動能力、又被拋棄在城下零星傷兵馬上閉緊了聲息。

果然,秦勝武再次搭箭,在屍首堆中尋找下一個目標.

康石頭有些於心不忍,勸道:“勝武,算了吧。”

不料,秦勝武卻道:“他們都受了重傷,已活不成了。要麼流血流死,要麼入夜後被活活凍死,不如送他們個痛快”

這倒是真心話,秦勝武受陳初影響,潛意識裡總覺天下漢人同根同源,特別是昨日又親眼看到了三百多河間廂軍被金人斬於陣前。

如今兩軍對壘雖迫不得已,但眼見他們傷重受苦,確實不如給個痛快。

可他的頂頭上司、坐在對面的五團團長項敬,原本還在笑呵呵看著秦勝武射殺傷兵,可聽了秦勝武的理由,卻黑了臉,道:“秦營長!省些箭矢吧,咱這箭矢是用來殺敵的,不是用來做好人的!城下金軍是漢兒不假,難道你忘了,在滄州屠村的王文寶所部,也是漢兒!他們殺百姓時,可沒手軟”

秦勝武不由默然,默默收起弓箭,重新坐了下來。

片刻後,死寂的城下,竟隱隱響起了低聲啜泣阜城城高三丈,城上城下說話都互相聽得見。

想來是某個受傷金國漢軍,極度恐懼下嚇哭了。

不多時,忽聽城下傳來一道沙啞卻稍顯稚嫩的哭喊,“城上軍爺,給我來一箭,賞個痛快吧.嗚嗚嗚,疼的受不住了”

秦勝武方才被上官批評,本不欲搭理這聲音,可對方不住哀求,秦勝武終於起身朝哭聲看了過去。

暮色中,卻見一名大約只有十六、七歲的金國漢兵,半埋在死人堆中,露在外面的左腿,呈詭異角度歪在一旁,一看就是摔斷了。

“軍爺,求您賞我個痛快吧”見方才那‘助人為樂’的齊將又露了頭,斷腿少年又悽悽哀求道。

“你身旁不是有刀麼?抹脖子不會?”

康石頭也站了起來,提醒道。

誰知那少年抹了把眼淚,抽泣道:“我不敢,自己下不去手.”

這個說辭,登時引起城頭一片鬨笑,不少將士走到牆垛旁,紛紛勾頭,想要看看這名慫兮兮的金國漢軍。

第五團年紀最長的淮北老卒張傳根瞅了瞅那張滿是驚恐的稚嫩面龐,問道:“小金狗,你多大年紀了?”

“我不是金狗!我是漢人.”少年以沙啞嗓音大聲回道。

“哈哈哈”

城上又是一陣笑聲,卻也有人道:“既然知曉自己是漢人,還甘願被金人驅使,不是金狗又是甚?”

“不是,不是!我原是周國黎陽人,年幼時與母親被金人擄到了金國榆州,今次被抽丁從了軍。”

少年分辨時,急的面紅耳赤,可一說起母親,馬上又沉默下來方才他疼的受不住一心求死,可他若死了,母親這輩子想要脫籍離開浣衣院的指望,就要落空了。

可自己已斷了一條腿,即便活下來,也要成為廢人了。

想到還在受苦的母親,少年側過頭、捂著臉又無聲哭了起來。

“伱這娃娃,怎動不動就哭哩。”

“換你去下頭,你也哭”

“放屁!若老子到了這般田地,脖子一抹拉倒!才不會像這小金狗一般娘們唧唧.”

“還罵人家金狗作甚?人家都說了,是黎陽人,被金人擄了,又有甚辦法?”

城頭上,分作兩派討論起來。

明顯有一派開始同情這少年了,另一派雖說嘴上罵罵咧咧,但同樣覺著這少年有些可憐。

這和他們經歷有關,十幾年來,天下大勢浩浩湯湯。

先是金滅遼,金再滅周,周南遷,金又立齊.國別更改的比吃飯還勤。

如此劇烈變化的世道中,百姓又能做些甚?

能隨波逐流,不被世間洪流碾壓成齏粉已屬幸運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出一個楚王。

“少年郎,你叫甚?多大?”老卒張傳根又問了一遍。

“我叫張小尹,十六了”

張小尹答了一句,旁邊袍澤馬上打趣張傳根道:“喲,和老張一個姓。”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張傳根無聲一嘆,從懷裡掏出一顆晨間剩下的饅頭悄悄丟了下去,低聲道:“想辦法活下去.”

按說,這種舉動不太合適.雖說那城下張小尹可憐了些,但畢竟是敵人,張傳根這是赤裸裸的資敵。

不過,眾人卻都沒說什麼,甚至有人偷偷回頭瞄了一眼項團長和秦營長,唯恐兩人懲治張傳根。

秦勝武馬上收回了目光,當做沒看見。

將一切盡收眼底的項敬卻靠著城牆冷聲道:“明日晨食,老張少領一顆饅頭!”

這算是懲罰,但少吃一個饅頭,卻又算不得什麼.眾袍澤不由替張傳根鬆了口氣。

戰場廝殺雖殘酷,卻沒有將他們變成一群只知殺戮的機器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知曉自己為何而戰。

往小裡說,離家千里來到河北作戰,是為了守護淮北故鄉,守護妻兒爹孃的美好生活。

往大里說,也是為了守護齊國萬千百姓。

他們的敵人,是狼子野心的金虜,是甘為金人鷹犬的王文寶之流,而並非張小尹這般身不由己、生死兩難的百姓。

城頭正鬧嚷間,卻見一身甲冑的楚王出現在了登城馬道上。

“立正!”

項敬趕忙起身喊了一嗓子,眾軍士整理衣甲相迎,張傳根回身前,最後朝城下低聲道:“小郎,這幾日你藏好,若你撐到我大軍取勝,我便救你!”

這邊,陳初登城後,擺手示意大家隨意,然後自己也一屁股坐在了項敬身旁,和大夥嘮起了家常。

“杜三郎,我記得你去年春剛剛完婚是吧?”

因陳初的到來,相鄰防區的第五團四營營長杜燾主動湊了過來,不想,卻被陳初一眼認了出來。

杜燾不由一喜,樂滋滋的看了看跟過來的幾名下屬,顧盼生輝我早說過王爺認識我,你們還不信,這下看到了吧,王爺不但認識我,還曉得我在家行三!

“嘿嘿,回王爺,去年春五月初四成的婚。王妃娘娘不但親自到場,還賜了俺婆娘一副頭面哩。”

杜燾越說越得意.

陳初能做到記得每一名營級軍官的性命,但婚喪嫁娶這些事他肯定沒時間次次到場,幾乎都是貓兒在幫他去承擔這些事。

便是去年冬挺著大肚子時,也沒落下。

說起來,經年累月忙活處理不完的瑣事,貓兒一點也不輕鬆。

陳初不禁有感而發道:“三郎剛成婚,便隨大軍出征,家裡娘子該說我不近人情了。”

“她敢!她敢說王爺一句不是,老子揍她!”

“哈哈~”

“哈哈哈”

城頭上,鬨堂大笑,陳初也忍俊不禁道:“打老婆可不算本事!小心你娘子去王妃那裡告狀,到時若王妃罰你,我可攔不住”

又是一番笑聲,杜三摸摸腦袋,不好意思笑道:“俺就隨口說說,俺也不捨得打啊.”

別看杜三憨厚,倒是一個惹笑的好手。

城頭上笑聲不斷,和屍橫遍野的城下格格不入。

氣氛到位了,大夥心情鬆弛,有名去年剛參軍的淮北新兵,大著膽子問道:“校長,你想王妃娘娘麼?”

這個問題稍顯逾距,項敬眉頭一皺,低喝道:“放肆!”

“誒,不礙事。”

陳初示意項敬不必小題大做,隨後才看向那名新兵,笑道:“藍翔學堂畢業的?”

“嘿嘿,回校長,學生羅星阜昌九年就讀藍翔學堂通識科,去年春畢業!”

陳初至今仍掛名藍翔學堂校長一職,也只有在學堂讀過書或授過課的,才會以校長相稱。

“坐下吧。”陳初擺擺手,讓因回答問題而站的筆直的羅星坐下,這才笑了笑,環視一眾年齡各異、軍階參差的將士,道:“想啊,如何不想”

這是在回答羅星是否想念王妃的問題。

說罷,陳初稍稍頓了頓,倚著馬牆,望向深邃夜空,嘆道:“近年來常年不在家,便是王妃十月懷胎,我也沒怎麼在身旁陪伴,內宅外事多賴王妃操勞,我虧欠她良多啊”

城頭上一時安靜下來,八月離淮出征,至今已有將近半年.貓兒年前來信說,稷兒早慧,不滿十月,已能清晰喊出娘、姨娘、姐姐、妹妹等稱呼。

卻偏偏學不會喊爹爹.一家人輪流教都沒用。

原因嘛,大概是因為陳初這個父親角色的缺失,但也有貓兒藏在字裡行間的思念。

一番話,大夥瞬間感覺和楚王只見的距離拉近許多.原來,王爺也想婆娘啊!

此時,卻聽那羅星又道:“校長,去年我在蔡州五日談看見一篇報道,至今記憶猶新。”

“哦?哪篇報道?”

“關於我們淮北軍為何北來千里與金人交鋒的報道。那篇文章裡說,我等臥冰含雪,是為了讓家人可以圍爐茶話,安心進餐眼下,咱們在城頭受凍,但學生一想到,父親母親和幼妹能安心待在溫暖家中,不用擔心金人圍城,只需煩惱明日吃甚學生便覺著,這辛苦不值一提!”

“說的好!”

“就是這個理!”

羅星話畢,城頭之上馬上迎來一番誠心附和.這不就是他們浴血廝殺的意義所在麼!

守護一家便是守護一地,守護一地便是守護一國。

明白了為何而戰,一支隊伍便有了靈魂!

城下,死人堆中。

不知是因為方才張傳根的鼓勵,還是因為想到了孤零零的孃親,張小尹放棄了原本求死的打算。

即便斷腿再疼,他也咬緊牙關挺著。

城外已是寂靜一片,傍晚時還能呻吟的三五傷兵,此刻都沒了聲息大抵是流血流死了。

為了不去想自己極有可能和他們同樣的下場,張小尹一邊小塊小塊的掰著饅頭放進嘴中,一邊側耳傾聽著城頭之上的談話。

雖然很多東西聽不懂,但城上這王爺說話真親切,宛如別家兄長一般。

淮北軍中的氛圍真好,若能和這些人並肩戰鬥,想來,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臨近年關,最近好忙,更新時間晚了許多,諸位老爺原諒則個<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皇欠萬億拒還?我暴力讓她跪服

狂野的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