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四,東京城東北陳橋驛會議,不期而至的楚王終於為各路勤王義師豎起了主心骨。

五十八路義師重新分為四部,淮北軍、西軍兩軍合為中軍。

馮雙元殘部、折彥文一部組成一支八千人的馬軍,由折彥文和張叔夜為正副主帥,從黃河北岸繞至京西,繼續執行騷擾金夏軍洛陽至東京的糧道。

十三股人數少、戰力差,僅憑一腔血勇前來勤王的義師,則劃歸澤州知府賈遵,命其在更外圍的地方引導、組織仍舊陸續前來的各地義勇,以免後者一頭扎進金夏大軍陣線中。

鐵膽部則負責和金夏軍外圍遊哨、警戒部隊纏鬥,不求大量殺敵,但務必壓縮金夏軍遊哨的活動範圍。

得知此事,陳初半晌沒說出話來原來,願意以生命守護淮北的,早已不止他和他那幫兄弟了。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孫邦表現的格外恭敬,‘李’乃西夏國姓,孫邦已打聽了,別看這李訛移巖只是一名小校,卻是正兒八經的西夏皇族。

而楚王在陳橋驛會議中,當眾向大夥保證,‘我淮北但有一捧粟,便與諸位共食一鍋粥’、‘東京城之圍一日不解,淮北便一力供應全軍吃嚼’。

十月三十夜,折彥文部趁夜北渡黃河,黃河以北幾乎沒有金夏軍。

呵呵,淮北經略.不但是那佞臣老巢,還代表著富可敵國的財富!

正沉浸在一朝得道快意中的孫邦,忽見遠處夜色中一叢火光。

折彥文偷襲洛陽北倉,倉內有洛陽降軍兩千、西夏軍五百。

方才還‘聽不懂’孫邦求官的說辭,可此刻李訛移巖卻會心一笑,道:“日後是日後的,但眼下.”

十一月初二,夜亥時。

折彥文無奈,只得率部退去。

初七日,隨著運糧隊伍,楚王頒與各軍的那份大捷嘉獎也流傳到了蔡州。

愛出風頭的陸延重可比那彭掌櫃會吸人眼球,過河後,當即打出了周國義勇的旗幟,並喊出了‘漢兒一家,同擊金夏,共護華夏’的口號。

據說那盧應賢,不足一月的時間,便搜刮來三百萬不止。

十一月初二夜。

“洛陽至東京四百里,將軍以為,金夏軍在何處防禦最為嚴密?”

十一月初四,被俘的孫邦送到了陳橋驛大營。

淮北富庶,孫邦覺得不能自己獨吞了利益,至少需拿出一半孝敬李訛移巖。

隨後兩日,折彥文率部於滎陽、須水之間遊走,卻始終未能尋到戰機。

此次突襲,乾淨利落,出人意料。

這李訛移巖聽不懂孫邦的旁敲側擊,後者只得露骨的說出了自己求官的心思。

東京城外三十多萬人啊!

不過,二十八日午間這支滿腔恨意的軍隊,在初次襲擊金夏糧隊時,並不算順利。

二十七日,折彥文和張叔夜所率馬軍已摸索到了京西百五十里外的鄭縣。

如今東京外圍,金夏和齊軍犬牙交錯,各有重兵,距離東京越近,糧道遇襲的可能就越高。

是以,多日來他一直沒有主動發表過意見。

而公文後頭,卻筆鋒一轉:

‘國家至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戰,已無他法。

只有本此決心,方可護我國家親眷。

十一月初九,王妃號召淮北婦人開展‘大援軍’運動,請各家各戶婦人拿起手中針線,為前線護國男兒縫製冬衣.

已入深秋,冬天確實快來了。

這裡的‘我皇’,已經變成西夏皇帝。

周國朝堂一片平靜,但民間.

十一月十一,淮南霍丘萬源商行東主彭掌櫃組織三百青壯,秘密北渡後,主動往蔡州軍衙,欲要北上助齊國一臂之力。

甚至出現義師互相爭搶糧食的鬧劇。

不多時,李訛移巖滿意的拍了拍手,孫邦心中一定,又轉頭對一名健僕道:“將人帶進來吧.”

鐵膽近衛二團,短短三日內歷經七十戰,消滅了大量金夏遊哨、巡弋小隊。

剛交手不久,原京西節帥馮雙元自報家門,大呼,“漢兒不從胡虜!”

這是淮北自己立起來的人物,淮北自然要表現的大度些,若不是陳初攔著,蔡嫿不知讓他‘意外身故’多少次了。

但同時,完顏謀衍、任得敬的目光開始從東京城,轉向了城外突然脫胎換骨的勤王軍。

之所以對這老頭這般沒信心,全因兩人並不算太良好的關係.韓昉是文學院授予的第一批院士,這老頭雖暗地裡吃著淮北的好處,卻從不算溫順。

類似小股隊伍,北渡者不知凡幾。

盧應賢更是被許諾了新朝宰執.這麼一比,孫邦新得來的轉運使就沒那麼誘人了。

翌日,十一月初八。

自從誕子後,一直留在府內休養的阿瑜,見了這份抄寫來的文字,當場哭了起來。

五日談頭版頭條,原文刊印了楚王公文。

五六日前,已有多支義師斷炊,有些將領靠個人關係能從友軍處借一點,也有的靠捕魚勉強混個餓不死。

澤州知府賈遵於胙城、長垣、東明等城設定義師接待處,將東、北兩個方向的來援義師攔在各縣,重新組織起建制後,陸續送往陳橋驛大營,各做安排。

十日來,連勝兩陣,齊軍終於一洗早起低迷士氣。

是現成可抱粗腿。

“韓昉沒降?韓昉未死?”

每天需供應的糧草便是一個天文數字!

比起一上來就想吞併友軍的劉叔平,楚王的格局胸懷呸,那姓劉的何德何能與楚王相比。

折彥文手刃一名西夏校尉,梟其首後掛於腰間,西軍餘者,有樣學樣,將五百西夏軍全部割了腦袋,以慰九月初悲歌川戰死袍澤英靈。

金夏軍二十多萬戰兵,但圍困周長五十里的東京,卻依然讓龐大兵力變得捉襟見肘,再有四百里糧道需防禦

洛陽城防,以及城外南北兩倉的守衛工作,幾乎全由洛陽降軍負責,僅城內駐有三千西夏軍震懾。

王、趙兩人,一人率部往南,在通許、杞縣一線接應淮北來糧,一人往北過黃河,在黎陽、白馬一線接應河北來糧。

我煌煌四千年之華夏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金虜夏胡之手!

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枯、石不爛,便是身膏野革,亦無半點更改,願與諸君共勉!

此刻國運艱難,邀千萬華夏健兒,共赴萬里關山,請諸君奮勇,願我後輩再無苦難!’

以陳初想來,他要麼死於亂軍,要麼投了金夏軍。

齊軍兵力佔絕對優勢,再者,不管是折家軍還是洛陽軍,都和西夏軍有血仇,自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

可這一回.聽孫邦言,這韓昉不但沒有投降,反倒將盧應賢等人臭罵了一頓,至今和老妻被關在洛陽大獄中。

以至於到了十月二十八日,完顏謀衍將原本十餘人一支巡弋小隊加強到了百人以上。

嘉獎報捷公文,前頭自然大肆誇讚了折、張二人,同時亦不忘強調斬殺西夏皇族之事。

反之亦然。

此戰,是器械營一戰後的第二勝,意義卻遠超前者。

眾將領在倍感塌實的同時,亦感動難言。

明確告知了天下萬民,此時國家危機,文中卻無半點挫敗之感,只有一股‘為國赴死,男兒無怨’的雄壯,彌散在字裡行間。

張叔夜反問,折彥文脫口便道:“自然是距離東京越近,防禦越嚴密!”

不過,這一點也不影響孫邦的好心情.離開李訛移巖的院子後,背手站在蕭瑟夜風中,仰頭望向了無月星空。

一一四.四一.六六.二零三

“如何出其不意?”

‘邀千萬華夏男兒,共赴萬里關山’不止攪動了淮北,在淮南同樣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孫邦聞言一喜,忙躬身為李訛移巖添了酒,投桃報李道:“若小可做了淮北經略,一定竭力報效我皇、將軍!”

這麼一來,必然影響偵查頻率和覆蓋面積。

自十月二十四這日起,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亂糟糟的各路義師,逐漸井然。

便如那曲義先,‘投誠’當日,便被任得敬封為了京西節帥。

張叔夜卻道:“既然要靠近洛陽,折將軍敢不敢去洛陽北倉看一看?”

張叔夜和楚王未有過任何交集,這次卻被後者委任一軍副帥的要職。

孫邦被送來後,照例拷問一番,便要問斬,可負責審問的軍士卻從他口中得到一個重要訊息,連忙稟與楚王。

隨後,阿瑜親自帶著公文去了蔡州五日談報館。

孫邦不由一驚,北倉囤積著大量糧食,倉房數百座,儲糧區嚴禁明火!

折彥文一怔,隨後一拳砸在自己掌心,“張承旨,那咱就去看一看!”

直到這次折彥文主動問起,張叔夜稍一沉吟才道:“折將軍,如今金夏軍隊糧道防禦嚴密,若想有所收穫,我軍需出其不意了!”

行軍兩日後,自白坡向南再渡黃河.

張叔夜此計,雖看起來冒險,卻準備抓住了金夏軍的紕漏。

太原都統王秉、武安軍都統趙孟廣,則一南一北領了押送軍糧的任務。

而折彥文,更不必說.老父、二弟已血染疆場,他與金夏不止有國仇,更有家恨!

完顏謀衍自然也知洛陽至東京之間這條糧道的重要性,又經兩次齊軍騷擾,自然加強了沿途防衛。

自九月初,金夏軍一路東進,大小戰陣十幾場,未嘗一敗,早已不將齊軍放在眼裡。

要不然,也不會在各路勤王軍雲聚東京的情況下,依舊不捨退去,仍要攻城。

李訛移巖可不像漢人那般還要些臉面,當場便掀開木箱,檢視箱內財貨成色。

自從九月初六,孫邦同盧應賢、梁記祖等人配合曲義先奪門投敵後,孫邦便開始操心自己的前程了。

孫邦帶領健僕大步往火光處跑去,可只奔出不足百步,陡聽北倉內四面八方殺聲喊起。

洛陽北倉孫邦同西夏擒生軍校尉李訛移巖對坐小酌。

這支隊伍中的馮雙元,月初丟了洛陽,事後又被劉叔平藉故整治,若不是楚王到來,他僅有幾千子弟兵不但要姓劉,便是他自己能不能活都兩說。

孫邦早有準備,馬上一拍手,外頭走進十餘位抬著碩大木箱的健僕。

而這場東京保衛戰,似乎暫時還不到分出勝負的時刻。

一時間,豪邁之風鼓盪淮水兩岸。

但淮北經略,孫邦可以!

誰這麼大膽,敢在倉區放火?

隨即,數名衣著清涼的貌美女子便被引了進來。

廝殺半個時辰,雖斬殺了叛將曲義先部近千人,但己方也有數百傷亡,最關鍵的是未能完成焚糧的任務,西夏軍便趕了過來。

心中有所觸動,陳初於當日寫下一文,借嘉獎折彥文、張叔夜一事,抒發了心中塊壘。

折彥文說罷,自己也反應了過來,不由道:“張知縣,你是說,我軍繼續西進?越靠近洛陽的地方,防禦越薄弱?”

這群舊屬短暫猶豫後,竟臨陣倒戈,引齊軍圍攻倉內五百西夏軍。

再者,這支由折家殘軍和洛陽殘軍組成的隊伍裡,他只有數百成武縣士卒,在歷來講究拳頭大便有理的軍中,他這副帥著實有點名不副實。

如今在城下和金夏軍對峙十多日,隨行帶來的那點糧秣早已告罄。

淮南經略陳伯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十一月十二,周國大噴子陸延重率弟子三十,第一次偷渡成功。

李訛移巖愈發滿意,哈哈一笑。

城內三千西夏軍怎也沒想到,已被打破了膽的齊軍竟敢跑來洛陽偷襲,猝不及防之下,待他們出城趕至十五里外的洛陽北倉,大火已救無可救。

他自是有些想不明白.自己一個年邁老知縣,說起來沒甚好值得楚王拉攏。

或是為了揚名,或是為了樹立不畏強權的人設,整日裡盯著淮北施政中的小紕漏,在報紙上陰陽怪氣,甚至還指名道姓批評過‘楚王寵溺蔡妃過甚’之類的。

有人見了面貌粗獷的李訛移巖,嚇得渾身發抖。

初五日,折、張夜襲洛陽北倉、斬殺西夏皇族李訛移巖的捷報,已傳遍全軍。

陳初一臉驚愕道,韓昉回家省親時洛陽失陷,就此沒了訊息。

五百西夏軍只撐不足兩刻鐘,便被盡數斬殺。

門剛關上,大概有名女子情緒崩潰,發出了低沉壓抑的啜泣聲。

說起來,楚王能迅速獲得所有人擁護,一來是因為在齊國積攢下的威望,二來,便是因為這糧草

各路義師大多出發倉促,帶不了多少輜重糧草。

隨後,以猛火油點燃北倉,率軍往北,潛入夜色。

十月三十,眼瞅無法完成楚王佈置的任務,折彥文心急如焚,便主動詢問起了張叔夜的意見。

就這,他還有些不滿意。

一路經略,官有點小了。

看那分量,絕對不輕。

洛陽雖比不上東京,但城中富戶可不少,這回借東京易主,孫邦有了新主人,僅狐假虎威便在城中訛來了百餘萬兩的財貨。

孫邦一招手,帶領健僕退了出去,並有眼色的關上門。

北倉若有失,他的淮北經略就泡湯了!

‘呼~’

甚至派出了副將完顏攬專門護衛。

長長吐出一口濁氣.孫邦心中豪情萬丈。

再者,那金夏軍奪了他的根據地,他又急著建功,好彌補失城過錯,自是戰意十足。

李訛移巖不知是吃了幾杯馬尿說的醉話、或本來就是個不靠譜的大嘴巴,開口便道:“齊國國土四千裡,官帽不多著麼!待我軍拿下東京,再立新朝,我便上書皇兄,封你為.封你為淮北經略吧!都說淮北富庶,不算虧待你吧?”

如今,河北路經幾年生息,已成楚王手中僅次於淮北的糧倉。

短短數日內,便有淮南北渡者、駐留淮北的淮南人云聚景從,成軍三千。

這些人能不能打仗另說,但這種氣氛卻刺痛了一些人的神經。

齊周並立,到底誰為漢人正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發老婆,亂世收留萬千美人

尋一

紅樓驕子

我愛小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