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對旁人來說是一家團圓的日子。

但對陳初夫婦來說,卻是新一年忙碌的開端。

天未大亮時,在貓兒的操持下,陳初率領一大家子去了家祠,向父母畫像叩首行禮。

隨後,出門去往各家拜年。

時至今日,按說已不需他親自登門,不過為了彰顯‘孝道’,陳初還是先帶著貓兒去了城外趙家莊向太祖母拜了年。

回城後,又陪著蔡嫿去了蔡家向蔡母恭賀新春。

然後,是陳景彥夫婦。

後兩家,平日是臣屬,今日卻是當仁不讓的岳家父母。

最後,則是楊開山、姚三鞭、劉伯等桐山老人

拜完年後,陳初照慣例去往了各府軍寨、哨所,既是巡視,也有陪各地不能歸家的將士共度佳節的意思。

一去便是多日。

貓兒雖留在城內,但也用了好幾天時間探望軍屬、視察孤幼局等等。

整個淮北都沉浸在喜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中。

數千裡外的榆州,則興奮忐忑兼具。

經歷過血腥除夕後,城中局勢直到大年初二才徹底穩定下來。

城頭變幻大王旗,位於金國腹地的榆州城突然成為了前線,蘇晟業派出數位信使,聯絡南京路方面的齊國暗樁,同時通知河北路齊軍早做準備。

初二日,南京路行行尚書省宰相韓企先、侄子韓嘗,渤將萬戶郭安、兄長郭景分別以各自渠道知曉了榆州兵變,當日午後便秘密聚於相府商議對策。

去年被俘期間,韓嘗被動參與了殺死金國副將完顏斜保,郭景也被逼著殺了遼將蕭查哥,目擊者眾多,且留給了齊國簽字畫押的口供。

如今榆州起事,他們必須做出抉擇了。

韓企先郭安雖從侄子、兄長口中得知了戰俘營之事,但榆州事發突然,一時猶豫不定。

“如今局勢不明,韓相請指條明路.”

眾人見面後一陣沉默,最終由郭安先開口道。

所謂‘明路’,無非齊金兩國選一個。

郭安親身經歷過河北一戰,見識了那天雷炮的恐怖威力,對齊國河北駐軍已有幾分懼意。

但是,若易幟歸齊,他同樣沒信心對抗金軍鐵騎。

韓嘗沉吟幾息,道:“你我兩家世居南京,終歸要以南京為根基。

眼下,惟有一個‘拖’字,靜觀其變為妙.”

這是想看看榆州局勢的後續發展再說。

可有人卻不想他們繼續騎牆觀望。

俄頃,下人來報,“河間軍魁字營隊將田餘慶求見”

河間軍,由原金國南京路河間、深州兩府被俘漢軍組成,因家鄉已被齊國佔據,獲釋後重新編為一軍,隨韓企先等人一同返回了南京。

雖名義上受韓嘗轄治,實則自成一派。

其軍內心向齊國、甚至和齊國私下聯絡的軍官不知凡幾,韓、郭兩家都知曉這是齊國楔進南京的一根釘子。

幾人對視一眼,由韓嘗道:“請進來吧.”

稟報下人不由暗暗驚奇.能出入相府的,無一不是高官將帥,方才那河間軍隊將求見時,還吃了門子幾句奚落,料定他進不來。

不曾想,韓相不但要見對方,甚至還用了一個‘請’字。

不多時,田餘慶大步入內,也不託大,以下級軍官面見上級的姿態見禮後,但說出的話卻異常強勢,“想必榆州之事諸位大人已知曉了吧?咱們何日北上支援?”

儘管知道田餘慶代表著誰,身為萬戶的郭安也沒忍住,一拍桌子喝道:“你一個小小隊將,也敢妄議軍事!果真以為我殺不得你麼?”

韓嘗端杯抿茶,從杯子上沿觀察著田餘慶。

本來還微微躬著身子的田餘慶聞言,卻豎直了腰桿,淡然回道:“萬戶大人自然殺得了我,但殺了下官之後呢?我淮北有韓、郭兩位大人謀害袍澤的證據,若公之於眾,金國還容不容得諸位?”

“呵呵,你一個土生土長的河間府人,張口卻是‘我淮北’,田隊將見風使舵的本事令人佩服.”

韓企先譏諷道,田餘慶卻抬眸看了前者一眼,笑道:“彼此彼此,韓指揮使當初在戰俘營中殺金國隨軍錄事時的果決,以及再三向楚王保證自己心向齊國已久的誠懇模樣,下官亦是佩服的很.”

韓企先被揭了老底,不由勃然大怒,當即拔刀相指,“放肆!”

憤怒歸憤怒,但韓企先站在原地,卻並未衝上前去將田餘慶一刀砍翻。

淮北握有他的把柄,若金國容不下他們,投齊便成了唯一退路。

此時若再殺了田餘慶,不啻於自絕後路。

韓企先再狂妄,也不認為他們一個南京路,能同時抵禦齊金兩國的南北夾擊。

“企先,這是做什麼,快將刀收起來.”

一直未曾開口的韓嘗終於說話了,給了侄子臺階下的同時,也稍稍緩和了場間氣氛。

韓家二十多年前還是遼臣,後歸附金國,眼下即便再投齊國也不算什麼難為情的事。

但即便是投齊,也有許多事要談好.譬如韓、郭兩家歸齊後,能否再繼續坐鎮南京路,能否再繼續在當地享有特權等等。

韓嘗頓了頓,以和藹面目道:“田隊將,我兩家心向齊國毋庸置疑,但易幟一事,事關重大,可攪動天下大局。

此事,總需我與楚王談上一談吧,請田隊將與上頭說一聲,我想和楚王見上一面。

見面地點在南京、河北皆可.”

田餘慶被李科親自吸收進入軍統前,終究只是一名漢軍小什長,自是比不得韓嘗這等老狐狸。

初聽韓嘗的提議,合情合理。

但淮北距離金國南京何止千里,僅通傳資訊一來一回便需多日,再等楚王動身抵達河北,幾個月就過去了。

待那時,榆州兵變成敗早已有了結果。

無形中,便達成了韓嘗想要‘拖’一段時間的目的。

田慶餘思索片刻,回道:“好!我回去後便傳信河北.”

應下後,總覺著隱隱不妥,便又道:“但這南京城,韓相還需儘快掌握在手中,以免有當緊事時,被人掣肘.”

南京城防,只要韓、郭兩家統一意見,就不擔心有甚意外。

唯一的隱患,便是南京留守張浩

“此事無需田隊將費心,張留守雖說為南京路主官,手中卻無一兵一卒,只需將他暫時圈禁在衙門內便好.”

處處為自己留著退路的韓嘗,到了此刻也不願害了張浩性命,後者畢竟是金國派遣官員,將人殺了就徹底沒了回頭路。

卻道無巧不成書,韓嘗話音剛落,又有下人來稟,南京留守張大人親至

想來,也是得到了榆州訊息。

韓嘗稍一思忖,笑道:“既然張大人主動來訪,那便將人請進來吧.”

數十息後,一臉焦急神色的張浩急匆匆走進堂內,不由得一愣。

韓嘗、韓企先叔侄在此不意外,但大過年的,郭家兄弟也聚在韓家.這兩家人只要定下某事,在南京城內無人可阻。

更稀奇的是,還有一名底層軍官坐在韓嘗下首,隱隱有種平等交流的架勢。

張浩心中一緊,頓時有種不小心撞破了密謀現場的慌亂,但半輩子為官,張浩反應極快,忙一拍腦門道:“哎呀!此來為的是向韓相獻上年禮,出門時卻忘記帶了!老糊塗了,老糊塗啦”

張浩一臉懊悔的唸叨著,邊往房門處退去。

卻不料,郭景突然起身,後發先至攔在了門口。

“郭將軍,你這是”張浩額頭上的冷汗已冒了出來,卻依然能裝出一副疑惑樣子。

身後,依舊坐在椅子上的韓嘗卻笑呵呵道:“張大人,既來了,就彆著急走了。

平日公務繁忙,時常想聆聽張大人教誨,卻不得空。

至此新春休沐,大人便在我府上住幾日吧,你我也好多親近親近.”

同日。

因資訊傳遞不便,一千餘里外的黃龍府對除夕夜榆州兵變一無所知。

上午,金帝完顏亶趁海陵王在幾百裡外的混同編練鐵浮圖之際,率嬪妃子女、同儀仗、合札親軍出城郊祀。

午時祭祀完成後,完顏亶突然宣佈南狩,往西南方向而去。

完顏亶和完顏亮之間的鬥爭已進行了數年,去年完顏宗弼戰死後,完顏亶全盤陷入被動,已幾乎被完顏亮架空,只剩兩猛安親軍還聽命於他。

可即便這樣,也沒人想到身負社稷的完顏亶會用這種近似逃跑的方式,棄了帝京。

說的好聽是南狩,其實就是南遁。

如此一來,金國內鬥就要擺在檯面上了。

當日,黃龍府內有些老臣得知訊息,忙出城追趕。

完顏亶卻在通玄道長的勸諫下,認為這些老臣皆是海陵王黨羽,為的是誘騙自己返回黃龍府後加害,而後擁護完顏亮登基謀逆。

通玄道長痛陳利弊後,完顏亶一怒之下將追來老臣盡數斬於帳外。

隨後,南狩隊伍加快步伐,直奔南京。

正月初三,待在榆州的蘇晟業收到了峨眉峰的密信。

密信是年前臘月二十九所發,蘇晟業見信後,望著城頭楚字王旗沉吟許久,忽然招來龐大固、丁國忠、張小尹等人議事。

“收起楚王旗幟,重立金旗!”

蘇晟業一開口,便震驚了所有人。

造反最怕的就是反覆無常,榆州已然易幟,左近府縣也早已得知了此事。

忠於金國朝廷的中京路大定府、恩州等地,已經開始組織軍士,只待金廷得知訊息派來大軍,便要配合大軍鎮壓榆州兵變。

此時再重立金旗,事後他們這些兵變頭目必定會被清洗。

吵翻了天的會場中,蘇晟業連喊幾聲才安撫住了群情激奮的軍官們,隨後說起了金帝南狩一事。

眾人不由錯愕,身為中下層軍官,大多不瞭解金國內部爭鬥已經到了如此水火不容的地步。

可他們同樣沒想明白,此事和榆州重歸金國有甚關係。

見此,蘇晟業乾脆說明了自己短時間內想出的計策,“諸位!海陵王有不臣之心,榆州督撫王伯龍早已秘密投靠了此獠!除夕夜兵變,咱們為的是剪除海陵王黨羽,護我大金朝廷!今日起,咱們的口號就是‘誅權臣、清君側,擁帝歸京、重掌社稷!’”

啊?

龐大固望著慷慨激昂的蘇晟業,腦子完全轉不過彎了。

話說,你不是齊國軍統的人麼?

怎看起來比大金最忠誠的忠臣還要忠啊!

但有些人已經想明白了,譬如張小尹好嘛,蘇先生這是要藉機分裂金國,讓金人內耗啊!

總之,王伯龍到底有沒有投靠完顏亮根本不重要,但這句口號喊出來,完顏亶和完顏亮君臣之間再無任何彌合的可能。

金帝為逃脫權臣掌控,不得已南遷的事實也將被公之於眾,一下揭掉了‘南狩’的遮羞布。

如此一來,金國各地方官員必定無所適從。

正月初七。

南狩隊伍出發五日後,久在宮中、不適應舟車勞頓的完顏亶染了風寒,待在由六匹駿馬拖著的龍輦內昏沉了數日,不能理事。

外臣、將官與他的聯絡,必須透過通玄道長傳遞。

當日未時,通玄攀上龍輦,喚了好幾聲才將完顏亶喚醒。

“皇上,貧道新制龍升丹,可祛病強體.”

通玄先奉上一枚大紅丸,完顏亶就水服入,有些吃力的嚥了下去,過了不久,只覺一股暖意從腹中升起,不多時便充斥四肢百骸,人也有了些精神。

“走到哪兒了?”完顏亶靠枕坐起,隔簾看了一眼窗外深冬的荒蕪景色。

“稟皇上,已過了西州,再有四五日便可抵達南京.”

“哦,還有別的訊息麼?”

不知怎地,服了丹藥後,完顏亶只覺那股燥熱一直盤旋在腹下,跪在一旁伺候的侍女明明姿色平平,落在完顏亶眼中卻顯得勾人心絃。

完顏亶想快點結束談話,在這龍輦上顛龍倒鳳一番。

通玄瞟了一眼臉上透著不健康潮紅的完顏亶,抓緊道:“今日午前收到訊息,海陵王得知皇上南狩後,緊急從混同回京,據說帶了數百精騎朝皇上追來.”

或許是潛意識裡也覺著自己南狩一事辦的不光彩,完顏亶即便身為九五之尊,也不由緊張起來,忙道:“他到哪兒了?”

“訊息稱其剛過信州,距離咱們尚遠.”

完顏亶聞言,明顯鬆了一口氣,通玄適時收回觀察目光,又道:“今日還收到一則好訊息.”

“好訊息?”

“嗯,榆州漢軍督撫王伯龍早已暗中投靠海陵王,得知陛下南狩竟要率軍阻攔。

幸而其麾下龐、丁等軍官知曉大義、心念皇恩,堅決不從王伯龍謀逆之舉,最終導致衝突,王伯龍被殺!”

完顏亶沉默片刻,忽地一嘆,“國家板蕩之際,終歸不乏忠勇啊!待路過榆州,朕要見他們一見,朕要重用他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多子多福:開局截胡徐秒雲

月光裡的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