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五年

公元1417年6月

藩屬國李氏王朝歷經數月,挑選全境已成笄禮的貌美女子進貢宗主國明朝。

同一時日

崑崙山異動,方圓數十里有百姓親眼看見一束刺眼的光芒劃破天際直插崑崙山巔。

這一日

王陽庭下凡入俗欲往應天府。

公元1417年7月

應天府

東街熱鬧繁華。

沿街左側,各式招牌、幌子和匾額高低錯落,成百上千家商鋪構成了熱鬧繁華之景。

清江樓上

揮舞著絲巾的姑娘招攬著過往的客商行人。

“公子,奴家今日溫得一壺佳釀,請上樓一敘.”

樓下對面

茶鋪說書人侃侃而談。

驚堂木與茶客的喝彩聲交相輝映。

隔壁鐵匠鋪“鐺鐺”之聲宛如天籟之音。

不遠處的賣藝人正平躺在一塊長條木凳上,胸口放著厚重的巨石。

吆喝聲中。

手持鐵錘的壯漢奮力揮動,徑直從高而下將鐵錘砸在賣藝人身上。

周邊圍聚著不少看客。

一些青年不停拍手叫好。

停留看熱鬧的婦人則是抬手捂著雙眼。

距應天府二十里的城西郊外。

一隊車馬正緩行在官道之上。

領頭的是身著鎧甲的將軍。

長劍跨腰,馬背上好不威風。

身後

兩匹潔白駿馬高昂著頭顱。

馬背上坐著兩名頭戴斗笠,面紗遮面的妙齡女子。

將軍勒緊韁繩,回頭對著女子抱拳施禮:“韓妃,黃妃,此地距應天府只剩二十餘里,前方有間酒家,先歇息片刻,稍作整理後再進宮面聖.”

左側馬背上

韓妃輕啟紅唇:“崔將軍,適才小憩,何故要多做停留.”

將軍無言

揮手讓手下將士牽馬跟隨。

尋至酒家門前。

將士略顯粗魯的將兩位妙齡女子請進城郊酒家。

小二上前迎客。

撓著頭,半晌沒聽明白交涉之人說的是什麼。

後知後覺,才明白一行人來自李氏王朝。

安排後廚準備餐食。

方桌上

黃妃再次質問:“崔將軍,何故耽擱時間.”

將軍將長劍放到桌上,環顧四周,沉聲道:“韓妃和黃妃代表李氏王朝顏面,若此般倉促進宮,難免顯得蓬頭垢面,不如稍作歇息,整裝後再行進宮也不遲.”

說罷

將軍制止了韓妃和黃妃多言。

酒菜上桌

將軍給韓妃和黃妃分別倒了一碗黃酒。

並言:“解解乏,緩緩神.”

韓妃黃妃對望一眼,本想婉拒,但卻抵不過將軍厲色的眼神。

最終拿起酒碗抿了一口。

就這一口。

出事了

酒家大堂靠官道的窗戶前

一身素袍的青年面無表情吃著小菜。

彷彿與世隔絕。

餘光卻瞄向了酒家後廚方向。

稍前

後廚發生了一點小意外。

將軍手下將士強闖後廚,在酒水裡放了一些東西。

隨從侍女發現異樣原本想要阻攔,如今渾身腳印斜靠在後廚門簾後的柱子上。

侍女拼勁全力起身,跌跌撞撞來到大堂。

伸手呼喚:“小姐,喝不得”

語言耳生,非明朝百姓。

窗戶前的青年卻聽懂了意思。

可惜,為時已晚。

韓妃黃妃沒想到不遠千里受盡辛苦來到明朝應天府,最終卻在距離天子腳下二十餘里的城郊出了意外。

那個崔將軍。

從漢陽出發開始就意圖對二人不軌。

沒曾想,在李氏王朝境內還算安分,快到應天府終於是露出了本來面目。

見東窗事發。

崔將軍徒然癲狂。

命人守住酒家門口。

起身抓著韓妃和黃妃去向後院。

口中怒吼著:“本將獨身一人,這輩子為王賣命從未享受過美人,今rb將得不到的美人,哪怕是天朝皇帝也休想得到.”

侍女拼死護主。

將軍拔劍欲斬。

危急時刻

方才坐在窗戶前的青年一閃而至。

近在咫尺。

青年欲伸手奪劍。

將軍急忙調轉劍芒朝著青年刺去。

眼看泛著刺骨寒光的長劍近身。

侍女見此情景不知哪兒來的力氣起身一個箭步橫擋在了青年身前。

噗嗤

一劍穿胸

侍女瞪大了眼睛,額頭青筋炸裂向後仰到,手腕觸地,手鍊斷裂。

彌留之際還說著:“不要傷害無辜的人”

青年陰沉著臉。

此刻

他罕見憤怒。

原本不想插手此事,但因涉及到天朝皇帝隨欲出手。

沒想到侍女卻在這個時候替他擋了一劍。

侍女,很傻。

既要出手,自是有把握而為之。

小小身軀,卻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擋下一劍。

殺人者,該死。

沒有人看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食客早已一鬨而散。

躲在櫃檯後的掌櫃和店小二緩緩起身時,方才插手的青年已不見蹤影。

地上躺著將軍和侍女的屍體。

那串灑落的手鍊也不知蹤影。

韓妃黃妃失聲痛哭,抱著侍女不停喊著:“綠水,綠水.”

酒家外

青年回頭掃了一眼,綠水之名記於心間。

待官兵行至,一番盤問後將韓妃黃妃帶離回應天府衙。

這日

應天府大街小巷開始流傳一則故事。

李氏王朝進貢給天朝皇帝的女子險些在城西郊外酒家遭到侮辱。

幸虧侍女拼死護主,保其主人名譽。

但鮮少有人知道,侍女之死,卻是心善替人擋劍而亡。

城郊無名山巔。

夜幕降臨

山風掀起青年長袍。

青年目視前方喃喃自語:“因果已結下,難道是天意不成?”

話落

青年突然化做一道長虹消失在山巔。

轉眼

一片被黑夜籠罩的死寂之地。

名為奈何橋的石橋中央。

青年雙手附背,傲視著形色匆忙川流不息的彼岸花路。

他來尋人。

尋一個不該死之人,化解因果。

牛頭馬面,黑白無常,看到青年皆裝作不知。

嘀咕著:“他怎麼會來這裡.”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不知過了多久

立於奈何橋中央的青年終於離開了。

人間

此時已是百年之後的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5月。

物是人非

東街

一紙告示引發百姓熱議。

藩屬國求援,皇帝命鄧將軍率軍馳援。

青年皺眉

或許,她本是李氏王朝人士,去那邊應該尋得到。

緊了緊手中斷裂的手鍊,青年看似緩步往前走,卻在呼吸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要去尋人。

依舊是去尋那個不該死的人。

那個叫做綠水的侍女。

不知百年之後她是否轉世為人。

若為人

自然能認出她。

畢竟,青年在她戴手鍊的手腕上點了三顆紅痣作為印記。

此行

他的目的就是要將那份擋劍之情還給那個叫綠水的女子。

從此,化解因果。

從此,互不虧欠。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國詭獸,開局一雙豆豆鞋

心同流水靜

下山狂飆,無敵人字拖

江詩成

萬夢一時城

孤獨夢想

全民轉職:我用眼神殺人

亡靈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