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醫學小妙招(求訂閱)

手術室外,病人家屬也是十分緊張。

剛才已經獻過血了,但是,不夠!

病人家屬一共來了五人,符合獻血標準的只有兩人。

六十年代的瘦子太多了,普遍都是因為體重不夠,自然無法獻血。

除此之外,他們當中,或許還有什麼其他情況,所以也有可能不符合獻血標準。

每人一次性可以獻血的量,便是四百毫升。

一旦超過這個數量,就有可能出現意外。

然而,手術室內的那個病人,又怎麼可能只需要八百毫升呢?

因此,病人家屬沒有辦法,他們必須派人回去,找他們的親戚朋友來幫忙獻血才行。

這些情況,許多年並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也不會說什麼。

因為這是醫院的制度,是醫院能否正常運轉的基礎之一。

所以,他不能去破壞這個制度。

再說了,這玩意兒還是他提出來的呢,怎麼可能會主動去破壞呢?

此時的手術室內,已經到了最為緊張的時候。

手術進行到了第二十五分鐘的時候,廖世承不得不退下來了。

因為他現在還沒開始縫合傷口,這樣的情況下,還剩下五分鐘罷了,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任務。

所以,只能由許多年來進行手術,否則病人可以宣告死亡了。

杜鎮福等人也都緊張地看著,外科手術當中,許多年的手速幾乎是最快的。

儘管許多年是第一次操刀主動脈夾層手術,但他畢竟有相關經驗,應該可以完成任務的吧?

戴春州站在一旁,時刻觀察留意著病人的身體情況。

假死狀態下的病人,已經沒有了心跳脈搏。

但是,仍然需要時刻警惕注意著才行,很多時候,意外往往就是在一瞬間。

許多年手速飛快地進行手術,他接手動脈傷口的縫合時,還剩下一部分沒有完成。

這一步需要非常小心,不能太快。

廖世承瞪大眼睛看著,因為許多年跟他完全不同,速度太快了。

實在是想不明白,大家都是人,為什麼許多年可以這麼又快又準呢?

“還剩下兩分鐘!”

蔡承運報道著時間,給許多年他們提醒,充當著倒計時的角色。

一絲不苟的許多年,彎彎的針下去之後,很快穿透面板,然後連線縫合了起來。

速度十分驚人。

“還有三十秒!”

此時,還剩下最後的幾針,完全沒有問題了。

隨著許多年放下手術刀,然後取下銀針,眾人肉眼可見地鬆了一口氣,現在就等著病人恢復心跳脈搏了。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了,戴春州和蔡承運兩人分別搭在病人的左右手上。

很快,脈搏就十分虛弱地恢復了一點。

頓時讓戴春州兩人露出了笑容。

成了!

手術成功了!

許多年也開心地笑了,今天這場手術,很刺激,也很特別。

畢竟如此匪夷所思的案例,實在是少見。

主動脈夾層這樣的病,原本就非常少見,更別說還是外部重擊導致的夾層,更是罕見中的罕見了。

但還別說,只要手速足夠快,醫術精湛,還是很有可能從閻王爺那裡,把病人給搶救回來的。

大概,這就是急診室存在的意義吧。

結束了這場手術之後,許多年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好好地休息了一會兒,然後又進入到了上班狀態。

剛才的聯合會診,導致醫院前面這邊,積壓了很多病人。

所以,現在他們空閒下來了,就需要馬上處理這些工作。

下午的時候,許多年來到辦公室,跟大家一起開會。

主要是今天這個特殊病例的事兒,做一個彙報和覆盤。

李淑珍、張思韻、鄧積學、吳豔芳等這些年輕醫生,全都在旁邊參與學習,筆記本上面,記錄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對他們這些年輕醫生來說,這樣的學習機會是不可多得的。

“.這個病人的肋骨都沒有斷,僅僅只是胸部主動脈的血管.”

廖世承在做著總結性發言:

“所以,這就是一個非常非常罕見的一個病例.”

“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醫學又是一門經驗科學.”

“也有可能我們這輩子,再也不會遇到這樣的病例,但是,如果未來再碰到這樣的病例,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判斷出來,也可以第一時間把病人給救回來.”

許多年也默默聽著,很贊同廖世承的話。

很多病例,可能真的是一輩子都遇不到,可大家都不希望遇到這樣的特殊病例,甚至是希望人間沒有疾病。

但同時,又很希望遇到更多這樣的特殊病例,以便將來再次遇到的時候,可以解決掉。

人,就是這麼矛盾。

會議室裡面,李淑珍、張思韻和吳豔芳她們都十分崇拜地看著許多年。

剛才廖世承已經說了,這次的案例,全靠許多年。

否則的話,病人早已經被迫宣佈死亡了。

儘管在手術室裡,被宣佈死亡的案例很多,但身為醫生,誰不希望每個病人都可以得到醫治呢?

結束會議之後,許多年又被李淑珍她們給纏住了。

不過,許多年很快就把她們給打發掉了。

轉過天,蔡承運找了過來。

“許主任,忙著呢?”

“沒有,我在看書呢.”

許多年合上,笑呵呵地跟對方寒暄。

今兒病人不多,他很快就處理完成了。

蔡承運今天過來找他,是想問他之前手術室裡說的那本醫書。

“蔡主任,很抱歉,那本書並沒有印刷出來,那是孤本的醫書.”

“那您什麼時候印刷一下,借給我看看?”

醫書也是一個醫生的精神食糧,更何況還是孤本醫書。

許多年那麼熱衷於學習和研究特殊病例,以及醫術提升那麼快,大機率是因為看了比較多這樣的醫書吧?

因此,蔡承運才會找了過來。

前天和昨天,都因為太忙了,所以蔡承運才沒有過來找許多年。

但現在沒有那麼忙碌了,肯定要找一找醫書來看看啊,充實一下自己。

身為醫生嘛,肯定是活到老學到老。

誰不想提升醫術,然後成為保健局的一名醫生呢?

“可以,這樣吧,我改天找人印刷一下。”

聽到對方的話,許多年沉吟半晌,點點頭說道。

“但是蔡主任啊,我得提前跟您說好,那可不是我的書,裡面有很多病例我也沒有確認過的,看可以,但未必適用”

見許多年這麼說,蔡承運突然說道:

“許主任,你有沒有想法,出版一本關於醫學病例的書呢?”

額!

對方突然這麼一問,許多年還真是有些被問住了。

說實話,他當然有過這樣的想法,然而他還是太年輕了,這麼早出書,怕不是被人當成靶子啊。

要知道,他所經歷過的醫學病例,並不多。

而且作為末學後進,許多年何德何能出書呢?

“蔡主任,出書就算了”

他還想謙虛幾句呢,結果蔡承運直接瞪眼道:

“咱們總醫院這裡,要說誰最有資格出書,許主任你絕對是榜上有名。”

“你之前不是出過一本書麼?雖然那是小說,但也是出書啊.”

“這些病例集合起來,寫成一本書,對於那些年輕的實習醫生,還有那些大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像老廖、老杜他們,還有我這樣的老傢伙,其實都有很大的幫助.”

許多年聞言,苦笑搖搖頭。

然後表示他再想一想吧,而且就算是出書,他還得請示一下他師傅。

以他自己的經歷,病例少得可憐,到時候免不了需要找其他病例進行補充。

否則的話,真沒必要出書。

而且,這種專業性極強的書籍,並不是想出就可以出的。

還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多重稽核才行,否則的話,絕對是不能出書的。

又不是簡單的醫學科普性文章,而是病例啊,所以馬虎不得。

突然,許多年看向蔡承運道:

“蔡主任,要不我先寫一本醫學方面的科普書籍?就是面向普通大眾的書,您覺得怎麼樣?”

後者也是眼前一亮,如果不是專業性很強的書,似乎問題不大。

於是兩人討論了一會兒,越聊,越覺得很有搞頭。

蔡承運自己也想寫一些這些相關性書籍,兩人到時候先寫出來,然後再合併一塊,那也是可以的。

“蔡主任,如果是面向普通人的科普,我覺得還是分開來寫吧,到時候我們互相稽核就可以了.”

許多年並不是很想跟對方一起出書,主要是科普,跟專業書,二者之間有本質性區別。

就像前天遇到的那位病人,科普這樣的病例,並沒有什麼用處。

相反,越是簡單的科普才越有用。

比如如何避免換季時會遇到的感冒,再比如一些生活飲食小妙招之類的。

或者說,許多年就僅僅編寫關於膳食治療方面的小妙招,就可以出一本書了。

有些常見疾病,吃什麼膳食可以有效緩解或者預防等等之類的。

改善視力、提高孩子智力、增高孩子身高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

蔡承運聞言,也是開心一笑,他跟許多年也是同樣的想法。

既然這樣,那就先從科普書籍出發吧。

等蔡承運離開之後,許多年便沒有繼續待在辦公室了,而是離開了總醫院,直接去了新華書店。

他要去買書,購買資料書。

出書嘛,還是需要翻閱參考書才行。

而他有錢,懶得去借書或者去圖書館浪費時間,直接買書就是了。

關於膳食方面的書籍,他就購買了四本,還有食材方面,以及醫學小常識方面的書籍,一共購買了十本書。

到家之後,小豆包她們看到她們爸爸帶了這麼多書回來,都驚訝不已。

“爸爸,你買這麼多書回來幹嘛呀?”

“對呀對呀,書房裡那麼多書,還能裝得下麼?”

“不會是買給我們的練習本吧?爸爸我們可以不要嗎?”

小不點第一個表示有些抗拒,畢竟他已經做了很多作業了,每天的玩耍時間已經縮短到了只有三個小時,太少了。

白豆腐三姐妹聽到小不點的話,也是小臉微微一變。

儘管她們很聽話,也很努力學習,但作為孩子,她們當然更喜歡玩耍了。

許多年瞪了一眼小屁孩,道:

“這可不是給你們的書,這是爸爸買回來的參考書。”

孩子們頓時歡呼了起來,不是作業就好。

“爸爸,什麼是參考書呀?”敬哥兒詢問道,他還小,不是很懂這些。

“參考書就是參考書啊。”小不點說了一句,然後朝他爸爸問書看。

擺脫掉小屁孩,許多年帶著去了書房,然後才出來監督小屁孩寫作業。

他寫書這事兒,倒是不急。

反正也不缺錢,又沒有規定時間。

不過,傍晚的時候,許曉倩下班回家,卻是詢問起這事兒。

聽到她五叔也要寫書的時候,她頓時開心不已,嘰嘰喳喳地詢問寫什麼書。

可她聽說是寫什麼醫學科普書的時候,頓時又沒有了興致。

主要是她對這些並不瞭解,只覺得她五叔很厲害。

秦淮茹倒是很詫異,怎麼突然寫這樣的書了呢?

“孩子們不是想要看那些漫畫書麼?你怎麼不寫這些漫畫書,反而寫這些科普書呢?”

面對她的詢問,許多年給她講述了一下醫院裡碰到的事兒。

有句話叫,千萬不要在醫院裡共情,但真碰到那些讓人破防淚目的時候,醫生也會崩潰的。

在醫院待了幾年,許多年還不至於鐵石心腸,但也差不多了。

即便如此,許多年內心還是向善的。

今天蔡承運找他聊出書這事兒,他才突然間想到了科普書、醫學小妙招之類的書籍。

儘管這些書對普通人來說,並不是有很大的幫助,但能幫多少,就幫多少。

而且他寫的這些科普知識,當然不是胡說八道的。

首先食療的說法,在中醫裡面是極為普及的,只不過,並沒有非常系統的書籍來闡述罷了。

古代也有很多關於食療這方面的醫學闡述,比如孫思邈在他所著的《千金食治》寫道:食之有成敗,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難識。

還有就是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首列水部,也認為:“蓋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水,食資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

很多古人在食療這方面,也有非常清醒的認知。

但古代知識傳播,實在是太狹隘了,不具備普遍性。

要不是新中國成立之後,進行大規模掃盲,估計也跟古代差不多,很多普通農民,一輩子都只是文盲罷了。

要知道,即便是在二零二三年,也還有好幾億農民。

這個時代就更不用說了,農民佔據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意味著全國文盲最少是百分之六十。

除了膳食療法這樣的科普知識,許多年還會編寫一些小冊子之類的醫學常識。

很多赤腳醫生,在行醫的時候,其實使用這樣的醫學常識小冊子,就會非常有用。

當然了,這些都需要時間,而且未必能順利出版。

秦淮茹聽罷他的話,頓時崇拜不已,不愧是她選中的男人,格局就是不一樣。

從這一天開始,許多年就進入到了書籍編寫之中。

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翻看參考書,然後才開始動筆的。

畢竟他可是過目不忘,把參考書全都掃描到大腦裡,寫書的過程中,一旦需要用到參考書,直接引用便是了。

隨著天氣變冷,醫院來的病人反而變多了。

不過,大部分都是小病小痛,許多年應對起來,十分輕鬆。

中醫嘛,望聞問切,然後讓病人照方抓藥即可。

除非是遇到十分困難或者特殊的病例,否則的話,根本不會浪費許多年太多的時間。

也因此,許多年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寫書當中。

進入十一月,每年的冬儲大白菜再次到來。

滿大街都是飄著大白菜的味道,大家都忙碌著把大白菜帶回家。

六五年十一月份,京城已經大變樣了,最起碼,食物這一塊,已經較為充足了。

“媽,今天怎麼吃月餅啊?”

這天到家之後,許多年突然就聞到了月餅的香味,還挺濃的。

下午他去上班的時候,都沒有發現他母親要製作月餅,咋現在就聞到了呢?

“小豆包她們午休起來之後,說是做夢夢到了月餅,想要吃”

周紅梅笑眯眯地說道:

“她們說想吃,我也去倉庫那邊翻了一下,剛巧還有你之前留下來的蓮蓉餡,所以就直接做了月餅”

倉庫裡的蓮蓉餡,其實是早餐要用到的蓮蓉包的材料。

這些材料,許多年一直都經常備著,畢竟家裡小屁孩,還是挺饞的。

儘管不是很經常吃蓮蓉包,但也不能每天都是蘿蔔乾和小米粥吧?

雖說這個時代,能吃得上蘿蔔乾小米粥的人,已經是小康之家了。

但許多年家裡畢竟不同,工資高,偶爾吃點好的,改善一下伙食,沒什麼問題吧?

更何況,許多年家,幾乎很少去外面菜館吃飯,這一點,很多人都做不到呢。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女神們的荒島人生

宋驕陽

參加節目,一顆神藥震驚世界!

含羞蓓蕾

12歲的我竟然是國士

墜雪

重生:貸款抽獎,我直接起飛!

一蛋O

神帝奶爸

拾光筆默

全民覺醒:開局雙天賦,殺穿諸天

冬瓜燒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