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深處,石廟。

今天清晨,許多年和趙君遙他們一行三十七人便收拾妥當,急行軍往太行山深處而來。

訓練!

他們的目的是訓練,但也不完全是訓練。

今天的訓練專案可還不少呢。

傍晚,等訓練得差不多了,大家都躺著歇息的時候,馮建兵突然感慨了一句:要是這裡有歇腳的床就好咯。

“那還不簡單?我們自己動手啊,在這裡附近搭建一個歇腳的地方啊。”

彭志剛的提議,瞬間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和討論。

現在這個季節,早已經萬物復甦了,在深山老林裡折騰出一處歇腳的地方。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啊!

大家討論的點便在於,猛虎中隊經常來太行山這邊訓練,那麼與其經常露宿野外,還不如搭建庇護所之類的。

至於搭建的庇護所好不好用,能用多久,這倒不是大家考慮的點。

“趙隊,我覺得這個可以啊,有搞頭。”

烏文浩也衝著趙君遙笑著說道,“你看啊,我們每次來石廟這邊,張神醫那邊每次都不夠位置,我們也都需要輪流泡澡,講真的,還挺浪費時間呢.”

後者笑了笑,沒有回話,而是在思考著什麼。

很明顯,想要搭建庇護所,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在太行山這邊搭建庇護所,意味著需要大量的時間,並且還需要浪費人力物力。

值不值得,這是一個大問題。

其次,能使用多久?

臨時庇護所雖然不好,但以天為被以地為床,省心省事還省力。

趙君遙需要權衡利弊的地方很多,特別是現在這個時期,更要謹慎小心。

“許多年,你怎麼不吭聲啊?”

突然,他注意到許多年一直在沉默著,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反正跟議論紛紛,急忙發表自己意見的馮建兵他們,形成了鮮明對比。

“沒有啊,趙隊你喊我?”

“那不然呢?”趙君遙沒好氣地說了一句,接著詢問他對於大家提議搭建庇護所的意見。

他作為領導,肯定不合適立馬發表意見的。

因為他一旦開口,意味著馬上就拍板了,或者說大家都會見風使舵,順著他的意思來說話。

如此一來,豈不是成了他的一言堂?

所以,如無必要,趙君遙一般是不會發表意見的。

“趙隊,這件事還不簡單麼?”

許多年攤了攤手,結果他看到大家瞪大眼睛望著他,馮建兵更是驚訝地道:

“簡單?”

屁的簡單啊!

庇護所不需要木材的麼?不需要選址的麼?

“啊,肯定簡單啊!”許多年理所當然地說道:

“石廟所在的那座山峰下方不遠處就有一處洞穴,我們可以在那處洞穴的位置,直接搭建庇護所就可以了啊。”

“木材等原材料,就地取材就好了呀,太行山那麼大,從附近其他地方,砍伐大樹”

“搬運的時候,還能順便進行訓練呢.”

嘖,聽他的提議,似乎還不錯的樣子,然而,真的就這麼簡單的麼?

一根原木的重量可不輕呢,在許多年的嘴裡,愣是變成了輕若無物的東西。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倒是簡單了。

“喏,你們看看我旁邊這棵樹,我們就擷取這一段,大概五米長的距離,大概就是兩百斤罷了”

兩百斤?

彭志剛他們全都驚呼了起來,兩百斤還而已?

開什麼國際玩笑呢?

真當是把大家不當人了是吧?

如此重的原木,在深山老林裡行走,那肯定會被壓垮的呀。

趙君遙聞言,卻突然道:

“許多年,你先把樹給砍下來,我們先測試一下.”

進入太行山訓練,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許多年他們這群士兵的綜合能力。

身為士兵,最重要的當然是生存能力了。

由於他們猛虎中隊的特殊性,每次執行任務所面對的情況都不同,所以肯定是需要摹擬不同環境來進行訓練。

但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那便是士兵們的體能。

負重三十公斤也好,二十公斤也罷,這些都只是基本操作。

但如果遇到其他情況呢?

所以,為了保證士兵們在儲存自己體力的情況下,還能作出其他反應,那就真的是完美了。

在山地裡扛著兩百斤的原木行走,這樣的訓練辦法,簡直魔鬼!

眾人盯著正在砍伐樹木的許多年,眼神裡充滿了幽怨。

可這件事,好像也不能怪許多年,畢竟他們剛才還十分享受搭建庇護所來著。

不多時,大家便看到許多年已經把樹木給砍伐下來了。

然後又是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把樹木的枝丫給清除乾淨了。

接著幾刀下去,樹木就被砍斷了。

慕容泉簡單測量了一下長度,還真是五米長,頓時驚訝地看向許多年,“我說你小子的眼睛也太賊了吧?怎麼會如此精準把控到樹木的長度呢?”

後者翻了個白眼,“你自己不也是走了五步就判斷出樹的長短了麼?難道我就不行?”

他們這群人,身高並不算是完全統一,有人一米八二,有人一米八五,更有人一米八七。

所以,大傢伙走一步的距離,其實是有些差距的。

以許多年自己為例,他走一步,大概是一米一左右。

因此想要判斷這根樹木有多長,走個四步半就差不多了。

儘管這也只是大概的測量方法,但很多時候是非常準確的。

要知道,許多年他們這群人都是士兵,儘管大部分時候都是越野這樣的訓練,但列隊可是標配啊。

所以他們正步走的時候,每一步落下來的距離,肯定都是統一的。

嗯,就算腿長的也必須得統一才行。

閒扯淡了一會兒,趙君遙詢問誰想試試?

扛著原木訓練?

馮建兵倒是很積極,扛起來的時候,咬牙切齒,走的時候,倒還算穩。

但扛不住太遠的距離。

畢竟不是真正的山民,那些山民很多都是臥虎藏龍的存在。

上輩子,許多年的爺爺輩,也就是四十五年代的時候,經常扛著三四百斤的溼柴,步行去到三十多公里外的縣城賣柴火。

那個時候家裡窮,只能靠賣這些柴火換錢。

而且還得必須去縣城才行,因為小鎮上根本不會有人買柴,畢竟小鎮上的人都會自己去砍柴。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逼著他們必須這麼幹。

當然了,許多年也聽說過,他的爺爺飯量很大,有好幾次吃大餐的時候,特別是在生產隊吃大鍋飯時,一個人就幹掉了十碗米飯。

等馮建兵扛著原木走了上百米的距離,又扛了回來,大家頓時笑不出聲了。

怎麼辦?

真的要這樣訓練麼?

很辛苦啊。

反正看馮建兵那痛苦的表情,以及放下原木時那如釋重負的樣子,就知道了。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訓練辦法。

反倒是趙君遙突然開口:

“可以,沒問題,往後我們經常來太行山訓練吧,爭取半年內,建好我們的庇護所。”

“從明天開始,我們結束了日常訓練之後,每天多增加一項,砍樹!”

“庇護所的選址就放在許多年剛才說的那個石廟下的洞穴位置吧。”

啊?

眾人頓時傻眼了,原來搭建庇護所的時間,並不在訓練時間之內啊。

豈不是說,原本屬於大家的休息時間,卻變成了訓練時間?

蒼天啊!

大家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好好的,為什麼要討論在深山老林裡搭建庇護所呢?

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大片森林被砍伐,大家在砍伐樹木的時候,都是需要間隔開五十米之外。

而且每個地方只能砍伐一次,之後就必須選擇其他地方了。

庇護所的搭建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反正許多年本身就是設計師嘛,先準備好原材料,到時候再來搭建庇護所就是了。

再者說了,原木砍伐下來之後,也需要曬乾,這樣製作出來的庇護所,也可以延長一下保質期嘛。

“趙隊,我突然想起來,我們為什麼要使用原木,而不是石頭呢?”

聽到李慶雲的話,許多年瞬間無語了,猴子啊,你是不是傻啊?

石頭更難處理啊!

小溪裡確實有不少可以用於建築的石頭,並且質量還不錯。

可惜這玩意兒是石頭,哪有那麼好搬運啊?

再者說了,趙君遙之所以同意搬運原木,更多還是因為搬運原木可以訓練嘛。

“那行,下次再加上搬運石頭這個訓練專案。”

李慶雲聽到趙君遙的話,頓時傻眼了。

得,還是閉嘴吧。

要不然,大家肯定要把他給埋怨死了。

這不是妥妥地給趙隊送訓練專案嘛,最後累得還不是大家?

雖說趙隊也會跟著訓練,但趙隊已經不出任務了,所以他的訓練,大部分時間都是裝裝樣子。

當然了,也不是說趙隊的能力就下降了。

人家趙君遙也是從屍山火海中走出來的人物,能力肯定不用多說的。

石廟裡,忙死累活的彭志剛一行人,終於迎來了最舒服酸爽的時刻了。

還別說,老中醫的針灸術,確實很厲害。

藥浴過後,大傢伙頓時感覺渾身上下,輕了十多斤,整個人也年輕了十來歲一樣。

屋內,許多年正跟張明德進行醫術考核。

彭志剛他們的針灸,其實還是許多年在施針,根本不是老中醫。

所以,他們就是心理作用。

畢竟老中醫都已經說過了,許多年的針灸之術,早已出師。

石廟一脈的中醫傳承,要求可是非常高的。

當初張明德選中許多年作為傳承者,自然不僅僅是許多年本身的天賦和努力,張明德自己的眼光也是非常犀利的。

如若不然,在張明德過去的百年時間裡,怎麼可能就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傳承者呢?

至於說會不會因為當初張明德還年輕,醫術還沒登峰造極,就算遇到好的中醫苗子,也未必能教導好。

這就純屬扯淡了。

具體原因,許多年也不知道。

但有一點,石廟這一脈,幾乎都是單傳。

並且每一代傳人跟下一代傳人之間,都是相處大概三四十年左右的時間。

或許這就是石廟傳承的奇異之處。

也許,張明德曾經有過家室的牽絆呢?

誰知道呢,反正張明德沒有提起過,許多年對老中醫這個便宜師傅的過往,也不是很清楚。

師徒倆平日裡的交流,大部分都是限定在中醫醫術上面,很少提及其他的事情。

“不錯,你的醫術進步很大,看來你很喜歡閱讀醫書.”

考核結束之後,張明德滿意地笑著,目光十分和藹。

很顯然他對許多年這個便宜徒弟,是非常滿意的。

可以看得出來,平日裡的許多年,肯定沒少鑽研中醫。

看書便算了,肯定還需要多思考,多實踐,多看,才行。

要說對人體穴位、人體的瞭解,許多年當然敢說已經瞭解極深。

沒辦法,現在的空間裡,在一處被他間隔開的地方,裡面就放了不少標本素材。

來源就不說了,反正去了一趟鬼頭山之後,許多年就留了不少。

作為學醫之人,怎麼能沒有研究醫術的標本素材呢?

唯一有些遺憾的便是目前還沒有女性。

有空間這玩意兒,許多年並不需要福爾馬林這玩意兒來儲存。

也因此,看完那些醫書之後,許多年有事沒事就會找個沒人的地方,然後開始研究起標本來。

“下次我再去搜尋一些醫書來,你多看看也好。”

“好的,謝謝師傅。”

許多年很感激張明德的付出,不管是之前醫治老許的直腸癌疾病,還是現在指點他給趙君遙、烏文浩他們這群人的針灸之術。

老中醫都付出了很多,並且是沒有索求回報的付出。

藥浴所需要的藥材,確實是趙君遙他們花錢採購的,並不是老中醫自己的。

然而,許多年有大概猜想,想要請老中醫出手治療,會非常非常困難。

一個隱遁山林的老中醫,卻被協和醫院中醫辦公室主任江文清那般推崇。

參考江文清的忙碌程度,也就大概知道老中醫如此入世,想要請他出手治病,確實會很困難。

因此,許多年很感激老中醫,也在心底暗暗發誓,會好好學習中醫,不會讓石廟中醫一脈徹底沉下去的。

至於往後的事情,中醫變了味道,或者中醫已死等等這些事情,那都是幾十年之後的事了。

在石廟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許多年他們辭別了老中醫,又繼續訓練了。

結束了這次訓練之後,彭志剛他們回到城裡,都很想睡大覺。

太辛苦了。

許多年到家之後,反倒不覺得睏倦,因為兩個女兒一左一右地親他,還喊著爸爸,讓他的心都快化開了。

沒見過誰家那麼寵溺女兒的,許多年是個例外。

胡美鳳和範招娣她們笑看著,打聽許多年外出這兩天的事情。

還能說什麼呢?

他肯定不會說實話的,自然是隨口應付過去了。

儘管她們也不是很懂,為什麼糧食公司的許主任,天天不著家,事情那麼忙碌。

好像人家街道辦的王主任,都沒他那麼忙碌呢。

然而胡美鳳她們就是頭髮長見識短,同樣是主任,級別還是有區別的。

更別說大家處在不同系統,肯定無法簡單直接地進行對比,也沒什麼意義。

也就是不瞭解內情的普通人,才會閒的無聊去類別這些事情。

“小豆包,來,到爸爸這裡來。”

“小糰子,慢慢走,不著急啊,摔倒了呀,快爬起來,到爸爸這裡來,不要哭哦。”

待在家裡的許多年,臉上的笑容多了不少。

他就知道逗弄兩個孩子,平時什麼事情也不管了。

其實他也很想管,但用不著他。

很多事情都由周紅梅她們代為忙活了,秦淮茹也很少做事。

所以,跟老人住得近就是這點好,有老媽子幫忙帶娃,甚至還可以幫忙做飯,可好了。

物質條件匱乏的年代,許多年兩口子能賺錢,能讓家裡吃飽飯,這絕對是很多人羨慕的家庭。

因此,周紅梅最近這段時間,也不太愛回去前院跟老許他們一起吃飯了。

畢竟許多年家裡天天都有肉,還有米飯,這誰頂得住啊?

這不,最近這段時間以來,周紅梅都胖了不少。

頗有一種向著賈張氏發展的跡象。

還好,周紅梅的脾氣還是那樣,不自私,對自家人十分好。

對外人的話,和睦為主,但絕不聖母。

時間飛逝,轉眼已經到了五月份。

小豆包和小糰子她們已經可以會自己走路了,每天都喜歡在毯子裡爬來爬去,那是因為她們走累了,所以就只能爬了。

許衛兵和許曉欣這兩個孩子,也在毯子上,前者很會走路,後者才剛學會爬。

四個孩子都是同齡人,前後都是相差兩個月大。

有伴的孩子,打打鬧鬧很正常。

當然了現在還很小,還不會打鬧。

等過一兩年,絕對會開始爭吵,然後就會幹架了。

五月才開始沒幾天,這天傍晚,胡美鳳和許大年就匆匆走進許多年家裡的客廳。

“老三,你幫幫忙,給你大嫂把把脈,看看她是不是有了。”

聽到大哥急切的話,又看了看大嫂羞赧的表情,許多年十分無語。

“大哥,你和大嫂都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肚子裡有沒有貨,還需要問我麼?”

“如果不確定的話,你先跟大嫂確認一下大姨媽有沒有準時來,有沒有孕婦、嗜睡、吃飯很多等懷孕症狀。”

“確定了之後,就直接去醫院,再做一個更詳細的檢查就是了。”

“我都說過好幾遍了,不要把我當醫生啊,我還在學習呢,即便我給你們看過了,還是會讓你們去醫院的,我這裡沒有藥啊,也沒有資格給你們開藥方的.”

行醫需要資格證,這些可都是常識。

按理說,本來就是骨肉血親,許多年作為學醫的人,不應該這麼拎不清,不近人情。

但他就是清楚這些,所以才更要劃清界限。

且不說他根本沒有行醫資格證,就算他真的給他大哥大嫂看了,那又怎麼樣呢?

萬一不是,到時候回過頭來,還不是數落埋怨他?

並且這件事本來就吃力不討好,他當然更願意解釋清楚,而不是仗義幫忙。

畢竟,懷孕這些事兒,本就不急,也急不得。

如果是非常緊急的救命之事,比如冬天那次聾老太太一氧化碳中毒的事兒,那就十分急切了。

所以當時許多年直接出手了,而不是慢悠悠地跟人講道理。

胡美鳳一聽,直接說道:

“他三叔,我確實有兩個月沒來了,但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了,因為我的這個它不準”

許多年聞言,嘆了一口氣。

“大哥大嫂,你們吃飯沒有?先坐下來吧,我給大嫂號一下脈。”

其實兩個月沒來大姨媽,有那個機率是有了身孕。

但也有可能是一場鬧劇,誰說得清呢?

營養不良的人,或者睡眠顛倒的人,很容易導致月經失調,甚至是完全紊亂或者直接就不來了。

上輩子,許多年就談過一個女朋友,當時女朋友已經二十七歲了。

由於兩人談之前,那個女朋友特別喜歡混跡酒吧這類場所,有點小文青,經常熬夜,顛三倒四。

別人是穩定熬夜,她那是非常不穩定地熬夜。

比如今天晚上凌晨一點睡覺,明天是凌晨四點,後天卻又變成了晚上十一點睡覺。

非常不規律的生活和飲食狀態,直接讓她有段時間,連續兩個月沒來大姨媽。

當時許多年自己都覺得,她應該是有了吧?

他還欣喜若狂來著,誰知道去醫院檢查之後,才知道根本不是有了,而是她的生理出現了問題。

紊亂!

給胡美鳳號了一下脈,許多年很快就露出了笑容:

“大嫂,你跟大哥明天去一趟醫院再檢查一遍吧,應該是有了,現在應該是兩個月左右。”

真的?

許大年頓時驚呼了起來,胡美鳳也同樣十分驚喜。

秦淮茹頓時衝他們兩口子說了句恭喜的話,許曉倩和許曉蔓兩姐妹卻是原地蹦起:“媽媽,這次我們要一個小弟弟。”

家裡缺個弟弟,這不僅僅是老許的怨念,也是許大年他們一家的念想。

甚至九十五號院都知道了這件事,畢竟胡美鳳已經生了三胎,全都是女孩。

現在來了第四胎,那必須得是弟弟啊。

胡美鳳好笑不已,“這又不是我能控制的,我也想生個弟弟啊,就看這次爭不爭氣了。”

說著,她摸了摸肚子。

然後她看向秦淮茹道:

“小茹,你也快生產了吧?什麼時候住產房裡面啊?這次肯定是男孩子了吧?”

後者笑著點點頭,“嗯,我也希望是男孩子,我已經跟軋鋼廠請過假了,後天就去協和醫院那邊住下來了。”

此時,許曉倩已經跑了出去,她去通知老許他們了。

不多時,聞訊趕來的老許和周紅梅,急急忙地走了進來,然後直接詢問許多年。

“老三,你大嫂真的有了?”

此話一出,許多年瞬間無語了。

這話問的,怎麼就那麼有歧義呢?

可是大家好像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一樣,連許大年自己也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搞得許多年自己羞愧不已:是我想太多了。

“爹,我剛才是給大嫂號過脈了,是喜脈沒錯,但還需要去醫院再檢查一遍。”

周紅梅和老許兩人頓時欣喜不已。

接著也表示,希望這次生的男孩,可不要再來女孩了。

要不然,肯定會取名許招娣、許來娣等等這樣的名字了。

此時,許十年他們一家也進門來了,頓時,許多年家的客廳,瞬間變得擁擠了不少。

家裡人多,客廳本來也不大。

加上小豆包和小糰子她們的毯子還鋪在地板上,那是她們的娛樂場所。

一家人熱鬧地閒聊了一會兒,範招娣她們難免會討論起許多年和秦淮茹兩人吃的食物。

攏共三個菜,一個是蒸雞蛋,酸辣土豆絲,最後一個則是肉釀茄子和辣椒。

看似很普通,也都是應季的菜,然而在這個時期,許多年家的伙食,就真的是太好了。

三小隻和小梅她們都流口水了,特別是站在許多年身後的小倩,更是衝著她三叔撒嬌地想要吃。

桌上的肉釀茄子和辣椒,還有一半沒吃完,許多年只好給她夾了一塊茄子的一半。

就兩個肉釀茄子,讓小梅她們四人分了吃。

儘管如此,她們還是在討論誰吃的那塊大一點,誰吃的小一點。

反正都要討論清楚,然後再分。

小孩子可以沒臉沒皮地坐下來吃飯,但許大年他們就不會了,還是要點臉的。

除了四小隻,周紅梅也坐下來吃了一口飯菜,然後幫著帶孩子。

其實,這個時間點,周紅梅也幫不上什麼忙,畢竟許多年兩口子可以幫忙照看。

然而,剛吃過飯沒多久,秦淮茹的肚子卻突然疼了起來。

嚇得許多年趕忙攙扶著她進了一樓客房,讓她躺下來之後,馬上給她號脈和檢視情況。

看了之後,嚇了一跳,還是送醫院吧。

雖說在家裡也可以生產,但許多年還是更加認可醫院那邊的環境。

當即許多年便讓小梅趕緊去喊人,同時他自己則是衝上二樓,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木板架子。

這玩意兒就是用來預防萬一的,沒想到還真的有派上用場的一天。

木板架子就類似後世的那種急救架子一樣,並且不僅僅可以用於抬的把手,還有扛在肩膀上的帶子。

他大哥和二哥也過來了,老許也來了,一家人手忙腳亂,由許多年把秦淮茹轉移到木板架子上,然後蓋住薄薄的被子。

“媽,小梅、小倩你們都待在家裡,看好家就可以了,我和爹他們先去協和醫院。”

周紅梅聞言,抱著不哭不鬧的小豆包,急忙揮手,讓許多年他們趕緊出發。

許多年在後面抬著,老大在前面抬,左右兩邊是老許和他大哥。

四個大男人護著秦淮茹離開了九十五號院。

鄰居們都紛紛走出家門,心說老許家出什麼事情了?

今晚可是連續鬧騰了兩次呢。

聽到秦淮茹痛苦的哀嚎聲和許多年輕柔的寬慰聲音,鄰居們頓時明白了什麼。

不用問也知道,肯定是秦淮茹快生產了唄。

搞什麼啊?

不是說預產期沒那麼快麼?

原來許多年的醫術,也就那樣罷了。

之前還言之鑿鑿,說什麼預產期就是這個禮拜或者下個禮拜,肯定沒那麼快。

結果打臉來得太快,唉,往後還是不要找許多年了,免得被誤診了。

已經離開九十五號院的許多年,可不知道鄰居們內心的想法。

如果知道的話,估計要笑死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鄰居們不來煩他,他絕對是非常開心的。

一路上,秦淮茹肚子一直很疼。

甚至,許多年還看到了她的肚子在動。

這兩個還沒出生的小傢伙,怎麼就那麼調皮啊?

等孩子出生之後,許多年表示,肯定會打他們的屁股。

到了協和醫院之後,由於許多年早有準備,產房什麼的隨時都有。

在婦產科醫生的協助下,秦淮茹成功被送進產房裡面了。

幾個護士都進去了,許多年並沒有留在裡面,因為不適合。

後世可能會有男醫生當接生婆,也允許準爸爸或者爸爸到產房裡陪產。

但這個時代,可沒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耐心在門口等著便是了。

九點多的時候,秦淮茹生下了第一個娃,是一個女孩。

老許知道之後,臉色有點黑。

小聲嘀咕了一句:怎麼又是女孩?

這輩子,他跟周紅梅生了十個孩子,但沒有一對雙胞胎,雖然也走了五個孩子,但男孩超過六個女孩四個。

如果不是當年那個時代,老許家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少人了。

結果老大和老三兩家,生下來的娃娃,都是女孩居多。

儘管老二家生的都是孫子,可只有兩個啊,還不如人家秦淮茹呢,兩胎就四個孩子了。

十一點的時候,秦淮茹肚子裡的最後一個孩子也出生了。

是一個男孩子。

得,老許一聽這個訊息,直接原地蹦起,連許大年和許十年兩兄弟也同樣十分開心。

只有許多年擔憂秦淮茹的身體,畢竟連續兩胎,還全都是雙胞胎,對她來說,身體消耗是非常大的。

“龍鳳胎啊,真是太好了!”

此時的老許,興奮到手舞足蹈,絲毫沒有了剛才嘀咕有一個女孩的那種嫌棄表情了。

不用多說,生了一對龍鳳胎,不管是什麼時候,那都是非常棒的事情。

直接一胎生了一個好字,多好啊!

不多時,產房的大門被推開了,婦產科醫生和護士們都出來了。

許多年連忙把紅包遞了上去,裡面雖然沒有多少錢,但這是習俗,也是禮儀。

並且他跟婦產科醫生也熟悉了,所以對方並沒有推辭,而是笑著接了過去。

這事兒就挺好的。

全盤接受了婦產科醫生和護士們的道賀,許多年派完紅包之後,便進了產房。

裡面的秦淮茹,十分虛弱,但沒有睡著。

生孩子是很辛苦,只不過,她的身體比之前更好了,畢竟最近這一兩年來,她的伙食可不差。

“小茹,你知道了吧?你這次可是生了一對龍鳳胎。”

坐在床頭邊,許多年沒有第一時間去看兩個孩子,反而是跟她說起了悄悄話。

其實現在也不好看,因為護士正在給孩子清洗身體呢。

倆孩子都哭著,叫聲很大,這是剛出生嬰兒必須經歷的過程。

聽這哭鬧的聲音,如此嘹亮,就知道了倆孩子有多健康了。

不健康才怪了,剛才就是因為他們兩姐弟在打架,所以才鬧得秦淮茹這般疼痛。

秦淮茹睜開眼,虛弱地說道:

“我想看看孩子。”

“現在還不行,得再等等,護士們在處理呢。”

門口外邊,周紅梅她們也來了,都想進來看看孩子,結果被攔住了。

當天晚上,秦淮茹轉移到了產房旁邊的房間休息,許多年和孩子都在房間裡。

周紅梅看過孩子之後,也跟老許他們回家去了。

小豆包和小糰子只能由周紅梅她們幫忙照看著了。

待在醫院裡陪著秦淮茹的許多年,再一次感慨,家裡有老人,確實能幫到很多忙。

如果沒有老人,或者老人住得比較遠,許多年今天可就老遭罪了。

儘管平日裡,跟老許、老大和老二他們住得近,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小摩擦。

但是現在這個關鍵時刻,許多年就輕鬆很多了。

能用錢,或者糧食可以解決的事情,那都不是問題。

第二天天剛亮,周紅梅跟小梅她們就帶著孩子來到了醫院。

她們還帶了早餐,許多年抓緊時間吃早餐,一邊吃,一邊聽周紅梅嘮叨。

小豆包和小糰子倒是很乖,沒有哭鬧,甚至來到醫院之後,對這裡的一切,都十分好奇。

吃過早餐之後,許多年看了看手錶,然後趕緊離開了醫院。

他必須得去請假,不過秦淮茹那邊的假期,就簡單多了,直接讓老許幫忙給嚴淑英帶個話就可以了。

不過,許多年到了糧食公司之後,也順手拿起電話,給嚴淑英打了一個電話。

後者是軋鋼廠財務科科長,所以,聽到秦淮茹昨晚已經生下龍鳳胎之後,立馬道賀。

當天傍晚,協和醫院的產房裡,圍了不少人。

趙君遙他們這些人就已經是三十六人了,全都來了。

不過他們只是待了一會兒,看過孩子之後就離開了。

反倒是嚴淑英帶著財務科的娘子軍,齊刷刷地來到房間裡看望秦淮茹,把周紅梅她們都給擠到一邊去了。

“小秦你真是太偉大了,好厲害啊,龍鳳胎啊!”

“才兩胎就是四個孩子了,有男孩有女孩,小秦你太牛了。”

“淮茹姐,你是怎麼做到的呀?生孩子痛不痛呀?”

財務科的娘子軍有不少人,嚴淑英、錢大姐、林秀芝她們都是已婚女同志,顧玲玲和鍾麗珍則是未婚。

房間裡,十分熱鬧,連許多年都插不上嘴。

秦淮茹已經可以下床走動了,如果不是許多年在旁邊,她肯定可以自如地走來走去了。

都是說撒嬌的女人最好命,有疼愛她的男人,她當然要撒嬌了。

所以,嚴淑英她們跟秦淮茹聊著天,許多年才沒有管那麼多。

畢竟,按照正常情況,剛生產完的秦淮茹,應該多休息才對。

可是昨晚剛卸貨的秦淮茹,今天白天也歇息了許久,當然也休息夠了。

熱熱鬧鬧的反而更好。

不過,嚴淑英她們並沒有待很久,大概二十分鐘左右,她們就紛紛告辭離開了。

看得出來,秦淮茹已經徹底融入了財務科這個集體當中。

如果被胡美鳳和範招娣她們看到這一幕,或許又會羨慕吧?

九十五號院的鄰居,也抽時間來了一趟,嗯,都是三位大爺他們,以及何雨水等幾人。

唯一讓許多年感到意外的是聾老太太,她居然也在傻柱的陪同下過來了。

這老太太可真是夠折騰的,從九十五號院到協和醫院可是有兩公里多的路程呢。

年輕人或者小孩當然是沒有問題了,可聾老太太都那麼大的年紀了,還跑來這裡幹嘛?

不消說,或許是之前一氧化碳中毒那次,老太太對許多年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觀。

又或者是其他吧。

但不管怎麼說,來者是客,招待一番就是了。

老太太還買了麥乳精過來,許多年拿出了兩個桃子給對方。

五月份的桃子,是早桃,南方很多地方都沒上市呢。

不過對於許多年而言,這玩意兒根本不是問題。

他既然拿出來,就不怕有什麼問題,畢竟供銷社可能沒得賣,但百貨商店、華僑商店這些肯定有的賣。

對待吃的這一方面,我們內地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特別是如今這個特殊時期,大家更是想方設法地找吃的,水果也一樣可以果腹。

畢竟連野菜這些都薅完了,水果又怎麼可能放過呢。

何雨水也很想吃桃子,但許多年遞給她的時候,她卻是堅決搖頭,不肯要。

有點意思。

聾老太太回去了,三位大爺也離開了,醫院的產房又再次恢復了平靜。(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故土之上,我為獵人

華有花

四合院:我賺積分養蛙崽

老八一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