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來到了一九六一年一月份,地點是未知,因為許多年在火車上,已經行駛了兩天兩夜。

從出發當天就晚點了,可想而知中途又怎麼會不晚點呢?

上次前往鬼頭山執行任務的時候,當時乘坐火車,也一樣,經常晚點。

晚點也就算了,火車的速度還很慢。

不過這也是五六十年代的特色,並且這個年代,能出門的人,終究是少數。

畢竟光是購買火車票,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耳邊傳來哐當哐當的聲音,車窗外是綠色的山脈。

冬季的南國,綠意盎然。

於光元有些疲憊,但還是在白天的時候,拿著看書。

許多年也差不多,偶爾的時候會拿出醫書來看,偶爾則是拿出沒人能看懂的外語書出來看。

這肯定不是裝杯了,而是在學習。

緬語已經突擊學習了一個多月,又去了一趟陽光之城,算是徹底完事兒了。

但不代表往後沒有用上它的可能,所以有時間的時候,可以乘勝追擊一番。

在第五天深夜的時候,火車總算是趕到了中轉目的地白雲城。

到了這個地方,氣候一下子就溫暖了起來,白天的氣溫居然有十八九度,簡直不敢相信。

道路兩旁,不知名的野花在隨意綻放,真不愧是花城。

可惜許多年沒辦法隨意行動,要不然高低給它折幾朵漂亮的野花回去給孩子們欣賞。

在白雲城的旅館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清晨,天色剛亮的時候,許多年和於光元再次出發。

這次不是飛機火車了,而是輪船。

就在江邊乘坐輪渡出發,一路沿著河道向出海口順流直下。

大概中午的時候,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其實坐船的時候,許多年就已經想到了這次要達到的地方,那必然是港島這個南方城市啊。

就在許多年抵達維多利亞港碼頭附近的時候,京城這邊,湯不器接到了趙君遙的電話。

得知許多年並沒有回來,而是被於光元帶去了港島,頓時氣得破口大罵。

“好你個老於,我就知道你小子會使陰招,沒想到你直接強行把我的人帶走,給我等著!”

辦公室裡,湯不器的罵聲十分響亮,但沒什麼卵用。

現如今,他根本聯絡不上於光元,想做什麼也做不了。

“老於,你總算到了,孫領導已經等你們好幾天了。”

碼頭這邊,前來接應的華潤公司代表洪朝生和楊利民兩人,笑著跟於光元打招呼道。

很明顯,他們三人都是很熟悉的老戰友了,這關係明顯非同一般。

許多年正好敬軍禮,卻被於光元一個眼神制止了。

這裡是港島,不是京城,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一下。

“這位就是你電話裡提到的許多年吧?不錯不錯,果然一表人才.”

“好了,不閒聊了,我們先回去吧。”

眾人在碼頭寒暄了幾句,接著便坐上車離開了。

皇后大道西,一處非常普通的唐樓,這便是華潤公司在港島的辦事處之一。

來到這裡之後,許多年就被帶去後院一樓的房間休息了,於光元則是被洪朝生和楊利民他們帶著去開會了。

此時,孫國華已經跟京城那邊溝通好了,關於糧食購買的問題。

從去年年底開始,伴隨著京城糧食缺口日益緊張,庫存告急。

同時,從各省等地方調糧已經無法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了。

基於這樣的情況,進口糧食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其實,許多年跟隨前往陽光之城,就是解決糧食進口問題的辦法之一。

或者那個時候開始,領導就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

許多年並不清楚這些,畢竟他的任務並不是這些。

接下來兩天,許多年都待在港島,直到第三天的時候,才被允許外出,於光元還給他換了一百塊的港幣。

講真的,穿越這麼久,他還是第一次去過那麼遠的地方,並且還可以自由行動。

“小許,這裡畢竟不是京城,誘惑很多,你單獨行動的話,要注意安全,不要惹事,有什麼事情記得打電話”

由於每天需要開會,於光元已經徹底忘記許多年了。

後者都在唐樓這邊待了兩天,於光元這才想起來。

可不得讓許多年給憋壞了吧?

暫時還不是執行任務的時候,那麼讓許多年出去逛一逛,才是正常的。

畢竟許多年又不是小孩子,一直待在唐樓裡,算是什麼事兒?

楊利民他們倒是想派人帶著許多年出門,可用不著啊。

因為許多年本身也會英語和粵語這門方言,普通話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根本用不著。

至於說他會不會迷路?

這個是問題麼?

六十年代的港島,是多語言的一座城市,並且粵語在這個時候根本還沒興起。

只能說,港島這邊說粵語的人很多,但說普通話的人,也不少。

此時的港島,大概有二三十萬白人,這些人都是講英文的。

還有那些大象國黑人,以及一些南洋人,也基本上都是說英文。

不過,三四百萬人口當中,超過百分之九十都是我們的人,這些群體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白雲城等地區過來的人。

所以粵語才是最為普遍的人群。

既然許多年會這麼多門語言,又是一個兵王,那就用不著別人帶著逛街了。

從唐樓出來,許多年很快就匯入了人流之中。

六十年代的港島,已經開始初露崢嶸了。

經濟開始起飛,很多華人富豪們也已經開始起勢了。

兩旁的不少建築,已經是十幾層高的大廈了,很多工業大廈都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興起的。

甚至樓花這個概念已經在房地產界興起了。

因為就在一九五三年的時候,霍氏房地產公司立信置業有限公司一改以往房屋先建後售的歷史,在香港油麻地新建樓盤時,積極號召民眾先交定金,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售房,有如開花(付錢)結果(建成),當時報紙上面稱為“賣樓花”。

從皇后大道西出發,許多年沿著這條街道行駛,很快就被前方的熱鬧吸引了。

那是一家銀行,有很多民眾在排隊。

許多年瞅了一眼,沒有去湊熱鬧,而是去了附近的另一家銀行。

“你好,請問現在黃金是什麼價格?”

走進銀行大廳之後,許多年直接一口流利且地道的倫敦腔,把工作人員給整懵逼了。

明明他是穿著很普通的黑色中山服,一點都不潮流,甚至還能看得出來,好像是北方那邊剛來沒多久的人。

結果,這一口倫敦腔,確實讓工作人員給整不會了。

停頓了好幾秒,工作人員這才終於反應過來了。

“先生你好,目前黃金價格是每盎司四十二美元,換算成港幣則是兩百六十三元。”

在五十年代,港元與美元之間的匯率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市場供求關係不斷變化的。

根據相關的資料統計,五十年代初期,港元對美元的匯率大約為1港元兌換美元左右。

但是到了五十年代末期,匯率則上漲到了1港元兌換美元左右。

目前是一九六一年,這期間美元還跌了,港幣稍稍漲了一點點,一港幣大概可以換到美元。

去年十月份,倫敦黃金市場價格猛漲到每盎司美元,超過官價%。

到了今年一月份,價格已經飆升到了42美元,也就是許多年剛才聽到的價格。

與此同時,在白頭鷹那邊,此時的白頭鷹已經開始聯合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等八個國家於今年年建立黃金總庫。

預計將會拿出億美元黃金,負責維持黃金價格,並採取手段阻止外國政府持美元向白頭鷹兌換黃金。

眾所周知,在二戰之後,全球成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

這個體系是實行雙掛鉤制度,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際貨幣組織成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確立了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

但在一九六零年,美元的收支情況不斷惡化,市場立馬就作出了反應:黃金漲價!

當然了,漲幅十分有限,畢竟佈雷頓森林體系確實很能打。

直到七十年代,這個體系才瓦解。

所以六十年代,黃金價格始終都是非常穩定的。

“那麼請問你們這邊回收黃金麼?價格又是多少?”

許多年聞言點點頭,然後再次提問。

工作人員頓時大喜,但謹慎著回答。

肯定收黃金啊,港島的大街小巷,不要太多的貨幣兌換和黃金回收的店鋪。

畢竟這門生意可是非常賺錢的。

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人都是從港島這邊前往歐美、南洋等國外地方。

這些人當中大部分都攜帶了不少金銀細軟,從四十年代開始,到六七十年代,在港島幹黃金回收生意,能賺不少錢呢。

甚至有不少黃金門店,都是一店傳三代,人走店還在的那種格局。

而對於銀行來說,回收黃金,本身就是工作之一,怎麼可能拒絕這送上門的生意呢?

十多分鐘之後,許多年拿著一沓一萬多元港幣的現金,揣兜裡,從銀行出來了。

他只是出手了一塊很小的黃金,換回來了一點現金。

在港島自由活動,許多年怎麼可能不趁這個機會,採購一番呢?

很多東西不能在京城用,但糧食可以購買吧?

海鮮也可以購買吧?

還有很多幹貨、中藥材等等,不少東西,恐怕京城那邊都沒有。

所以,他肯定得出手一番啊。

結果,他剛出門沒多久,剛才看到的隔壁銀行,居然越來越多人了。

而且就在他路過的時候,那邊突然引發了暴亂。

聽著圍觀群眾激動的吶喊聲,許多年頓時錯愕不已:合著這家華人銀行,居然因為被民眾民眾擠兌,導致銀行董事當場腦溢血身亡了啊。

所以,一時間,現場鬧騰得更大了。

炒樓花這個概念,從一九五三年至今,也已經有七八年了。

很多透過期房炒作的方式,小錢換大錢,在樓盤落成之前,交很少的訂金,訂下一套或者多套房子轉手賣給別人,套取高額訂金,從中賺取差價。

但眾所周知的一件事,華資銀行和英資銀行是存在很大的競爭關係的。

這次被擠兌的這家銀行,明顯就是華資銀行。

換句話說,就是因為炒樓花的關係,英資銀行那邊明顯使了壞動作。

所以才引發了擠兌風波,最終釀成了悲劇。

只是商場如戰場,英資銀行雖然財力雄厚且勢力很大,但華資正在崛起,嶄露鋒鋩。

也讓英資銀行有些害怕,也因為炒樓花的關係,幹不贏人家華資銀行。

正常商業手段之下,沒想到最終結果,會是這樣。

好殘忍!

資本家的血腥程度,其實遠不止如此。

許多年只是圍觀了一會兒,然後就離開了。

港島看似繁華,實際上也是危機四伏,不適合他待。

從銀行離開之後,他轉身扎進了服裝市場,採購了一番。

半小時後,等他離開服裝店的時候,整個人已經煥然一新了。

即便現在他從於光元旁邊經過,估計對方也不敢相認了。

畢竟人靠衣裝嘛。

走出大街,許多年伸手攔了一輛計程車車,開口讓司機師傅帶他去附近的海鮮市場。

此時的港島地區,計程車業務已經非常廣泛了。

畢竟從二十年代開始,計程車車就在港島紮根了,去年,也就是一九六零年,港島登記的計程車車數量已經超過了一千零二十六輛。

這個計程車數量,還是非常驚人的。

而且從計程車登記數量也可以看出來,港島這邊的經濟,確實已經開始騰飛了,因為打車的人越來越多了嘛。

收費方式分為按時間和距離議價及按計程器(咪表)收費兩種。

許多年直接讓對方按照距離收費就是了,反正海鮮市場也不是很遠。

港島和九龍兩地都有海鮮市場,但現在兩地之間可沒有開通海底隧道。

想要通車,只能靠輪渡。

所以許多年想要去的海鮮市場,自然是港島這邊的海鮮市場。

所以,計程車車直接從皇后大道西往薄扶林道這邊行駛,翻過港島的另一面,在石排彎道的華貴村把許多年給放下了。

既然是這裡,那麼許多年頓時放心了。

因為剛才經過的薄扶林道都是山區,汽車很少,隱蔽性很高。

他只需要搞到車牌號,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把自己的軍官指揮車給拿出來,在港島的道路上行駛了。

“不過,指揮車會不會太誇張了一些?”

下車之後的許多年,站在華貴村的土地上,沉默地思考著。

如果不是將空間裡的軍官指揮車拿出來使用的話,那麼他還可以花大價錢購買港島本土的汽車。

只不過,拿十幾二十萬來購買一輛汽車,許多年覺得還是太浪費了。

沒辦法,在京城待了好幾年,他已經養成了計算的習慣,買什麼大件東西都會想一件事:值不值得?

算了,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華貴村雖然是一個村子,但這裡還是有很多現代化建築的。

靠近海邊的地方,就有一處大的海鮮市場。

此時已經是大上午的時間,海鮮已經賣得七七八八了,還剩下的都是一些不怎麼好的尾貨。

許多年逛了一圈,一條海鮮都沒有買。

直到把價格摸得差不多了,這才開始出手。

物美價廉的海鮮已經沒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十分便宜的海鮮和昂貴的漂亮海鮮。

因為這些都不是那麼好出手的,價格便宜的海鮮自然是因為量大,所以賣不完。

價格昂貴的海鮮自然是因為價格高,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天天消費得起這樣的海鮮。

東星斑、老鼠斑、西星斑、海紅斑、瓜子斑、金錢龍躉、青衣等珊瑚魚,也是比較好捕撈的海鮮。

眾所周知,大多數“珊瑚魚”都有一副色彩斑斕的好看皮囊,肉多剌少,魚肉嫩滑細膩,緊緻結實。

也因此,許多年直接出手,花了一千多塊錢,把附近幾個攤主的海鮮,全都給打包了。

並且都要確保是活魚才行。

像老鼠斑這些海鮮,如果是死魚的話,吃起來就沒有那麼新鮮了。

作為清蒸魚類的極品,老鼠斑、東星斑等珊瑚魚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海鮮。

並且,坊間流傳的一句話:老鼠斑、蘇眉、海紅斑、青衣才是港島粵菜身價極高的“四大魚王”。

從四十年代開始,粵菜就在港島這片區域盛行開來,各類酒肆、大排檔等紛紛從那個時候興起。

經過五十年代的極速發展,加上港島經濟的起飛姿態,造就了粵菜的繁榮。

進入六十年代之後,那些酒肆老闆為了可以更好地收割富人的錢財,自然要投其所好。

因此四大魚王、八大海鮮等等名頭全都被他們打了出來。

儘管一開始,只是透過廚師、服務員等來宣傳,但十幾二十年下來,早已形成了不成文的規矩。

特別是八大海鮮之首的鮑魚,這玩意兒更是被酒肆老闆和海鮮乾貨店老闆們給玩出了新花樣。

一頭鮑、二頭鮑等等之類的說法,層出不窮。

畢竟在明清時期,鮑魚就已經躋身八大海鮮之首了。

加上港島本身就處在海邊,海鮮產品極為豐盛,海鮮文化也就因此盛行開來。

許多年在上輩子也品嚐過不少海鮮,吃過不少粵菜館,當然知道這些海鮮文化了。

一千多港幣在六十年代還是很值錢的。

這個時代的港島,一個文員的月薪大概是一百塊錢到三百港幣左右,而此時的公共房屋月租大概是在八十到兩百港幣之間。

一套普通的私人住宅是一萬五千元到兩萬五千元。

港島經濟已經展露出騰飛姿態,從工資和工廠數量也可以看出一二。

五十年代,港島註冊工廠的數量僅僅只是三千而已,但到了一九六零年,卻暴漲到了一萬出頭。

增長得非常迅猛。

主要是各類工業大量需求勞動力,才會促使港島的製造業興旺發達起來。

買完海鮮之後,許多年分了三批次來運走這些海鮮。

他跟海鮮老闆說他有開車過來,是九龍那邊一家新開的酒肆的老闆小舅子,所以他自己來運輸這些海鮮上車就可以了,反正他力氣大。

一開始,老闆們只是將信將疑,畢竟這樣的大顧客,海鮮檔的商販都很想討好他。

可隨著許多年直接擔起四百多斤重的魚缸,老闆們頓時都目瞪口呆了。

這個時代確實有不少大力士,為了討生活,肩膀多次扛起三四百斤重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

特別是海鮮檔這樣需要乾重活的地方,大力士也是不少的。

然而,許多年穿著光鮮亮麗,看起來個子雖然很高,但身材偏瘦,怎麼就把四百多斤重的魚缸給擔起來了呢?

許多年並沒有理會老闆們,而是擔起魚缸先離開了。

走出華貴村,來到一處偏僻的地方,確認四下無人之後,這才立馬把魚缸裡面的魚和水給一起收進空間裡面了。

沒有汽車就是這樣麻煩,他還得故技重施,再來兩輪。

如果有汽車的話,直接把車子懟到海鮮檔門口,那樣就簡單多了。

不過也沒有關係,反正多擔幾輪,就當做是訓練了。

話說最近這段時間,他都在路上,沒有好好訓練了。

也就是前兩天,待在唐樓後院的房間裡,簡單訓練過。

但畢竟不是正式訓練,效果會有很大的不同。

室內和室外訓練的差異,早在五九年的全運會之前,許多年就已經玩明白了。

前後花了大概十多分鐘,許多年總算把那一千多塊港幣的海鮮,全部放回空間裡面了。

剛才路過一個海鮮大排檔的時候,許多年看到了選單,肉碎粥兩毛錢、牛腩飯一塊五毛錢、肉包一毛錢。

這個物價算的比京城那邊貴了一些,但這邊的工資也普遍比京城高很多啊。

畢竟港島這邊,就算是一些洗碗阿姨,現在的工資也有八九十了,平均薪資肯定破百了。

然而京城那邊的平均薪資卻只有三四十塊錢,更何況還有廣大的農村地區沒有算進去。

所以,真的沒法簡單比較。

許多年沒有在大排檔吃飯,而是在路邊攔了一輛計程車回唐樓了。

儘管他是被於光元特許外出逛街,但中午回去吃飯,會更好。

計程車並沒有直接停在唐樓,而是距離唐樓還有一公里的地方,把許多年放下來了。

等計程車離開之後,許多年這才在附近找了個沒人的地方,趕緊把自己身上的衣服給換了回來。

油光鋥亮的皮鞋雖是好看,但這樣穿著回唐樓,許多年肯定要被罵了。

還是黑色中山服和千層底穿著舒服多了。

回到唐樓之後,許多年先是去找於光元彙報,結果後者在開會,沒人搭理他。

他只好先去食堂吃飯了。

華潤公司的大部分佈局,其實跟內地差不多,唐樓也是有自己的食堂。

畢竟這處地方,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恐怕需要經常接待來自京城的領導了。

具體情況,自然是因為需要採購糧食了。

孫國華、於光元他們來到港島,就是為了解決糧食的問題。

目前內地的糧食缺口十分巨大,在出發前往陽光之城的時候,於光元參與的會議裡,就提及了一點,從外國進口一百五十萬噸糧食。

當時在飛機上,許多年也聽說了這件事。

畢竟在飛機上面,除了起飛階段,於光元找過許多年聊天之外,後面就被領導喊去開會了。

那個時候,領導們開會討論的話題之一,就是如何從外國進口糧食。

因為此前可沒有過這樣的先例,所以大家都相對謹慎。

外國也壓根兒就不知道內地此時已經出現了饑荒的情況,只是以為春荒罷了。

畢竟沒有接觸過更高層次的一些資料彙報,壓根就不可能知道華北多地的乾旱問題。

許多年只知道是需要進口糧食,卻不知道,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一百五十萬噸了,而是五百萬噸糧食。

因為就在飛機降落春城的那一刻,在許多年他們前往陽光之城的那天清晨,京城方面就打來電話通知是需要兩百五十萬噸糧食。

在之後,等於光元和許多年抵達港島之後,糧食又變成五百萬噸了。

這也是為何許多年被於光元忘記的原因,畢竟五百萬噸糧食,實在是太多了呀。

缺口如此之大,又要保密,還要想方設法地從外國進口到港島,然後轉運內地,這麼多道程式下來,需要完成的工作,得是多麼龐大啊。

不多時,許多年剛在食堂吃完飯沒多久,於光元才皺眉地跟著孫國華他們出現在食堂這邊。

“咦,小許你怎麼在這裡吃飯?你不是出去外面逛了麼?”

於光元看到許多年的時候,心裡略微欣慰之餘,也好奇地詢問了起來。

儘管許多年不曾答應他,從猛虎中隊轉到外交部,儘管許多年也已經結婚生孩子了,但畢竟許多年只是二十四歲的年輕人。

只要是年輕人,面對花花世界的時候,就很少不迷失其中的人。

雖說許多年是久經考驗的戰士,不會被外面的繁華迷住雙眼,但是,吃個午飯都要跑回來唐樓的食堂解決,這好像有些不對吧?

“不會是錢都花完了吧?”

對面,孫國華已經坐了下來,擺了擺手,也讓許多年坐下來。

看著後者已經吃得精光的飯菜,盤子都十分乾淨,孫國華滿意地暗暗點頭,嘴上卻笑著道:

“我記得老於不是給了你一百港幣麼?都買什麼東西了?對了,你吃飽沒有?沒吃飽的話,再去打一點米飯吧,可不能把你餓壞了。”

領導這句話可不是什麼責怪,只是簡單的詢問和關心罷了。

或者說,領導也只是無聊,趁著吃飯時間,跟許多年這樣的下屬閒扯淡罷了。

畢竟大家都知道,領導的時間可是非常寶貴的,一般情況下,可不會跟你寒暄這麼多。

許多年直接從口袋裡,把今天早上於光元給他的一百港幣拿了出來。

然後站了起來,目視前方說道:

“報告領導,我沒有花錢,我就是在港島逛了一圈,看到了有銀行被擠兌,聽說是銀行董事長腦溢血死了,還逛了海鮮市場、碼頭、沙灘,領導彙報完畢,請指示。”

孫國華哭笑不得,趕緊揮手讓他坐下來。

還好這裡是唐樓,要是在外面看到許多年這樣子,肯定會被人當做異類的。

“不是跟說過了嗎,這裡是港島,在國內的那些規矩,就不要拿過來了。”

儘管領導是這麼說的,可是許多年也只是憨憨地傻笑。

在領導面前,主打就是一個‘乖巧聽話懂事、不亂來、有分寸的戰士’,可不能讓領導認為你城府深或者很高傲。

要不然,什麼時候被領導給記恨上了,你自己都不知道。

當這樣的一個憨憨下屬,總比過分討好領導,遭領導嫌棄來的好吧?

畢竟許多年之前可沒有接觸過孫國華,鬼知道對方是什麼性格?

所以,一個憨憨的下屬,才是通行的標配。

旁邊的於光元也笑著說道:

“我給你錢是讓你省著花,可沒讓你不花錢啊。”

“領導,我去的地方又不用花錢,總不能我在海鮮市場買魚回來吧?”

許多年傻笑著回應,被於光元揮手打發了。

“吃飽沒有?”

“吃飽了,領導。”

“那你下午還要出去繼續逛嗎?”

“領導我還可以出去麼?”

當然可以出去啊,現在會議還沒定下具體方案,還不是讓許多年執行任務的時候。

於是,許多年在唐樓待了一會兒,又帶著水壺出門了。

這一幕自然也落在了於光元和孫國華兩人眼裡,二人不由樂了。

按理說,許多年家有嬌妻,兒女雙全,應該會花錢給妻兒購買一些東西回去才對。

但他偏偏什麼都沒買,沒有強大的意志力,根本做不到。

然而,許多年是沒有買麼?

他那是不敢買啊!

京城主打的是灰色調的衣服,港島這邊卻是五顏六色,許多年買回去幹嘛?

所以他買的是白色、黑灰之類的普通衣服,根本不敢買帶有其他顏色的衣服。

總不能帶回去惹麻煩吧?

除此之外,就是他花了不少錢,採購了一大批布料。

這些布料在京城很少見,雖然也是黑灰白這三種顏色,但秦淮茹有縫紉機,完全可以給孩子量身定做。

買完這些東西之後,此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

剛好路過一家售賣汽車的店,許多年頓時被吸引了目光,然後腳步便不聽話地跨了進去。

“歡迎光臨,先生請隨便看看。”

工作人員的一句話,服務意識還是很強的,也把許多年拉回了現實。

這裡的汽車,跟空間裡的指揮車,真的有很大區別。

指揮車這玩意兒肯定是不考慮舒適性的,只會考慮速度等其他方面。

因此,儘管許多年並沒有開過幾次,但也深知空間裡的指揮車,真的也就那樣了。

但眼前這些汽車,不僅僅需要考慮舒適性,更要考慮美觀、油耗、安全效能等等。

當然了,時代的限制,六十年代的汽車,其實也就是那樣,醜八怪!

“這車多少錢?”

許多年看中的一臺兩門的敞篷車,這是賓士190sl,前面是兩個圓圓的大燈,還有啞巴一樣的前嘴。

大大的車頭看起來十分笨重的樣子,只有兩個座位,妥妥的是富豪車。

儀表盤這些也是老古董,但看起來比空間裡的指揮車好太多了。

“先生這是我們店裡的最新款,是從倫敦進口過來的平治”

工作人員還沒介紹完,就被許多年強行打斷了。

“我知道這是賓士汽車。”

他用的是純正倫敦腔,說話十分不客氣。

“我問你多少錢,你直接回答就可以了。”

“八十九萬港幣。”

一瞬間,工作人員閉嘴了,報完價之後,也不吭聲了。

“可以試駕麼?”

聽到許多年這句話,工作人員再次打量了一下許多年,然後說道,“先生,我們需要驗一下您的資產。”

窩草!

六十年代的港島,居然有驗資這樣的說法了?

不過樓花這些都有了,似乎驗資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畢竟許多年並不是什麼港島名人,人家工作人員也只是賣車的。

這年代想要驗資,還挺麻煩的。

於是,許多年只好再瞭解了一下這輛車的基本資料,確定了要購買之後,這才詢問對方如何驗資?

“先生,我們斜對門就有一家滙豐銀行,我們可以先到銀行那邊驗資,確認沒有問題之後,我們再試駕,可以麼?”

見狀,許多年點點頭,然後提著自己的手提包,跟在對方身後,離開了汽車店。

滙豐銀行在港島的地位很高,是目前港島可以發行港幣的銀行之一。

港幣誕生於一八六三年,這一年也是港島本土貨幣史開端之年。

從一八六三年到一九三五年,港島實行的銀元本位制,但貨幣流通較為雜亂。

進入一九三五年之後,港幣開始改革了,從此港島進入了紙幣本位制時代。

並且確立了英鎊匯兌本位制和相應的港鈔發行機制。

除了港島政府自己發行“壹圓”紙鈔,外匯基金還充當“貨幣局”的角色。

外匯基金授權三傢俬營發鈔銀行(滙豐、渣打、有利),各自發行紙鈔。

三家發鈔行在新發行港鈔時,必須先按“1英鎊=16港元”的固定匯率以100%等值(與發行額相等)的英鎊,繳納給外匯基金,以換取外匯基金頒發的“負債證明書”,然後才能發行等額港鈔。

另外,發鈔銀行也可持負債證明書向外匯基金換回英鎊。

這種發行和管理機制,又被簡稱為“英鎊匯兌本位制”。

其實就是以英鎊為錨的雙掛鉤模式:港元和英鎊固定匯率,港鈔發行以等值英鎊為準備金。

這就是港幣在七十年代之前的歷史。

七十年代之後,就跟國際貨幣體系的劇烈震盪有很大關係了。

當然了,即便是往後,滙豐銀行在港島的地位也是相當牛叉的。

許多年和汽車店銷售人員進入滙豐銀行,後者對銀行工作人員說出驗資的話時,許多年直接從公文包裡掏出好幾塊黃金。

直接把工作人員給震驚到了。

見許多年還準備繼續從包裡往外拿黃金,工作人員趕緊制止道:

“這位先生,請您到貴賓室吧,不要在大堂這裡清點黃金。”

櫃檯前的那幾塊大黃魚,給人的視覺衝擊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此時旁邊不少來銀行辦事的人,目光直勾勾地盯著許多年前面的那些黃金。

眼裡寫滿了‘想要’兩個字。

如此多的黃金,誰不想要啊?

許多年見狀,點點頭,然後把剛才拿出來的黃金收回包裡,起身去了貴賓室。

貴賓室裡,接待他和汽車店銷售員的是兩位銀行工作人員,一位是地中海經理,另外一位則是剛才櫃檯的那位小姐姐。

“這位韓先生,您總共有多少克黃金需要我們幫您處理呀?”

回收黃金這樣的好事兒,地中海經理,實在是太喜歡了。

按照剛才汽車店銷售員的說法,那麼是需要驗證一下許多年的資產,最少是五十萬以上才行。

因為銀行可以進行貸款,首付只需要五十萬,剩下的可以進行貸款購買。

雖說這年代的人,買東西都喜歡全款。

但對於很多富豪而言,貸款買東西才是標配,現金流才是王道。

自從賣樓花出現之後,港島這邊的貸款買車買房,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特別是賓士車這樣的富豪車,不貸款買的話,一般人還真買不起。(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豪:消費返現,走上人生巔峰

白雲繁星飄飄

人在高武世界,校花逼我當男友

o不吃南瓜o

人在緬國,我靠抓人販子成立公司!

元氣有限鹹魚

歐少的掌上罪妻

半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