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新年快樂

一九八六年二月,春節即將到來。

譚小蓮她們四人組再次聚在一起,準備返家過年。

從一九八二年她們來到江北縣城這座城市開始,至今已經有四年的時間了。

去年年底的時候,阿翠、阿珍和燕子她們三人都去應聘了蘋果公司的招聘會。

她們三人都成功入職了,只不過僅僅只是阿翠成為了熟練工人,阿珍和燕子都只是普通工人。

即便如此,阿翠她的工資有一千五百塊錢,而阿珍和燕子的工資也有一千兩百塊錢。

這樣的薪資水平,已經不低了。

只是,譚小蓮在十二月的最後一天,成功加薪,月薪已經到了兩千五百塊錢一個月。

真的就是一步先,步步領先。

“我自己有車,想走隨時都可以走,不過你們要守住嘴巴,可不要把我有房子這件事說出去了.”

這簡直不敢想象。

通往周邊城市的高速公路,已經開始規劃了,估計要不了多久,就可以規劃到他們榆林村所在縣城這邊了。

阿翠她們三姐妹也十分樂意聽譚小蓮的話。

買完東西之後,她們就簡單吃過午飯,然後把東西全都塞車尾箱,然後坐上車回老家過年。

之前她們四人組都很忙,根本沒空談戀愛。

換做是以前,她們三人絕對不會答應的,因為她們根本看不到努力的希望。

“去年我都沒有服從他們的安排,今年我怎麼可能會服從呢?”

聊及這個問題,大家都免不了要談一件事兒:結婚!

“阿蓮,那你父母今年要是再逼你結婚,你怎麼辦?”

好不容易,阿翠她們三人覺得比較靠近譚小蓮了。

甚至有可能被逼著結婚,那麼談男朋友這件事,就迫在眉睫了。

第一次領高薪工資的她們三人,早已經欲罷不能了。

“我覺得春節過後,你們三個也應該學一學了,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管理人員.”

坐上汽車,回家的路途上,譚小蓮突然開口說了一句,然後阿翠她們突然就沉默了下來。

四人組採購了不少東西,特別是阿翠她們三人,難得購買了幾本書,簡直是破天荒的大事兒。

然而現在來到了蘋果公司的工廠,儘管她們跟之前差不多努力,但是工資水平卻直線飛漲。

儘管她父母對她不是很好,但終究是生她養她的父母,不回家過年的話,就她自己一個人在江北縣城,終究還是不太好。

“對了,今年過完年,我們都二十歲了.”

見她們都答應了下來,譚小蓮十分高興,接著又給出了不少建議。

從事管理崗的話,肯定需要了解不少管理書籍,這一點,譚小蓮作為過來人,對此最有發言權了。

從一九八二年入職以來,譚小蓮的薪資水平就一直是她們四人組當中,薪資最高的那位。

可人都是社會動物,都會被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

而譚小蓮那麼勤奮努力,房子車子都已經有了,可她們卻什麼都沒有,怎麼可能不著急?

然而有些事兒,並不是說著急就可以了。

二十歲!

在老家的話,很多人在這個年齡,都已經是孩子他媽了,可她們現在卻換了一種活法。

也因此,面對高薪誘惑,聽到譚小蓮這句話,她們當然忙不迭地點頭答應了下來。

其實,譚小蓮並不是很喜歡老家,可那裡有她爸媽。

在江北縣城最繁華的街道逛街,採購年貨回榆林村,譚小蓮語重心長地跟阿翠她們三人如是建議道。

榆林村距離西水村就只是一百二十公里,現在的道路已經比之前好很多了,所以行車速度更快。

何況阿翠她們仨也回去,這就沒辦法了。

對此,阿翠她們三人當然點頭答應了下來。

一旦到時候高速公路通車,那麼到時候譚小蓮她們就可以走高速路,如此一來,時間會縮短更多。

可是工資卻始終沒有突破過一千元,也因此,她們多少很是沮喪。

聽到阿珍的提問,譚小蓮搖搖頭,道:

但是現在能夠看得到,所以她們願意為之努力付出。

結果還是再次被拉開了差距。

要知道,這可是一千兩百塊或者一千五百塊錢啊,特別是阿翠,幾乎是之前工資的一倍了。

特別是現在回家過春節,那肯定會被父母催婚。

兩千五百塊錢啊,在一九八六年的時間裡,絕對是妥妥的高薪了。

之前,她們在原來的工廠,也十分努力,更是經常加班。

就算是燕子她們三人,在譚小蓮面前,好像是無所謂,不思進取一樣。

儘管高速路口距離榆林村還有一段距離,但高速公路肯定不是普通公路可以比的呀。

白雲城到江北縣城的高速公路,限速是一百二十公里每小時,每隔十公里都會有限速區間測速。

反正上面會舉起大大的警示牌,還有攝像頭。

由於經常罰款,所以不少開過高速公路的車主,都學聰明瞭。

而譚小蓮就駕駛過汽車,在這條高速路行駛過,對這邊的交通規則,也是懂得不少的。

沒辦法,她也被罰款過,當然印象深刻。

四人組回到榆林村,馬上就受到了全村的關注。

許多年改變了內地的經濟,讓這個時空的內地經濟增速加快了很多。

可即便如此,想要影響到榆林村這樣的小山村:難!

就目前而言,就算是榆林村所在的縣城,受到的影響也有限。

或者說,人口流失嚴重的影響就有,經濟增長的影響,有限。

因此榆林村現在根本沒有汽車,只有譚小蓮她才有。

也因此,當譚小蓮的紅色小轎車進入榆林村之後,才會備受大家的關注。

今年回來的時間已經十分接近年關了,很多人都已經到家了。

“阿蓮又賺了不少錢吧?”

“都老姑娘了還沒嫁人,要我說早點嫁人比什麼都好……”

“估計是死要面子,車是貸款買的,有個屁的錢……”

“她耳朵裡塞的是什麼?奇奇怪怪……”

村口的情報人員,看著譚小蓮她們四人組,議論紛紛。

榆林村是靠近國道,但是mp3的風,並沒有吹到村子裡,很多村民看到譚小蓮耳朵裡的耳機,根本沒有反應過來那是mp3。

畢竟蘋果公司也是十二月份才開始發售mp3,並沒有過去很長的時間。

mp3的全球出貨量是非常大的,在出售後的半個月內,便在全球出貨五百八十萬臺。

這樣的資料,毫無疑問是非常恐怖的。

但內地這邊的出貨資料,卻僅僅只有幾萬臺,根本飄不起多少浪花。

即便如此,對於蘋果公司來說,這個資料依然是非常可觀的,畢竟這僅僅只是半個月內的銷量罷了。

當譚小蓮她們回村之後,mp3、手機等訊息才被廣大村民們傳播開來。

什麼蘋果公司的mp3和手機,又什麼華興手機等等,這些都是外界很普通的資訊,但在村子裡,卻是可以當做吹噓的資本。

只不過譚小蓮才開心沒多久,便又被她父母給纏上了:相親!

這個絕對是非常非常讓人頭疼的話題,譚小蓮很不願意談這樣的事兒。

對她來說,搞錢才是王道,其他都是假的。

從這個家庭,她就沒有感覺到親情的溫暖,所以她很不喜歡婚姻。

因為她有了房子和汽車,她很清楚這些才是她的生存之本,而不是婚姻。

更何況,就老家這樣的地方,也根本不會有她喜歡的男人。

她還年輕,才二十歲,她有大把的時間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所以,為了躲避這一切,她不是轉移話題就是直接逃避,大年初一下午,她就開車離開了家裡。

至於家裡安排的相親?

呵呵,她直接無視掉了。

京城,南池子大街,許家四合院。

許多年正在客廳的椅子上,抱著自己的小兒子,跟老丈人、丈母孃和師傅他們閒聊著,主要是聊南極那邊的事兒。

幾天前,他和秦淮茹兩口子從南極那邊回來,把艾米麗這位南極探險愛好者送到澳洲附近的城市之後,他們就自己乘坐私人飛機返回京城了。

在外面悠閒了大半個月,他們這才回到了京城。

還別說,在外面的這些天,倒是見了不少風景。

“爸,南極那邊的風景那麼好,你為什麼不帶我們一起過去啊?下次我們也要去看企鵝.”

看著照片和影片,小糰子不滿地嘟嘴說道,打斷了她父親講故事的節奏。

“下次去就下次去唄,反正遊艇已經帶回澳洲的港口碼頭維修保養了,到時候你們要用的話,直接過去就可以了”

許多年無所謂地說道。

講真的,那艘遊艇是很不錯,運用了現如今全球最先進的科技,加上有衛星定位,想要出事兒,還是挺難的。

當然,如果有人喜歡作死,那就另說了。

南極那個地方,那可是荒無人煙的啊,一旦出事兒,以為死亡的風險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類似艾米麗這樣的幸運兒,億萬中也未必出現一個。

白豆腐、敬哥兒他們也表示想要去南極那邊遊玩,而且春節過後就去。

因為南極那邊的極晝是持續到三月中旬,在此之前,去那邊遊玩,絕對是最合適的了。

如果超過三月中旬,那就不能夠再去南極那邊遊玩了。

極夜狀態下的南極,那就是比十八層地獄還要悲慘的地方。

這個時候去那邊,就不是遊玩了,而是找死。

聽著許多年跟孩子們聊天,一旁的張明德溫和地微笑。

原本他是不想再來這邊過年了,但許多年竭力勸說,張明德沒辦法,只好下山。

其實他已經是一個斬斷塵世情緣的歸隱之人,臉上的老人斑已經出現了不少,距離他離開,已經不遠了。

只不過,許多年給他師傅號脈之後,卻覺得他師傅又在撒謊。

儘管脈搏跟之前相比,稍微虛弱了不少,但依然十分有力,跟六七十歲的健康老頭沒什麼兩樣。

而此時的張明德,已經一百二十多歲了,許多年覺得,他師傅指不定能夠活到九十年代,超過一百三十歲呢。

畢竟石廟傳承當中,並不是沒有人活到超過一百三十歲的年齡。

“老師傅,您看現在不是挺好的嘛,一家人其樂融融”

邊兒上,許多年的老丈人秦建國,笑呵呵地衝張明德說道。

後者搖搖頭,並沒有說什麼。

他的年齡很老了,眼前這樣的場景,已經見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從小豆包她們還咿呀學語的時候,張明德就開始教她們中醫知識了,到現在,小豆包的大女兒江月熙都已經五歲了,也早已經到了可以學習中醫的年齡了。

但小豆包好像沒有把江月熙當做中醫傳承人來看待的意思。

但這些都跟張明德沒有關係了。

因為許多年肯定會插手這件事的,何況現如今,小糰子也還沒結婚,以及許元桐和許元夕兩個小傢伙也才三歲左右。

所以,僅僅只是從許多年的孩子當中,就不缺中醫傳承的人選。

更別說許多年現如今的財勢那麼雄厚,他肯定不會坐視中醫衰敗的。

張明德也從小豆包、小糰子她們口中得知關於中醫醫院和中醫大學的計劃。

這是從七九年就已經開始的計劃了,到現在已經貫徹執行了六年多的時間,還沒初見成效,但也差不多快到收穫的季節了。

為什麼?

因為中醫出師並沒有那麼快。

七九年啟動的計劃,八零年才落地建成那些醫院和大學,從八一年開始招生,第一屆應屆生畢業的話,最少是在八六年七月份才行。

學習中醫的學制並不是四年,而是五年。

甚至,有些更加長久,直接是本碩博連讀,八年的學制。

當然了這樣的學制,可不是一般的學生能夠堅持得下來的。

反正現如今這兩個計劃,將會在今年七月份左右初見成效。

也因此,張明德對許多年十分放心,並不會擔憂石廟的中醫傳承,後繼無人。

“爸,那我們就說好了,節後去南極那邊遊玩”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與白,紅與黑,界外與世內

性感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