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寬說話倒也平和,雖然他心中是傾向於文官這邊的,但他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必須要保持跟皇帝的步調一致。

再加上他說的話,是如何去處置謝遷的,在劉健和李東陽等人聽來,就帶著一些居高臨下不近人情的意味。

“單以上聽處,和研武堂的兩份關乎廷鞠的奏疏,就要定內閣大學士的罪,是不是太草率了一些?”李東陽據理力爭道,“難道不該等年後,再行商議,朝上也再做爭論,給謝遷一些辯解的機會?”

陳寬笑著擺擺手道:“李閣老,您的意思,咱家明白,相信陛下也明白。

您就算是心有不甘,但您不覺得,眼前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嗎?非要再鬧騰下去,只怕是……唉!”

都沒好意思說,像你們今天這麼鬧,看起來是在為謝遷爭取,但更近乎於把謝遷架在火上烤。

最後結果是,沒把張周拉下來,再把你們自己陷進去,順帶也把謝遷給直接整死。

“言盡於此.”

陳寬見李東陽和劉健都不太想答理自己,也就很客氣行禮道,“今日乃是萬事祥和之日,還望幾位不要鬧出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畢竟朝野上下一片和諧,有時候……咱家也真希望,若是都跟以往一樣,也挺好。

但就是這時局會變,人心會變,陛下對於大明未來的期望也會變,我等朝臣也應該是見機行變才是,何必抱殘守缺呢?”

劉健道:“以陳公公之意,大明以往是有殘缺的?”

“咱家可並無此意.”

陳寬也有些汗顏。

我婉轉提醒你們,要見機行事,要跟皇帝打好關係為主,你們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不是說有賜宴嗎?”林瀚笑著走過來道,“難得今日來一趟,不應該著急走才對.”

就差說,皇帝這是先禮後兵。

程敏政走過來道:“林部堂,您不會真覺得,這宮廷宴席有那麼容易吃吧?禮數有了,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沒有退路,有時候還是應該見好就收。

幾位,你們意下如何?”

今天大過節的,誰的目的是為了到宮裡來吃賜宴的?如果目標真是這個,朝中那麼多大臣在可來可不來的情況下,也就不至於只來我們這幾個了。

而本來最擅於在這種節慶場合搞外交聯誼的通政使沈祿,今天也沒到場。

李東陽道:“是大多數都沒到.”

有的衙門,諸如鴻臚寺等,更是一個人都沒到場。

這話聽到劉健耳中,會覺得有些刺耳。

陳寬也不會去跟劉健、李東陽等人計較太多,在他離開之前,還很禮貌過去跟幾人打了招呼,朝中官員也都去給他行禮問候。

說是今天有賜宴,但其實跟下逐客令沒區別。

可恰恰相反,我跟你們的立場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才是。

非抓著我最後說的一句話,來質疑我是跟你們作對的?

但劉健眼看都到這架勢,也知道今天是沒法再持續了。

大概……我在你們眼裡,也並非同黨,所以你們也並不相信我罷了。

馬文升嘆道:“說起來,六部中人來得少也就罷了,為何六科的人今日,也有這麼多沒到的?”

“呵呵.”

馬文升苦笑了一下。

在皇帝眼中,留下吃宴的不是什麼好人,反倒是就地就解散的,才是真的好臣子。

在陳寬走之後,現場的人,也開始零零散散離開,有的人走之前還來跟劉健做最後的敬辭,大概也是在等劉健挽留他們,若劉健非說今天要堅持下去,大概來的人也做好了跟劉健共同進退的準備。

……

……

在這些老臣看來,朝中的中流砥柱,也是未來的希望,必然是那些敢於直諫的言官,也就是六科給事中,以及都察院的人,可今天好像都是約好的一般,該不來都不來,連個理由都沒有。

李東陽目光也落到劉健身上,大概是在問劉健,今天的事是不是就此結束?

劉健也是猶豫之後,看了看宮門口的方向,瞬間有一種極大的挫敗感,最後還是搖搖頭道:“就當是為於喬……”

他的手還死死攥在懷裡那份沒揍上去的聯名奏疏上,無奈嘆息。

馬文升道:“既如此,那今日也該早些回去了。

最近各衙門應該留下值守的人,要有什麼事,能早些做應付。

散了散了!”

本來馬文升在這件事上就沒有劉健那麼執拗,由他以吏部尚書來發動,再由他以吏部尚書的身份來把人給解散,也是再合適不過。

……

……

劉健和李東陽是步行離開的宮門口,明明有官轎在,他們也不想乘坐。

這次讓劉健蒼老了很多,他的心態也跟著變化,走路的時候也略顯蹣跚,甚至邁出的步子都顯得那麼無力。

“於喬被髮出去為吏,你猜會去哪裡?”

李東陽好似明知故問一樣。

劉健沒回答,似乎這根本就不是他所關心的問題。

李東陽道:“這次的事情,會讓人心渙散,也必須要做點事情了。

卻是不知年後,張秉寬是不是馬上就回來,若不然,有些事仍舊是可以做的.”

劉健仍舊沒回答。

李東陽嘆道:“今日的事,本就是為了做最後的爭取,此番令朝中人心氣損傷,不該如此放任的.”

“你覺得該做點什麼?”

劉健當然知道,這人心渙散了,隊伍更加不好帶。

可問題是,他自己也沒有良策。

本來文官共同進退,去跟皇帝死扛,可現在人都不聽他的了。

李東陽道:“若今日的人來得整齊,哪怕是有陛下的意思,還有陳寬親自出面,我等也不懼,可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是不得不選擇迴避。

這既是為了以後,也是為了眼前保住那些該保之人,從於喬,到朝中言事的言官,陛下把這些人下詔獄,其實也就是在敲山震虎.”

劉健繼續陰沉著臉。

他不是不想評價,而是心累了,今天的事,對他打擊太大。

“若是來年還是這光景,只怕用不了多久,從吏部再到朝中各衙門,都會有靠攏張秉寬的人起勢,再接下來,張秉寬一人就可以做到左右朝綱,眼下他尚且還有所顧慮,可到那時,朝中誰人與他匹敵?”李東陽繼續發表見解。

劉健道:“賓之,你沒覺得,你我做不了的事,或許他人能做嗎?”

李東陽皺眉道:“此話……何意?”

“唉!”劉健嘆道,“從今日之事,我突然想明白,若單以咱這些人,只怕將來只會被朝中某些人牽著鼻子走,陛下是聽不進勸的.”

李東陽道:“不是說過,只要等張秉寬犯錯,只要他跟陛下之間產生嫌隙,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嗎?”

劉健道:“你覺得,張秉寬幾時才會有這種過錯發生呢?”

“這……”

李東陽回答不上來。

“況且,就算是等到他犯錯,那時會是幾時?自古以來,權臣終一朝而巍然不動的,或是有那奸佞誤國的,會是一點嫌隙就能化解和根除的?沒有外力,此事只怕是在空等.”

劉健眼光似乎放長遠了,至少在李東陽聽來是如此。

不能指望張周主動犯錯,這次也算是他們在逆境中的一次主動出擊,雖然失敗了,但可以吸取教訓。

大概就這意思。

劉健道:“朝中人心離散,跟我等未有作為有關,從張秉寬入朝之初,我等所能想的,是他與李廣等人制衡,等他真正成為另外一個李廣,我們也只能指望下一個能制衡他的人,這麼繼續下去,只怕朝野內始終會有權臣當道.”

“如此說……怕也不對.”

李東陽其實是想糾正劉健。

說張周是奸佞,雖是值得商榷,但從我們的立場,就該這麼把他歸類。

但要把張周歸為權臣,他權在哪?

更多是皇帝對張周的信任,張周只是在一次次做事,反倒沒有說做那麼多控制朝局不給他人活路的事情,跟一般的權臣還是有區別的。

“最近有去見過介夫嗎?”劉健突然問道。

“嗯.”

李東陽點頭道,“見是見過,問及朝野內的事情,他見解還是很獨到,在翰苑那麼多人中,以他和王濟之的能力最強,而王濟之入閣是遲早的事,若是以楊介夫入閣,只怕會有人心不服。

畢竟還有幾人,論資歷是在介夫之上的.”

楊介夫,也就是楊廷和了。

歷史上楊廷和之所以能崛起,併成為一代權臣,也是從傳承的角度,被李東陽這派系的人,選為接班人的。

劉健也非常看好楊廷和。

劉健道:“先前介夫回鄉三年,與張秉寬並未有直接衝突,朝中那麼多人中,我認為以他最能彰顯文臣的氣節,既然從正面無法去撼動陛下對張秉寬的盲信,我們就該做一些該做的事.”

把傳承的事做好。

這是在提醒李東陽,暫時先避其鋒芒,把自己人先栽培起來,然後再利用一些外力,把張周給“幹掉”。

李東陽問道:“那於喬的事……”

“告一段落了.”

儘管劉健很不情願,但他還是無奈說出口,“從今日宮門之前,來這麼多人,就該知曉會是這結果。

陛下並沒有閉目塞聽,反而是很清楚我等用意,這也是好事,這至少說明,若張秉寬有禍國殃民的事在做,陛下也會馬上體察,而做出應對.”

李東陽道:“希望如此.”

他就沒好意思說,皇帝的體察朝事,那是有偏私的。

涉及到傳統文臣的,皇帝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也能及時做出應對。

但關乎張周的,有沒有人敢告訴皇帝都不知道,即便有告訴的,皇帝會跟應付文臣一樣去防備張周?

如果權臣那麼好對付,也不至於每次出現隻手遮天奸佞之臣時,朝野上下都無應對之策的局面。

“回去吧.”

劉健道,“這幾天,哪都別去了,什麼人都不要見。

該整理一下思緒,未來一兩年,我們的路,愈發崎嶇,愈發難行.”

……

……

李東陽也被劉健牽動情緒,帶著些許低落,回到家。

卻見兒子和女兒正在為家裡佈置慶典的事,當天家裡是有節日的宴席,李東陽很多門生故吏都會來拜訪,對於善於結交朝中年輕人的李東陽來說,這近乎是每年春節的保留節目。

“撤了!”李東陽毫不客氣對李兆先道。

李兆先有些驚訝道:“父親,很多人都已經投遞了拜帖,說是今日會前來,您這是……”

李東陽道:“讓你撤就撤,他們是給我面子,還是給我的官職面子?”

李兆先臉色多少有些尷尬。

讓準備的人是你,讓撤的人也是你,現在還怪起我來了?

他們又不是來拜訪我的,我在這裡給你熱乎什麼勁兒?

就在李兆先不言語,要行禮告退時,李東陽道:“最近孔家的人來過嗎?”

“年前來過一次.”

李兆先想了想,回答道,“不過父親有言在先,最近要與孔家劃清界限,畢竟小妹也不再跟他們有關係,這事還是要回避的。

不過父親,小妹的婚事可是耽擱下來了,您不留心嗎?”

“無關乎於你.”

李東陽只是問孔家,沒想到兒子卻拿李玗的婚事說事。

這讓李東陽很惱火。

把女兒跟孔家公子孔聞韶退了婚,看起來是自家佔了理,畢竟還是皇帝給取消的。

但從天下士子的視線來看,李東陽在這件事上,等於還是辜負了孔家……人家本想透過跟你李東陽聯姻,來獲得朝中地位,你最初就嫌棄人家,最後還把婚事給取消,這不是明擺著不把孔家當回事?

孔家……那可是孔家……歷朝歷代讀書人的楷模。

無論人家犯什麼錯,那也是孔家。

李兆先道:“最近兒一直想出京歷練一番,父親也不同意.”

“孩子還小……”李東陽說了一句。

說到這裡,李東陽心情稍微緩和了一些,畢竟李兆先有兒子了,才剛出生幾個月,還是個兒子,他李東陽也算是有後了。

可正因為如此,他覺得兒子應該多給他生幾個孫子,他才放心讓兒子出去得瑟。

“哪都別去,等為父,給你安排前程.”

李東陽道,“成家立室,才像個男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夏最強太子

雲之頂

大明朝

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