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昌府內。

在楊鵬引介之下,張周見到了本地平山衛指揮僉事行指揮使事的曹寶,人如其名,張周對這個曹寶的第一印象,這貨就跟草包一樣,連話都說不太利索。

世襲的武職,在地方上本身就很難接觸到衛所之外的文官高層,對於官場應酬方面也顯得很沒有經驗。

楊鵬道:“東昌府知府及下轄屬縣之吏,也想求見蔡國公您。”

張周搖頭道:“不用了,我要跟這位曹指揮好好談事,就不要讓別人來打擾了。”

“是。”楊鵬笑看了曹寶一眼,好似在說,你小子有福氣,居然能讓大明赫赫的蔡國公親自來找你談話,看來你前途光明。

……

內堂。

張周、楊鵬、曹寶,以及張周帶過來的劉貴、賈老水,面見了朱厚照。

朱厚照正圍著個沙盤在看熱鬧,見到張周他興奮道:“開始了嗎?”

張周道:“給太子引介一下,這位是平山衛指揮僉事曹寶。”

“小人……曹寶……參見老爺!”

一著急,也忘了是在給誰行禮,直接把太子稱呼“老爺”。

“指揮僉事?不是指揮使嗎?這……能行嗎?”朱厚照也都看出來,曹寶不太像是個會領兵的樣子。

張周道:“大明地方衛所內,多數都是由指揮僉事當家,指揮使之職並不常設,太子你知道這位曹指揮能聽令調兵便可。”

“哦。”朱厚照道,“那行吧,反正也無須你們做什麼,情況他都知道了嗎?”

張周指了指楊鵬,意思是你現在可以說明了。

楊鵬把曹寶給扶起來,笑著道:“曹指揮,是這樣,太子和蔡國公北上途中,一直被奸邪威脅人身安全,你身為地方將領,是否該為此出一份力?”

“是!”曹寶回話。

楊鵬笑道:“那就好辦了,聽說你們東平衛轄區裡,高唐地方上有匪寇,你說說情況。”

“啊……卑職,小人……並非辦事不力,只是屢次征剿,進展不順,且東昌府府臺大人等皆都認為草寇不值得一提……將士們曾攻過賊寇的山頭,無功而返……”

不是辦事不力,只是我們打不下來。

大概就這麼個意思。

楊鵬道:“讓你說情況,沒問你之前如何剿的,有蔡國公在,如何出兵,還用你發愁嗎?”

曹寶一臉委屈,他也在納悶打量著張周。

心裡在琢磨,您這樣朝中牛逼人物,路過我們東昌府,居然跑這裡來剿幾夥山賊?話說這天下之間哪裡沒有山賊?剿得完嗎?

曹寶道:“東昌府的山匪,多是從北直隸等處流竄過來的,很多是養馬的逃戶,馬戶難以為繼的,皆都流竄於外,其本身擅騎,用以弓射,往往來去如風,小人領兵前去征剿多也不順。”

“嗯。”

張周點頭,似對曹寶的回答很滿意。

能力是一般,但盜寇因何而起,也知道對方的長處,那這說明還有挽救的餘地。

張周看著朱厚照道:“太子怎麼看?”

朱厚照才懶得理會那些,他這次就是要上實戰課的,自從知道要打山東地面上的賊寇,他差點興奮到睡不著覺,如果出外一趟連親自領兵這個心願都完成的話,那這次的遊學可說是收穫頗豐。

“怎麼打,怎麼打?”朱厚照一門心思只時開打。

張周道:“曹指揮,我以新任兵部尚書、蔡國公的身份,還有東廠提督楊公公的名義,調你五百精兵,配合攻打賊寇山頭,你願意配合吧?”

“卑職領命。”

曹寶也無須關心張周現在到底是什麼官職,他只需要知道,無論是太子、張周、楊鵬,他一概都惹不起就對了。

至於五百人……他輕易便可調動。

曹寶道:“但最好跟東昌府打好招呼,免得……”

“免得事後被人參劾我張某人在地方上擅自調兵?”張周笑道,“這點事我還是能承擔的,你回去點齊兵將,明日就隨我出兵往高唐。”

“是。”曹寶恭敬領命。

……

……

楊鵬先送曹寶離開。

等楊鵬回來之後,把目前周邊的情況也整理彙報了一下:“張師,除了平山衛能調的五百兵,錦衣衛還有四百人多人能一起走。加起來不到千人,火銃有不少,但就是炮……才兩門神威炮,您看是否足夠?這山東地面上,還沒派駐神威炮,倒是有些以往的舊炮。”

“夠了。”朱厚照替張週迴答,“打仗非有炮不可嗎?騎著馬衝殺進去……哈哈,想想都熱血沸騰啊。”

一般的稚子提到戰場殺敵的事,必定會怕得要命,至少也該擔心自己小命不保。

但朱厚照身上帶著一股奇怪的冒險主義精神,就好像他不把自己的命當命一樣,以英勇殺敵為榮。

本身這小子就已有充分的冒險精神,再加上童年時被張周那些武俠“荼毒”,這股信念似乎更甚了,成天嚷嚷著要當霍去病。

張周道:“太子,你要明白我們此行的目的是作何!”

朱厚照好奇問道:“目的不是要把賊寇都剿滅嗎?”

楊鵬苦笑道:“太子殿下,這到處都有賊寇,就算是太平年景,這落草為寇的事還是會時常發生,他們中很多就是耕作在深山之中,只有當他們活不下去的時候,才會鋌而走險,官府前去征剿,往往都難以分清是匪還是民。”

“哦,那就排著來,反正本宮還不想回京城。”朱厚照一聽。

這感情好。

到處都有山賊,那小爺我就跟著張先生到處剿匪玩就行了,以為我稀罕回京城看到父皇那張苦瓜臉呢?

張周沒好氣道:“太子,我們要端清平、高唐的這鍋賊寇,不是因為他們擾民生百姓之事,或者說那跟我們無干,只因為他們或受寧王的收買,想暗中劫殺於我們,所以我們這是主動出手!”

“真的假的?一群山賊,就敢對我們出手?活膩了吧?”

朱厚照撇撇嘴,還不太相信。

張周道:“太子最好相信,也要讓陛下相信,否則讓陛下知道臣帶太子去剿匪,不用陛下出手,朝中大臣就會對此喋喋不休,到時……”

“得了,我知道了,如果被大臣盯上,那時候我就要被關在皇宮裡讀書哪都不能去,而你則要被問罪,老掉牙的事情了,咱就別說了。張先生,咱還是好好談談打山賊的事吧,我已經急不可耐了!”

朱厚照現在只想把張周安撫住,至少讓張周在打山賊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帶上。

至於這夥山賊,雖然他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料想肯定比韃靼人什麼的弱多了,自己正好先拿這群山賊練練手。

朱厚照出門的時候還在那興奮自言自語:“如果本宮帶兵把山賊平了,那就是為朝廷立功,誰還敢說本太子年少無為?讓他們知道本宮也會是打仗的!”

……

……

楊鵬看到太子那興奮的樣子,心中其實也很擔心。

張周要去打地方山賊,他倒可以理解,畢竟張周是兵部尚書,回京途中順道把老巢距離運河很近,經常滋擾於運河及周邊官道的賊寇給平了,是利民的好事。

但要帶上太子……這事楊鵬就覺得有點玄乎。

“張師,您看這樣會不會令太子陷入險境?或者可以請旨於陛下,待陛下有旨意下來,再動身不遲。”

楊鵬的意思,咱先把皇帝的旨意等來,奉旨剿匪,也好過於你擅作主張。

你剿不剿不重要,別把太子捎帶上就好。

張周道:“戰略上講求個機不可失,現在就連賊寇也沒想到我們會主動出擊,這不應該是好機會嗎?賊寇的情況,打探得如何?”

“兩夥人,一個叫鍾十二,一個叫蘇廿八的,如曹指揮所言,他們都是北直隸地方上的,本身流竄於兩地多年,一旦地方上有出兵剿滅,他們就會轉移到另外的州府,甚至是跨過省界,因為各處剿寇未能協調一致,以至於他們流竄多年也都未被平息,而今他們的人也越來越多,一夥人至少有二三百,地方上礙於他們的實力,一般都想把這種征剿的事放給下一任……”

敵人數量越來越多,地方上防止打不過,或者在征剿的過程中有大的損失,影響到政績。

要麼把事留給下一任,要麼派人去把賊寇給趕走,讓其到別的地方去禍害……這大概就是如今大明朝地方上山賊肆虐,並能在數年之後演變出大規模劉六劉七起義的緣由。

楊鵬繼續道:“按照張師您給的線索,發現寧王不但在跟江贛等處的山賊有往來,連中原地帶的賊寇,也都被其招攬和收買,但具體是以何名義,尚且不清楚。不過目前據說是,鍾十二和蘇廿八已經多番在運河上行擄人之事,如今北邊在臨清州,南在東昌府,除了有官府背景的船隻敢往來之外,其餘的商船和民船已經滯留很多了。”

張周笑著問道:“他們的目標,針對的是我。”

楊鵬道:“或者還有太子。再或者,他們根本沒膽子這麼做,只是擺個樣子出來……可能是寧王給了他們不少的好處,讓他們這麼做,咱也要小心寧王派出的刺客,具體有多少人,有怎樣的實力,一概都不清楚。”

張周則顯得很淡定道:“那就當是為民除害了,不然怎辦?看著賊寇於地方上肆虐,阻斷運河的執行?身為大明之臣,遇事可不能退縮,再加上這對太子有教育意義。楊公公,聽說你回朝之後就要當御馬監太監,難道你不想因此而立功,積攢威望?”

楊鵬一聽,笑眯眯道:“小的自然是想的,但就怕……”

“有我在,努努力。”張周給楊鵬一點鼓勵。

瞬間楊鵬也好像是飛昇了一般。

那種被大明第一能臣欣賞的感覺,真是太好了,就好像功勳唾手可得。

……

……

如東廠所查到的。

大明的運河,在山東臨清州到東昌府城這段,因為兩夥山賊的肆虐,普通沒有強大背景和護衛的船隻和商旅,都不敢隨便透過,以至於在兩頭押了不少的人和貨。

就連很多參加完南京大文會,回京城商旅,也被阻隔在這條線,他們一直也在等候道路通暢的訊息。

其中就有李兆先和李玗兄妹。

這天李兆先一早從東昌府城內出外打聽訊息,他要打聽的,是繞道於大名府和邯鄲北上的陸路,可等他回來時,又遇到幾個同窗,再詳談才知道陸路現在也不太平,以至於他回客棧時也帶著極大的不悅。

“沒戲。”李兆先坐下來之後,對著妻子和妹妹,先在那喝水。

李玗問道:“兄長,是說西邊也沒法走嗎?那就走東邊啊。我們出來這麼久了,現在都要到冬天,我想家了。”

小姑娘家家的,沒有李兆先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勇氣,尤其在遇到旅途不順的時候,就會想在京城時那種安逸舒適的生活圈子。

李兆先道:“我還聽說個訊息,說是萊國公現在已經當上蔡國公,並且跟太子也到東昌府了。”

“真的?”李玗問道,“那女先生呢?”

“那我就不知道了,張先生的家眷下落,怎可能輕易被外人所知?但料想應該不會差太遠吧?現在外面都在傳,這些天殺的賊寇真是犯到張先生手裡了,明知道張先生在治軍上的威名,還敢阻礙了張先生護送太子北上,估摸著用不了幾天,賊寇就要被滅了!”

李兆先提及張周,那是帶著一股推崇的。

沒辦法。

學界裡,張周以心學奠定天下文人之師的名聲,雖然這種名聲還不為主流學界所承認,大概相當於網紅,不被主流明星所推崇。

但架不住張周這個學界網紅的粉絲更多,願意被其“蠱惑”的人也很多,至於那些傳統儒家思想的派系則都日暮西山……

本來張周於朝野中,就因為治軍、測天機等事,威望甚隆。

張周在官場上的名聲,也推動了他在民間名聲的積累和發酵。

李兆先的妻子何氏問道:“那現在我們還要在這裡等?”

“先等等看吧。”李兆先道,“現在都已經入冬,說是再過半個月左右,山東地面上的河道就可能會上凍,這本來就是南北運送貨物的關鍵季節,此時就算張先生不出手,地方官府也不該坐視不理的。”

李玗道:“那我們現在能出去走走嗎?”

李兆先搖頭道:“外面太亂,還是別出去了,過幾天就好了。”

……

……

在張周、朱厚照帶錦衣衛和地方官兵出發時。

於京師內,朱佑樘也得知了山東地面上出現山賊,甚至有意要劫殺張周和朱厚照的事。

這股賊寇是否跟寧王有關,尚且不會有任何實質的證據,但張周現在很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帝王群打國運

日而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