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六部各派尚書、侍郎在宮中等候西北戰報傳來。

朱佑樘人也留在乾清宮內,哪都不去,專心等戰報。

但其實連朱佑樘自己都知道,這麼做不過是要給那些大臣一些“教訓”,讓他們知道身為皇帝者,每天關心國事,著眼於九邊各處的軍情變化,為已發生卻未傳回的結果而擔憂,那種讓人焦躁不安的心情。

而在宮外,一場針對張周的參劾,又在醞釀之中。

這次不再有司禮監太監、閣老、尚書等人出來挑大樑,而完全是科道的言官在主持,為首的是剛升任戶科都給事中尚且不到一年的盧亨。

盧亨從中進士開始,就一直在科道中任職,兵科給事中幹了十幾年,去年戶科都給事中魯昂便因為參劾大臣遭人忌恨,被革職下錦衣衛獄,後調湖廣蒲圻縣知縣,魯昂憤而辭官回鄉。

現在盧亨就要繼承上一任的志向,繼續跟朝中不公之事做針對,這次他瞄準了“禍國殃民”的張周。

盧亨找到了左都御史戴珊,希望戴珊能出面為這件事牽頭。

戴珊剛從南京到京師上任不久,明顯不想趟渾水,他道:“永泰,你這麼做可有些魯莽啊。陛下已有明令,不得再以無端之事牽扯到萊國公,如今萊國公人在應天府,你能說此事跟他有直接關聯嗎?”

戴珊雖是傳統派系舉薦上來的,但他知道自己資歷不夠。

想人家王軾,直接從大理寺卿跳升到了刑部尚書,人家都不管這種事,你盧亨來找我,分明是看準了我容易被“拿捏”?

盧亨道:“陛下是不允許以災異之事牽扯張周,但眼下北方之戰涉及到大明六千將士的安危,以在下所知,兵部內早有傳聞,此事乃張周親自所策劃,若此等輕兵冒進之事不加阻止,無人擔責,或是不懲戒於首惡,此等事只怕更加難以杜絕。”

“咳咳。”

戴珊咳嗽兩聲。

他聽盧亨直呼張周姓名,就知道在盧亨這些傳統言官眼中,根本瞧不上張周這種“近佞”。

朝中閣老尚書的,可能會因為一些利益關係,與張周虛以委蛇,甚至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國演義

學委

魏卿

隴右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