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對於學習之外的事情還是很感興趣的,尤其是那些能賺錢,聽上去好玩的事。

但張周顯然不會讓朱厚照去接觸什麼印刷出版行業,讓他參與進來,也只是掛個名而已……同時也要讓朱厚照明白,創辦新式的邸報,看起來是把朝廷的訊息告知於普通人,但背後對於訊息的駕馭是很重要的。

以朱厚照的年歲,學這個自然還有點早。

“吃過飯,帶你去個地方瞧瞧。”張周道。

朱厚照登時提起了興趣。

隨後外面還是有人在談論西北疆場的事,朱厚照還以為張周要帶他去看怎麼印刷邸報,狼吞虎嚥把飯吃飯。

等張周帶著他到了目的地,他才知道好像這並不是什麼可以賺錢的場所。

“這裡……是書院?”朱厚照抬頭看了看掛著“科學書院”的匾額。

張周道:“如你所見。”

朱厚照臉色有點尷尬道:“我還不至於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但啥意思?”

科學這名詞,在這時代是沒有的,朱厚照即便已經接觸了一些科學啟蒙的知識,但本質上他所學的仍舊是傳統的儒學,跟科學基本上不掛邊,張周也沒法在自己的教授課業活動中,把更多科學的內容傳授給他。

進到裡面,沒有傳統書院內傳來的郎朗讀書聲,顯得很靜默。

周圍是兩個課堂,分別有三十多個學生,加起來有近七十人,各自都給配備了教書的先生,在教授一些文化知識,一個“大班”,學生年歲大概都在十三四歲的模樣,而小班的學生則只有八九歲的樣子。

“他們在幹嘛?”

朱厚照立在門口看著有先生在講課,顯得很不理解。

張周沒有回答,讓他分別看了大班和小班學習的內容,朱厚照沒有進去,裡面的學生看起來是在認真聽講,也有留意到門口來客的,但似乎跟他們也沒什麼關係,他們仍舊在專心上課。

“這個我也會……”在看小班講課時,朱厚照驚訝發現,在一塊掛起的黑色板子上,所列的是阿拉伯數字和簡單的數學方程式,而這個是張周之前就教給他的內容。

張周還是沒解釋。

等朱厚照看了一會之後,才被張周叫到了一旁的“教務處”內。

……

……

“先生,這是在搞什麼名堂?他們是什麼人?平時會學哪些東西?”朱厚照問道。

張周道:“他們在讀書時,四書五經最多隻是會通背,瞭解其意,卻並不深入學習,平時所學的,分為數學、物理、化學、基礎建造等學科,這是他們所要接觸的行業。”

“啥?他們不考科舉?”連朱厚照聽了,都會覺得張周的說法有點“離經叛道”,他提醒道,“這樣對他們來說,只怕是不會願意的吧?考不了科舉,那還學什麼?”

張周搖搖頭道:“他們多數都是工匠家的子弟,其實很多人之前讀書只是為了認字,有的專業性很強,為的是能在某個鋪子裡當個學徒的掌櫃,並沒有接觸到太多書經的內容,這兩年我已經選拔了不少這樣的學生,不但是在京師,以後在各地,也會開辦這樣的書院。”

“啊?”

朱厚照瞪大眼,他覺得張周是在亂來。

張周指了指後面學舍的方向道:“普通的學生讀書,是要交束脩的,他們將來科舉是否有前途,全憑他們自己的本事,或者說是沒人保證他們將來的前途。但到我這裡讀書不一樣。”

朱厚照道:“總不至於讀書還倒找他們銀子吧?”

“你還真說對了。”張周道,“從他們讀書第一天,就等於是在我這裡做工,我把他們培養起來,不需要他們去科舉,但會給他們最好的工作,但這個過程是充滿荊棘的,或者說是……要經過一次次的選拔,只有優秀的學生,最後才會逐漸成為我眼中的棟樑。而大多數的人,他們最多隻會進入到我給他們設定的工作中,做個普通人。”

朱厚照聽到這裡,感覺自己腦子又不夠用了。

正說著,門口進來一名教書先生模樣的人,進來之後給張周施禮。

這教書先生大概三十歲左右,他並不認識朱厚照,但卻認識張周,知道張周在朝中的地位。

“這位是李璽李教習,有事,你可以問他。”張周道。

“張部堂,這位是……新學生?”李璽望著朱厚照,還以為這是哪找來的插班生。

朱厚照道:“你這裡廟太小。”

李璽一聽,就知道對方有來頭,再看衣著,也就更不好再多嘴了。

張周坐下來,朱厚照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最後只是立在張周身旁。

張周道:“李教習,這幾天沒來,你正好跟我說說上次考試的事。”

李璽道:“上次的考試,有幾人成績並不合格,列到三等的有二人,但還沒有到淘汰的地步,最近他們兩人也是很用功在補課。另外出城選拔學生的人,最近又挑到了幾個好苗子,隨時可以增加進來。”

張周搖頭道:“剛進來的學生,學業上難免跟不上,等開新的班級吧。除了必要的科學班之外,還要找一批專門的學徒,平時只教授普通的認字、算術便可,重點是教授他們如何完成基礎的機械製造。”

“呵呵呵……”朱厚照聽了,在一旁笑。

張周問道:“你笑什麼?”

朱厚照當著李璽的面,笑呵呵道:“先生,你這鬧得挺像那麼回事啊,伱不如說招一批木匠,教給他們手藝就行了,教什麼認字、算術,對他們有用嗎?”

李璽很驚訝,一個半大的小子,居然敢質疑大明兵部尚書的決策?

張周道:“我怎麼教,那是我的事,這些學生你看著是學手藝的,但他們將來會扛起大明製造業的一片天地,別處的書院我不能親手抓,而這批學生,將來也算是我的親傳弟子了,你猜我為什麼要如此費盡心機搞這些?”

朱厚照想了想,然後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張周給了朱厚照一個“你自己體會”的眼神,其實就差誰,我做這麼多,還不是為了你?

當然,準確來說是為了你們父子,但培養人才的結果,更多是為了大明的將來,最大的受益人還是跟他們近乎同齡人的大明儲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混跡天寶作閒人

地上五百塊

長煙落日閉古城

風煙雲雨